宋慶雄
【摘? 要】新課程改革要求在教學中要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而在高中階段生物教學內容難度較大,需要學生理解記憶的內容較多,傳統(tǒng)的講授法難以滿足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求。疑問是學生思考的主要動力,有了對知識的疑問學生才會主動去思考問題,才能真正做到理解生物知識,準確掌握生物知識,以此提升生物教學質量。為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將問題教學法應用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充分活躍學生的思維。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高中;生物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9-0090-02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requires students to be the main body of teaching in teaching. Biology teaching content in high school is more difficult and requires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emorize more content.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overall development. Questions are the main motivation for students to think. Only when they have questions about knowledge can students take the initiative to think about the problem, and then can they truly understand biological knowledge and accurately master biological knowledge, there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biology teaching.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ideal teaching effect, teachers can apply the problem-based teaching method in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to fully activate students' thinking.
【Keywords】Problem teaching method;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借助問題教學法進行生物教學也是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有效教學方法,高中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以及認知水平都有了顯著的提升,那么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采用問題教學法也就能夠有效保證教學進度,教師需要思考的是怎樣更好地激發(fā)學生思考的興趣,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問題教學法應用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經典實驗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生物實驗是生物教學中作為常見的內容,也是生物教學的重點內容,這些實驗內容都是學生需要掌握的重點和難點。生物中的經典實驗蘊含著豐富的生物知識,利用經典實驗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實驗的步驟以及產生實驗結果的原因,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教師在利用經典實驗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教師需要為學生預留出充分的閱讀實驗材料的時間,讓學生對于經典實驗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然后再根據(jù)經典實驗的內容設計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要具備一定的啟發(fā)性,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實驗產生的原因,實驗結果出現(xiàn)的原因等,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成長,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能力。
以《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一)》的實驗為例,通過此經典實驗需要學生了解運用分離定律解釋和預測一些實驗現(xiàn)象,嘗試進行雜交實驗的設計,利用此實驗就要對分離現(xiàn)象的解釋,闡明分離定律。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去了解孟德爾雜交實驗的過程,簡述雜交實驗的過程,然后提出一系列啟發(fā)式問題,像是“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你們認可‘融合遺傳的特點嗎?又會提出哪些問題?”學生在經過思考后一般會提出兩個問題一是實驗結果與父本、母本的選擇有沒有關系?二是為什么F1是高莖,難道矮莖消失了嗎?然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分析得出的問題進行合理的假設,進行實驗驗證自己的假設。
二、通過實物演示實驗科學設計問題,培養(yǎng)學生實踐與探究能力
生物也是以實驗為主的學科,這些實驗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學生能夠完成的實驗,一種是學生無法完成的生物實驗,對于學生無法完成的實驗,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或者根據(jù)教材中的實驗內容進分析實驗的方法進行教學。而對于學生可以親身實踐的實驗內容,教師需要通過實物演示實驗設計科學的問題,以此培養(yǎng)學生實踐與探究能力。在通過實物演示科學設計問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事項,首先是要保證問題的難度合理,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任務重,而生物知識本身的難度就較大,若是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設計的問題難度過大,學生就很容易產生實驗較為困難的錯誤印象。其次就是問題的數(shù)量要合理,學生的精力是有限的,過多的問題很容易導致學生思維產生疲憊感,因此,需要教師控制問題的數(shù)量,要保證問題少而精。然后教師要通過實物演示科學的方式進行實驗教學,讓學生對于這些實驗內容有更為清晰的認識,以此培養(yǎng)學生實踐與探究能力。例如,在進行“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的生物實驗,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演示一遍如何進行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的實驗,并且結合實驗的內容設計一系列實驗問題,像是在高倍顯微鏡下“松針的頁面結構是什么樣的?”“動物細胞的結構是什么樣的?與植物細胞又有什么不同?”等,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充分了解顯微鏡的用法、動植物細胞的區(qū)別,幫助學生充分了解實驗的方法和結果,提升學生探究能力與實踐能力。
三、精心設計預習問題作業(yè),提升學生思考與預習的能力
預習是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以往在高中生物教學時教師對于預習并沒有過多的關注,這也就導致課堂教學的壓力變得很大,要想提升生物教學質量,需要教師重視預習,高中生物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通過精心設計預習問題作業(yè),充分利用好學生課余時間,讓學生能夠在預習的時候就對生物知識具備一定了解,在學生對于預習內容有充足的了解過后能夠有效節(jié)約課堂教學的時間,而且在課余時間學生思維也更加活躍,高中生在預習時也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自己在生物學習上的短板也會有一定了解,這樣學生就知道應該從哪些方面開始學習,能夠有效提升生物知識的教學質量。以《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的預習內容為例,教師可以在備課時根據(jù)學生的能力設計一些預習問題,如讓學生預習教材中關于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提出問題:“為什么第四組實驗將R型細菌和加熱砂石后的S型細菌混合后注射到小白鼠體內,小白鼠會死亡?”
四、利用學生常會出現(xiàn)的錯誤設計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
問題教學法是一種將教材的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將問題教學法應用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而問題意識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和效率,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也應該從學生自身的思維意識入手,觀察學生在學習生物時很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生物知識。教師在利用學生常出現(xiàn)的錯誤設計問題情境時,首先需要關注學生的錯誤是否具有普遍性,若是問題具備普遍性,教師則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錯誤設計問題情境,這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印象會更加深刻,教學效果也會更佳。例如,對《免疫調節(jié)》進行教學時,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一些錯誤點,像是對免疫細胞的種類以及功能分析學生常會出現(xiàn)理解錯誤,誤認為所有免疫細胞均能夠識別抗原,此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這一錯誤點向學生提問“既然上述說法是錯誤的,那么哪種免疫細胞不能夠識別抗原?”
綜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問題教學法既能夠滿足教學發(fā)展的需求,也能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求,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提升學生思考與探究的能力。高中教師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利用問題教學法進行教學,以此保證生物教學質量,首先就是利用經典實驗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借助實驗材料思考生物知識,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能力。其次需要通過實踐實驗,利用學生常見錯誤設計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提升學生探究能力。最后要利用學生常會出現(xiàn)的錯誤設計問題情境,有效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
參考文獻:
[1]盧永凱.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析[J].學周刊,2020(10).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