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飛
摘要:在信息時代,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需要不斷持續(xù)創(chuàng)新。語文是基礎性和工具性學科,語文教師信息技術的駕馭能力和開創(chuàng)全新教學方法的能力,對提升教師、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非常有利,有助于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通過平時的教學實踐,讓學生收集信息,巧用班班通設備,合理利用班級QQ群,善用娛樂APP,提高學生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策略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xiàn)代化”。廣大師生不僅會使用需要的信息技術,更要具有信息社會的思維方式和行動方法?!读x務教育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是我國在中小學實施信息技術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也是學校領導和教師的重要責任。我在平時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注重學生信息的收集與整理
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資源和課外資源,引導學生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在課外搜集有關資料,以便更好地學習語文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把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來完成。
1.搜集資料前,教師要進行指導。新課教學前,我指導學生帶著問題搜集資料;在學生收集資料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適時指導;可從書籍、網絡等多種途徑中獲得。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進行交流全班匯報時,老師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資料進行概括總結,讓學生明白可以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來進行搜集整理,以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學習。
比如在學習《草原》一課之前,讓學生搜集有關草原的一些資料。不求多,只要學生對自己最感興趣的一些資料,并把它記下來,在課前三分鐘進行匯報(要求脫稿)。在學習《宇宙生命之謎》一文時,有的信息是不準確的,需要再查查相關資料加以判斷。我提醒大家,查的資料必須與我們學習的內容密切相關,以后收集資料時要學會篩選、整理。在接下來的《窮人》一文交流收集的資料時,內容的選擇明顯有進步。
2.和信息課老師合作,通過信息課對學生進行相關基本信息技能培訓。如鍵盤輸入、打字、word排版、美圖、制作PPT等。
3.認真設置生本課堂前置性作業(yè),發(fā)揮前置性作業(yè)的功效,切實提高學生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學生在信息課上掌握了一些常用信息編輯能力后,為了學以致用,我開始注重學生對信息的處理與加工能力。在公開課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文之前一周,利用一節(jié)信息課,讓學生圍繞圓明園的布局、建筑、收藏的文物和現(xiàn)代祖國強大等方面去搜集文字、圖片或音像資料,了解、感受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景觀,并做成簡單的PPT。在課前三分鐘,請學生用自己做的PPT匯報祖國強大的相關圖片資料,讓學生體會今日祖國的繁榮昌盛,再過渡到100多年前圓明園被英法聯(lián)軍毀滅來導入新課,走進昔日圓明園。學習文章第三自然段時,讓學生補充收集的相關資料,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昔日圓明園的美麗輝煌景觀,激發(fā)他們對祖國文化的熱愛之情。學習“重要文物”這一段也可以通過PPT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圓明園文物之多,價值之珍貴。在學習“毀滅”的段落時,學生自然而然能感到圓明園的毀滅讓人痛心,對英法聯(lián)軍的無比仇恨。通過美與丑、善與惡的對比,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并更進一步認識到侵略者之所以如此肆意妄為,是因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從而激發(fā)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巧用班班通設備
課堂班班通設備的運用,要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能做的,教師要放手。加強師生、生生互動,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信息素養(yǎng)提升。
學校開展生本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我做到以生為本。從三年級開始,我就把生字詞的教學放手給學生完成。每一課的生字由一個小組負責。十個小組輪流當小老師,運用電子課本進行教學。每個小組每次也要分工合作,兩個同學教“我會認”,兩個同學教“我會寫”。教“我會認”,學生會把電子課本的生字聚焦、放大,進行教學?!拔視憽钡纳志桶驯菊n文章后面的生字聚焦放大來教學。遇到難寫的、易錯的字,學生會利用電子課本上的資源——視頻,播放這個字的筆順,大家再跟著視頻“書空”一遍,確保這個字的正確書寫。遇到某個生字詞意思不懂的時候,借助白板上的劃詞搜索功能來進行教學,方便快捷,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合理利用班級QQ群完成習作
規(guī)范管理班級QQ群,充分發(fā)揮班級群的溝通交流引導作用,對學生加強安全上網、文明上網的教育引導,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在學習四年級下冊習作單元時,我要求班上學生周末在家長的帶領下到家鄉(xiāng)的“徽州文化公園”去游玩,并要求去玩的同學選擇一處自己喜歡的,或最有特點的景觀拍照發(fā)到班級QQ群共享,給沒有條件去的同學觀賞。周末我把學生發(fā)來的有特點的照片,整合成一個文件夾。在周一的語文課上習作指導時,我讓同學們觀看這些圖片,并請拍照片的同學說一說,再指導他們畫出線路圖,按照移步換景來寫作。這樣,即使沒有去“徽州文化公園”的同學觀看了這些圖片,也能很順利地寫出作文來。當然圖片被選中的同學積極性更高,寫起來更是帶勁。
在學完語文園地六的“詞句段運用”(二)用比喻表達自己的情感,我布置了一項課外作業(yè),周末去古鎮(zhèn)賞景,并用恰當?shù)谋扔鱽肀磉_自己的情感。當時剛好是潛口鎮(zhèn)玫瑰花基地鮮花盛開,許多人到這里賞花。我就推薦同學們到那里去游玩,賞美景,同樣也要把照片發(fā)到群里給沒有機會去玩的同學共享,完成周記。周一交來的周記中,我再選擇寫得優(yōu)秀的,利用課前三分鐘讀給大家聽,全班分享交流,效果相當不錯。
在語文教學中,將教學的各項活動用信息化的手段去處理,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整合。把對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貫穿于整個小學語文教學當中,久久為功,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一定會大幅提升。
利用班級QQ群共享圖片、完成習作,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寫作熱情,提高了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有效提升了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四、善用娛樂APP,記錄語文實踐活動
美篇、抖音、剪映,簡單、易操作,不少學生在生活中已經學會。在學?;虬嗉夐_展活動時,(研學游、慶國慶大合唱比賽、運動會、經典誦讀、六一文藝表演……)我安排每個小組可以帶一部手機,用來拍照和錄視頻,及時收集、記錄活動素材,活動結束后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制作。學生制作的美篇圖文并茂,抖音和剪映生動活潑。
我校每年都會帶六年級學生去紅色教育基地——小練掃墓,給先烈敬獻花圈,了解“小練慘案”,緬懷先烈精神。今年由于疫情不可聚集,我們開展了網上祭英烈活動。借助網絡簽名寄語的形式,引導學生緬懷先輩,銘記革命先烈光榮事跡,從而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不斷增進他們愛祖國、愛人民、愛中華民族的情感,激勵他們?yōu)閷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成長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