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浩勇 馮金麗
摘 要: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不僅帶來了經濟管理活動方式的變化,也造成了社會對經管類本科人才能力需求的改變。本文從大數據背景下經管類統計學課程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著手,深入分析了在大數據時代,經管類統計學課程傳統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并以構建教學中及時反饋機制和教學后長效反饋機制搭建課程教學供需雙方的溝通橋梁,以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改革為抓手,設計適應大數據發(fā)展要求的統計學課程開放循環(huán)教學體系的構建路徑。
關鍵詞:大數據;反饋機制;教學模式;開放循環(huán)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9.059
1 大數據背景下經管類統計學課程的重要性
1.1 大數據分析能力成為當前經管類急需人才的必備素養(yǎng)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紛紛將大數據作為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大數據的應用逐漸滲透到各個行業(yè),大數據技術人才特別是既具備專業(yè)知識又擁有大數據分析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需求巨大。在國際商貿、金融、市場營銷等經濟管理領域表現尤為突出,大數據分析能力成為高校經管類應用型急需人才的必備技能。
1.2 統計學課程是經管類大數據分析能力培養(yǎng)的核心基礎課程
一方面,作為經管類專業(yè)的必修基礎課程,統計學是一門集知識性、實用性與操作性為一體的課程,是唯一一門幫助學生了解統計數據分析整體架構、系統性學習統計數據分析基礎知識、掌握統計數據基本分析方法的課程,是經管類學生培養(yǎng)數據分析思維的核心基礎課程。
另一方面,部分經管類專業(yè)受專業(yè)課程體系設置的限制,只把統計學作為必修課,其他定量的經濟管理分析方法課程作為選修課或不開設,導致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培養(yǎng)僅僅或主要依賴于統計學課程教學。因此在大數據背景下,統計學課程責無旁貸地成為大數據分析能力培養(yǎng)的核心基礎課程。
2 大數據背景下經管類統計學課程傳統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
2.1 統計學課程傳統教學體系的相對封閉性不能適應大數據應用發(fā)展的需要
當前普遍采用的傳統統計學教學體系缺乏反饋機制,只有任課教師和當期授課學生之間能通過有限的溝通渠道進行交流,如課堂內面對面交流、課后電話交流等,這些渠道交流往往限制條件較多,導致很多學生不愿意及時反饋問題和意見;而作為人才供給方的學校與需求方的社會更是沒有長期有效的反饋渠道,使當前高校統計學課程普遍采用“高?!處煛獙W生—社會”的單向鏈式教學體系,只有在新一輪人才培養(yǎng)方案大調整時才會對教學目標、內容進行更新,導致高校教學培養(yǎng)目標不能及時與社會需求對接。而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大數據逐步應用于越來越多的領域,其技術更新步伐也在不斷加快,統計學課程傳統封閉式教學體系將難以跟上步伐,最終只能導致人才培養(yǎng)的能力與社會需求出現較嚴重時滯或錯位等問題。
2.2 統計學課程傳統教學內容更新緩慢且與大數據分析能力需求不相符
大數據的出現,使得“統計數據”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經濟生活中,導致統計學原有的理論體系和結構框架與實際需求不符,如傳統以可計算為標準的統計數據處理與分析理念不再適合半結構、非結構的大數據;傳統專門調查的方式已經不再適用于體量大且沒有明確的針對性的大數據收集;不同網絡信息數據難以量化的特點導致傳統數據整理方法失效;以樣本數據為基礎發(fā)展起來的傳統統計方法論也遠不能滿足大數據分析要求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依賴于統計學教學內容的及時調整和優(yōu)化。
2.3 統計學課程傳統教學方式缺乏針對性和靈活性
當前大部分高校統計學課程的授課雖然加入了多媒體的應用,但還是以課堂講授式的“一言堂”方式為主,在大數據背景下這種固定僵化的教學方式導致以下問題:
一方面隨著大數據分析技術的發(fā)展,課程教學內容相應增加,各部分內容的難易程度差異也較大,采用講授式為主的教學方式使得絕大部分內容都通過課堂上講解來灌輸給學生,不僅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也會導致比較難的內容由于時間不夠沒法講透的問題而影響了教學效果。
另一方面大數據分析方法的應用性更強,只采用講授式教學方式很難讓學生深刻理解并掌握相關方法,也會削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由于高校都意識到統計學課程對經管類專業(yè)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大部分學校將本課程作為所有經管類專業(yè)打通的學科必修課程,往往會采取不同專業(yè)合班授課或同期同教材授課的模式,導致在數據分析方法應用的示范案例及實訓項目上并未能結合專業(yè)應用特點,使學生可能出現學會方法但在實際工作中不會用的尷尬局面。
3 大數據背景下經管類統計學課程開放循環(huán)教學體系的構建策略
3.1 統計學課程開放循環(huán)教學體系構建的思路
為了解決以上統計學課程教學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實現統計學課程的能力培養(yǎng)目標緊跟大數據時代需求步伐及時調整,并能適時優(yōu)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和社會效應,需構建一個高校人才培養(yǎng)與社會需求耦合互動的開放循環(huán)教學體系。構建的基本思路如下:
一是搭建課程教學供、需雙方的暢通交流互動平臺,解決課程培養(yǎng)目標不能及時與社會需求對接、教學方式方法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等問題。
二是以社會對大數據分析能力需求為導向,推動課程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解決教學內容與社會能力需求不符的問題。
三是借助互聯網平臺和多媒體教學工具,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專業(yè)特點設計靈活的教學方式,解決教學方法僵化的問題。
3.2 統計學課程開放循環(huán)教學體系構建的內容
適應大數據發(fā)展需求的統計學課程開放循環(huán)教學體系,其創(chuàng)新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