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三個維度把握習近平同志關于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論述

      2021-07-11 11:06:43陳家駿盧繼元
      中共石家莊市黨委黨校學報 2021年5期
      關鍵詞:思想特點黨史教育

      陳家駿 盧繼元

      [摘要]習近平同志關于黨史教育的重要論述視野宏大、內涵豐富、意蘊深遠,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應有之義,成為新時代全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根本遵循。從其形成條件看,該重要論述是在我們黨深厚歷史底蘊的歷史基礎、科學政黨思想的理論基礎和鮮明問題導向的現實基礎之上不斷孕育、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從其豐富內涵看,該重要論述從“講政治”“舉旗幟”“守初心”“謀發(fā)展”“鼓干勁”的角度闡釋了新時代黨史教育的強大功能;從其思想特點看,該重要論述在把握黨史教育根本要求中貫穿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實踐思維。

      [關鍵詞]黨史教育;形成條件;豐富內涵;思想特點

      [中圖分類號]D2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69(2021)05-0010-06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習黨史、運用黨史,圍繞“新時代為何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如何加強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課題作出了重要指示,構成了視野宏大、內涵豐富、意蘊深遠的習近平黨史教育重要論述。這一重要論述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政黨黨史學習教育思想體系,構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應有之義,成為新時代全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根本遵循。恰逢慶祝建黨100周年的重要節(jié)點,加強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十分必要。我們亟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關于黨史教育的重要論述,把“學黨史”和“學思想”、“望來路”和“開新路”、“明哲理”和“正傳統(tǒng)”統(tǒng)一起來,堅持以厚重的歷史底蘊、優(yōu)良的紅色基因、昂揚的精神面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嶄新征程。

      一、深刻把握習近平同志關于黨史教育重要論述的形成條件和發(fā)展根基

      任何一種科學思想或理論體系的形成,都有其深厚的思想根源、形成條件和發(fā)展根基。從宏觀上來講,習近平同志關于黨史教育重要論述雖然誕生于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上,卻是在我們黨深厚歷史底蘊的歷史基礎、悠久政黨傳統(tǒng)的理論基礎和鮮明問題導向的現實基礎之上不斷孕育、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這一過程,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發(fā)展脈絡同根同源、一脈相承、息息相關。

      (一)歷史基礎:挖掘中國共產黨百年間領導全黨全國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的豐富歷史資源,彰顯新時代強黨強國的強大歷史優(yōu)勢

      歷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前提,是豐富歷史沉淀和深厚歷史底蘊的存在。具體到黨史學習教育的語境中,一個政黨的歷史是一個政黨安身立命、發(fā)展壯大的根基,是其組織成員梳理歷史脈絡、透析歷史本質和規(guī)律的豐富素材。政黨的歷史越是豐富,關于其學習研究更有優(yōu)勢,從中學得的經驗和凝練的智慧越是磅礴,越能夠通過復雜現象把握本質、抓住主要矛盾推動發(fā)展。自1921年成立以來,我們黨堅持政黨綱領的前瞻性、領導核心的堅定性、指導理論的科學性、理想信念的純潔性,寫下了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從勝利走向不斷勝利的“革命史”,寫下了黨通過三大改造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通過黨的基本路線指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建設史”,寫下了黨如何實現在“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辯證統(tǒng)一中不斷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改革史”??傊瑢懴铝它h領導中國人民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三大奇跡的“奮斗史”等。百年征途百年歷史,演繹著全黨如何在復雜斗爭和多元矛盾面前把握和遵循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的高超智慧和精湛技術,是全黨歷史學習研究的“本”和“源”。不僅如此,我們黨以其長期執(zhí)政地位,統(tǒng)籌執(zhí)政資源,竭力發(fā)揮執(zhí)政優(yōu)勢,為全黨黨史學習教育指明正確的政治方向、明確具體的實踐要求,以及提供人力、物力、財力上的重要保障。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習近平堅決把我們黨和人民創(chuàng)造的歷史及滲透于其中的經驗上升到“時刻不能忘、須臾不能丟的立身之本”[1]的高度來對待,堅持以史為鑒、以史資政、以史育人,為黨在新時代治國理政提供經驗、吸取教訓,更加從容、自信地繼續(xù)書寫強黨強國的歷史篇章。從這個角度看,黨豐富的歷史資源和深厚的歷史底蘊,構成了習近平同志關于黨史教育重要論述的歷史基礎。

      (二)理論基礎:賡續(xù)中國共產黨把黨史教育融入黨的建設特別是思想政治建設的紅色基因,推動黨史教育思想體系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鄧小平在《建設一個成熟的有戰(zhàn)斗力的黨》中指出,“怎樣研究黨的歷史,總結經驗教訓,教育黨員,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2]??v觀歷史,堅持把黨史教育融入黨的建設特別是思想政治建設正是我們黨的一貫傳統(tǒng)和紅色基因,也是中國共產黨黨史教育思想體系中的重要內容。革命年代,毛澤東適時總結革命經驗,并警醒全黨“如果沒有革命的理論,沒有歷史知識……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3],充分明確了黨史學習教育在推進當時黨的建設發(fā)展中的重大意義。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把黨史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要求全黨聯系中國革命史、中共黨史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4],以此有效地幫助廣大黨員干部把握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并作出“這是中國發(fā)展的一個精神動力”[5]的鮮明判斷。世紀之交,江澤民高度重視黨史的資政育人功能,要求在學黨史中不斷增強黨員干部“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的自覺性,提高大家駕馭全局和處理各種復雜事務的本領?!泵鎸Α八拇笪kU”和“四大考驗”對新時期黨的建設提出的嚴峻挑戰(zhàn),胡錦濤強調“開展黨史教育,是提高黨員干部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方式,是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重要任務,是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重要途徑”,為全黨建設提升理論水平、永葆革命本色提供遵循。在新的歷史方位上,習近平發(fā)出堅持加強黨史學習教育的偉大號召,要求“把學習貫徹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結合起來”[6]。習近平堅持從實際出發(fā),要求把理論教育融入鮮活生動的黨史教育,進一步增強黨的理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幫助一代代黨員干部在理論學習中感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魅力和理論價值,增強學理論、用理論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這些重要指示,構成習近平同志關于黨史教育重要論述的重要內容,同時推動中國共產黨黨史教育思想體系的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三)現實基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以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凝聚力和引領力,匯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磅礴力量

      毛澤東指出,“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歷史。”[7]政黨的歷史,實則也是其建構并捍衛(wèi)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歷史,這也內在規(guī)定了政黨歷史敘事中的意識形態(tài)屬性,即其“黨性”。一個政權的瓦解倒塌和民族的分崩離析,其導火線往往就在思想文化領域點燃開來。歷史虛無主義作為西方敵對勢力對我思想滲透和意識形態(tài)改造的重要媒介,它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8]。比如說肆意放大黨史中的曲折錯誤,蓄意消解黨的領導人和英雄人物的輝煌業(yè)績和光輝形象;肢解黨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企圖動搖黨的執(zhí)政根基和群眾根基等。不僅如此,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之下,部分文化銷售商家在文化傳播上“只求商業(yè)價值、不講社會效益”“只謀物質享受、不需精神滋養(yǎng)”,利用現代科技和傳媒發(fā)展之便對歷史事實加以虛假、惡意、扭曲地肢解和重構,迎合低級趣味和敘事需要,加劇了腐朽落后糟粕的傳播。這些負面因素,對黨員領導干部的歷史文化修養(yǎng)和歷史價值觀念提出極大的挑戰(zhàn),使得整個社會思想呈現出去政治化傾向不斷明顯的態(tài)勢。長此以往,對于整個黨史學習研究工作以及新時代黨的建設極為不利。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產黨人是馬克思主義者,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學說,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但中國共產黨人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也不是文化虛無主義者”[9]。正確的歷史觀是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實然性的歷史基礎。因此,習近平把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結合起來,以著力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從而樹立正確歷史觀為主要抓手,以全面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凝聚力和引領力為價值目標,以黨史教育資政育人為實踐平臺,進一步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黨史學習中把握我們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改革開放、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的歷史必然性和現實重要性,正確認識歷史、科學分析史實、辯證看待問題,進一步堅定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決心意志,匯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磅礴力量。

      二、深刻把握習近平同志關于黨史教育重要論述的豐富內涵和強大功能

      習近平鮮明指出,“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牢記初心使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yè)的必然要求,是堅定信仰信念、在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的必然要求”[10]。在新的歷史方位上,黨中央立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基石,堅持以深邃的戰(zhàn)略眼光、寬宏的歷史視野以及科學的前瞻意識,對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重要內容、目標價值和突出功能等作出了充分的闡釋,拓展了習近平黨史教育重要論述的豐富內涵。

      (一)從講政治的高度,進一步明確了黨史教育在引領全黨堅持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的強大功能

      習近平強調,“旗幟鮮明講政治、保證黨的團結和集中統(tǒng)一是黨的生命,也是我們黨能成為百年大黨、創(chuàng)造世紀偉業(yè)的關鍵所在”[10]。黨的百年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書寫的百年史篇,它生動地反映了人民的政治選擇歷程、黨的政治建設歷程和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現代化歷程,具有極強的政治性。這就從性質上決定了黨史教育不同于普通知識教育,而是具有鮮明意識形態(tài)屬性的歷史教育,必須擔負起以史資政育人,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和黨中央統(tǒng)一起來的功能。在開展黨史教育中,必須結合正面經驗和反面教訓,著重講清楚在中國革命、中國歷史中,中國人民如何選擇以及緊緊跟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講清楚中國社會政治舞臺上中國共產黨的獨特性質、革命本色和執(zhí)政優(yōu)勢,講清楚黨的領導是全黨全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根本保證,講清楚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特征和政治優(yōu)勢等。在生動歷史教育中,進一步使黨的形象立體豐滿起來,比如說槍林彈雨、戰(zhàn)火紛飛中敢于沖鋒的“革命者”;追趕潮流、發(fā)展經濟中敢于指點的“領導者”;防控疫情、脫貧攻堅中敢于擔當的“奉獻者”等具體形象,增強黨史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感性認識中強化對黨的領導地位的理性認可,進一步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立場、堅定信仰。

      (二)從舉旗幟的角度,進一步明確了黨史教育在引領全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根本指導地位上的強大功能

      恩格斯曾指出,“一個新的綱領畢竟總是一面公開樹立起來的旗幟”。綱領之所以是一面旗幟,關鍵在于其指導方向、凝聚力量的意識形態(tài)功能。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進行理論創(chuàng)造的歷史[10]。一百年來,我們堅持高舉旗幟,在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相統(tǒng)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創(chuàng)新相統(tǒng)一中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創(chuàng)新成果,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豐富了共產黨人革命斗爭的思想武器,從而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發(fā)展階段的偉大勝利。黨的理論發(fā)展史和黨的百年奮斗史是統(tǒng)一的,黨的理論以黨的歷史為依據和支撐。只有了解了歷史,才能理解理論的深刻性,以及如何正確運用和發(fā)展理論的科學性,從而以史為鑒,避免陷入主觀主義、教條主義的窠臼之中;而如果背棄歷史,鮮明旗幟便少了立足的“土壤”,理論創(chuàng)新便成了“無源之水”。加大黨史學習教育的力度,引導黨員干部在歷史學習中切實把握貫穿于其始終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11],在理論邏輯和歷史邏輯的辯證統(tǒng)一中堅定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自覺性。

      (三)從守初心的維度,進一步明確了黨史教育在引導全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根本立場上的強大功能

      唯物史觀認為,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書寫者,是共產黨歷史演進中的“主人公”,是共產黨歷史劇本的“審稿人”,也是共產黨歷史實踐的“評判者”。共產黨是在人民群眾的選擇和擁護中不斷發(fā)展壯大起來的,從誕生之日起便明確了“為民族謀復興、為人民謀幸?!钡募儩嵆跣模⒁源藶樵c開始了孜孜不倦的百年奮斗征程,在關乎根本利益和發(fā)展大局的關口,作出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符合歷史發(fā)展潮流、符合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正確判斷和抉擇。然而,在百年的歷史中我們在守初心、擔使命、為人民服務方面也走過一些“彎路”“錯路”,一定程度上肢解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破壞了踐行初心的群眾根基和社會根基。因此習近平警醒全黨“忘記初心和使命,我們黨就會改變性質、改變顏色,就會失去人民、失去未來”[6]。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加強黨史學習教育,一方面要在鮮活的歷史中讓廣大黨員干部重溫初心,在歷史成就中感悟我們黨踐行初心使命的堅定意志,以及黨群聯動、魚水情深的強大力量;另一方面,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回望歷史中吸取背棄初心而遭受挫折的沉痛教訓,從而進一步堅定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激發(fā)尊重人民地位、捍衛(wèi)人民利益、擔當歷史使命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四)從謀發(fā)展的角度,進一步明確了黨史教育在提供奪取新時代偉大斗爭勝利經驗教訓上的強大功能

      習近平指出,“我們黨一步步走過來,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本領,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zhàn)、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10]。共產黨的哲學是斗爭哲學[12]。從誕生之日起,“斗爭”一直是我們黨的鮮明標簽和獨特品格。百年來,我們黨堅持與破壞主權、分裂民族、奴役人民的敵對勢力作斗爭,堅持與經濟文化落后、環(huán)境污染等社會問題作斗爭,堅持與自然災害作斗爭,堅持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落后因素作斗爭,取得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偉大勝利。然而斗爭的最終目標仍未達成,并在當前“兩個變局”背景下遭遇一系列更多元、更復雜、更激烈的矛盾,使得斗爭形勢更加復雜。其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長期復雜的斗爭。其二,踐行初心使命是一場大公無私的斗爭。其三,全面從嚴治黨是一場刀口向內的斗爭。因此習近平明確了“要抓住建黨一百年這個重要節(jié)點,從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出發(fā),總結運用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zhàn)的豐富經驗”[10]的具體要求,同時要求重視對歷史的學習和對歷史經驗的總結和運用,善于從不斷認識和把握歷史規(guī)律中找到前進的正確方向和正確道路[13]。在學習歷史、感悟歷史基礎上,結合新的斗爭形勢、斗爭對象、斗爭特點,繼承好的傳統(tǒng),探索新的模式、奪取新的勝利。

      (五)從鼓干勁的力度,進一步明確了黨史教育在凝聚全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磅礴力量上的強大功能

      中國共產黨在“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中開啟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新的征程新的景象,需要新的狀態(tài)新的作為,必須在黨史教育中“引導全黨大力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斗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10]。其一,在黨史教育中激發(fā)必勝信心。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可能一帆風順,必須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化認識黨發(fā)展壯大的歷程,社會主義在中國扎根發(fā)展的歷程,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必勝信心。其二,在黨史教育中汲取精神養(yǎng)料。黨在近百年奮斗實踐中孕育而成一個精神譜系,包括紅船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疫精神等,是我們黨和國家的重要精神財富,是激勵全黨全國不懈奮斗的堅實精神支撐。必須通過回望這些精神背后的歷史故事和形成歷程,把握精神特點和豐富內涵,增強崇高精神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其三,在黨史教育中找尋前行航向。在黨百年的奮斗歷程中,一大批甘于犧牲的革命先烈、不忘初心的英雄人物、無私奉獻的先進模范,用他們生命支撐起黨的事業(yè)、用他們精神指引前進航向。學習黨史必須學好先進典型人物的故事、精神、品格,向先進看齊、向典型學習,心中常懷正能量、正風氣,在正確的道路上揮灑汗水、砥礪青春。

      三、深刻把握習近平同志關于黨史教育重要論述的思想特點和科學思維

      堅持科學的思維方式是黨治國理政的必然要求,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特點,也充分地體現在習近平黨史教育重要論述之中。習近平要求,“要以全面、客觀、辯證、發(fā)展的方式研究和闡釋黨的歷史,深刻理解黨的歷史曲折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1]。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探析和把握新時代黨史教育的根本要求,提綱挈領、綱舉目張,為強化認識、推進實踐謀篇布局。

      (一)在把握黨史教育根本要求中貫穿歷史思維

      歷史教育是在歷史觀的指導下向社會大眾傳播歷史必然性和規(guī)律性的活動,以不同的歷史觀為指導,必定產生不同的教育內容和結果[14]。歷史和實踐證明:堅持錯誤的歷史觀,會忽視歷史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從而扭曲認識、背離主流,導致無法梳理出正確脈絡、探尋出科學規(guī)律。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堅持以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看待歷史,以對歷史負責的態(tài)度,堅決反對英雄史觀、唯心史觀、虛無主義,從而在歷史進程中把握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在歷史維度對比中把握黨不斷勝利的道路方向、在歷史傳統(tǒng)的傳承中把握黨的初心使命擔當等。比如針對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問題上的錯誤認識,我們不能割斷其聯系,更不能把兩者對立起來;針對抗日戰(zhàn)爭的史實,我們必須“堅持正確的歷史觀,牢記歷史的啟迪和教訓”[15]等。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明確提出“樹立正確黨史觀”?!包h史觀”是歷史思維的體現,同時也明確了黨史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必須提高歷史思維能力,堅持正確黨史觀,以我們黨關于歷史問題的兩個決議和黨中央有關精神為依據,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fā)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以科學的觀念對黨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加以科學研判,不斷深化對歷史規(guī)律的認識。

      (二)在把握黨史教育根本要求中貫穿辯證思維

      辯證思維從客觀事物內在矛盾的運動變化出發(fā),以聯系、發(fā)展、全面視角透過復雜現象把握事物實質,揭露事物內部的深層次矛盾。黨的歷史體系龐大、范疇多元、現象復雜,在學習中只有堅持辯證思維才能把握其內在發(fā)展脈絡和規(guī)律,總結出科學經驗和鮮活教訓。其一是堅持用聯系的觀點學習黨史。習近平強調,歷史、現實和未來是相通的、聯系的。學習黨的歷史,是我們深入認識我們的黨及其發(fā)展道路的必由之路。同時要學習一些外國的歷史,拓寬視野、加以借鑒。其二是堅持用發(fā)展的觀點學習黨史。習近平強調歷史“總是向前發(fā)展”[1]的特點,要求既要看到教訓、更要總結經驗,既要看到“彎路”“錯路”、更要關注一系列偉大勝利和歷史成就,不斷增強用發(fā)展的觀點認識黨自身、觀察黨史事件、看待黨史人物的自信和自覺。其三是堅持用全面的觀點學習黨史。一方面,在黨史學習中我們“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妄自大,毫不動搖走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開辟出來的正確道路”[1]。另一方面,在黨史學習中我們必須分清主次、抓住主流、把握本質。比如說抗日戰(zhàn)爭雖然過程曲折、矛盾交織,但應當“準確把握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進程、主流、本質”[16]等。不僅如此,還要敢破敢立、破立并舉,把既批判錯誤思想又加強理論建設的觀念貫穿于黨史教育當中,為學黨史悟思想提供理論支撐。

      (三)在把握黨史教育根本要求中貫穿實踐思維

      堅持以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實踐思維來把握事物、推動工作,是唯物史觀的方法論前提,也是我們理解社會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思維方式基礎。習近平同志關于黨史教育的重要論述滲透著科學的實踐思維。其一,習近平指出,“只有正確認識歷史,才能更好開創(chuàng)未來”[15]。加強黨史學習教育,不僅要認識歷史,還要正確認識歷史;不僅僅停留于認識層面,還必須把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結合起來、把改造主觀世界和改造客觀世界統(tǒng)一,在塑造正確的黨史觀和價值觀的同時,達到立足現在開創(chuàng)未來的根本目的。其二,習近平指出,我們回顧歷史,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guī)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17]。這明確了黨史教育的根本價值所在,即學以致用、學用相長,在改造學風中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中國共產黨成為執(zhí)政黨的歷史,實則是一部黨不斷追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歷史,其中蘊含著諸多資政的經驗和智慧。習近平要求全黨要堅定從歷史智慧、經驗、規(guī)律中找尋“實踐之鑰”,“在中國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種種問題上給予科學的解釋,給予理論的說明”[18],為我們在具體實踐中汲取黨史經驗、把主觀和客觀結合起來、把歷史和現實統(tǒng)一起來提供了理論遵循。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12-27(2).

      [2]鄧小平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5.

      [3]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

      [4]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81.

      [5]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8.

      [6]習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01-09(2).

      [7]毛澤東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83.

      [8]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反對歷史虛無主義[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7:143.

      [9]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R/OL](2014-09-24)[2020-06-2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24/c_1112612018.htm.

      [10]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 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以優(yōu)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N].人民日報,2021-02-21(1).

      [11]中共中央發(fā)出關于印發(f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的通知[N].人民日報,2019-06-10(1).

      [1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4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154.

      [13]習近平.領導干部要讀點歷史[J].中共黨史研究,2011,(10):5-10.

      [14]丁俊萍等.習近平歷史教育思想論述[J].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16,(3):60-69.

      [15]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招待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09-04(3).

      [16]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讓歷史說話 用史實發(fā)言 深入開展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研究[N].人民日報,2014-08-01(1).

      [17]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2).

      [18]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4.

      責任編輯:鄧小龍

      猜你喜歡
      思想特點黨史教育
      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黨史教育的意義和途徑
      青年時代(2016年19期)2016-12-30 18:03:13
      論當前大學生思想特征及發(fā)展趨勢
      東方教育(2016年3期)2016-12-14 22:12:56
      高校黨史教育的必要性及做法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4:28
      淺論高職院校的大一新生的思想特點及教育方法
      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特點與應對策略
      科技視界(2016年9期)2016-04-26 10:20:40
      網絡時代大學生黨史教育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
      戲劇之家(2016年1期)2016-02-25 14:03:00
      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員加強和改進黨史教育的路徑探析
      發(fā)揮學校圖書館在黨史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及教育對策研究
      梁平县| 阿拉善右旗| 历史| 德阳市| 民权县| 东乡县| 永靖县| 临沂市| 清徐县| 宾川县| 饶河县| 永定县| 监利县| 深泽县| 化隆| 怀来县| 偏关县| 漯河市| 长汀县| 繁昌县| 徐闻县| 莒南县| 桂林市| 安宁市| 威信县| 政和县| 醴陵市| 富锦市| 龙川县| 炉霍县| 玉环县| 宜兴市| 上高县| 松潘县| 丰城市| 张家港市| 多伦县| 和林格尔县| 阿拉善左旗| 浏阳市| 太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