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英
(盤錦遼油寶石花醫(yī)院急診科,遼寧 盤錦 124010)
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屬于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肌受到急性嚴重損害或負荷突然加重,使得處于代償期的心臟迅速發(fā)生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發(fā)生急劇惡化的情況[1]。AHF主要包括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右心衰竭(可誘發(fā)急性大塊肺栓塞及右心室梗死)、非心源性急性心力衰竭(可誘發(fā)嚴重腎臟疾病、肺動脈高壓及高心排血量綜合征等)[2]。在臨床上,AHF的發(fā)生率較高,多發(fā)于中老年群體,且發(fā)病急,病情發(fā)展迅速,給患者帶來了嚴重的危害。此外,在發(fā)病前,不少患者會存在心血管器質性病變,一旦未能及時采取科學有效的處理措施,就很有可能導致患者死亡[3-4]。本研究旨在觀察AHF患者聯(lián)合應用硝普鈉與多巴胺的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94例AHF患者,采用隨機雙盲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7例。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30∶17;年齡在36~75歲,平均(52.34±6.07)歲;紐約心臟病學會(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級:10例為Ⅱ級,28例Ⅲ級,9例Ⅳ級;發(fā)病誘因:6例心源性休克,8例高血壓心臟病,29例冠心病,其他4例。觀察組中,男女比例為32∶15;年齡在35~77歲,平均(52.48±6.12)歲;NYHA心功能分級:9例為Ⅱ級,28例Ⅲ級,10例Ⅳ級;發(fā)病誘因:5例心源性休克,9例高血壓心臟病,30例冠心病,其他3例。所有患者經心電圖等檢查確診,符合AHF的診斷標準,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時排除存在其他臟器功能不全、精神異常以及對試驗藥物過敏的患者。
1.2 方法 待患者入院后,首先對其展開吸氧、強心、擴張血管、利尿等常規(guī)治療,并對其飲食結構進行調整,囑患者堅持低脂低鹽的飲食原則。在此基礎上,給予對照組患者硝普鈉(湖南科倫制藥公司,國藥準字H20033674)治療,50 mL濃度為0.05 g/mL的葡萄糖溶液中加入12.5 mg的硝普鈉混勻,用微量泵以6.0 μg/min的速度泵入,然后以患者的心率及血壓情況為依據,對泵入的速度進行實時調整,最高不可超過150 μg/min。觀察組患者聯(lián)合應用硝普鈉與多巴胺(江蘇亞邦強生藥業(yè)公司,國藥準字H32023366)進行治療。在200 mL濃度為0.05 g/mL的葡萄糖溶液中加入20 mg多巴胺混勻,以75~100 μg/min的速度進行靜脈滴注,隨后以患者的心率及血壓情況為依據,對靜脈滴注的速度進行實時調整,最高不可超過500 μg/min。所有患者每日用藥1次,接受為期1周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療效判定標準:治療后,患者的心悸、肺部啰音、呼吸困難等癥狀均完全消失,尿量增多,心功能改善2級,為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緩解,尿量增多,心功能改善1級,為有效;治療后,患者的癥狀、尿量及心功能未發(fā)生變化,甚至出現(xiàn)加重的情況,則為無效。②心功能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胸比、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D)、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及左心室短軸縮短率(LVFS)。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中顯效、有效、無效分別有31例、14例、2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5.74%(45/47);對照組中顯效、有效、無效分別有22例、16例、9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0.85%(38/47)(χ2=5.632,P<0.05)。
2.2 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況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心胸比、LVD、LVEF及LVFS比較無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心胸比及LVD明顯低于對照組,而LVEF及LVFS相比于對照組明顯升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況對比()
表1 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況對比()
AHF是因心臟發(fā)生急性病變,使得心排血量驟然下降,進而引起急性淤血及組織灌注不足的一類綜合征。該病的誘發(fā)因素較多,心律失常、肺部感染、情緒激動、輸液過快或過多等都有可能引起AHF的發(fā)生[5]。對于AHF患者而言,其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而隨著病情的發(fā)展,還有可能發(fā)生肺源性休克,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6]。心力衰竭的一項重要病因即為高血壓。心收縮力與心臟排血量、循環(huán)血容量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周圍血管阻力則受阻力小動脈的口徑、血液黏稠度及順應性等因素的影響,影響機體血液循環(huán)動脈壓的兩大因素是心收縮力與周圍血管阻力。由此可見,有效治療AHF患者的關鍵在于對其血壓進行有效控制[7]。
硝普鈉作為臨床常用的一種降壓藥,能夠有效擴張血管,對靜脈以及小動脈血管平滑肌可產生良好的松弛作用,在降低患者血壓水平的同時,可有效減輕其心臟及心肌受到的負荷,促進心排血量的增加,最終實現(xiàn)心功能的改善。在用藥后,硝普鈉會進入到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中,與氧合血紅蛋白相結合,從而促進一氧化氮的釋放,對鈣離子向細胞移動也可產生良好的抑制作用,進而提高平滑肌攝取量,在擴張血管的基礎上,發(fā)揮理想的降壓效果[8]。當血管擴張及血壓降低后,患者的心臟前后負荷能得到有效減輕,其心排血量以及心力衰竭癥狀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但硝普鈉的使用劑量比較大時,有可能會引起硫氰酸中毒,且單獨使用的效果往往不夠理想。
作為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可直接與α受體、β受體以及多巴胺受體等產生作用。小劑量應用多巴胺可促進β受體興奮,在促進患者心肌供血改善的同時,可有效擴張內臟血管,促進心、腦、腎等臟器的血流量增加,獲得良好的利尿效果;中等劑量的多巴胺則可促進多巴胺受體及β受體興奮,有效增加患者的心肌收縮力、心排血量以及心率,并且還可增加心肌耗氧量,促進皮膚及血管的收縮,在維持外周阻力不變的同時進一步增加血流量。分析心血管病的發(fā)生及發(fā)展過程,發(fā)現(xiàn)交感神經活性增強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9]。作為一種交感神經遞質,兒茶酚胺類激素包括多巴胺、腎上腺素以及去甲腎上腺素等,對控制血壓有著重要的意義,但過量應用多巴胺時,可造成細胞凋亡,同時引起血管收縮,最終導致氧化應激反應及高血壓。多巴胺能夠與多巴胺受體結合,從而發(fā)揮調節(jié)血壓的作用。多巴胺受體主要包括D1、D2、D3、D4、D55種亞型,缺失任1種亞型都會導致高血壓的發(fā)生。通過將交感神經節(jié)節(jié)前纖維多巴胺的D1及D2類受體激活,能夠減少神經末梢,促進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從而有效減輕患者的交感神經活性。另外,多巴胺對腎酶的活性、分泌及合成還可起到調控作用,從而對交感神經活性產生負性調節(jié)作用[10]。
對于AHF患者,聯(lián)合應用硝普鈉與多巴胺進行治療,可促進其心肌血供的增加與LVD的降低,并且還可抵消藥物的不良反應。硝普鈉能夠將多巴胺引起的心肌收縮加強或心肌耗氧量有效減輕,而多巴胺能夠糾正硝普鈉因前負荷減少而導致心排出量的降低。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7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8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心胸比及LVD明顯低于對照組,LVEF及LVFS較對照組明顯升高(P<0.05)。
綜上所述,聯(lián)合應用硝普鈉與多巴胺治療AHF患者可積極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及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