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瑩瑩,孫立麗,曹亮亮,孫陽
(1吉林省吉林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吉林 吉林;2吉林國安藥業(yè)有限公司,吉林 吉林)
地龍為鉅蚓科動物參環(huán)毛蚓(E.Perrier)、通俗環(huán)毛 蚓(Chen)、威 廉 環(huán) 毛 蚓(Michaelsen)或 櫛 盲 環(huán) 毛蚓(Michaelsen)的干燥體[1]。生地龍性寒,味咸,有小毒。歸肝、脾、膀胱經(jīng),具有清熱定驚、通絡(luò)、平喘、利尿之功效。用于高熱神昏,關(guān)節(jié)痹痛,半身不遂,肺熱喘咳。主要有平喘、抗凝血、抗腫瘤、降血壓等藥理作用,所含的蚯蚓解熱堿具有良好的解熱作用。地龍的平喘降壓作用,主要是含有次黃嘌呤、黃嘌呤等核苷酸成分。其中次黃嘌呤具有降壓平喘的作用,并有抗組織胺及舒張支氣管作用,從而達到止咳平喘的目的。地龍并含有能溶解血栓的蛋白酶,抗血栓的原理是激活纖溶酶原,達到抗血栓的目的[2-4]。經(jīng)炒制后,主要作用使藥物質(zhì)地酥脆,便于加工粉碎成細(xì)粉,降低滋膩之性,可降低腥味,利于服用[5]。目前,《中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未收錄炒地龍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故以地龍的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為參照,制定炒地龍飲片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
OLYMPUSBX51顯微鏡;JCX-400Z超聲清洗器;A型高效液相色譜儀;SX2-4型箱式電阻爐等。
乙 腈 為 色 譜 純(HoneyWell);甲 醇 為 色 譜純(HoneyWell);正丁醇,冰醋酸,三氯甲烷,甲苯,丙酮,均為分析純,水為高純水。
地龍飲片分別購于河北省安國藥材市場,廣西容縣六五鎮(zhèn)溫鳳村,廣西玉林市玉州區(qū)城西街,江蘇省太倉市沙溪鎮(zhèn)中和村等10批次飲片,取10批次地龍飲片,文火炒至表面顏色變深時,取出,晾涼。
參照《中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地龍藥材性狀描述,經(jīng)炮制后:炒廣地龍呈不規(guī)則的薄片狀段,邊緣略卷,具環(huán)節(jié),背部棕褐色,腹部黃棕色至棕褐色。略帶革質(zhì)。體輕,質(zhì)脆。氣腥,微具焦香,味微咸。
炒滬地龍多皺縮不平,背部棕褐色至黃褐色。易折斷。
2.2.1 顯微鑒別
參照《中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地龍藥材粉末鑒別特征。粉末灰棕色至深棕色。斜紋肌纖維無色或淡棕色,多稍彎曲,邊緣常不平整。表皮細(xì)胞呈棕黃色,細(xì)胞界限不明顯,有暗棕色的色素顆粒。剛毛碎斷散在,淡棕色至黃棕色,先端多鈍圓,有的表面可見縱裂紋。
2.2.2 薄層鑒別
取本品粉末1g,加水10ml,加熱至沸,放冷,離心,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取賴氨酸對照品、亮氨酸對照品、纈氨酸對照品,加水制成每1ml各含1mg、1mg和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5版四部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四種溶液各3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4∶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茚三酮試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與對照品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取本品10批次炒地龍飲片,依法按上述方法實驗。
2.2.3 取本品粉末1g,加三氯甲烷20ml,超聲處理20min,濾液蒸干,殘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取地龍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5版四部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丙酮(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示相同顏色的熒光主斑點。
取本品10批次炒地龍飲片,依法按上述方法實驗。
上述2.2.2和2.2.3薄層鑒別通過不同廠家薄層板、不同人員及耐用性等方法學(xué)考察,薄層板分離效果好,專屬性強,重現(xiàn)性好,易操作。
2.3.1 水按照水分測定法測定
結(jié)果見表1。
10批次炒地龍飲片測定水分較低,因為炮制后炒地龍較炒前地龍飲片干燥,酥脆,短時間內(nèi)進行測定,另外,炒地龍測定時室內(nèi)空氣干燥,相對濕度較小,所以實測水分結(jié)果偏低??紤]炒制后貯藏時間長短等因素,綜合考慮結(jié)果制定炒地龍水分限度為10.0%。
2.3.2 總灰分
按照灰分測定法測定。結(jié)果見表1。
10批次地龍飲片總灰分在4.49%-9.82%,均值7.9%。炒地龍在4.63%-9.50%,均值7.5%。參考藥材限度不得過10.0%,制定炒地龍總灰分不得過10.0%。
2.3.3 酸不溶性灰分
按照灰分測定法測定。結(jié)果見表1。
表1 炒地龍飲片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測定結(jié)果(%)
10批次酸不溶性灰分在0.60%-4.60%,均值3.5%,參考藥材限度不得過5.0%,擬制定炒地龍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過5.0%。
照水溶性浸出物測定項下的熱浸法測定。取供試品粉碎,使能通過二號篩,并混合均勻,取供試品約2g,精密稱定,置250ml的錐形瓶中,精密加水100ml,密塞,稱定重量,靜置1h后,連接回流冷凝管,加熱至沸騰,持續(xù)微沸1h。放冷后,取下錐形瓶,密塞,再稱定重量,用水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用干燥濾器濾過,精密量取濾液25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發(fā)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h,置干燥器中冷卻30min,迅速精密稱重。除另有規(guī)定外,以干燥品計算供試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10批樣品水溶性浸出物測定結(jié)果見表1。
10批炒地龍水溶性浸出物在16.74%-24.43%,均值為19.2%??紤]市場地龍飲片的質(zhì)量差異較大實際情況,故制定炒地龍的浸出物限度不得少于12.0%。
黃曲霉毒素是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zhì)[6]。黃曲霉毒素的主要檢測方法最初是薄層層析法,后來逐漸發(fā)展到高效液相色譜法、微柱法、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等多種方法[7]。
為進一步加強地龍藥材的質(zhì)量控制,中國藥典規(guī)定地龍藥材限度為每1000g含黃曲霉毒素B1不得過5μg,黃曲霉毒素G2、黃曲霉毒素G1、黃曲霉毒素B2和黃曲霉毒素B1的總量不得過10μg。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色譜條件及測定方法參照《中國藥典》2015年四部2351黃曲霉毒素測定法第一法[8,9],取本品5g,進行測定。
炒地龍飲片10批黃曲霉毒素B1、B2、G1、G2均未檢出。考慮到黃曲霉毒素為安全性指標(biāo),雖然測定的炒地龍樣品未檢出黃曲霉毒素,但放置環(huán)境、儲藏等因素均可能導(dǎo)致炒地龍飲片產(chǎn)生黃曲霉毒素,故制定黃曲霉毒素限度為每1000g含黃曲霉毒素B1不得過5μg,黃曲霉毒素G2、黃曲霉毒素G1、黃曲霉毒素B2和黃曲霉毒素B1的總量不得過10μg。
本研究對10批次炒地龍飲片進行研究,根據(jù)《中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地龍藥材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的規(guī)定方法進行系統(tǒng)適應(yīng)性試驗,起草制定炒地龍飲片炮制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對全面控制炒地龍飲片的質(zhì)量,保證臨床用藥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進一步促進生產(chǎn)、流通和醫(yī)藥使用單位炒地龍飲片質(zhì)量的控制[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