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莉娜?肖吾卡提
摘 要:教學語文經(jīng)典,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受文章詩詞之美,體悟課文內(nèi)容所蘊藏的思想情感,獲得思想啟迪,升華學生的審美情趣,使學生更從容地開展本專業(yè)課程學習,是中職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故而,中職語文老師在教學時,要注重營造符合教學內(nèi)容的氛圍,強化學生對文本的情感體驗,提高其理解力、表達能力,使學生帶著成就感,從容自信地開展其他學科的學習,不斷豐富個人的知識結構,成為高素質實用型人才。
關鍵詞:新課程;中職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
有效的課堂教學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中職課程教學體系中,語文對其他課程的學習理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如何提高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直是一大問題。因此,本文重點對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進行探討,以有效提高中職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一、微課視頻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學導入能否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決定著學生能否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中職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快速發(fā)展的黃金時期,他們對直觀、生動、形象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對此,中職語文教師應該盡量采取直觀形象的手段導入教學。其中,微課導入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微課以視頻為載體,同時融入音頻、圖片,具有很強的直觀性。教師用微課這種生動形象的方式導入教學,能夠使抽象的語言被立體化的視頻所替代,從而為學生理解文章做好鋪墊。如在進行《過秦論》的教學時,由于中職生文言文功底普遍較差,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教師可用微課視頻導入,借助生動形象的畫面,降低學生理解難度,從而讓學生更加準確深刻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師可結合教學重點、文章主線制作課件,用視頻展示秦國由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步統(tǒng)一六國的過程。由此可見,微課導入可以幫助學生走進文本所展示的情境中,促進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并引發(fā)學生情感的共鳴。在微課導入鋪墊的基礎上,學生在后續(xù)的學習中就能夠快速走進文本的情境中,高質高效地完成閱讀理解任務。有了微課內(nèi)容的鋪墊,教師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就可以結合微課內(nèi)容,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課文情境,分析文章內(nèi)容,理清文章主題,從而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信息化教學以學生為本,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中職語文教學課堂之上,要想有效結合信息化教學手段來展開教學,教師在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時候,一切都應該要服務于學習主體,真正以學生為本來展開教學優(yōu)化,這樣才能有效突破語文教學重難點,促進語文課堂教學與信息化的有效結合。在中職語文教學期間,寫作教學可謂是教學重難點,也是師生較為頭疼的部分,而為了能夠突破這一教學重難點,教師在教學期間即可直接按照信息資源之中的材料來為學生明確寫作訓練內(nèi)容,借由此來有效激發(fā)學生語文寫作興趣以及寫作水平,真正有效實現(xiàn)中職語文課堂教學與信息化的有效結合。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的時候,即可聯(lián)系實際生活來明確寫作主題“為有源頭活水來——導游詞的寫作”,然后先為學生簡單講解一些導游詞寫作方式,之后再讓導游專業(yè)學生觀看一段旅游景點宣傳片,借助于這一視頻來讓學生直觀感受到當?shù)氐娜宋沫h(huán)境以及歷史傳承,有效激發(fā)學生語文寫作動機,從而有效突破語文教學重難點,提高學生語文寫作水平。
三、深情朗讀營造愉悅學習氛圍
劉勰曾在《文心雕龍》中強調(diào)“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即情感通過語言抒發(fā)。通常而言,文章內(nèi)容不同,風格不同,所用語言詞匯不同,表達的情感也不同。因此,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中職語文老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深情朗讀,體悟每個語言詞匯的作用,以營造愉悅學習氛圍,強化學生對文本情感的體悟。在這方面,建議中職語文老師先向學生說明抑揚頓挫的朗讀方法,再通過帶讀的方式撥動學生情感之弦,強化學生的情感體悟。例如在教學《沁園春·長沙》時,中職語文老師可采用富有鼓動性、感染力的語言向學生展示江山如畫的場景,激發(fā)學生的高昂情緒,營造亢奮的氛圍,再要求學生帶著這種情感,激情誦讀整首詞,感受語言文字下的豪放激昂情境。待學生基本掌握文本情感基調(diào)后,再播放國家一級演員王克朗誦的《沁園春·長沙》的音頻,再一次振奮學生,讓學生對祖國山河豪邁形成深刻印象。同理,在教學徐志摩先生的《再別康橋》時,中職語文老師可鼓勵學生用優(yōu)雅婉轉的語調(diào),認真細讀品味詩歌的每個字詞,通過字詞大膽想象,深刻感受和掌握徐志摩先生的詩人情懷,從而獲得學習的愉悅感。
四、積極構建生活化的閱讀教學體系
一方面,中職語文教師在構建閱讀教學體系的時候,必須要立足于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其閱讀興趣低下、閱讀欲望小、閱讀任意性和隨意性高的現(xiàn)狀,有針對性地推薦閱讀材料,以“符合學生認知特點、輕松、故事性強、文筆優(yōu)美”的讀本作為閱讀材料,確保學生在有效的閱讀過程中,學會處理人際關系、應對挫折、排解情緒的方法等,最終促使學生在生活化的閱讀模式下,獲得知識、實現(xiàn)成長等。另一方面,中職語文教師在構建生活化閱讀教學體系的時候,還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指導。具體來說,教師可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做好讀書筆記,指導學生嚴格按照書名、作者、閱讀時間、故事梗概、閱讀感受等,嘗試記錄閱讀筆記,并對其進行整理,使得學生在閱讀筆記中實現(xiàn)與作者的情感溝通和心靈對話。教師還可以在班級中舉行讀書會,引導學生圍繞某一本書展開討論,使得學生針對“主題、人物、性格、藝術表達”的討論中,激發(fā)閱讀興趣,加深閱讀文本的理解。教師還要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和方法,結合具體的閱讀文本,傳授相關的閱讀技巧。具體來說,針對小說閱讀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人物進行分析,并及時反思現(xiàn)實生活;針對詩歌的閱讀中,引導學生對意象、意境、情感展開分析等,促使學生在針對性的閱讀技巧下,提升閱讀的有效性。
五、結語
中職語文是升華學生情感,啟迪學生努力學習、積極生活的重要學科,因而無論何時,中職語文老師都要尊重學生,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從多個角度出發(f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使學生真正樂學愛學語文,并從中獲得精神愉悅。
參考文獻
[1]張湘溪.中職語文課堂的困惑與創(chuàng)新[D].湖南師范大學,2012.
[2]楊曉.語文課程中人文精神的傳承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