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堰五所高校為例"/>
毛煜陽黃雅雯
(漢江師范學院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湖北 十堰 442000)
當前,我國實施依法治國的方針政策,法治國家建設正在穩(wěn)步提升。法律意識是社會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00 后大學生是未來中國社會建設的新生力量和中堅力量,更是法治社會的建設中一份不可缺少的力量。
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問題影響著大學生的整體法律素質。為了更加全面了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問題,通過網(wǎng)上問卷調查、實地訪談等形式,綜合運用歸納法、比較分析法、社會心理分析、生活環(huán)境評析等方法,多視角對00后大學生法律意識現(xiàn)狀進行調查研究。
2020年9 月20 日至10 月30 日,采訪了漢江師范學院、湖北醫(yī)藥學院、湖北汽車工業(yè)學院,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十堰技工學校等五所高校在校大學生,此次問卷調查共發(fā)放問卷400 份,收回問卷377 份,其中有效問卷375 份。通過問卷數(shù)據(jù)分析較為客觀公正的反映出00 后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xiàn)狀(見下圖表)。
從總體來看,00后大學生對法律和法治社會的認知水平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首先,筆者走訪的高校普法教育類相關課程欠缺,特別是大學生法律素質類的課程較少,普法教育內容注重形式忽視內涵式培養(yǎng)。其次,大學生自身因素,自我學習法律意識不足。00 后大學生身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大學生法律素養(yǎng)欠缺且獲取信息能力以及甄別真?zhèn)文芰Σ蛔悖瑯O易受互聯(lián)網(wǎng)不良信息的影響。比如:網(wǎng)貸、套路貸等對這些不良信息缺乏自我鑒別能力而陷入困境。最后,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的影響不足。目前00 后大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正處于法治觀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促進大學生法律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從而提高大學會生的法律意識。
針對00 后大學生法律意識存在的問題,從大學生心理和生理、高校普法教育程度、自身對于法律意識等方面進行探究。
從心理上看,青少年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知識量的增多,脫離家庭束縛進入大學,亟需想要得到社會和他人的認可,這些心理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的思想。然而進入大學校園后,學習環(huán)境,學習方式,人際關系等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一些學生無法適應壓力增大,一些心理脆弱的大學生會感到無所適從,甚至感到頹廢的狀態(tài),這些不良的行為和不良的心理交織在一起,極易形成對法律和學校制度產(chǎn)生漠視或者挑戰(zhàn)的心理。
從生理上看,大學生正處在身體各項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身體各項機能都在逐漸發(fā)育中。大學生對于異性的好感也逐漸增加,校園戀愛成為普遍現(xiàn)象。不正確的戀愛觀,很容易因戀愛危機而導致心理落差,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經(jīng)濟社會的深度變革,高校大學生也深受外界各種因素沖擊,生活環(huán)境和自身的需求各種新的不平衡,不和諧因素增多,各類新的隱患也不斷出現(xiàn)影響著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然而現(xiàn)階段,我國高校普法教育存在不對等現(xiàn)象,重理論輕實踐、普法教學重形式輕內涵、教學內容落后,普法教育方式也比較單一、教學方法枯燥等諸多問題,無法適應學生法律的需要。因此,大學生校園里的大學生對法律知識的需求與現(xiàn)階段普法教育重視程度不對等。
自律性、自覺性等導致大學生法律知識了解情況較差、法治觀念不強的原因,除了社會,學校等客觀存在之外,主觀原因是缺乏自覺性和主動性。調查顯示,超過50%的在校大學生認為法律是自己不觸犯就可以了,不需要專門去學。很多的學生并沒有領會法律的規(guī)范作用和社會作用,甚至不會在自己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導致了雖然身處法治在社會,卻一再被侵犯權利。這些都是學生自我意識不強所導致的。
大學生法律素質不會自發(fā)形成,必須進行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校是培養(yǎng)的主陣地,加強馬克思主義法律觀和價值觀的教育是提高大學生法律素質的重要途徑。加強思政課教師馬克思主義法律觀相關理論闡釋和灌輸,用真理引導學生塑造良好的品格,提高學生法律觀和價值觀的認知水平。對于大學生而言是我國未來發(fā)展的一個希望,此外大學生是否存在著良好的法律意識對于我國日后發(fā)展也是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當今針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必須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進行重點的培養(yǎng)。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建設,加強馬克思主義法律觀、價值觀引領,這將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能夠塑造大學生內心的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培育大學生風險意識,有利于提升大學生整體的法律意識。
網(wǎng)絡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互聯(lián)網(wǎng)能夠更好更快的傳播信息,數(shù)字化信息,將抽象、復雜的法律理論條例知識直觀、形象的展現(xiàn)給大學生,激發(fā)大學生學習興趣,強化學生法律意識。大學階段,大學生極易受到各種不良信息的沖擊,在大學生形成正確觀的關鍵時期,需用相關的方針政策的指引,才能形成和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除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傳統(tǒng)媒體進行宣傳外,還可以利用QQ、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興網(wǎng)絡媒介進行宣傳推廣,尤其是新媒體,現(xiàn)在逐漸成為人們生產(chǎn)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因此,通過新興媒介傳播效果會更好。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可以通過媒體播放“法治中國”等紀錄片,觀看法治人物評選活動,法治人物頒獎典禮等節(jié)目,開展法律座談會,不定期在校園里播放法治電影等活動向校園傳遞出正能量。同時,高校輔導員嚴格監(jiān)督學生正確使用網(wǎng)絡,鼓勵瀏覽健康積極向上的信息,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道德修養(yǎng),接受良好的法律文化熏陶,可以更好的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
首先,開展特色普法小課堂。提高在校生的法律意識,最好方法從課堂入手,改變傳統(tǒng)教學體制,相關教師在進行法治教學時,應當緊密結合實際,結合相關的社會典型案例分析以及相關的社會現(xiàn)象分析,通過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并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提升法治課堂教學魅力。
其次,豐富系統(tǒng)化的第二課堂。如:定期展開“普法課堂”等活動,使學生參與其中,利用鮮活的案例進行講解,給人們傳授相關法律知識,以加強法律在校園的影響,促進法治校園建設。同時,打造第二課堂的形式,讓學生面對面身臨其境,感受事實,融入其中。當前,各個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學生知法守法懂法,但不會用法,當自己受到傷害時,有維權的意識,但不知道該怎么維權??梢酝ㄟ^第二課堂,比如,舉辦“模擬法庭”等相關活動,圍繞現(xiàn)實生活中的案列,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xiàn)在同學們面前,讓同學們能夠深切感受到法律的嚴肅性以及法庭為制止社會違法事件,維護社會的公平公正,促進社會各成員和平相處,維持社會健康運行所做出的貢獻。
再次,法治課程融入各個學科教育。將法治教育融入相關課堂,憑借法律的莊重威嚴約束大學生的相關行為,作為當代大學生的理論指導與精神引領,這就提高了大學的辦學目的,提高了大學生的法治意識,與國家的大政方針相吻合,有利于整體提升大學生素養(yǎng),強化大學生的責任感,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
最后,踐行法律實踐活動。實踐能夠將學到的知識更好的進行鞏固。解決大學生法律素質,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僅用課堂上講授知識不足以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大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主動通過理論和實踐深入學習了解涉及自身權利義務的法律常識,增強權利意識,懂得用法律的武器進行權利救濟,同時也要增強義務意識,用法律來規(guī)范自己行為。此外,有必要將法律實踐活動進行大力開展,使學生在相關活動中鍛煉其自身的法律能力,提高法律素養(yǎng)。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教師要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同時,對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出的意見進行全面的收集和采納,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幫助學生樹立規(guī)范自身行為的意識。這些法律活動的開展在提升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同時,還可以將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進行培養(yǎng),從而增加對法律的信任,樹立對法律的信仰,在生活當中遇到糾紛可以運用法律的途徑來進行解決。因此,開展法律實踐活動既有助于提高大學生遵紀守法、辨別是非的能力,也有助于提升他們的維權能力,同時還可以預防和減少大學生違法犯罪行為,維護社會和諧與穩(wěn)定。培養(yǎng)大學生的法律意識能更好地推進法治國家的落實和貫徹,更好地促進大學生在憲法和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積極進取,艱苦創(chuàng)業(yè)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00 后大學生法律意識薄弱的問題,需要國家、家庭、學校、個人等共同做出努力。國家大力提倡普法教育,倡導法治社會,堅持“依法治國”的方針政策;家庭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huán)境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素質,正處于成長期的大學生來說,相關的閱歷并不豐富,父母應當及時與孩子進行溝通;學校通過教學改革來促進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提高,將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yǎng)與思政教育相結合,將法律意識培養(yǎng)的精髓進行高度的提煉,通過有效的教學體系搭建、教學氛圍創(chuàng)設,教學評估手段,提升教育效果,促進大學生群體整體素質的提升。個人應當明辨是非,主動提高自己的知識文化水平,提升自己的法律素養(yǎng)。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yǎng)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大學生;增強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信心,通過良好的教學方式方法,提升教育效果,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促進法治教育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