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綺嘉,程俊杰,阮倩文
(中山市南朗醫(yī)院,廣東 中山 528451)
骨質疏松癥(OP)是一種代謝性骨病。該病的主要發(fā)病人群為中老年人。罹患OP可導致患者的骨量逐漸丟失,骨脆性增加,骨組織微結構損壞,增加其發(fā)生骨折的風險[1-2]。臨床上主要使用藥物療法治療OP。使用骨化三醇治療OP可促進患者腸道對鈣的吸收,提高其血液中鈣的濃度,促進成骨細胞生成,改善骨代謝的情況,阻止骨量流失[3]。但單用骨化三醇治療OP的效果有限,且大劑量使用該藥治療OP會引起多種不良反應。中醫(yī)將OP歸入“骨痹”及“骨痛”等范疇,認為該病的發(fā)生與肝腎虧虛有關。仙靈骨葆膠囊是一種中藥制劑。該藥中含有淫羊藿、補骨脂及續(xù)斷等多種中藥材,具有活血通絡、滋補肝腎、強筋壯骨之功效[4]。本文主要是探討使用仙靈骨葆膠囊聯(lián)合骨化三醇治療OP對患者骨代謝指標及骨密度的影響。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間中山市南朗醫(yī)院收治的76例OP患者。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為:1)使用骨密度儀及X線機進行檢查的結果證實,病情符合《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17)》[5]中關于OP的診斷標準。2)精神狀態(tài)良好。3)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為:1)患有繼發(fā)性OP。2)患有類風濕關節(jié)炎。3)患有急性心血管疾病。4)患有惡性腫瘤。5)對本研究中所用的藥物過敏。6)患有嚴重的肝腎功能衰竭。根據(jù)隨機數(shù)表法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n=38)和觀察組(n=38)。對照組患者中有男21例,女17例;其年齡為52~75歲,平均年齡為(63.45±4.19)歲;其體質量為48~70 kg,平均體質量為(58.96±5.14)kg;其病程為1~7年,平均病程為(4.03±0.68)年;其中文化程度為高中的患者有10例,為初中的患者有15例,為小學的患者有13例。觀察組患者中有男22例,女16例;其年齡為51~75歲,平均年齡為(63.42±4.16)歲;其體質量為48~70 kg,平均體質量為(59.04±5.18)kg;其病程為1~7年,平均病程為(4.05±0.71)年;其中文化程度為高中的患者有9例,為初中的患者有16例,為小學的患者有13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該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讓兩組患者均每天口服2次骨化三醇(生產廠家: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50011),每次服0.25 μg。在此基礎上,讓觀察組患者每天口服3次仙靈骨葆膠囊〔生產廠家:國藥集團同濟堂(貴州)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25337〕,每次服2粒。同時,對兩者患者均進行飲食指導和生活指導,并為其補充碳酸鈣。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3個月。
1)觀察兩組患者的療效,并將其療效分為治愈、有效及無效。治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均消失,其骨密度顯著增加,其活動功能正常。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得到明顯的改善,其骨密度有所增加,其活動功能基本正常。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未得到明顯的改善,其骨密度未增加,其活動功能不正常。2)治療前后分別采集兩組患者3 mL的空腹靜脈血。使用全自動分析儀檢測兩組患者血清鈣、磷及堿性磷酸酶(ALP)的水平。3)治療前后,分別使用骨密度測定儀檢測兩組患者股骨頸及腰椎L2~L4的骨密度(BMD)。4)治療期間觀察兩組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嗜睡及腹瀉等)的情況。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鈣、磷及ALP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鈣、磷的水平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其血清ALP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骨代謝指標的水平(±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骨代謝指標的水平(±s)
組別 例數(shù) 血清鈣(mmol/L) 血清磷(mmol/L) 血清ALP(U/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8 1.59±0.15 1.98±0.21 1.31±0.31 1.88±0.26 162.35±12.74 93.25±7.14對照組 38 1.61±0.17 1.76±0.19 1.33±0.29 1.62±0.21 162.46±12.78 102.58±8.25 t值 0.544 4.789 0.290 4.796 0.038 5.271 P值 0.588 0.000 0.772 0.000 0.970 0.000
治療前,兩組患者股骨頸及腰椎L2~L4的BMD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股骨頸及腰椎L2~L4的BMD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BMD(g/cm3,±s)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BMD(g/cm3,±s)
組別 例數(shù) 股骨頸BMD 腰椎L2~L4的BMD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8 0.69±0.09 0.83±0.13 0.67±0.13 0.86±0.15對照組 38 0.71±0.11 0.75±0.12 0.65±0.11 0.77±0.13 t值 0.868 2.788 0.724 2.795 P值 0.389 0.007 0.471 0.007
治療期間,對照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發(fā)生惡心,有2例患者發(fā)生嗜睡,有1例患者發(fā)生腹瀉,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10.53%(4/38);觀察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發(fā)生惡心,有1例患者發(fā)生腹瀉,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26%(2/38)。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81,P=0.395)。
OP的發(fā)病機制復雜。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性激素的水平逐漸降低,破骨細胞的活性增強,成骨細胞的活性下降,進而可導致其骨量減少。人在衰老的過程中,其機體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能力降低,其骨量可逐漸減少[6-7]。絕經后女性是OP的主要發(fā)病人群之一。雌激素對骨代謝功能的影響較大。絕經后女性體內雌激素的水平降低,破骨細胞的活躍度升高,其骨細胞易被分解、吸收,導致其骨量迅速流失。骨化三醇是臨床上治療OP的首選藥物。該藥是維生素D的活性代謝產物,經口服可被小腸迅速吸收,無需代謝活化,能有效地加快腸道對鈣的吸收速度,增加患者體內鈣的含量,抑制甲狀旁腺素的分泌及骨吸收,減少骨量的流失[8-9]。但單用骨化三醇治療OP的效果并不理想。
中醫(yī)認為,腎主骨生髓,腎精不足,則骨髓失養(yǎng),故出現(xiàn)骨骼疼痛的癥狀;腎精虧損,則氣血津液生成不足,致骨與骨髓營養(yǎng)不足,最終誘發(fā)OP。中醫(yī)治療OP的原則是滋補肝腎、強筋壯骨。仙靈骨葆膠囊中含有六味中藥,其中的淫羊藿能補腎壯陽、祛風除濕;續(xù)斷能補肝腎、行血脈、續(xù)筋骨;丹參能活血祛瘀、養(yǎng)血安神;知母能滋陰潤燥、清熱瀉火;補骨脂能補腎壯陽、固精縮尿;地黃能養(yǎng)陰生津、清熱涼血。諸藥合用,可共奏滋補肝腎、活血通絡、強筋壯骨之功效。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結果證實,仙靈骨葆膠囊可改善患者的代謝功能,促進其骨質的修復,增加其骨密度,提高其骨骼中礦物質的含量,降低破骨細胞的活性,加快其骨的重建,促進其骨量和骨質恢復正常[10]。血清鈣、磷及ALP均為骨代謝指標,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骨轉化的過程。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使用仙靈骨葆膠囊聯(lián)合骨化三醇進行治療)血清鈣、磷的水平均高于對照組患者(使用骨化三醇進行治療),其血清ALP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是因為,將仙靈骨葆膠囊與骨化三醇聯(lián)合用于治療OP可利用不同的機制調節(jié)患者血清鈣、磷及ALP的水平。
綜上所述,使用仙靈骨葆膠囊聯(lián)合骨化三醇治療OP的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骨代謝的情況,增加其骨密度,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