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 景慧時
摘 要: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策劃者和實施者,班主任工作是否成功直接影響著一個班級能否形成良好的班風。針對班主任工作存在的一些問題,文章探討新時期中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具體策略。班主任要積極轉變觀念,提升自身修養(yǎng);以生為本,構建和諧班集體;完善班級制度,提升班級管理實效;注重家校聯(lián)合,形成教育合力。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班級管理;健康成長;工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G451.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6-0020-02
班級是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班級管理工作直接影響學校教育教學的全局工作。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組織者、策劃者和實施者,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是否成功,影響著一個班級能否形成良好的班風。然而,當前中小學班主任工作存在一些問題,實際效果并不理想。鑒于此,筆者結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jīng)歷,談一談對班級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
一、新時期中小學班級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缺乏與時俱進的班級管理理念
部分學校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往往將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教師業(yè)績的指標,導致一切工作向分數(shù)看齊,忽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部分班主任關注的焦點往往是學生的考試成績,談論最多的話題也是如何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使自己所帶班級的成績在學校排名中靠前。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部分班主任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以“管”為主,將“禁止”“嚴禁”一類的術語貫穿于班級管理工作始終,使學生完全聽從自己的指揮,讓學生不能越“雷池”半步。這種以班主任為中心的管理理念陳舊落后、隨意性強,嚴重影響新時期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2.缺乏切實可行的班級管理方式
班級管理理論在網(wǎng)絡上到處都有,但是缺少優(yōu)秀案例的指導和實踐經(jīng)驗的借鑒,因此部分班主任在班級工作中缺乏切實可行的班級管理方式。雖然大多數(shù)班主任制定了本班的班規(guī)以及相應的獎懲細則,但由于缺乏實戰(zhàn)經(jīng)驗,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導致很多班級制度形同虛設,打擊了學生參與班級活動、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
3.部分學校不太重視班主任工作
目前,部分學校的評價機制不完善、不健全,學校年終評優(yōu)評先、職稱晉升、績效考核仍傾向于任課教師,只要教師個人教學成績在學校排名靠前,就優(yōu)先考慮年終評優(yōu)評先、職稱晉升等,而對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情況不太重視。有些教師盡管擔任班主任工作,但將自己的主要心思用在課堂教學上,而對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不會花很多精力去研究,致使班級管理能力偏低。
4.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素質教育的首要目標就是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新課標也大力倡導尊重學生的個性、興趣及需要。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該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給學生搭建自由成長的平臺,努力將學生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新型人才。然而,部分班主任將過多的精力集中在學生的學習成績、班級平時紀律、班級衛(wèi)生等量化考評之中,很少征求學生的意見,很少聆聽學生的心聲,只是憑借自己的經(jīng)驗或主觀意識就下決定,忽視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地位,忽視學生的情感需求,很大程度上制約班級管理效率的提升。
5.忽視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
師生關系與班級工作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班級工作的開展將如魚得水。當前,部分班主任角色定位不準,在平時的工作中處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與學生之間有著較大的距離,導致學生不愿意接近班主任,不愿意向班主任敞開心扉,致使班級工作的開展有了阻力。更為嚴重的是,有些班主任不注重工作方式方法,不注重與學生的談心,缺乏與學生的情感交流與心靈溝通,時常極力維護自己的權威,喜歡高高在上地發(fā)號施令。表面上看,學生對班主任洗耳恭聽,其實不然,這種局面只能導致師生關系“形同陌路”。
二、新時期中小學班級管理工作應對策略
1.積極轉變觀念,提升自身修養(yǎng)
班主任的個人綜合素養(yǎng)在班級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時甚至比班規(guī)的影響力還要大。因此,班主任要加大學習力度,積極改變傳統(tǒng)守舊的管理觀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管理思想,逐步提高自身修養(yǎng)。要學習前沿的班級管理理論,借鑒名家的班級管理經(jīng)驗,充實自己的專業(yè)理論知識,提高班級管理技能,努力使自己成為學識淵博、溫文爾雅的典范。要將自己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學識修養(yǎng)通過行為舉止傳遞給學生,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進而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2.以生為本,構建和諧班集體
學生是班級的主人,班主任在開展班級工作時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切實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使他們能夠快樂成長。首先,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利于班主任融入學生群體,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這樣學生才愿意親近班主任,愿意敞開心扉與班主任交流,心甘情愿地接受班主任的教導。因此,班主任應放下“師道尊嚴”,敢于彎下身來,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關愛,以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其次,采取民主、公正、公平的管理方式,實現(xiàn)民主管理。班主任要尊重每個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搭建良好的溝通平臺,使得師生溝通無障礙,確保自己能及時得到本班學生的意見反饋。最后,工作要面向全體學生,用一顆公平之心對待每位學生。不能優(yōu)待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歧視成績差的學生。對待優(yōu)等生,不要一味地去表揚他們,否則會使部分優(yōu)等生產(chǎn)生驕傲自滿的情緒,容易與學困生孤立開來,歧視學困生,不利于和諧班集體的構建。
3.完善班級制度,提升班級管理實效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為了管理好班級,班主任一定要制定和完善班級規(guī)章制度,確保班規(guī)的科學性、公平性、有效性、激勵性。在班規(guī)制定和實施過程中,一定要認真聆聽學生的想法,采納學生合理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完善班級規(guī)章制度,使其更好地服務于班級管理工作。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嚴格執(zhí)行班規(guī),做到關愛與嚴厲相結合。在平時的班級管理工作中,要對班級工作進行細化與量化,動員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工作。其實,每個學生都是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踐行者,更是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監(jiān)督者,班主任要讓學生具有責任意識,共同監(jiān)督班規(guī)的實施。這樣才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提升班級管理實效。
4.注重家校聯(lián)合,形成教育合力
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只靠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借助家庭的力量。可以說,家長是班級管理的后盾,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班主任要通過多種渠道聯(lián)系學生家長,與學生家長建立和諧平等的關系,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首先,可以召開家長會,向學生家長傳授教育孩子的方法。要讓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作用,讓學生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其次,轉變家長的思想觀念。要讓家長不僅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更重視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要重視孩子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做孩子精神上的引路人,同時還要積極疏導孩子的心理,促使他們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
總之,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是一門學問。新時期中小學班主任要及時發(fā)現(xiàn)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認真分析原因,及時反思,不斷探索管理新策略,真正提升班級管理效率。要用一顆愛心對待學生,用自己的真誠打動學生,用自己的熱情幫助學生,給他們一片美麗的天空,讓他們自由自在地飛翔,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傅欽志.新時期班主任有效工作策略[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0(11).
[2]薛愛英.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初探[J].甘肅教育,2020(09).
[3]劉海清.班主任工作的幾點思考[J].青海教育,2020(04).
[4]宋秉龍.新課標下班級管理工作的策略研究[J].甘肅教育,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