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瓊
【摘要】班主任工作艱巨繁重,然而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也是至關重要的。每個班級都有學困生,要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也是需要策略,因此為做好學困生的工作,作為班主任必須要有耐心、有恒心、有愛心,才能深入人心,讓學生信任老師從而愿意付出努力來改變提升自我。
【關鍵詞】學困生;轉化;關愛;優(yōu)點;耐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話十分生動形象地描述了教育工作的艱巨、神圣和任重道遠。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教育工作中必須面對全體學生,做到學生一個都不能少,而轉化學困生的工作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和難中之難。那么,怎樣才能做好轉化學困生的教育工作呢?本人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逐漸探索出了一些新的思路,草率成文以求教于同行賢達。
一、以科學公正的態(tài)度對學困生進行評價,尊重學困生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是相對于別的事物而言的。同樣,無論任何國家的任何地區(qū)的任何學校,學生的發(fā)展總會不平衡,總會有帶有差別,總會有先后之分。先進和后進在任何時候都是相比較而存在的,教師不應該僅以學習成績的好壞、考試分數的高低來論英雄。如何分先進和后進呢?應從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角度來對學生進行科學綜合地評價,以全面、客觀的視角來看待學生,給予學生公平受教育的機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睂W困生免不了會犯錯,身為老師應以平等的方式來引導尊重學生,使之改正,而不是指責謾罵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對學生予以充分的信任,適當放權,組織學生妥善管理班集體,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
二、關愛學困生,待之以誠,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熱愛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原則,教育上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都必須以學生真摯的愛為基礎。只有在學生的心里注入教師的滿腔熱忱,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和鼓勵,才能引發(fā)教師與學生之間內心情感的共鳴。有關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如果能在學生與教師之間產生情感共鳴,學生對教師所提出的教育要求可接受的能力最強,這樣產生的教育效果更佳。對待學困生,要給予他們多一些鼓勵、多一些關心、多一些寬容,多一些溫暖。在思想上,對他們進行積極引導;在學習上,給予他們熱情的幫助;在生活上,對他們多些關懷和體貼。為了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我在課余時間常常深入到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當中,和他們一起聊天、談心和玩耍,逐漸架起師生之間互相信任和理解的橋梁,學生也逐漸信任我并向我敞開了心扉。我從中找出這些學困生的病源,然后對癥下藥、細心調理,幫助他們走出心理誤區(qū),樹立起信心,變?yōu)榻】?、進步的好學生。例如,去年有某個學生上課總會遲到,我沒有不分青紅皂白地怒加呵斥,而是私下找他來了解原因,得知他經常遲到是因為家務活太多。于是我找到他的分母進行了解情況,并妥善協商,這位同學遲到的現象很快便消失了,學習成績也慢慢跟了上來??吹綄W生的不斷進步,我深深體會到愛的交流是愉快的,只要你肯付出,就會有收獲。
三、善于挖掘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循循善誘,因勢利導
通常所說的閃光點,是指學困生身上所未被發(fā)掘或還在萌芽的優(yōu)點和特長。這些優(yōu)點和特長常常因為學困生身上現有的缺點和錯誤被掩蓋而不被人發(fā)現。其實,長處和短處會出現在每一個人身上,學困生身上也總會有一些未被發(fā)掘到的優(yōu)點,只要我們有“顯微鏡”和“放大鏡”的慧眼去細心觀察,就必定會有所獲。有些學困生學業(yè)成績差,老愛在課堂上搗亂,但在書法、繪畫、音樂、體育、口才、人際交往、科技小發(fā)明等方面可能有濃厚的興趣和一定的天賦,班主任可以根據這些條件有意識地組織一些有益學生發(fā)展的課外活動,讓學生能盡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華。比如,曾經的班上有一位典型的后進生,已處于違法犯罪邊緣,不僅不愛學習導致學習成績差,而且敢與父母打架,還曾將同班一位同學打成重傷住院,甚至到社會公然聚眾斗毆,家庭和學校都已對其喪失了改造的信心。我擔任其班主任后,通過對其家庭和周圍同學的深入訪問,了解到他的字寫得很漂亮,繪畫也不錯,就安排他負責班里的黑板報工作,并極力推薦其擔任學校學生書法小組的小組長,還專門在班上組織了一次書畫大賽。該學生從最初的震驚、抵觸逐漸到感激、信任和自信,成功的喜悅轉化為上進的動力,一年時間下來,考上高一級學校繼續(xù)深造,被學校師生及其父母稱為奇跡。
四、充分調動集體的力量,為學困生轉化添加動力
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集體的團結與進步對教育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能夠有效轉化個人的壞思想和克服壞習慣,因此學生間集體的影響往往比教師個人的影響要大得多。我經常把這個規(guī)律用在促進學困生轉化的工作中。例如,為了促進學困生進步和增強班集體的團結意識,去年我在班上開展“手拉手,共進步”的互助學習活動,鼓勵支持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耐心輔導學困生,督促他們努力學習為班集體爭光。學困生感受到了班集體的溫暖和榮譽感,很是悔恨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為,努力學習,尊師守紀,團結同學,迅速向好的方面轉變,并在學年考試中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成績。
五、對學困生的轉化教育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
要做好學困生的轉化教育工作,我們不可以簡單地認為通過幾次談話、幾次家訪,輔導幾次功課便可大功告成。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學困生的轉化是一個需要長時間的、不斷反復的、逐漸提高的過程。青少年現在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世界觀和人生觀尚未定型,心理素質仍具有很大的不穩(wěn)定性。在他們身上,會產生新的觀念和新的行為,而這些觀念和行為的產生是在不斷反復的過程中逐漸完成的。我們一定不能簡單地把這種“反復”當作是“舊病復發(fā)”,它只是前進過程中的暫時現象,其中也包含著進步的積極因素。這就要求教育者必須有一顆耐心,認真分析出反復的原因,并鼓勵他們不斷前進。要努力做到學生犯了錯誤不急躁,屢教不改不灰心,要相信付出總有回報,勞動必有收獲。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深深體會到:學困生的轉化教育確實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細致的、艱巨的工作。但只要我們有真誠的愛心、機智的慧心和持久的耐心,就一定能達到徹底轉化學困生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柳正.基礎教育中學生教育的幾點看法[J].基礎教育參考,2007(4).
[2] 吳中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策略[J].教育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