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蓓茹 王德麗 黃珊
摘 ?要:學術英語技能和學術規(guī)范知識能夠有效地提升研究生進行科研和學術交流的能力。需求分析能夠提高開設課程的有效性。通過問卷,分析非英語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的學術英語需求,了解對學術英語技能和知識的需求差異。據(jù)此,在教學實踐基礎上,提出了以學術英語為方向的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構建。
關鍵詞:學術英語;需求分析;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01-0114-05
Abstract: Skills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EAP) and knowledge of academic norms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to conduct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cademic exchanges. Needs analysis can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urses.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the need
一、概述
2017年最新版《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的制定正式確立了學術英語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許多學者主張在本科階段開設學術英語課程,有的院校進行了以學術英語作為大學英語接續(xù)課程的教學改革,有的院校則把學術英語作為大學英語的替代課程。大學英語教學的深入改革,對研究生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研究生培養(yǎng)以學術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為重點。英語作為傳播學術知識的語言,越來越受到重視,學術發(fā)展與英語應用水平密切相關。軍隊信息化建設的發(fā)展以及軍校學員對外學術交流的增加與軍校學員應用英語進行專業(yè)學習能力欠缺之間的矛盾,使得軍隊院校也認識到了培養(yǎng)研究生利用英語提高專業(yè)學習與交流能力的重要性。(李躍,2016)一些軍隊院校明確提出以培養(yǎng)學員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提高以英語為工具從事本專業(yè)的學習和研究及英語國際交流能力為目標,凸顯了以學術英語(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為導向的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對教學對象的需求分析是確保所開設課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基礎。(蔡基剛,2012)。因此,作者于2018年采用問卷調(diào)查的形式對某軍校93名碩士研究生進行了學術英語課程需求分析調(diào)查,了解該校研究生學員對學術英語的需求,為研究生學術英語教學的進一步改革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jù)。
二、需求調(diào)查分析
(一)調(diào)查目的
本次問卷調(diào)查主要要弄清以下問題:該校研究生對學術英語是否有需求;目前學術英語聽說讀寫基本技能水平、技能需求差異和學術規(guī)范知識狀況;目前學術英語學習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及產(chǎn)生的原因,為構建研究生學術英語的教學體系提供依據(jù)。
(二)調(diào)查對象
調(diào)查對象為某軍校剛剛進入研究生學習階段的2018級各專業(yè)一年級碩士研究生,共93名,其中7名為軍事學研究生,其他為理學、管理學和工學研究生。他們都已通過大學英語四級,其中77.42%已通過大學英語六級,剛剛開始研究生階段的英語學習。
(三)調(diào)查方法
本次“學術英語需求調(diào)查問卷”通過問卷星電子問卷的形式發(fā)送給該校研究生,問卷共計30題,涉及個人信息、入學前英語基礎、入學前學術英語學習情況、學術英語技能需求及學術素養(yǎng)需求。題型包括填空題、選擇題,開放式建議題。其中選擇題分單選題、多選題和開放式選擇題。共收回有效問卷93份。
三、調(diào)查結果與分析
(一)學習動機及學術英語綜合需求
為了全面了解研究生學員對學術英語學習的需求及動機,問卷設計了開放性多選題“你認為在學習中是否有以下需求”,結果如表1:
表1
表1顯示,盡管研究生們對EAP對學習動機不同,但調(diào)查結果清晰地說明了學習者的學術英語需求,而且很多學員的EAP學習動機呈多重性。需要指出的是,發(fā)表英文論文并不是某軍校對碩士研究生取得學位的要求之一,但很多研究生表示導師不僅會要求其讀本專業(yè)外國文獻、還會要求其寫英文摘要、實驗報告或論文。因此,可以說導師的要求也是學員們的EAP學習動機之一。
(二)學術英語技能的需求
在清楚了學員們有EAP學習需求之后,還需進一步明確其所需EAP技能和素養(yǎng)等方面的差異,才能有針對性地設計課程。
表2 顯示了接受調(diào)查的研究生們對EAP技能的需求情況。
從總體來看,聽說讀寫四方面中,學員對聽力能力的提升需求最為明顯,表現(xiàn)為對于發(fā)音聽辨能力和聽講座的技能訓練的需求??谡Z交流能力的提升也是大多數(shù)學員的迫切需求之一。而讀寫技能方面,詞匯量問題是最大的障礙。
隨后,問卷調(diào)查了學員在專業(yè)文獻搜集和閱讀能力方面的困難。詞匯量問題是影響學員文獻搜集與閱讀的最大問題,包括專業(yè)詞匯不夠(51.61%)及總體詞匯量不夠(38.71%)兩個方面。此外,語法熟練度直接影響了學員長難度句閱讀速度:24.73%的研究生認為句子結構不熟悉,39.7%認為文章太長讀不下來影響了閱讀。除了上述詞匯和語法方面的原因造成閱讀困難,學員的第二大困難是抓不住中心思想,不能有效分析、梳理、質疑,從而得出自己的看法,占44.9%。可見,學員的歸納總結能力以及批判思維能力有待提高。
與其他一些學者的研究及我們的預期所不同的是,學術論文寫作雖然是廣大研究生專業(yè)交流最常用的途徑,但此次調(diào)查中受試研究生在學術寫作方面反映的困難卻并非最大。在該方面,學員們反映的困難主要集中表現(xiàn)為:1. 未能把握學術英語表述方式與通用英語表述方式的區(qū)別,即學術英語的語言特征(71.8%),如名詞化的技巧、正式動詞的選用、復合句的使用、專業(yè)詞匯的使用等等。2.不了解學術語篇的體裁特征和寫作規(guī)范(65.9%),如科技論文摘要的語篇結構和預制語塊等。
(三)學術規(guī)范知識需求
學術規(guī)范知識是學術素養(yǎng)的基本內(nèi)容,本問卷設計了8個關于學術規(guī)范知識的問題,其結果如表3。
結果顯示,雖然該校一年級碩士生掌握正確學術規(guī)范知識的情況稍好于一些學者對一些院校本科生的調(diào)查結果(蔡基剛,2012),但總體情況仍然堪憂,尤其是對于一些學術規(guī)范問題大部分的學員認識錯誤,如第1、3、6題,問題明顯??傮w來看,研究生階段的EAP教學仍有必要教授學術規(guī)范知識。
四、研究生EAP教學改革課程構建
Alexander et al.(2008)認為EAP是目標驅動型的課程,是否開設應由學習者的需求決定。以EAP為導向的研究生英語改革,不僅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而且能提高其學術認知能力,促進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應成為研究生英語教學的發(fā)展方向。
針對該校研究生現(xiàn)實的、迫切的EAP需求,由傳統(tǒng)的通識英語教學向“應用、技能、專業(yè)類學術英語教學內(nèi)容體系”EAP教學的改革是必然趨勢。我們應構建開放式分級研究生學術英語教學體系,充分融合英語語言、技能、專業(yè)和應用能力?;谠撔W員需求、水平、學時設置等實際情況,我們正努力構建如圖1所示的EAP課程體系。
(一)以通用基礎英語技能訓練為一層次
由于研究生生源多樣,英語水平差異巨大,結合教學實際來看,可以在第一學期開設通用英語基礎性課程,如通用英語讀寫譯課程、視聽說課程,學員可以根據(jù)需求選擇此類課程。在開設此類課程的院校中,有的院校將此類課程作為修EAP系列課程的基礎,必須通過考試并達到一定水平才可以進入EAP階段的學習。在研究生英語課學時設置較少的院校,可以將此類課程列為研究生英語系列必修課之一,但不必作為必選課。EAP課程是需求驅動型并非水平驅動型課程,因此也可以同時開放學術英語課程的選課,由學員根據(jù)自己的需求,在通用基礎英語課程與學術英語課程之間進行必修課選課。只要對于研究生必須修滿的英語課程門數(shù)和類別做出規(guī)定即可。
(二)以通用學術英語教學為第二層次
從需求分析來看,碩士研究生學員們很多還欠缺基本的語言知識、學術技能和學術素養(yǎng),因此,碩士階段適合開設通用學術英語(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簡稱EGAP)的課程。
1. 教學目標與內(nèi)容
該階段應以技能培養(yǎng)為目標,培養(yǎng)學員的EGAP聽、說、讀、寫基本技能,為專業(yè)學習提供語言支持。教學內(nèi)容主要包括三方面:(1)EAP的共同特點和各專業(yè)學習所需的共同“學習技能”,包括訓練學生聽英語講座、記筆記的技巧,文獻搜索和閱讀能力,學術文本的撰寫,學術討論、研究成果陳述展示能力。(2)學術素養(yǎng):學術規(guī)范知識、研究分析能力、歸納總結能力以及批判思維能力。(3)語言知識:通用學術詞匯、句式特征等。由于該階段的英語教學分班往往是按學科門類分班,學生并非來自同一專業(yè),EGAP的教學內(nèi)容不應專業(yè)性太強,應構建以突出跨學科的語言知識+學術技能+學術素養(yǎng)為主的共核內(nèi)容。
2. 課程設置與教學模式
EGAP教學內(nèi)容以跨學科的語言知識+學術技能+學術素養(yǎng)的共核內(nèi)容為主,每個教學班的學員往往來自不同的學科專業(yè),因此,應采用按能力分類進行教學的模式(skill-based instruction),即按EAP聽、說、讀、寫能力分類教學。鑒于研究生學員對EAP的需求體現(xiàn)出多重性,且學員水平又存在差異性,因此應多樣化設置研究生學術英語系列課程,可平行開設通用學術交流口語、學術英語寫作基礎、通用學術英語閱讀等課程。這一階段,由于學員剛開始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其專業(yè)領域知識尚淺,口語課宜以一般性口頭匯報的技巧、學術討論的基本口語能力為定位,寫作課除了學術文本的語言特點、規(guī)范等,論文寫作則宜定位在綜述性英文論文寫作。同時,在考核方面,可對成績評定設置動態(tài)分,對于參加演講比賽、辯論比賽、英語學術交流的,以及論文收錄一般期刊或SCI的,可設定動態(tài)分數(shù)以激勵學員。
目前該校碩士研究生英語課僅開設一學期,課時極其有限,因而可采取必修課選課的形式,以上課程錯時授課,廣大研究生根據(jù)需求選擇自己最需要的課程。此外,據(jù)作者在教學中了解到的情況,有的博士研究生在其碩士學習階段沒有接觸過或是沒有系統(tǒng)學習過EGAP,因而某些技能和知識欠缺。因此,作者認為,EGAP課程還可對博士研究生開放為選修課。
(三)以專門學術英語教學為第三層次
基于學員的知識結構和學習需求考慮,在EGAP課程后應開設具有銜接性的專門學術英語課程。由于該校碩士研究生英語課程僅開設一學期,專門學術英語課程主要面向博士研究生開設。
1. 教學目標與內(nèi)容
專門學術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簡稱ESAP)層次的課程結合專業(yè)進行語篇語類和學術交際能力的教學。不同于雙語課程的是,ESAP課程的教學目的并非學習新的專業(yè)知識,但整個教學過程也并非僅僅圍繞單純的語言知識學習,還要涉及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學習,其教學目的是幫助學習者擴大專業(yè)詞匯量、學習句法和語篇知識、提升交際策略。學生的教育背景和知識結構的差異直接影響教學內(nèi)容,除了會有專業(yè)詞匯教學內(nèi)容的差異,還會產(chǎn)生諸如教學素材的信息性內(nèi)容、語篇特點、體裁特點等知識內(nèi)容的不同。
2. 課程設置與教學模式
修讀完EGAP課程的學員已掌握一定的學術英語技能并具備一定的EAP聽說讀寫能力,且ESAP的英語教學活動需要充分融入學科專業(yè)特點而開展,因而這一階段的教學不應再以技能為基礎開展,而應以交際功能理論、第二語言習得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采用以學科內(nèi)容為依托、基于任務的教學模式(content-specific and task-based)(Yürekli,2012)。該模式下,專業(yè)內(nèi)容成為語言輸入的素材,在為學習者提供大量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的同時,實現(xiàn)語言學習、專業(yè)學習及科研相結合。這一階段的教學應按照學科專業(yè),細分到二級學科以下分班開展。
ESAP階段可平行開設國際會議交流英語和高級EAP寫作課程。前者采取理論學時+模擬會議學時相結合的模式,參加校會議發(fā)言或參加國際會議發(fā)言作為動態(tài)加分的內(nèi)容。后者聚焦學寫研究型論文,同樣根據(jù)論文收錄情況獲得動態(tài)加分。
此階段無論是口語課程還是寫作課程,其教學素材更具專業(yè)性、學科性。因而,該階段的教學實施對于英語教師是有挑戰(zhàn)性的,語言教師不可能精通所教授的學員各自所屬的各專業(yè),有時甚至有所粗略了解也困難。因此,對于ESAP課程應該由大學英語教師承擔還是由專業(yè)課教師承擔,存在分歧。有學者認為,英語教師具有較高的英語水平,能快速閱讀并吸收依托于學科專業(yè)內(nèi)容的教學素材,此外還具備一定的語言教學理論知識和教學策略,從而讓學生掌握有效的語言知識。相反,專業(yè)課教師由于本專業(yè)的教學科研等眾多工作而疲于應付,不能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和備課,可能將ESAP課變成了專業(yè)學習課或者單純的翻譯課。(李紅,2001)但也有學者的研究證明“外語教師+專業(yè)教師”的模式對于提高ESAP教學效果具有積極作用(龍蕓,2012)。由于該校碩士研究生階段英語課學時極其有限,ESAP只能在博士階段開設,而博士生對于利用語言促進專業(yè)學習的需求更高更深入。作者認為,英語教師的專業(yè)背景知識有限,對于依托于學科專業(yè)內(nèi)容的教學素材中的信息性內(nèi)容不能有效講解,對于學科差異在EAP中的體現(xiàn)未必能全面了解。因而,構建起“英語教師+專業(yè)教師”的模式,由專業(yè)課教師對教學素材的信息性內(nèi)容進行講解,由英語教師對教學素材進行語篇分析和體裁分析,并指導學員通過讀寫任務完成語篇構建,從而進行實踐輸出,這樣的模式更能滿足針對博士生的ESAP課程教學質量要求。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遠遠不能滿足ESAP階段的教學需要。該階段的教學資料多具學科性專業(yè)性,對于一些學校的優(yōu)勢特色專業(yè),教學資源的建設是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各校特色專業(yè)自建EAP語料的建設及教學應用將對年輕學者有更直接的指導意義,我們應思考如何利用語料庫技術,建設學校特色專業(yè)的ESAP教學資源,搭建教學平臺,延伸教學空間,改革教學模式,充分挖掘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
五、結束語
學術英語教學在我國高校發(fā)展迅速,形式多樣的學術英語課程已在各地高校廣泛開設。軍隊院校在進行EGAP共核性學術英語教學的同時,還應積極探索學校特色、優(yōu)勢專業(yè)ESAP教學內(nèi)容體系,切實提高這些專業(yè)的對外交流與發(fā)展。鑒于當今研究生所面臨的學術交流挑戰(zhàn),我們應探索更為持續(xù)的、不斷發(fā)展的EAP支持體系,開設系列化多樣化課程,面向各種語言水平的學生,并貫穿其不同學習階段。
參考文獻:
[1]Alexander,O.,Argent, S.&Spencer,J. EAP Essentials: A Teacher's Guide to Principles and Practice[M]. Reading: Garnet Publishing Ltd,2008.
[2]Brown, J. D.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 [M]. Boston:Heinle & Heinle,1995.
[3]Hutchinson, T. &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Nunan, D. The Learner Centered Curriculum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5]Richards, J. C.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6]Yürekli, A. An analysis of curriculum renewal in EAP contex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2012,5(1):49-68.
[7]蔡基剛.“學術英語”課程需求分析和教學方法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2(2):30-35.
[8]戴慶寧,呂日華.CBI教學理念及其教學模式[J].國外外語教學,2004(4):16-20.
[9]李紅.專門用途英語的發(fā)展和專業(yè)英語合作教學[J].外語教學,2001(1):40-43.
[10]李躍,蔣雯燕,沈家懌.研究生學術英語需求、能力現(xiàn)狀和習得因素的調(diào)查與分析[J].海軍工程大學學報(綜合版),2016(3):82-88.
[11]龍蕓,吳軍莉.專用學術英語課程在大學英語階段的教學研究:意義、途徑和實踐[J]山東外語教學,2012(4):67-72.
[12]楊慧中.學術英語?普通英語?[J].外語界,2018(5):27-33.
基金項目:本文系陸軍工程大學基礎部教育教學課題“以學術英語為導向的研究生英語教學內(nèi)容改革”(編號:JCBJY1802)成果
作者簡介:宋蓓茹(1978-),女,漢族,安徽蚌埠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學術英語,翻譯;王德麗(1963-),女,漢族,江蘇連云港人,碩士,教授,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及其軍事領域應用;黃珊(1984-),女,漢族,上海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二語習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