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階段語文一直是教學的重點,根據(jù)高中語文教材的內容的不同分為必修和選修兩種,其中選修教材中的整體性和綜合性十分明顯,而且高中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此時教師在進行選修教材的教學時可以嘗試突破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法,采取群文閱讀的方式進行教學,以此幫助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將主要研究在高中語文選修課中開展群文閱讀的單元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選修課;群文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12-0063-02
【本文著錄格式】李寶金.高中語文選修課中開展群文閱讀的單元教學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2021,20(12):63-64.
前言
通過群文閱讀可以在短時間內使得學生掌握大量的閱讀內容,由于其內部具有聯(lián)系性,因此學生理解起來也較為容易。選修課本是為了幫助學生拓展視野,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而設計的教學內容,不需要過于重視教學細節(jié),其中每個單元內部文章的聯(lián)系性是很強的,正好適合開展群文閱讀,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群文閱讀的方式開展語文閱讀教學。
一、充分研究語文單元選修主題設計思考問題
思考是學生產生學習欲望的重要動力,在進行群文閱讀時學生需要在短時間內閱讀多篇內容,這不僅是對學生的挑戰(zhàn)也是對于教師的挑戰(zhàn)。雖然高中生的思考能力已經有所提升,但是相應的高中選修教材中的閱讀內容的篇幅也在增加,理解難度也有所提升,因此若是想要保證群文閱讀的有效性,教師需要發(fā)揮好引導作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開展群文閱讀的有效方法,進行語文教學本身也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尤其是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分析能力,那么就必須讓學生進行思考。此時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群文閱讀中的問題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涉及的問題,教師設計的問題要圍繞多篇文章而非一篇文章,要多設計一些文章間的對比問題,這樣才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整體思考的思維能力。其次設計的問題要具備一定的難度,簡單的問題可以省略,一節(jié)語文課的時間是固定的,開展群文閱讀進行教學,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又是巨大的,此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綜合學習能力,就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那么一些不必要的簡單問題就需要減少,這樣才能夠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語文選修教材中的內容本身就是以單元的形式存在的,且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因此教師需要進行充分的備課,尤其是要明確每一個單元的主題,根據(jù)教學內容的主題然后結合主題設計群文閱讀教學方案,以此幫助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發(fā)展。例如在進行選修教材《中國民俗文化》之中的第一單元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采取群文閱讀的方式,第一單元主要有三篇內容,分別是《虎丘記》《北京的春節(jié)》《過節(jié)和觀燈》,教師在組織群文閱讀前需要進行充分的備課,根據(jù)整個選修教材以及第一單元的內容明確本單元的主題是民間風俗,然后教師需要根據(jù)主題設計思考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并且在閱讀中掌握每篇課文的主要內容。這三篇課文中《虎丘記》屬于古文,閱讀難度最大,此時教師可以先圍繞其他兩篇課文設計問題,像是“通過閱讀能夠發(fā)現(xiàn)這兩篇課文中都描述了什么樣的節(jié)日?節(jié)日中的風俗有什么不同?”“作者在描述風俗活動時采用了什么樣的手法?二者手法存在哪些不同?”在學生基本了解前兩篇課文的內容后再讓學生根據(jù)前兩篇課文的共同點推測《虎丘記》可能會講些什么內容,然后讓學生進行翻譯工作,尤其是要翻譯其中描寫民間風俗的內容,在學生翻譯完畢后,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理清文章具體內容,然后圍繞其設計思考問題,使得學生將這三篇課文聯(lián)系起來,引導學生分析其中涉及的一些情感問題,以此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閱讀分析理解能力,使得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最大的成長。
二、開展多元議題群文閱讀活動拓展學生視野
一般情況下語文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時都是采取的單一主題的方式進行的,這雖然能夠降低群文閱讀的難度,但是不利于拓展學生的視野,為了讓學生得到更為全面的發(fā)展,幫助學生全面地提升各項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多元議題的方式開展群文閱讀活動。為了讓多元議題的群文閱讀活動可以更加順利開展,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其中的內容,需要深入研究不同文章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性。一般情況下群文閱讀都是以一個單元為基準的,這也符合選修教材的設計,此時教師可以將一個單元中的不同課文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進行分析區(qū)分出多個議題,將內容進行拆分教學。此時教師也可以不局限于本單元的內容,可以適當?shù)匾肱c本單元內容有相似內容的課文,將群文閱讀教學豐滿起來,以此保證學生可以在群文閱讀中學會找到文章的異同,提升學生迅速抓住文章重難點的能力。還是以中國民俗文化這一本選修教材的內容為例,其中第四單元中包括《故鄉(xiāng)的婚禮》《山那邊的人》《紅與白》,其中主要的共同點是民間的婚喪嫁娶文化,不同點在于這些課文中涉及的民族有不同的婚喪文化,因此教師需要以共同點與不同點設計多個主題,像是不同民族中婚嫁文化是什么樣的,不同民族間的喪葬風俗是如何的,能否從這些區(qū)別中發(fā)現(xiàn)相同點,這些民俗存在的根源是什么。通過多樣化的議題能夠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民俗文化中蘊含的民族精神,使得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有更深的認識。通過群文閱讀,學生也能夠對我國少數(shù)民族的一些風俗習慣產生深刻的印象,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很有幫助。
三、采取合作探究學習提升群文閱讀教學質量
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時為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的機會。到了高中階段學生本身的思維能力已經逐步成熟,能夠適應高難度的學習任務,教師需要做的就是放手讓學生去自主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選修教材主要的目的就是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其中的內容高考鮮少涉及,因此教師在進行選修教學時不需要引導學生摳細節(jié),主要需要借助選修教材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思維,增長學生的見識。因此,開展群文閱讀是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再不摳細節(jié),閱讀內容中的重難點還是需要學生把握和了解的,因此教師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更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為此教師可以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群文閱讀教學。首先教師要將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為此教師需要先征集學生的想法,然后結合學生的能力和想法綜合分組。然后教師需要根據(jù)閱讀內容設計合作探究的任務,像是在進行《中國文化經典研讀》這本選修教材中第一單元“儒道互補”的教學時,教師首先需要布置的合作學習任務就是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將閱讀內容中涉及的古文進行翻譯,其次是讓學生對其中的思想互補點進行分析。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幫助學生理清思路
群文閱讀是指將閱讀內容按照主題進行歸類和劃分,在一節(jié)課進行多篇相同主題的文章教學,此時學生在一節(jié)課需要學習多篇內容,這是群文閱讀的最大特點,這樣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接受更多的知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思維混亂的情況,若是教師無法解決學生思維混亂的問題,那么將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此時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來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首先教師在備課時需要將群文閱讀中涉及的每一篇課文的教學重難點以及整體寫作思路繪制成為思維導圖,然后將群文閱讀中的課文的聯(lián)系點制作成為清晰的思維導圖。其次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將學生需要思考的問題以及思考問題的答案制作成課件。再次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中的圖片、視頻等播放功能豐富群文閱讀的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在進行教學時需要時刻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若是學生出現(xiàn)混亂時借助多媒體技術將思維導圖展示給學生,這樣學生就能夠在短時間內將思維理清楚。在教學結尾時為了強化學生的記憶,教師需要將思維導圖全部展示給學生,例如,在進行《大學》節(jié)選與《中庸》節(jié)選的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就需要在最后幫助學生借助思維導圖明確每一篇課文的重難點,加強學生的印象。
五、總結
總而言之,將群文閱讀應用在高中語文選修教學之中是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提升學生閱讀速度,教會學生迅速把握文章重點的方法。為了讓群文閱讀開展更順利,首先教師可以充分研究語文單元選修主題,明確每一單元的教學目標,根據(jù)不同的主題設計綜合性思考問題。其次教師可以設置多元議題開展群文閱讀,以此拓展學生的視野。再次教師需要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群文閱讀教學質量。最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幫助學生理清語文閱讀思路,使得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最快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郝玲君.“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的實踐探討[J].中國教育學刊,2020(S1).
[2]趙福樓.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的現(xiàn)實選擇——構建單篇閱讀與群文閱讀復合教學模式[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9(1).
附? ? 注
課題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酒泉市教育科學課題《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JQ[2020]GHB248)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李寶金,1972年生,甘肅莊浪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高中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