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玲,羅映瓊,李輝泉
(興寧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廣東 興寧 514500)
咳嗽變異性哮喘屬在疾病類型中屬于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兒童是主要患病群體,患兒患病的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咳嗽,尤其是在夜間休息時如果外界對其產生刺激,會加重咳嗽表現(xiàn),同時會出現(xiàn)刺激性干咳,偶爾咳痰,少數(shù)患兒會出現(xiàn)喘息表現(xiàn)[1]。對于合并感染患兒會出現(xiàn)發(fā)熱表現(xiàn),患病早期容易被診斷為肺炎以及急性支氣管炎,對其實施止咳和抗炎治療,未能夠緩解癥狀,失去最佳治療機會會發(fā)展成為典型哮喘,因此臨床需重視[2]。臨床對患兒診斷后治療藥物選擇β2受體激動劑、白三烯受體拮抗劑以及吸入型糖皮質激素藥物進行治療。本次研究探究氨溴特羅口服液治療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以2018年2月—2019年3月本中心收治的80例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為研究對象,80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隨機數(shù)字表法平均分為觀察和對照兩組,每組例數(shù)4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兒/女性患兒為26/14,年齡范圍2~13歲,平均(6.0±1.4)歲,平均病程(2.8±1.3)個月;對照組中男性患兒/女性患兒為28/12,年齡范圍3~14歲,平均(6.2±1.6)歲,平均病程(3.1±1.5)個月。兩組患兒的基線資料進行統(tǒng)計軟件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患兒在進行治療過程中服用孟魯司特鈉咀嚼片(國藥準字為J20130054),2~4歲患兒每晚頓服4 mg,6~14歲患兒每晚頓服5 mg,用藥時間為12周。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服用氨溴特羅口服液(國藥準字H20040317),對于2~3歲患兒每日用藥2次,每次用藥劑量為7.5 mL,對于4~5歲患兒每日用藥2次,每次用藥劑量為10 mL,對于6~12歲患兒每日用藥2次,每次用藥劑量為15 mL,對于12~14歲患兒每日用藥2次,每次用藥劑量為20 mL,無咳嗽現(xiàn)象后終止用藥。
患兒治療效果顯效為1周內無咳嗽表現(xiàn);效果有效為2周內無咳嗽表現(xiàn);效果無效為2周后依舊出現(xiàn)咳嗽。顯效比例和有效比例相加為總有效率。
比較兩組患兒咳嗽消失時間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肺功能指標,即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和PEF(最大呼氣流量)。
觀察組和對照組數(shù)據整理統(tǒng)計均通過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計量資料以(± 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組間數(shù)據對比后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兒分別進行治療后,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5%和77.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對比[n(%)]
治療前兩組患兒的FEV1、FEV1/FVC以及PEF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比,兩組患兒的FEV1、FEV1/FVC以及PEF,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對比( ± s)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對比( ± s)
相關指標 觀察組 對照組 t P FEV1/L 治療前 1.4±0.5 1.5±0.6 0.809 0.420治療后 2.6±0.3 1.8±0.5 8.677 0.000 FEV1/FVC/L 治療前 63.9±3.1 64.0±3.6 0.133 0.894治療后 79.4±2.7 69.3±3.0 15.826 0.000 PEF/L 治療前 3.2±0.5 3.3±0.7 0.735 0.464治療后 3.9±0.8 3.4±0.6 3.162 0.002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兒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分別為2.5%和17.5%,組間數(shù)據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n(%)]
觀察組患兒治療后咳嗽消失時間(6.1±2.2)d,對照組患兒治療后咳嗽消失時間(8.8±2.5)d,組間數(shù)據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127,P=0.000)。
咳嗽變異性哮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臨床特征為慢性以及持續(xù)咳嗽,癥狀并不顯著,因為癥狀僅為咳嗽,體檢過程中并未出現(xiàn)哮鳴音,容易誤診為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支氣管炎,會影響治療,長時間采用抗生素會增加患兒的負擔,使得患兒出現(xiàn)病情反復發(fā)作現(xiàn)象[4-5]。就目前而言,此病的產生機制和哮喘一致,持續(xù)氣道炎癥以及氣道高反應性為本病主要特征,屬于輕度持續(xù)哮喘,長時間控制哮喘的臨床治療藥物則是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同時此藥物屬于有效抗炎藥,然而因吸入技術以及特殊裝置,并且家長對于激素存在恐懼,降低了治療依從性[6]。
近年來,兒童哮喘中白三烯具有重要位置,白三烯的支氣管收縮能力和組胺相比,前者為后者1000倍,有助于分泌黏液以及支氣管收縮,同時可擴張血管,加強血管通透性。孟魯司特鈉屬于CysLT1受體拮抗劑,具有較強高選擇性,可有效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結合白三烯受體,使其不能夠將生物學特性充分發(fā)揮,同時可對抗原等引發(fā)白細胞釋放組胺以及過敏反應物質進行抑制,存在良好的H1受體拮抗效果,對哮喘患兒非特異性氣道高反應予以抑制,對于組胺、乙酰膽堿以及過敏原產生的支氣管痙攣產生拮抗效果[7]。此外可對肽素生長因子對于嗜酸性粒細胞的促成熟效果予以抑制,減少氣道以及周圍血中的嗜酸性粒細胞,進而緩解氣道炎癥。氨溴特羅口服液復合制劑的一種,也就是鹽酸克特羅和鹽酸氨溴索,氨溴索屬于黏液溶解劑,對于痰液的排出具有促進作用,可對呼吸道黏膜產生廓清效果,對肺功能予以保護,并且緩解咳嗽表現(xiàn),將肽類以及組胺等炎癥介質釋放進行減少,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加強支氣管擴張劑效能。鹽酸克特羅屬于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具有較強選擇性,同時對支氣管平滑肌β2受體起到激動效果,將支氣管痙攣進行解除,維持時間較長,不會產生嚴重的毒副反應,同時存在良好的支氣管纖毛活動效果,對溶酶體激活后可裂解痰液,促進排出痰液[8]。鹽酸克特羅和氨溴索具有顯著的協(xié)同效果,氨溴索能夠加強鹽酸克特羅的解痙效果,擴張支氣管后有助于排出痰液,兩種藥物可使治療過程簡單化,減少治療時間。
綜上所述,采用孟魯司特聯(lián)合氨溴特羅口服液治療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可獲取顯著的療效,同時能夠緩解患兒的病情,縮短咳嗽時間,且此藥物安全性良好以及口感好,患兒容易接受,因此可將此藥物在臨床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