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鵬
摘 要:初中美術欣賞課是初中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對美育的認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提高欣賞課的有效性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陶冶學生的情操。將情境教學法運用于初中美術課堂中,不僅可以提高美術課堂的趣味性,還可以借助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復雜的美術知識簡單化和直觀化,使學生更好地將情感融入其中從而加深學生對美術的理解,提升美術課堂學習效果。鑒于此,本文將針對初中美術欣賞課中情境教學法的實施策略進行探究,希望可以為初中美術教育工作者帶來幫助和借鑒。
關鍵詞:初中美術;欣賞課;情境教學法;實施策略
在新課改的不斷推動下,教育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大多數教師都是利用講授法單方向地向學生講述教材上的理論知識,這樣單一的授課模式沒有尊重學生的主觀意愿,只會導致學生對美術的興趣逐漸下降,進而認為美術的學習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事實上,美術作為一門藝術類學科,其藝術素養(yǎng)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生對美術感興趣并以興趣為推動力主動進行藝術的探索,才可以實現學生藝術鑒賞能力的提高。因此,初中美術教師需要合理地利用情境教學法,充分發(fā)揮情境教學法的優(yōu)勢,逐步提高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的興趣,使學生愿意積極參與進教師創(chuàng)設的活動中,從而受到藝術的熏陶,潛移默化地實現美術素養(yǎng)的提升。
一、應用多媒體營造情境,強調情境教學合理性
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下,教師和學生普遍認為教材是教學的主要參照,一切的教學活動都無法脫離教材而單獨進行,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會將課本內容當做授課的重點。實際上,美術欣賞課教學與其他科目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學方法僅僅讓學生掌握基礎的課本知識,而不為學生加以擴展,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很難得到有效提高。因此,美術教師在展開教學時要考慮到美術欣賞課的綜合特點,應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教學情境,將更多的美術資源整合起來,運用在欣賞課的教學中,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同時,教師在營造情境時還要強調情境教學的合理性,能夠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掌握美術知識。
例如,教師在教學《扮靚生活的花卉紋樣》時,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圖案紋樣的構成方法,并能夠獨立設計出美麗的紋樣,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熱愛。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部分的基礎內容,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更多花卉紋樣的圖片,并為學生講解這些紋樣的構成方法。這樣,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充滿著各種花卉樣式的情境,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美術知識儲備,合理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還可以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學會更好的美術作品的欣賞。
二、教學情境貼近生活,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藝術作品來源于生活,又為生活帶來了新的色彩。因此,教師在展開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時,切忌不能將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生活相脫離。只有建立在生活化的情境之上,才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優(yōu)勢,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美術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和內涵。引導學生能夠將生活實踐和美術作品聯(lián)系在一起,并學會借助生活經驗分析美術作品主旨思想的能力,使學生感悟到美術作品的魅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認知水平和美術素養(yǎng)。
例如,教師在教學《畫家鄉(xiāng)的風景》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風景畫的構圖,并能夠借助對知識的理解和對家鄉(xiāng)的熱愛,用藝術的形式繪制出家鄉(xiāng)優(yōu)美的風景。因此,為了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對風景畫的感悟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使學生將生活中的經驗和藝術聯(lián)系在一起,提高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
三、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學生美術欣賞課的學習熱情
在以往的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大多都是由教師占據主導地位,由教師選擇教學的內容和方法照本宣科地將教材中的知識點講解給學生,并教給學生欣賞作品的方式。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十分枯燥,還會將學生處于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地位,導致學生喪失對美術欣賞的熱情。因此,初中美術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對教材內容進行加工和選擇,結合學生的興趣和主觀學習意愿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枯燥的課堂變得活潑有趣,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的熱情,將精力投注在欣賞教學中,以提高課堂效率,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在教學《千姿百態(tài)的水》時,要想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的興趣和熱情。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感受到欣賞美術作品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主觀意愿,以此提高欣賞課的教學效果。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美術欣賞課的教學中融入情境教學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讓學生在積極主動參與進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加深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師所講授的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以及美術素養(yǎng)。因此,作為一名初中美術教師,應當落實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以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目標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通過應用多媒體營造情境,強調情境教學合理性;營造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豐富學生情感體驗;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學生美術欣賞課的學習興趣。這樣,教師在利用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欣賞活動的過程中還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鑒賞美的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考習慣,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美術知識,提升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將來成長為能夠適應并推動社會發(fā)展的人鋪墊良好的道路。
參考文獻:
[1]王威.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分析[J].軟件:電子版,2018,(9):123-123.
[2]沈偉.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策略探析[J].最漫畫·學校體音美,2018,(11):21-21.
(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第三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