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樹剛
摘 要:在當今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語文教師的教學用語對教學品質的高低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還關乎著小學生語言學習、語言理解以及語言運用等綜合語文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
引言:
小學語文學科設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升小學生語言理解和運用的能力,進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想要真正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注重自身教學藝術語言的巧妙運用,并運用科學、生動的語言去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課程學習興趣。
一、小學語文教學具有科學性的特點
教育的本質也是一種科學,語文學科教學的目的在于增長學生的文學知識、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讓小學生在表達自己的時候能夠準確細膩、抒發(fā)情感、表明深意、合乎科學。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深刻理解詞句的深層次內涵,不僅能夠掌握詞語的感情色彩,還能夠深刻解讀詞語的語體色彩。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部編版教材五年級上學期課程《落花生》這一內容時,花生的另一個別稱即是“落花生”,而不少小學語文教師沒有去查閱資料,深刻理解這一題目的含義,只是根據字意去猜測“落花生”就是“種花生”的意思,這會造成基礎知識性的錯誤。再比如“這位同學的分析,不少人不贊同,但我覺得是正確的”這簡單的一句話可以有好幾種理解方法,到底是“這位同學的分析”我覺得是正確的,還是“不少人不贊同”我認為是正確的,語句描述不清晰,使人感到無法理解。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師的語用一定能夠清晰地表達語意,不會產生歧義。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語言的簡潔性和精煉性也是其科學性的體現(xiàn)。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寓言故事:大灰狼諷刺大獅子一胎只能生一個孩子。而大獅子則微笑著回答說:“可它是獅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并不是語文教師講解多少能夠決定的,更為重要的是語文教師是否做到了簡明扼要,是否能做到一字一句都直擊學生的心靈。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應當擅于抓住教學重點,提煉出知識的精華,有的放矢,爭取做到教學語言的精簡干練的理想境界,從而讓小學生可以在有限的語文課堂時間當中學習到更豐富的知識。
二、小學語文教學具有生動性的特點
生動形象、題材多樣、寓意豐富的文學作品在小學語文教材當中數(shù)不勝數(shù),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小學生引入到課文的藝術境界和真情實感當中,可以讓小學生置身于生動的情境之中去切實體會,去理解其意,感知教材,品味作文,進而培養(yǎng)小學生的形象思維。小學語文教師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可以把抽象化的語文知識轉化得更為具象化,把深奧難懂的知識和情感變得淺顯易懂,把枯燥乏味內容轉變成更為豐富有趣的內容。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部編版教材六年級上學期課程《月光曲》這一內容時,本篇課文當中運用了“幽靜”這一詞匯,如果語文教師單純地依照字典為學生解釋成“幽深寂靜”,雖然解釋得較為準確,但小學生依舊難以理解其中的真正含義和意境。曾經有一位語文教師是這樣為小學生解釋“幽靜”這一詞匯的:“春天的夜色、點點的星光、無人的海邊、遠處的燈塔、悠揚的笛聲,這些意境就是課文當中所表達的幽靜?!闭Z文教師這樣生動且具畫面感的描繪,使“幽靜”這一詞匯在小學生的腦海中更為形象,使小學生順其自然地徜徉在“幽靜”的意境之中,深刻地體會到了幽遠寧靜的優(yōu)美情境。再比如,有一位著名小學語文教育者,在為小學生講解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學期課程《找春天》這一內容時,運用了這一的語言去進行課程導入:“每當我們聽人說起春天,腦海中不禁會浮現(xiàn)明媚的春光、溫和的春風、碧綠的草地、鮮艷的桃花、抽條的柳枝這些優(yōu)美的景色!一想到春天,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生機勃勃和生命的神奇。因此從古至今,多少文豪墨客用自己的語言和手中的筆去描繪春天動人的景色?!边@段聲色兼?zhèn)?、情景交融的語言,可以把小學生帶入到春天的情境當中,進而讓小學生去回味春天的美好。即便是在白雪皚皚的冬季,小學生也可以體會到春意盎然,腦海中一片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象。生動形象的語言可以牢牢吸引住小學生的注意力,掌握學生的內心情感,從而激發(fā)小學生的探索、求知和學習的欲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師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策略、教學風格、教學水平和教學技能均是由語言的方式傳達給小學生的,這就要求語文教師綜合了解小學生的性格特點、認知能力和學習基礎,運用科學性和生動性的語言進行語文教學,規(guī)范自身的語文教學用語,進而達到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黃曉赟,程華.用美的語言塑造美的課堂——論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教通訊),2009(11):109-112
[2]羅先慧,李云文,孫建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熱點與重點——基于2012年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小學語文教與學》的統(tǒng)計與分析[J].課程教材教法,2013(7):75-83.
[3]劉群.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論”教學改革新探[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215-216.
(廣西省防城港市防城區(qū)大菉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