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明
(周口市傳染病醫(yī)院外科,河南 周口 466000)
甲狀腺良性結節(jié)是一種在甲狀腺內可隨吞咽動作而上下移動的腫塊,患者患病后無明顯癥狀,不痛不癢,觸摸頸部時可發(fā)現(xiàn)結節(jié)質地較軟,邊界較清,結節(jié)往往呈膨脹性生長,患者頸部活動時會產生活動范圍受阻與明顯不適等情況[1]。甲狀腺良性結節(jié)具有一定的惡化風險,確診后需積極進行治療。臨床上治療甲狀腺良性結節(jié)以甲狀腺切除術為主要方案,但其局限性在于創(chuàng)傷較大、患者術后易復發(fā),且易造成甲狀腺功能減退。熱消融技術作為微創(chuàng)手術的一種,操作簡單,患者耐受性好,具有定位準確、安全性高的優(yōu)勢,且患者術后恢復快,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2]。本研究旨在探討熱消融技術對甲狀腺良性結節(jié)患者血清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促甲狀腺素(TSH)水平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周口市傳染病醫(yī)院于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56例甲狀腺良性結節(jié)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28例)年齡27~57歲,平均(40.41±4.31)歲;女性18例,男性10例;單側20例,雙側8例。觀察組患者(28例)年齡27~56歲,平均(40.91±4.11)歲;女性19例,男性9例;單側18例,雙側1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中國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甲狀腺結節(jié)》[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病理檢查確診為甲狀腺良性結節(jié)者;存在頸部不適、異物感等癥狀者等。排除標準:甲狀腺結節(jié)周圍緊貼神經、血管、食道,且粘連嚴重無法分開者;有其他系統(tǒng)嚴重疾病,無法耐受手術者;合并活動性感染,無法進行治療者;有出血傾向者;長期阿司匹林、法華林等抗凝藥物,且術前未停藥者等。本次研究經院內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且患者或家屬對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甲狀腺結節(jié)切除術治療:取仰臥位并墊高肩部,行全身麻醉,在患者的胸骨上緣約2 cm處作5 cm的橫向切口,逐層切開皮膚組織,游離皮瓣,切開肌群直至分離甲狀腺被膜,探查病灶與周圍組織,明確切除范圍與切開方式,切除時注意保護血管、神經及甲狀旁腺,病灶切除后逐層縫合并放置引流管。觀察組患者進行超聲引導下熱消融技術治療:取仰臥位并墊高肩部,行甲狀腺超聲以明確結節(jié)所在位置、大小,以及結節(jié)與周圍氣管、血管、食管、神經等的解剖關系,細致評估手術風險與可行性,在頸中線上確定穿刺部位并標記;消毒鋪巾后進行局部浸潤麻醉,若結節(jié)與動脈、食管等相近,可通過注入生理鹽水形成液體隔離帶,隨后在超聲引導下使用微波刀刺入結節(jié),打開治療儀和冷循環(huán),通過移動消融法逐層治療,治療期間根據(jù)超聲監(jiān)測結果調整輸出功率與治療時間,直至結節(jié)在超聲檢查中顯示為強回聲,治療結束后按壓手術部位30 min,經超聲檢查確定無出血后將患者送回病房。兩組患者于術后均觀察6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顯效:頸部腫大、聲音嘶啞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且術后超聲顯示患者腺體內腫物完全消失;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術后超聲顯示患者腺體內腫物體積縮?。?0%;無效:腺體內腫物體積減小幅度未達到以上標準[3]??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②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頸部瘢痕長度。③比較兩組患者的甲狀腺指標水平,采集兩組患者術前與術后6個月空腹靜脈血5 mL,兩組患者血清FT3、FT4、TSH水平均采用血液分析儀進行檢測。④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6個月內喉返神經損傷、耳根放射痛、血腫、甲狀腺功能降低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臨床指標、甲狀腺功能以(±s)表示,采用t檢驗;臨床總有效率、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臨床指標 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與住院時間均較短,術中出血量較少,頸部瘢痕長度較短,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住院時間(d)頸部瘢痕長度(cm)觀察組 28 34.48±3.56 4.77±0.45 6.93±1.22 0.79±0.13對照組 28 58.97±5.52 15.78±1.33 10.07±1.73 1.86±0.69 t值 19.729 41.493 7.849 8.064 P值<0.05<0.05<0.05<0.05
2.3 甲狀腺功能指標 術后6個月兩組患者血清FT3、FT4水平與術前比較均降低,觀察組較對照組降低;兩組患者血清TSH水平與術前比較升高,觀察組較對照組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甲狀腺功能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甲狀腺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術前比,*P<0.05。FT3: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4:游離甲狀腺素;TSH:促甲狀腺素。
組別 例數(shù)FT3(pmol/L) FT4(pmol/L) TSH(IU/L)術前 術后6個月 術前 術后6個月 術前 術后6個月觀察組 28 2.48±0.44 1.38±0.42* 9.31±1.36 4.58±0.66* 2.55±0.49 13.10±1.12*對照組 28 2.50±0.51 2.41±0.69* 9.24±1.57 7.43±1.34* 2.52±0.57 7.63±0.78*t值 0.157 6.747 0.178 10.096 0.211 21.207 P值>0.05<0.05>0.05<0.05>0.05<0.05
2.4 并發(fā)癥 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例(%)]
甲狀腺激素合成障礙是引起甲狀腺兩項結節(jié)的主要病理機制,該疾病在捆床上較為常見,甲狀腺激素合成障礙會促使甲狀腺攝取過量碘化物,導致濾泡細胞的增殖與分化功能加強,最終導致甲狀腺結節(jié)[4]。臨床上對甲狀腺良性結節(jié)通常進行手術切除治療,常規(guī)甲狀腺切除術優(yōu)勢在于術野清楚,可以在直視狀態(tài)下進行病灶切除,確保了病灶切除的完整性,但后續(xù)遺留瘢痕較大,影響患者美觀性,且甲狀腺處于人體敏感部位,周圍存在許多重要的組織和器官,容易對喉返神經與周圍組織產生損害,引起術后并發(fā)癥[5]。
熱消融技術具有創(chuàng)傷較小,對患者甲狀腺損傷較小,對甲狀腺功能的影響較為輕微,且不會增加患者不適感,近年來應用于甲狀腺良性結節(jié)治療中的效果廣受肯定[6]。在超聲的引導下,熱消融術的消融電極能較為準確的置入靶組織,熱消融術利用電磁波發(fā)射釋放微波能量而產生高溫,可有效殺滅病變組織,達到治療的目的[7]。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6個月,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升高;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比對照組縮短,術中出血量減少,頸部瘢痕長度縮短,且觀察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降低,提示采用熱消融技術對甲狀腺良性結節(jié)進行治療,可提高患者臨床療效,改善臨床指標,降低手術過程中對患者機體造成的損傷,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利于患者術后恢復。TSH是一種垂體前葉分泌激素,可調節(jié)甲狀腺活動,其水平下降表示患者機體異常;FT4、FT3是甲狀腺激素在體內的活性形式,其水平的升高與患者甲狀腺受損程度呈正相關。熱消融技術在超聲指導下,在移動時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損傷,其在對病灶的治療過程中緩慢移動消融針,因為其可形成多個重疊的消融其與,所以均可對整個結節(jié)產生積極的治療效果,從而促進患者甲狀腺功能的恢復[8]。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6個月觀察組患者血清FT3、FT4水平低于對照組,血清TSH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采用熱消融技術對甲狀腺良性結節(jié)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甲狀腺功能,促進病情恢復。
綜上,采用熱消融技術對甲狀腺良性結節(jié)患者進行治療,可提高其臨床療效,改善臨床指標與甲狀腺功能,減少手術過程中對患者機體造成的損傷,縮短手術時間,降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利于患者術后恢復,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