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玲
摘要:國民教育的主要培養(yǎng)對象在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需要依靠學校,但僅靠學校的努力還是不夠的,還需要借助社會力量一起努力。近年來,社會在支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的方法和途徑上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還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社會支持的方法和途徑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進。
關鍵詞:國民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社會支持;方法途徑
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性工程,我們必須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讓人們都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而社會的支持和參與是必然要求,近年來,社會在支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的方法和途徑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社會支持的方法和途徑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進。
一、社會支持、參與方法途徑選擇、創(chuàng)新的積極成果
(一)大眾傳媒的傳播功能顯著增強
隨著網絡的普及,我們的生活已與互聯(lián)網息息相關,利用好網絡的積極導向作用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的社會支持的重要途徑。大眾傳媒具有傳遞、溝通、共享文化的強大功能,具有其他媒體所不具備的強大優(yōu)勢。“強調用主流意識形態(tài)‘引領受教育者,在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的同時,讓青年學生受到德育的熏陶?!惫鎻V告借助大眾傳媒的強大傳播力,可以發(fā)揮積極地價值導向作用。
(二)校園周邊環(huán)境的整治取得顯著效果
我國各地的校園環(huán)境整治都取得顯著的效果,對學校周邊的攤位進行重點整頓,政府需加強市場監(jiān)管,嚴厲打擊無證攤點。對于學校周邊的網吧、游戲廳要明令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經過大力整治,效果顯著,環(huán)境得到改善。
(三)公益性文化事業(yè)單位的努力受到好評
博物館、圖書館成了社會教育的重要途徑。近些年來,各地越來越多的博物館成了學校教育基地,學校會定期安排參觀博物館,讓學生了解歷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少公民也會自發(fā)的利用休息日進博物館、圖書館進行參觀和學習,在潛移默化之中增強人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強了人們的文化自信。
二、社會支持、參與方法途徑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大眾傳媒在傳播正能量的同時還存在傳播內容參差不齊的現狀,對傳播內容不進行刪選,導致一些落后的甚至是腐朽文化夾雜其中,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所引導的主流思想,這些腐朽思想侵蝕著青少年的思想,誘導他們樹立錯誤的價值觀,后果十分嚴重。
第二,就目前來說,博物館、圖書館的數量還有待增加,每個地方的教育資源也參差不齊,如何更充分、更均衡的發(fā)展是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第三,形式大于內容。在大部分地區(qū),博物館、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事業(yè)會舉辦一些主題展覽、知識競賽和講座等形式,也會對學校學生們免費開放,成為他們的第二課堂。但這些形式往往是缺乏穩(wěn)定性的,沒有做到定期舉行。還有些過于形式主義,學生實際操作難度大,沒有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在其中。這些都嚴重地影響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的效果。
三、社會支持、參與方法途徑的完善
針對上述問題,必須要完善社會支持、參與的方法和途徑,我們要充分利用社會的力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中。
(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一步融入社會教育
1.充分利用大眾傳媒的強大功能,傳播正能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第一,大力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引導文化產業(yè)堅持把社會效益放首位,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tǒng)一,借助大眾傳媒的強大功能,播放愛國影片、偉人事跡等,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營造積極向上的良好社會風氣,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真正融入國民教育中,使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二,對于外來文化,我們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但也要做到以我為主,為我所用。要分清外來文化中的性質,吸收借鑒外來文化中的有益成果,加強對大眾傳媒傳播內容的監(jiān)管,堅決抵制腐朽文化的流入。
2.更好地發(fā)揮公益性文化事業(yè)的育人作用。
博物館對人們愛國主義教育的功能是無可替代的,各地要重視博物館、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事業(yè)的建設,投入專項資金,更好地發(fā)揮其作用。各地博物館可定期舉辦開展一系列活動,如在學習舉辦展覽、開相關主題的講座。同時允許學校把博物館當作第二課堂,學生通過欣賞文物、走進歷史,充分發(fā)揮公益性文化事業(yè)的育人功能。
(二)進一步提高支持學校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力度
1.為學校提供學生社會實踐的條件和平臺。通過為學校提供社會實踐的條件和平臺,有利于學?!芭ε囵B(yǎng)適應時代需求的高素質創(chuàng)新型人才”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更好地融入社會,成為社會所需人才,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優(yōu)秀學生還可以有機會留在企業(yè)工作,解決人們的就業(yè)問題,真是一舉多得。
2.進一步凈化優(yōu)化社會環(huán)境。加強市場監(jiān)管,優(yōu)化社會環(huán)境。加大力度整治社會環(huán)境,尤其是學校周邊的環(huán)境,整治無證攤點,規(guī)范網吧和游戲廳等場所,一經查處要加大處罰力度,努力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社會是個大舞臺。黨和政府應加強社會管理和社會教育,創(chuàng)造更好的環(huán)境,充分利用豐富的社會教育資源,拓寬社會教育的途徑和創(chuàng)造更多的條件,創(chuàng)新完善社會參與和支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的方法途徑,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06-10-19.
[2]周中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初探[J].思想理論教育,2009(11).
(作者單位:南京市高淳區(qū)湖濱高級中學,江蘇 南京2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