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如皋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實驗幼兒園 賁龍云
球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種體育器材,拍球活動也是深受很多孩子青睞的一項體育活動——拍球不但可以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還能使孩子的手部肌肉得到鍛煉,提高其手眼協(xié)調能力、動作的敏捷性和節(jié)奏感;在拍球的同時,孩子的反應能力、專注力、耐力以及克服困難的勇氣等學習品質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因此,從小班開始筆者便十分注重幼兒拍球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習拍球,首先得有球,這是活動開展的前提條件和物質保障;再加上小班孩子好模仿、喜歡平行游戲的特點,孩子們需要人手一個球。因此在小班幼兒做入園準備時,我們便向家長宣傳拍球活動的好處,動員家長為孩子準備一個5號小籃球,這樣從入園開始,每個孩子便都擁有了一個適合自己小手尺寸的籃球了。
開學的前一個月,大多數孩子都處于“入園焦慮期”,因此在玩球時我沒有給孩子提過多的要求,而是讓他們“放羊式”地玩,這樣一方面是為了緩解孩子的入園焦慮,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對球類活動的興趣。通過觀察發(fā)現:孩子們玩球的方法很多,有拍球、滾球、頂球、轉球……在這樣“放羊式”的玩球中我發(fā)現:雖然孩子們對拍球活動非常感興趣,但是讓他們真正拍的時候就遇到問題了——有的孩子拍球越拍越低,有的孩子拍球時總打到腳,有的孩子看見球彈出去后便不再去追,有的孩子追著球到處亂跑,有的孩子手根本就碰不到球……通過一個多月的不定期連續(xù)觀察得出結論:班上只有馨馨、婷婷兩個孩子會連續(xù)拍球3下左右。
面對這樣的現狀,作為教師,一方面要教授孩子科學的拍球方法,另一方面要通過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球類活動培養(yǎng)孩子的球“感”。
一次戶外活動時,馨馨、媛媛、冉冉、小宇、寧寧等十來個孩子在老師的組織引導下嘗試合作玩球。
冉冉和澤澤合作在地上互相滾球,馨馨和媛媛站開一定的距離合作拋接球,而我在一旁鼓勵她們說:“這個方法真不錯!我給你們拍視頻呦!”她們笑了,成功了一次后就接連失敗,于是我建議:“你們先練習一會兒,等熟練了再喊我來拍視頻?!彼齻兡銙佄医恿巳昼姾蟊愫拔遗囊曨l,拍視頻時她們拋接得很成功。
當孩子有了好的想法或創(chuàng)意時會急切地與老師分享,想得到老師的稱贊和鼓勵,而教師拍視頻或者照片的行為更是激發(fā)了他們表現的欲望(后續(xù):教師在游戲評價環(huán)節(jié)通過多媒體將玩球片段播放給全班孩子觀看,滿足其自我展示愿望的同時,激發(fā)他們互相學習的欲望)。孩子們想出各種各樣的玩球方法并且不斷練習,球“感”越來越好,身體素質、動作協(xié)調性等方面得到發(fā)展的同時,創(chuàng)造性與表現力也在逐步提升。
在利用各種玩球活動培養(yǎng)孩子球“感”的同時,教師應根據孩子們在拍球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因材施教,從而教給他們正確的拍球方法和技巧。
我采用示范的方法讓孩子掌握拍球的正確方法——排球的正確姿勢是:雙腳分開站立,與肩同寬,身體向前微傾,手指自然分開,屈肘拍球于胸前;要用力拍打球的中間,讓球彈起到一定高度后手自然地隨著球向上抬起緩沖,再向下拍球;將以上動作連在一起就掌握了拍球的方法,拍得越多就越熟練。
針對班上大多數孩子目前不會連續(xù)拍球的現狀,我鼓勵孩子們分解任務,從“拍一個接起來,很好!”“拍兩個接起來,真棒!”“連續(xù)拍三個接起來,加油!”“連續(xù)拍五個接起來,你真是個天才!”這樣一步步從少到多、由易到難,不斷進步,從而不知不覺達到“會連續(xù)拍球”的目標。
針對不同的拍球問題,我采用不同的解決方法,如創(chuàng)編拍球兒歌,“籃球寶寶去旅游,一拍一跳跟我走;拍一拍,走一走,帶著球兒到處游”;玩音樂游戲“大皮球,圓又圓,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輕,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我的皮球接住啦!”
孩子是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發(fā)展的。為了讓孩子們隨時都能接觸到球從而提高拍球水平,本學期一開學,我便將裝小籃球的玩具筐從專門放置晨間道具的雨棚搬到了教室門口,并準備了一個移動雨布,這樣就實現了孩子們一出門就能拿到球的效果。一日活動的晨間鍛煉、自主游戲、戶外活動等環(huán)節(jié)我都鼓勵孩子們自主玩球。有了這樣的變化,孩子們玩球(玩得最多的是拍球)的頻率明顯提高了,不知不覺中我們班會連續(xù)拍球的孩子越來越多了……
為了保持孩子們拍球的興趣,我運用了觀看視頻、榜樣示范、口頭表揚、物質獎勵(笑臉花、貼紙、玩具等)等各種方法,但是時間一長我發(fā)現了一個問題:當我沒有及時進行獎勵特別是沒有給予物質獎勵時,很多孩子就會出現倦怠心理,從而失去持續(xù)拍球的積極性。怎樣才能激發(fā)孩子持久的拍球興趣呢?是不是可以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來激發(fā)他們的內驅力呢?這個可以通過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來實現。
事實證明,環(huán)境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真是不可小覷!我班的“拍球爬臺階”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活動室低矮墻面上創(chuàng)設了“拍球爬臺階”的環(huán)境:設置0、3、5、10等不同數字的“臺階”,一開始所有孩子的頭像照片都在起點0處,當某天會連續(xù)拍3個球時,頭像就可以移到數字“3”的臺階處。以此類推,頭像在最高臺階處的孩子就是本周的“拍球小王子/小公主”。這些數字的設置可以根據幼兒拍球能力的提高而改變,這樣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極大地調動了孩子拍球的積極性。
按照計劃,我的課題研究課“我和球兒做游戲”要進行公開展示,這也是一次孩子們展示拍球的機會,我和孩子們都很興奮。前一天男生、女生就自主分成了藍隊和紅隊,并且喊出了比賽口號:“藍隊必勝!”“紅隊最棒!”都想在拍球PK賽中取得好成績!
活動由三個游戲貫穿:胸前傳球比賽、背后傳球比賽、拍球大PK。在拍球大PK中,我每次從男生、女生隊中選擇水平相當的兩個孩子進行PK。第一輪PK的是拍球水平稍弱的睿睿和希希,睿睿小朋友雖然拍得不熟練,但是他拍得很穩(wěn),連續(xù)拍兩三個接起,再繼續(xù)拍,希希小朋友能連續(xù)拍十來個,但是比較著急,過了一會兒球就掉了;第二輪的寧寧和宇宇、第三輪的穎穎和軒軒拍球水平都很高,已經連續(xù)拍球五十幾個了依然還是穩(wěn)穩(wěn)的,勝負難分。最終孩子們都為自己的小組贏得了比分,大家紛紛給他們送去熱烈而激動的掌聲,也贏得了課題組老師的贊許!
孩子們拍球的興趣更濃了,連著好幾個晨間鍛煉時間都自發(fā)地進行拍球PK賽,并且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通過以上行動研究,我班孩子的拍球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過“小班孩子拍球水平自評表”調查了解到:到目前為止,我班會連續(xù)拍球5個左右的孩子人數達到了90%,會連續(xù)拍球10個以上的達到了80%,會連續(xù)拍球20個以上的達到72%,會連續(xù)拍球50個以上的達到5%;同時,孩子們的身體素質、手眼協(xié)調能力、合作能力、反應能力、表現力、創(chuàng)造性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對于教師而言,在這樣一步步的行動研究中,不斷追隨孩子,適時地給予“鷹架”,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兒童觀,專業(yè)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發(fā)展。
由此可見,拍球是一項很好的體育活動,它能鍛煉孩子的身體平衡能力,增強孩子的體能;同時,它又不僅僅是一項體育活動,學習拍球的過程愉悅了孩子的身心,增強了自信心,增進了同伴間的友情,孩子們的社會性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這對其以后乃至終生的發(fā)展都是大有裨益的。因此,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提高孩子的拍球水平、豐富幼兒的童年生活是受孩子歡迎的,也是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