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強,趙麗娟
(1.錦州醫(yī)科大學撫順市中心醫(yī)院研究生培養(yǎng)基地,遼寧 撫順 113000;2.錦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消化科,遼寧 錦州 121000)
急性胰腺炎(AP)是因胃腸道病變而住院的最常見原因之一,AP 的病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膽道結石和過度飲酒。某些研究表明,AP 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高脂血癥,近年來高脂血癥AP(HLAP)的患病率不斷增加[1]。與其他病因引起的AP 相比,HLAP 的危險性更大,并發(fā)癥更多,預后差[2]。此外,HLAP 患者更容易發(fā)生胰腺壞死、器官衰竭和重癥急性胰腺炎(SAP)[3]。因此,在疾病進展過程中早期評估HLAP 患者的嚴重程度和預后至關重要,這對于患者進行適當?shù)淖o理和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都是至關重要的。需要一種簡單、可重復、無創(chuàng)的實驗室程序,在入院時易于測量。本研究通過動態(tài)分析C-反應蛋白與白蛋白比值(CAR)、降鈣素原(PCT)預測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及預后的意義?,F(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8 年8 月至2020 年6 月于撫順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60 例為觀察組和非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82 例為對照組。本研究獲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納入標準:①入院后診斷為急性胰腺炎者。②發(fā)病至入院接受治療時間<12 h。③同意參加本研究且知情同意者。診斷標準:根據(jù)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胰腺疾病學組《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19 年,沈陽)》[4]標準:臨床上符合以下3項特征中的2項,即可診斷為急性胰腺炎。①與急性胰腺炎符合的腹痛(急性、突發(fā)、持續(xù)、劇烈的上腹部疼痛,常向背部放射)。②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活性至少>3倍正常上限值。③增強CT/MRI 或腹部超聲呈急性胰腺炎影像學改變,同時該指南將急性胰腺炎分為輕度急性胰腺炎、中度急性胰腺炎和重度急性胰腺炎。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診斷標準,滿足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標準,血清甘油三酯>11.3 mmol/L 或血清甘油三酯在5.65~11.3 mmol/L 之間,血清呈乳糜狀,排除其他病因存在,根據(jù)既往病史及甘油三酯的動態(tài)結果加以判斷。排除標準:有其他嚴重疾病者如嚴重血液系統(tǒng)疾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惡性腫瘤、重度感染等。
1.2.1 收集兩組患者臨床資料 收集患者的年齡、性別、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胸腔積液、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床邊指數(shù)(BISAP)等臨床資料。
1.2.2 血清CAR、PCT 測定 分別于入院第1、3、7 天動態(tài)檢測血清中CAR、PCT 水平。
應用SPSS25.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年齡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脂肪肝、糖尿病、胸腔積液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血清CAR 水平、PCT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
觀察組不同嚴重程度患者BISAP 評分、CAR及PCT 水平隨著病情加重均逐漸增加,三組間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輕型HLAP 患者各時間段CRP 水平明顯低于中、重型HLAP 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不同嚴重程度患者BISAP 評分、CAR 及PCT 水平比較()
表2 觀察組不同嚴重程度患者BISAP 評分、CAR 及PCT 水平比較()
注:MAP 為輕型急性胰腺炎;MSAP 為中度重癥急性胰腺炎;SAP 為重癥急性胰腺炎。1)與MAP 組比較,P<0.05;2)與MSAP 組比較,P<0.05。
Person 相關性分析顯示,BISAP 評分與血清CAR 水平呈正相關(r=0.68,P<0.05),BISAP 評分與血清PCT 水平呈正相關(r=0.60,P<0.05)。
不同時間段CAR 水平隨著病情加重逐漸升高,三組間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觀察組不同時間段CAR 水平比較()
表3 觀察組不同時間段CAR 水平比較()
注:CAR-1、CAR-3、CAR-7 分別代表入院第1 天、第3 天、第7 天CAR 指標。1)與MAP組比較,P<0.05;2)與MSAP組比較,P<0.05。
BISAP 評分、CAR-1、CAR-3、CAR-7 均能有效預測HLAP 嚴重程度(P<0.05),在CAR-3 時曲線下面積(AUC)值最大。見表4、圖1。
表4 不同指標預測HLAP 有效性
圖1 不同指標的ROC 曲線
HLAP 是一種常見的胃腸急癥。HLAP 患者的預后取決于胰腺壞死的程度和多系統(tǒng)器官衰竭的嚴重程度。大約75%~80%的患者進展緩慢,僅通過禁食水、靜脈輸液對癥支持治療即可治愈。其余患者進展為重癥AP(SAP)[5]。多中心、回顧性研究顯示,在過去20 年中HLAP 的發(fā)病率日益增加[6]。有研究表明,HLAP 的主要誘發(fā)因素除了與血清甘油三脂(TG)水平有關,還包括男性、肥胖、脂肪肝、糖尿?。?]。本研究結果顯示,HLAP患者發(fā)病年齡偏小,男性偏多,脂肪肝、糖尿病、胸腔積液發(fā)生率高??紤]可能與中青年男性的高脂飲食、酗酒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關,造成機體長期處于脂代謝紊亂狀態(tài),誘導腺泡細胞損傷,引起胰島素分泌不足,進一步誘發(fā)糖尿病,另一方面,胰腺毛細血管中乳糜微粒濃度升高進一步引起胰腺微循環(huán)紊亂,導致胰腺缺血壞死,從而進展為器官衰竭,加重病情。因此對于臨床醫(yī)生來說,需特別注意HLAP 患者有無肥胖、脂肪肝、糖尿病病史,治療期間動態(tài)監(jiān)測血糖、血脂變化。
一些關于血漿PCT 的研究表明[8],它在急性重癥胰腺炎的預后,甚至作為一個大手術后的預后標志。MODRAU 等[9]報道,血漿PCT 可以快速地評估AP 患者病情的發(fā)展和預后。MOFIDI 等[10]分析,血漿PCT 在預測胰腺壞死的發(fā)展及治療中都有作用,在入院24 h 內(nèi)的血漿PCT 值可作為預后的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血清PCT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并且重型HLAP 患者PCT 水平明顯高于中度重癥型及輕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血清PCT可用于提示HLAP 的臨床分期。同時,HLAP 中PCT 值上升可能預示著早期感染。因此,對HLAP患者動態(tài)檢測PCT 變化,有利于臨床醫(yī)生及時、快速判斷患者病情變化,進行下一步診療。
血清C 反應蛋白(CRP)半衰期短,易于測量,與疾病預后密切相關,常用于感染和炎癥隨訪[11-13]。也用于診斷、治療隨訪和死亡率預測,尤其是炎癥性病例[14-15]。另有研究表明[16]在預測疾病嚴重程度方面白蛋白比CRP 更敏感,白蛋白是肝臟合成的重要蛋白物質(zhì),當血漿白蛋白下降時,提示機體處于重癥病態(tài)。
CRP/白蛋白比值是近期流行的炎癥預后評分指標,與病情嚴重程度和預后相關。WANG 等[17]表明,低白蛋白和高CRP 是預后不良的重要標志,這支持了CRP 和白蛋白可以用于預測HLAP 患者嚴重程度和預后的觀點。KAPLAN 等[18]在對192例AP 患者的研究中分析了CRP/白蛋白值對預后和嚴重程度的影響,他們的研究表明,CAR 值每增長1 個單位,死亡風險上升1.52 倍。KIM 等[19]研究發(fā)現(xiàn),CRP 在評估膿毒癥休克患者死亡率方面不如CAR;KAPLAN 結果表明,CAR 值>5.09,患者180 d 死亡率明顯升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血清CAR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中度重癥組、重癥組第1、3、7 天血清CAR 水平均高于輕癥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觀察組血清CAR 水平在發(fā)病初期就達到較高水平,機體炎癥反應較對照組嚴重??紤]可能HLAP 患者胰脂肪酶過度釋放,致大量游離脂肪酸(FFA)的釋放,使FFA 在胰腺中形成酸性環(huán)境,造成腺泡細胞或毛細血管損傷,大量細胞因子和炎癥介質(zhì)被激活和釋放,從而導致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SIRS 又可能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引起惡性循環(huán),加重病情。表明血清CAR 水平可以快速的對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及預后作出判斷,這一事實支持了上述結果。但抗生素是預防性治療HLAP 的基本藥物,可以通過減少炎癥反應來影響CAR。如果筆者不將抗生素臨床治療考慮進去,CAR 對HLAP 的病情嚴重程度和預后價值是不確定的。因此動態(tài)觀察不同時間段血清CAR 水平來確定最佳截斷值,研究表明血清CAR 水平隨病情變化而變化,在入院第3 天時,血清CAR 預測HLAP 患者嚴重程度的有效性最高(AUC:0.855,最佳截斷值8.88)。提示當CAR 值≥8.88 時患者病情較重,預后不佳。在其他的時間點中,血清CAR 的ROC 曲線表明AUC 值下降,考慮原因可能機體炎癥反應下降,病情好轉,因此在HLAP 患者治療中,應急需嚴格監(jiān)測血清CAR 水平,早期快速判斷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積極對癥處理,改善患者預后。
BISAP 評分系統(tǒng)最初由WU 等[20]提出,是一個簡單而方便的預后評分系統(tǒng),包含入院時經(jīng)常被監(jiān)測的指標。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21],BISAP 預測SAP 和胰腺壞死的準確率為81% 和78%,當BISAP 評分≥3 時,AP 患者發(fā)生SAP 和胰腺壞死的風險分別增加了7.3 倍和4.8 倍。本研究結果顯示,BISAP 評分與CAR、PCT 存在正相關。BISAP評分隨HLAP 患者病情加重而上升,并且ROC 曲線提示BISAP 評分系統(tǒng)是評估HLAP 患者危險分層和預后的重要方法。
綜上所述,CAR、PCT、BISAP 可以預測HLAP 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和預后。并且隨著治療時間的變化,CAR、PCT 可以動態(tài)反映了HLAP 的預后進展和治療效果。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