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慶
貴州航天醫(yī)院檢驗科 (貴州遵義 563000)
血尿為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常見癥狀之一,間質性腎炎、腎結石、腎結核及泌尿系統(tǒng)炎癥疾病患者均可能出現(xiàn)血尿[1]。目前,臨床尚未完全明確血尿的發(fā)生機制,早期進行相關檢查有助于患者盡快得到有效的救治。尿液潛血檢驗是診斷腎臟疾病、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常用檢查項目[2]。顯微鏡紅細胞計數(shù)是尿液潛血檢驗的金標準,能夠通過分析尿液中的紅細胞數(shù)量和形態(tài)判斷患者的健康狀況,但所需檢查時間較長[3]。近年來,隨著醫(yī)學檢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尿液分析儀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中。本研究探討尿液分析儀在尿液潛血檢驗中的診斷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行尿液潛血檢驗的120例患者,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齡20~73歲,平均(45.38±5.60)歲;體重41~78 kg,平均(59.65±5.73)kg。
納入標準:(1)來自外科、腎內科、婦科的患者;(2)意識清楚、無認知障礙且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存在肝腎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患者;(2)存在心律不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3)存在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精神障礙的患者;(4)近期使用過影響檢驗結果的藥物的患者。
采用迪瑞H800尿液分析儀和配套試紙進行尿液分析儀潛血檢驗:采用潔凈試管留取患者清晨的中段尿10 ml,將試紙放入尿液中浸泡片刻后取出,再將試紙放入尿液分析儀中進行檢驗。
采用日本奧林巴斯普通雙目顯微鏡行顯微鏡紅細胞計數(shù)檢驗:留取患者清晨的中段尿10 ml,以2 500 r/min 的速度離心5 min,去除上層透明液體,抽取下層沉淀物0.3 ml 充分混合均勻,在載玻片上均勻涂抹沉淀液體20 μg,先用低倍鏡觀察,再用高倍鏡觀察,觀察內容為尿液中的有效性成分和紅細胞形態(tài),并計算紅細胞數(shù)目。
以顯微鏡紅細胞計數(shù)檢驗為金標準,分析尿液分析儀潛血檢驗的診斷效能。尿液分析儀潛血檢驗的結果包括陰性(-)、陽性(+、++、+++);顯微鏡紅細胞計數(shù)檢驗中,每高倍視野中紅細胞計數(shù)>3個為陽性。
顯微鏡紅細胞計數(shù)結果顯示,陽性100例(83.33%),陰性20例(16.67%)。
尿液分析儀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誤診率、漏診率、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82.00%(82/100)、70.00%(14/20)、80.00%(96/120)、30.00%(6/20)、18.00%(18/100)、93.18%(82/88)、43.75%(14/32),見表1。
表1 尿液分析儀的診斷結果(例)
尿常規(guī)是常規(guī)體檢中的重要內容,而尿潛血是臨床尿液檢查的常規(guī)項目之一。正常情況下,人體尿液中的紅細胞極少,故尿潛血為陰性;當尿液中的紅細胞超過一定數(shù)量時,尿常規(guī)檢查結果可顯示為陽性[4]。
尿液潛血檢驗的方法較多,如肉眼觀察、化學檢驗、顯微鏡檢驗、儀器檢驗等。肉眼觀察內容主要為尿液的顏色、透明度等;化學檢驗主要采用試紙對酸堿度進行檢查。但尿液潛血患者的出血量少,通過肉眼觀察難以進行準確的判斷[5]。目前,顯微鏡紅細胞計數(shù)是尿液潛血檢驗的金標準,其利用顯微鏡觀察離心后尿液沉淀物中的紅細胞形態(tài)、數(shù)目,可準確判斷受檢者的尿液潛血情況[6-7];但顯微鏡紅細胞計數(shù)具有檢驗時間長、重復性差等不足,容易受到人為因素和客觀環(huán)境的影響且需要耗費較大的人力資源[8]。
近年來,尿液分析儀在臨床診療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尿液分析儀的工作原理本質是光的吸收和反射,利用半自動分析儀檢測尿液中的相關指標,可快速、準確地得到檢驗結果,具有操作簡單、檢測時間短、重復性高的特點。但尿液分析儀在某些系統(tǒng)性疾病的檢測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炎癥性疾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肌紅蛋白、維生素C,會導致假陽性率增高[9];腎臟疾病患者尿液中的紅細胞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會裂解或消失,進而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以顯微鏡紅細胞檢驗為金標準,尿液分析儀的診斷靈敏度、準確度、陽性預測值均≥80%,提示尿液分析儀的診斷效能較高,但存在一定的誤診、漏診情況,這與遲艷[10]的研究結果相似,即尿液分析儀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臨床可結合實際情況考慮是否需要進行聯(lián)合檢驗。
綜上所述,尿液分析儀在尿液潛血檢驗中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必要時可聯(lián)合顯微鏡紅細胞計數(shù)檢驗以提升診斷準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