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理
(福建省云霄縣農業(yè)農村局,福建 云霄 363300)
甜瓜風味獨特,是餐后的高檔果品,隨著經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對甜瓜的需求量日益增長。長期以來,我國東南部地區(qū)市場供應的甜瓜大都依賴于從西北產區(qū)長途調運,由于受制于交通條件、貯運條件,甜瓜的成熟度不夠,品質差,損耗大,成本高,難以滿足市場和消費者需要。隨著大棚設施蔬菜產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福建省云霄縣逐步引入種植甜瓜,但仍面臨著品種良莠不齊的問題,導致產量、品質均受到很大影響。如何在潮濕多雨的閩南地區(qū)生產出優(yōu)質甜瓜是當下農業(yè)科研者關注的重點問題,試驗旨在篩選出適合當?shù)卦O施栽培的優(yōu)質厚皮甜瓜品種,以期達成充分利用東南地區(qū)的豐富熱能資源,就地生產,減少長途運輸?shù)谋撞。⑴c西北地區(qū)錯開收獲季節(jié),優(yōu)勢互補。
參試的品種有4個:分別是臺灣農友種苗公司的長香玉,上海市農業(yè)科學院園藝研究所的東方蜜1號、金尊1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葡萄瓜果開發(fā)研究中心的西周蜜17號;以新疆品種西周蜜25號為對照,該品種已引入當?shù)胤N植多年,產量、質量都比較穩(wěn)定。
試驗在福建省云霄縣列嶼鎮(zhèn)金吉盛果蔬專業(yè)合作社的大棚生產基地進行,2018年8月開始實施,至11月底甜瓜采收結束。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3次重復試驗,每個試驗小區(qū)面積25 m2,畦寬連溝1.5 m,雙行種植,株距為35~40 cm,每小區(qū)種植40株。8月12日播種,統(tǒng)一用72孔穴盤育苗;8月25日瓜苗2葉1心時定植,吊蔓栽培,摘心、打杈、疏果、病蟲害防護等田間管理措施一致,每株僅留1個果。
栽培效果的檢測和品質評價方法:在坐果期對果實性狀及適應性進行測定,其中果實性狀包括果形指數(shù)、果形、果色、裂果情況等;在第1次用藥時調查植株感病情況,在收獲期調查各小區(qū)株數(shù)、計算單瓜質量,折算667 m2產量;每個品種隨機選取10個樣本瓜進行品質測定,從外觀、含糖量、口感風味等方面進行評價。
由表1可知,在同等的栽培管理條件下,東方蜜1號的長勢強健,綜合抗性最好,且不易裂果;其他4個品種長勢中等,西周蜜25號較易出現(xiàn)裂果,在栽培后期要求較高的管理水平和豐富的生產經驗。東方蜜1號果形指數(shù)高于對照,為1.51;果形與對照相同,均為橢圓形;果色為白皮帶細紋。東方蜜1號與西周蜜17號適應性佳,而對照一般,其他品種表現(xiàn)較佳。
表1 果實性狀及適應性比較
供試的4個品種產量均超過對照品種,其中西周蜜17號產量最高,與其他品種差異極顯著,667 m2產量達到2 527.6 kg,比對照增加28.6%;其次是長香玉,比對照增加11.4%;東方蜜1號比對照增加6.6%,位居第3;金尊1號比對照增加4.7%。西周蜜17號和東方蜜1號因市場適銷、質優(yōu)價高而體現(xiàn)出產值效益高;長香玉雖產量不低,但市場銷售不佳,產值最低(表2)。
表2 產量及效益比較
由表3可知,東方蜜1號和西周蜜17號以果肉酥脆細膩、爽甜多汁、香味濃郁而風味極佳,深受消費者喜愛;金尊1號風味次之;長香玉的果肉口感綿軟緊實,與其他品種相比風味欠佳,不適合當?shù)厥袌龅南M需求;在果皮厚、果肉厚方面,東方蜜1號、西周蜜17號均最高,果皮厚均為1.3 cm、果肉厚均為3.0 cm。4個品種的中心糖度均低于對照品種西周蜜25號,但在4個品種中,東方蜜1號最高,為15.0%,其次為西周蜜17號,為14.1%。
表3 品質、風味及口感比較
綜上所述得出初步結論:西周蜜17號產量高,方差分析顯示與其他品種差異極顯著,且口感細脆,香味濃郁風味佳;東方蜜1號口感好,栽培中綜合抗性強,不易裂果,適應閩南地區(qū)濕度較大的生產氣候條件;這2個品種因甜度適中的脆肉型口感而符合當?shù)厥袌鲣N售習慣,可引進作為閩南地區(qū)設施栽培的品種適度推廣種植。1年種植春、秋2季,春季于2月定植、5月份采收,秋季于9月定植、11月份收獲,與新疆等西北主產區(qū)錯開成熟時期,市場需求量大,產品暢銷。因生長周期短,秋季采收后還可就地續(xù)種1季番茄、甜椒等茄果類蔬菜,達到1次整地2季收獲的目的,節(jié)本增效,經濟效益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