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昕,梁茂本,秦海艷
(淮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藥學部,淮安 223300)
甲亢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內分泌疾病,該疾病早期臨床表現(xiàn)為身體乏力、多汗,失眠焦慮、經(jīng)常性腹瀉、厭食、心率增快等,是甲亢性心臟病、肝病、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疾病的危險因素。甲亢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為臨床常見病,此類合并癥缺少特異性的治療方式,常導致不良預后,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目前甲巰咪唑是針對甲亢癥狀的主要治療手段,它能降低血循環(huán)中甲狀腺刺激性抗體的水平,使體內細胞功能恢復正常[2]。盡管甲巰咪唑帶來了臨床益處,但其適宜人群、藥物用量、服藥時期等因素使得只有少部分患者能夠接受合適的治療[3]。比索洛爾是治療甲亢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種新型治療藥物,但在以往的實驗與文獻中,該藥物與其它藥物聯(lián)合的研究與報道并不多?;诖吮狙芯窟x取100 例甲亢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為研究對象,并使用比索洛爾聯(lián)合甲巰咪唑對患者進行治療,觀察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 年9 月~2017 年9 月的100 例甲亢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為研究對象,抽簽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均50 例。觀察組:男28 例,女22 例;年齡20~44 歲,平均(31.52±6.33)歲;隨診3~25個月;37 例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亢,10 例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伴甲亢;合并癥:7 例高血壓,2 例冠心病,5 例糖尿??;9 例室上性心動過速。對照組:男30 例,女20 例;年齡23~42 歲,平均(30.63±5.64)歲;隨診3~27 個月,平均(15.57±2.24)個月。30 例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亢,13 例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伴甲亢;合并癥:8 例高血壓,3 例冠心病,4 例糖尿??;10 例室上性心動過速。兩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病程、病史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實施。
1.2 納入標準 (1)符合甲亢、快速型心律失常診斷標準[4-5],臨床表現(xiàn)為怕熱、出汗、低熱等;(2)年齡16~65歲;(3)甲狀腺腫大伴或不伴突眼;(4)心率速度失?;颊?;(5)用藥治療前白細胞、肝功能均正常。
1.3 排除標準 (1)患者肝腎功能衰竭及惡性腫瘤患者;(2)甲狀腺重度重大需手術治療的患者;(3)心動過慢、竇房阻滯患者;(4)妊娠、哺乳期婦女;(5)由于其他病因引起快速型心率失常者;(6)已知藥物過敏者。
1.4 方法 兩組均先給予甲巰咪唑[國藥準字:H20171078,生產(chǎn)批號:N1001063,生產(chǎn)單位:默克制藥(江蘇)有限公司]口服,20mg/次,3 次/d 口服。觀察組在以上基礎上采取比索洛爾(國藥準字:H10970082,生產(chǎn)批號:1808132,生產(chǎn)單位:北京華素制藥服務有限公司)治療,2.5mg/d,1 次/d 口服。均治療2 周時間。
1.5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療效 分為顯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心率降低至<90 次/min,TSH為2.8~5.0mIU/mL、FT4為21.3~31.0pmol/mL、FT3為4.0~6.6pmol/mL、TT3為2.3~2.9nmol/mL、TT4為115.0~155.0nmol/mL;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心率降低至90~100 次/min,TSH 為0.3~2.7mIU/mL、FT4為10.3~21.2pmol/mL、FT3為2.0~3.9pmol/mL、TT3為1.8~2.2nmol/mL、TT4為65.0~114.0nmol/mL;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6],且伴有心率異常??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2)比較兩組心率,在安靜狀態(tài)下檢測,60~100 次/min 為正常范圍。(3)于治療前及治療后2 周檢測患者血清TSH、FT4、FT3、TT3、TT4水平[7],兩組均在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靜脈血4ml,離心后放置在-20℃冰箱內保存,用化學發(fā)光分析法檢測TSH、FT4、FT3、TT3、TT4 水平,試劑購自美國雅培制藥有限公司,儀器為美國雅培i12000。(4)對比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前及治療后2 周的脂質代謝變化情況,使用美國雅培C1600C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TC、TG、LDL-C、HDL-C 水平[8],試劑購自北京中生北控。(5)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用SPSS 17.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mean±SD 表示,組間比較行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82% 顯著高于對照組6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心率比較 兩組治療前、治療后3~4h 心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7d、14d 觀察組心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率比較(次/min)
2.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甲狀腺功能水平變化情況對比 治療前兩組TSH、FT4、FT3、TT3、TT4比較差異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TSH 顯著增高,F(xiàn)T4、FT3、TT3、TT4顯著降低(P<0.05);觀察組治療后TSH 顯著高于對照組,而FT4、FT3、TT3、TT4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脂質代謝變化情況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TC、TG、HDL-C、LDL-C 比較差異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TC、TG 顯著降低,HDL-C、LDL-C 顯著增高(P<0.05);觀察組治療后TC、TG 顯著高于對照組,HDL-C、LDL-C 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甲狀腺功能水平變化情況對比
表4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脂質代謝變化情況對比(單位:mmol/L)
2.5 不良反應 兩組甲亢合并快速型心律失?;颊咴诮邮苤委熀笪泛?、頭暈惡心等臨床現(xiàn)象減少,且研究過程中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肝臟功能正常,心電圖無明顯變化。
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往往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其主要原因在于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剩從而導致患者代謝亢進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可引起心率加快及耗氧量增加。由于甲亢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本身表現(xiàn)出脂質代謝異常,從而導致血糖升高,同一時期肌體脂肪的氧化分解及膽固醇轉化速度變快,使患者血脂降低、心率過速[9-10]。目前,針對這一癥狀的主流治療方法為患者口服甲巰咪唑片,但臨床上單純靠單一藥物治療療效甚微,而且受患者發(fā)病時期及用藥劑量限制,使得只有少部分處于黃金治療時間的患者能夠得到治療?;诖藢<胰藛T在之前甲巰咪唑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比索洛爾處理甲亢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并觀察其對患者脂質代謝變化的影響。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臨床療效觀察組總有效率82%顯著高于對照組64%,觀察組心率治療后顯著低于對照組,其原因可能為比索洛爾可在患者體內通過阻斷交感神經(jīng)的活性來協(xié)調室壁運動進而改善心功能[11]。心房心室中均以β1 受體為主且占到全部的17/18,比索洛爾又是一種高選擇性的β1-腎上腺受體拮抗劑,具有選擇性高,療效確切、副作用小等優(yōu)點,對心臟的阻滯作用強且完全,使得患者心動速率變慢[12-13],且藥物持續(xù)作用時間長,可更為平穩(wěn)的控制心率,與趙琳、張莉[14-15]等人的研究結果基本相符。通過本次實驗顯示觀察組TSH、FT4、FT3、TT3、TT4水平均均優(yōu)于對照組,原因可能是比索洛爾可抑制外周組織、5′脫碘酶活性,阻斷T4往T3轉化,降低血液中T3濃度,療效優(yōu)于單用甲巰咪唑,此結果與麻文強[16]等人的研究結果基本相符。兩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觀察組TC、TG、HDL-C、LDL-C 值治療后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其原因可能為比索洛爾能阻滯交感神經(jīng)末端的突觸前膜β-受體,降低腎上腺素釋放量,進而使患者血脂降低,與林源、雒否樂[17-18]等人的研究結果基本相符。
綜上所述,比索洛爾聯(lián)合甲巰咪唑用于甲亢合并快速型心律失?;颊忒熜э@著,可有效穩(wěn)定患者心率,幫助患者恢復正常脂質代謝且不良反應少,可在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