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少丹
(濮陽市婦幼保健院 超聲科,河南 濮陽 457400)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為低體質量新生兒、早產兒多發(fā)危重腹部疾病,進展迅速,可致腸穿孔誘發(fā)敗血癥,病死率高[1-2]。NEC早期確診,準確把握治療時機是挽救患兒生命,改善預后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梢苿訑?shù)字化X線(digital radiography,DR)是臨床診斷NEC的常用手段,但其對早期腹腔病變診斷敏感性欠佳且放射性對患兒有害。近年高頻超聲(high-frequency ultrasound,HFUS)作為一種快捷、無創(chuàng)的影像學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急診、重癥監(jiān)護病房疾病診斷,但其在NEC中應用價值尚缺乏大量數(shù)據(jù)支持[3]。本研究選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濮陽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82例NEC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床旁HFUS檢查對NEC檢出率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濮陽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82例NEC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男49例,女33例,日齡1~28 d,平均(14.61±5.78)d,體質量1 181~4 106 g,平均(2 643.85±578.44)g,臨床癥狀:嘔吐49例,腹脹51例,排血便8例,排水樣便24例。本研究經濮陽市婦幼保健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選取標準(1)納入標準:①經臨床確診;②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伴其他急診疾病者;②瀕死狀態(tài)者;③臨床資料不完整者。
1.3 檢查方法82例NEC患兒均接受可移動DR檢查、床旁HFUS檢查。(1)可移動DR檢查。采取西門子X300型可移動DR成像系統(tǒng),指導患兒仰臥位,投照腹部前后位。NEC診斷依據(jù):腸管擴張、氣液平面伴腸梗阻、腸壁積氣,結合嘔吐、腹脹、血便、排水樣便、肌張力降低、呼吸暫停等臨床癥狀可確診。(2)床旁HFUS檢查。采取邁瑞DC-70S型HFUS系統(tǒng),探頭頻率為8~11.5 MHz,探頭表面涂耦合劑并包上無菌一次性手套,避免交叉感染,指導患兒仰臥位,首先注重觀察腸壁回聲、腸管蠕動等情況。NEC診斷依據(jù):腸壁水腫增厚、腸壁回聲增強、門靜脈積氣、腸壁積氣、腸管積液擴張(腸梗阻征)、腹腔游離積液渾濁、腹腔游離積液清涼(無回聲)、腸管蠕動消失或減弱、覆膜鈣化(胎糞性腹膜炎征)、腹腔游離氣體(腸穿孔征)。由資深??朴跋駥W醫(yī)生規(guī)范完成操作并由2位或以上資深專科醫(yī)生參與閱片。
1.4 觀察指標(1)床旁HFUS、可移動DR檢查NEC檢出率。(2)床旁HFUS、可移動DR早期提示需手術率與實際手術符合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NEC檢出率可移動DR檢查NEC主要特征為腸管擴張,其次是腸道氣體減少、腸梗阻、腸壁積氣等;床旁HFUS檢查NEC主要特征為腸壁水腫增厚,其次是腹腔積液、腸梗阻、腸管發(fā)育未成熟、腸壁積氣等。床旁HFUS對門靜脈積氣、腸壁積氣、腹腔積液、腸穿孔檢出率高于可移動DR檢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床旁HFUS、可移動DR對NEC檢出率比較(n,%)
2.2 床旁HFUS、可移動DR早期提示需手術率與實際手術符合率NEC患兒伴顯著腸穿孔、腹膜炎癥狀體征、腹壁紅腫顯著或內科保守治療無效時需手術治療。以實際手術治療為金標準,床旁HFUS檢查早期提示需手術治療符合率[90.91%(10/11)]與可移動DR檢查[54.55%(6/11)]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2.063,P=0.151)。
NEC是新生兒群體最嚴重消化道急癥,病因可能是圍生期窒息、早產、早產兒腸內營養(yǎng)、胎糞吸入綜合征等多種因素,病死率超過20%[4-5]。NEC多在出生后1~2周發(fā)病,針對存在高危因素新生兒早期評價NEC跡象對臨床方案制定和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可移動DR技術是臨床診斷NEC的首選手段,可為臨床評價腹腔病變提供直觀性聲像圖,但其僅能從腸管形態(tài)、腸壁是否積氣、腹腔是否存在游離氣體等方面提供診斷信息,而NEC常累及小腸、結腸,尤其是重癥患兒可伴腸壁全層壞死、局部膿腫形成等,可移動DR技術在此方面存在局限性[6]。本研究顯示,可移動DR技術診斷中未見門靜脈積氣、腹腔積液病例,而床旁HFUS檢查檢出門靜脈積氣9例、腹腔積液62例,檢出率高于可移動DR檢查,提示床旁HFUS檢查對腸管形態(tài)、病理變化觀察更加全面、細致,對腸管及附近組織病變情況評價更準確。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氣體、液體間聲阻抗差異較大,可提高床旁HFUS檢查中對門靜脈積氣、腸壁積氣敏感性,此外,可移動DR技術僅能從腹腔存在游離氣體評價腸穿孔,而床旁HFUS檢查除上述依據(jù)外還可從腹腔積液渾濁情況判定腸穿孔,見腹腔積液渾濁不清亮,可提示腸穿孔存在,能進一步提高檢出率[7]。NEC早期超聲主要表現(xiàn)多發(fā)腸壁增厚、腫脹,厚度>3 mm,因各種原因致腸壁發(fā)生低氧缺血,腸壁黏膜屏障破壞易形成壁間積氣,而腸壁間積氣經黏膜層-肌層-漿膜層即評價手術的最佳時機[8-9]。腸壁間積氣床旁HFUS檢查示腸壁間現(xiàn)星點狀強回聲,后方無聲影,星點狀強回聲可經肌層發(fā)展至漿膜層,出現(xiàn)腸穿孔,另外也可發(fā)生腹腔積液,周圍腸系膜增厚、回聲強化等腹膜炎改變,床旁HFUS檢查可從以上層面提供較早的診斷信息,指導外科醫(yī)生評價手術時機[10-12]。本研究床旁HFUS檢查中腸壁回聲增強26例,腸壁水腫增厚72例,對腸壁積氣、腸穿孔檢出率高于可移動DR檢查,提示床旁HFUS在NEC檢查中具有顯著優(yōu)勢,可作為臨床常規(guī)檢測手段。本研究還顯示,機械性腸梗阻、中毒性腸麻痹等急腹癥可伴腸壁增厚超聲征象,但均無腸壁間積氣特異性聲像;腸麻痹床旁HFUS觀察可見腸蠕動減弱,但機械性腸梗阻,如腸旋轉障礙超聲可示腸系膜上靜脈圍繞腸系膜動脈旋轉;環(huán)形胰腺超聲示胰頭包繞十二指腸;先天性腸閉鎖超聲示閉鎖段腸管萎癟,腸腔無容物,此段腸管近端擴張積液。上述急腹癥均存在特征性HFUS聲像表現(xiàn),可與NEC做出明確鑒別診斷。但本研究中,床旁HFUS檢查早期提示需手術治療符合率(90.91%)高于可移動DR檢查(54.5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可能與本研究樣本量小有關,需后期擴大樣本量進一步論證床旁HFUS檢查NEC在指導臨床完善治療方案中的價值。
綜上可知,床旁HFUS檢查可進一步提高NEC檢出率,對臨床選取正確的治療方案及確定手術時機具有重要意義,且能多次、反復動態(tài)觀察,對患兒無放射性危害,可作為常規(guī)檢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