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鐵花
摘要:本文基于混合式教學常態(tài)實踐和思考,論述有效的混合式教學設計的4個關鍵要素,依托學習科學理論,從如何備課、如何教、如何練(考)、如何評估、如何管理的角度,梳理使用UMU開展初中化學混合式有效教學的實踐探究和創(chuàng)新做法。
關鍵詞:UMU;混合式教學;關鍵要素;模塊化;初中化學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3-071
目前學校普遍是大班制教學,黑板+PPT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以下問題:教室與課堂的時空限制,精準化教學難開展,個性化學習難開展,學生往往陷入盲目的題海戰(zhàn)術,重復單調(diào)的做題會造成學習倦怠,學習效果差。信息技術正以出人意料的速度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產(chǎn)方式和生活方式,我們要合理利用新技術構建適合的新型教學模式。
一、基于UMU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概述
UMU是一種線上互動教學平臺。本文基于UMU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圖1),指的是筆者使用線下教學模式與UMU線上教學模式進行混合式常態(tài)教學,是一種信息化的教學創(chuàng)新。
二、有效的混合式教學設計的4個關鍵要素
混合式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學習方式。有效的混合式教學設計有4個關鍵要素:
1.優(yōu)質(zhì)內(nèi)容和優(yōu)質(zhì)授課
優(yōu)質(zhì)內(nèi)容和優(yōu)質(zhì)授課有五個要素:興趣放在第一,學生沒有興趣,做得再好,等于白做。第二是學生容易理解,第三是解決重點難點,第四是啟發(fā)學生思維,第五是適合自主學習。
2.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是指設置必要的難度,針對性的練習。練習能夠幫助學生將老師講授的知識、技能、要點內(nèi)化成學生可以理解、掌握、應用的技能。
3.輔導反饋
練習需要輔導反饋,并進行多輪練習。以化學實驗的練習為例,老師講得再多,要點再清晰,如果學習者不練習,他永遠只能了解實驗的注意事項。如果學生練習了,但是沒有反饋,那么很可能只是“熟練的錯誤”。只有得到必要的輔導和反饋,學生才能在具體的行動上做得更好,真的做到學以致用。
4.基于真實情境評估
怎樣評估學生是否真正的學會并能夠應用?最好的方式是基于真實情境的評估,用生產(chǎn)生活中真實的化學情境出題,評估學生是否真的能夠在實際的化學情境中,把學到的化學知識應用起來。
三、使用UMU開展初中化學混合式有效教學的實踐探究
(一)如何備課
備課是一個老掉牙的問題,然而這個老掉牙的問題卻隱藏著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全部秘密。
首先,學課標,研教材。要做到:反復研讀,讀、想、畫、問、寫結合起來;鉆研正文和旁注;領會揣摩插圖;鉆研例題與習題。其次,選習題。原則是:寧可老師多耗時,不讓學生做廢題。平時多研究試題,包括各地分科教材的中考真題(專題)、本地中考歷年真題、區(qū)期末調(diào)研試題、作業(yè)本等。題目看多了做多了,就懂得鑒別題目的好壞,對中考考什么怎么考就心中有數(shù)了,學法指導就更加到位了。第三,重視化學實驗,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方式和手段。對教材中有條件做的實驗,老師在上課之前一定要自己親自做一遍,盡量減少課堂演示實驗中的時間浪費。對教材中復雜的或可視性差的重要實驗,用各種現(xiàn)代教育媒體,可以實現(xiàn)實驗過程“可視化”,大大增加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率。實踐中,利用UMU互動學習平臺,引入實驗微課和實驗視頻創(chuàng)新的實驗教學方式,在九年級的“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探究催化劑的特點”“探究碳還原氧化銅”“探究藥品的變質(zhì)”等重要的實驗教學中,教學效率和效果都顯著提高。第四,提煉規(guī)律與方法。比如長頸漏斗脖子長不戴帽子,分液漏斗脖子短、戴帽子、還打領結(閥門)。比如電解水實驗口訣“負氫(父親)正氧,氫二氧一”。比如書寫化學方程式中,反應前沒有氣體或固體,生成物氣體或固體要寫箭頭,記為“無中生有才標箭”。比如金屬活動順序表“嫁給那美女,心鐵細纖輕,統(tǒng)共一百斤”。常見的鹽的溶解性口訣“可溶鹽,頭是鉀鈉銨,尾是三強酸”。
(二)應用UMU使混合式教學更加有效
筆者在初中化學教學實踐中應用UMU開展混合式教學,改變教與學的方式。下文以《常見的酸和堿》課程為例,UMU將混合式教學設計的4個關鍵要素模塊化使得教學更有效。
1.如何教?
綜合使用微課、圖文、視頻這三種方式,是最有效的教學方式。在學習科學中,通過“雙通道原理”,即視覺和聽覺同時激活和應用,能夠最有效地傳透新知識和新的信息。首先,可以用微課《酸的化學性質(zhì)》讓學生看微課做筆記。其次,是用圖文方式讓學生自學PPT課件《酸的化學性質(zhì)》,可以把關鍵核心的信息準確和全面地呈現(xiàn)出來在PPT上。
2.如何練?
老師教了之后,如何去讓學生去練習,這時就要利用到學習科學的以下幾個原理。第一是重復練習,重復練習會讓學習者更好地去理解和記憶。第二,重復練習最好發(fā)生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所以最重要的是間隔練習??梢杂肬MU的題庫功能去做重復的間隔練習。通過這種以題庫為基礎的考試,來幫助學習者更有效的去練習,更有效的去從理解到記憶。對于較為復雜的酸和堿知識,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兩周的學習項目來完成。在第一天,把需要記憶的化學用語知識分享給學生,需要用到圖文、微課和視頻。從第二天開始,就可以讓學生每天去做一個“常見的酸和堿”優(yōu)質(zhì)的題組考試,每天做一個考試只需要五到十分鐘,但卻可以通過隨機出題的方式,不斷地在各種視角上蓋多個知識點,設置題庫時,確保每個知識點在一個題庫中,采取平行變式訓練,確保這些知識點都被覆蓋到。這樣通過兩周的練習,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內(nèi)化常見的常見的酸和堿,并能準確的應用。
3.如何評估?
化學知識類課程的評估方式,最有效的仍是使用考試,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應考慮進行有效的變式訓練。有效考試三關鍵:考前抓選題,考中抓紀律,考后抓反思。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對學生的典型錯誤進行歸類、UMU大屏幕展示、設置討論、教師引導學生逐步得出結論。把這些高頻錯題及其變式的二維碼打印出來,貼在錯題本,提供實時的幫助,這種方式高頻錯題的解決非常有效。
4.如何管理?
“三分教學、七分管理”,先進的教學模式要有嚴格的管理做保證才能就落到實處。當老師在給學生進行講解或布置要求時,防止學生走神顯得尤其重要。在線下課堂,在老師開始講話之前,要求學生做到絕對安靜,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教師要提出明確的時間和標準的要求,保證學生明白教師要他們干什么和要他們怎么干,提高時間利用率,教學中適時動態(tài)跟進、觀察、反饋、調(diào)整,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
在整個學習課程設計和實施的過程中,老師利用UMU提供可實現(xiàn)豐富的課程學習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可以通過游戲化學習的機制,如“課程積分榜”“課程達成榜”“卓越學習榜”“積極學習榜”“學習證書”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驅(qū)力。老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學習大數(shù)據(jù),把握教學的改善方向和細節(jié)。
筆者在初中化學學科常態(tài)課已經(jīng)實踐了三年基于UMU教學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推動本校初中化學教學方式的改變,實現(xiàn)“隨時隨地科學”的開放式教育,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但由于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的限制入校,校園wifi尚未全覆蓋,導致實體課堂用UMU進行學生當堂測試比較難以進行。故而該課堂教學模式值得有條件的學校進行推廣與運用。隨著教育變革不斷深化,“混合式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未來的趨勢是大多數(shù)學校都會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董亞潔,裴亞南,王鑫.雨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以新能源與節(jié)能技術教學實踐為例[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9(21).
[2]肖雪芳.疫情期間基于“云課堂”在線教學的實踐[J].教育信息技術,2020(Z2).
基金項目:本文為深圳市教育科學“十三五”重點非資助課題《利用智慧工具開展初中化學混合式教學的研究和實踐》(zdfz17044)、廣東省教育技術中心重點課題《基于互動平臺開展初中化學混合式教學的實踐研究》(18JX0705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深圳市龍華區(qū)實驗學校,廣東 深圳51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