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曉穎
【摘要】對于初中數學教學來說,除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外,還需要使其具備一定的數學思想,提高其數學核心素養(yǎng).尤其是在數學試卷講評課教學中,教師必須具備核心素養(yǎng)意識,通過對試卷中各種典型錯題的講解,提高學生的數學邏輯推理能力與運算能力.本文筆者針對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數學試卷講評課的教學策略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數學試卷;講評課;教學策略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難免會涉及各種各樣的測試,通過讓學生做試卷,可便于教師了解其學習情況,從而幫助學生及時彌補不足、糾正錯誤.在測試結果出來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試卷講評環(huán)節(jié),教師對試卷的講評質量將直接決定測試作用能否得到充分發(fā)揮.教師應將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作為基本立足點,在分析重點題型、易錯題型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素養(yǎng)、知識技能素養(yǎng)以及應用意識素養(yǎng).
一、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組成及其現實意義
數學核心素養(yǎng)簡單來說就是指為了滿足當今時代以及個體自身的發(fā)展需求,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逐漸塑造而成的多種能力和素質.站在初中數學教學目標的角度來看,主要可將數學核心素養(yǎng)分成數學思維素養(yǎng)、數學知識技能素養(yǎng)、數學應用意識素養(yǎng)這三大部分.這當中最為重要的是數學思維素養(yǎng),它彰顯著數學學科的本質與靈魂,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是否能將數學知識有效運用于各種不同的場景中,邏輯推理、數學抽象思維等都屬于數學思維素養(yǎng)的組成部分.數學知識技能素養(yǎng)是數學學科價值的主要體現,同時也是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必須具備的最為關鍵的素養(yǎng),其主要涵蓋了數學直觀想象、運算等.數學應用意識素養(yǎng)指的是學生所具備的利用數學知識來闡釋相關現象、解決各類數學問題的能力,其主要體現在學生的靈活性、適應性、符號意識等方面.核心素養(yǎng)指導下所培養(yǎng)出的數學人才,不單是能夠從容解答各種數學難題、獲取高分的人才,同時也是在現實生活中能利用數學的思維方式來處理相關問題的人才,這正是素質教育方針下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同時也符合當代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只有加強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才能實現我國數學教學的長遠發(fā)展.
二、初中數學試卷講評低效性的主要原因
(一)數學教育理念過于功利化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仍然存在諸多不良現象,如片面追求高分、上好學校等,很多地區(qū)的房價由于臨近學校的原因而飆升,部分家長不惜花費高昂的價格購買學區(qū)房.在這些所謂的好學校,教師在教育方法上往往不遵循學生自身成長與發(fā)展的規(guī)律,一味地壓制學生,完全以分數論成敗,迎合了學校和家長的普遍追求,數學教育只是為了一個目標——成績的提升.不僅如此,數學的課堂教學高度關注解題技巧,輕視數學思維,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考試分數,就給學生傳授大量的解題技巧,然后讓其模仿著去做題,對于不會做的學生,有時甚至還要增加額外的課業(yè)負擔.此外,偏重數學形象思維的塑造,忽略對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大部分教師在對試卷進行講評的時候,往往喜歡讓學生機械的記憶相關概念和解題方法,這樣的教學模式顯然是與數學這一學科的本質相違背的,對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來說是不利的.
(二)數學教育過程過于機械化
理想的數學試卷講評課應當是靈活、多樣的,重點在于一個“活”字,既強調教師教學的游刃有余,也強調學生的活學活用.但事實并非如此,從當前教育現狀來看,很多初中數學教師在試卷講評課上只是進行反復講解,向學生灌輸題海戰(zhàn)術,把學生困在做題的牢籠之中,無法自拔.數學教學越來越形式化、片面化,對分數和成績的追求使大部分教師放棄了原有的價值堅守,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具備完善的框架體系,數學思維水平也無法得到有效提高.
(三)數學教育的評價扭曲化
片面強調對教學結果的評價,而完全忽視了對教學過程的評價.尤其是在試卷講評課上,很多教師走上講臺往往把大部分時間用在了批評教育上,數學作為學生升學中的關鍵性學科,分數至上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難以撼動.教師在評價過程中,往往把重點放在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程度上,對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和學科情感現狀關注度遠遠不夠.
三、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數學試卷講評課的教學策略
(一)做好課前相關準備工作,全面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所謂自主學習能力指的是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研究、批判等方法培養(yǎng)出來的有利于其順利解決學習問題,達到學習目標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能輔助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習慣,改善學習質量.在開展試卷講評工作之前,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合理分組、明確分工,保證課堂活動的有效性,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主糾錯等學習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
1.合理分組、明確分工
教師應充分了解各個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認知水平等多方面的情況,并以此為依據進行分組,同一小組內的成員應具備異質性,這樣才能便于不同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小組一般由4~5名成員組成,組內還需進行細化分工,首先應投票選出一名組長,負責本小組討論過程中的指揮、協調與監(jiān)督工作;其次應選出一名記錄員,負責及時記錄本小組的觀點以及無法解決的“疑難雜癥”;最后還要選出一名報告員,負責對本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匯報.教師應根據學生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對其進行有效的“崗前培訓”,指導其在活動中完成自身的任務,保證活動順利展開.此項工作的進行可以為學生主動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做鋪墊,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培養(yǎng)自我監(jiān)管、人際往來等認知范疇以外的核心素養(yǎng).
2.獨立思考、自主糾錯
本環(huán)節(jié)要求教師在每次考試結束后及時進行試卷的批改,堅持“試卷不過夜”的基本原則,盡可能當天就把試卷批改完,并第一時間反饋給學生.要求學生在課前必須獨立完成下列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明確列出試卷所考查的知識點;其次,要對自身出錯的情況及原因進行仔細分析;最后,還要自主修改出錯的題目.多數時候,學生在獨立思考或尋求同伴幫助之后,對于很多錯題便會茅塞頓開,完全沒必要再聽老師的反復講解,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弄懂的知識,印象往往更加深刻,更容易實現知識的內化.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學生可以在自主糾錯的過程中,學會利用多樣化的信息資源,反思和改善自身的學習行為,培養(yǎng)自己終身學習的習慣.對于獨立思考后仍然不能解決的問題,可留待之后的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加以解決,這一環(huán)節(jié)有助于學生增強學習的責任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習慣,進而選擇適當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并合理評價自身的學習效果,不斷追求進步,扮演好學習的主人這一重要角色.
(二)注重講評技巧的運用
1.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
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試卷講評的時候應避免單一地灌輸,而應當注重引導和點撥,促使學生主動思考、深入探究,培養(yǎng)學生敢于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精神,使其真正成為數學講評課的主人.同時,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要求教師在進行試卷講評的時候要有所突破,筆者在實際教學中嘗試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鼓勵其積極參與到試卷講評中,并把自己以往的錯誤思路勇敢呈現出來.剛開始很多學生都不怎么愿意參與,但后來這一情況得到了明顯改善,因為很多學生發(fā)現,當自己大膽講出原來的錯誤思路以后,加深了自己對這種錯誤做法的印象,在后續(xù)的考試中遇到類似題目的時候反而不容易再犯錯了.這種讓學生在講評過程中主動講述自己的錯誤思路,進而走向正確的解題思路的做法,對于提升初中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注意對題型進行歸類
初中數學教師為學生講評試卷的時候,不能死板地按照題目順序一道道進行講評,要積極指導學生對試卷上各種不同的題型進行歸類整理,進而掌握同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做題效率和質量,使其數學知識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一般來說,數學試卷的題型歸類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第一種是按照錯題出現的原因進行歸類,可分為運算錯誤的題型、對題意理解有誤的題型、對相關數學概念理解不夠透徹的題型等.第二種是按照解題方式進行歸類,也就是將試卷中用到相同解題技巧和解題思路的題型劃歸為一類,一般來說,主要可分為用函數知識求解的題型、用幾何知識求解的題型等.第三種是根據知識點的不同進行歸類,也就是把試卷中需要用到相同數學知識點的題歸為一類.
(三)堅持針對性、重點性原則
在上試卷講評課的時候,教師不能將其上成“批評訓斥課”,同時也不能完全按照“習題解答課”的模式進行講解,教師應當結合學生試卷的整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具體來說,應按照以下幾個步驟進行:首先,應對典型錯題進行詳細分析和講解.數學試卷講評課的主要目的是查漏補缺、糾正錯誤,要實現這一目的,就必須對試卷中的典型錯題進行深入剖析,從而讓學生擺脫頭腦中的錯誤觀念,建立正確認知.其次,應注重典型試題的拓展,然后通過變更題目的條件形成新的試題,讓學生能在不同的情形下靈活應對這種典型試題.最后,應完善解題認知結構,只有使學生形成了完善的解題認知結構,才能真正達到數學試卷講評課的目的.
(四)注重創(chuàng)新與變化
試卷講評課涉及的內容多種多樣,教師在進行講評的時候必須注重知識的覆蓋面,盡量確保所有關鍵知識點都能貫穿其中.同時,講評的具體內容不能只是簡單地闡述和反復呈現,而應當進行適當的創(chuàng)新.同備課組的成員在準備試卷講評課時,應團結協作,針對一個知識點進行多層面、多維度的分析,同時還要兼顧知識的總結與升華,讓學生在掌握解題思路和方法的過程中,學會舉一反三,做到一題多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收獲.除此之外試卷講評不僅僅是對試卷中各類題型的講評,還應當重視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評價,如學生考試的心理因素等.總而言之,在講評試卷的過程中,教師要細心揣摩學生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通過講評,達到鍛煉和提高學生思維水平的目的.
(五)多給學生鼓勵和表揚
心理學相關研究發(fā)現:學生內心在積極向上的表象之下,十分期待能得到家長與教師的鼓勵和贊賞.從考試成績的波動規(guī)律來看,往往會表現出從提高到下降、再從下降到提高這樣不斷往復的特征,學生成績的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情緒的波動,教師應讓表現較好的學生既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也能感受到一定的壓力,避免其因驕傲自滿而過度放松,教師和家長可以為表現良好的學生制訂更高的目標,通過講評,實現質的飛躍,有效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從而在下一次的階段性測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六)做好講評后的問題重現以及個別輔導工作
在完成試卷講評工作之后,教師應對錯誤率較高的題型進行整理和總結,并在下次試卷命題中變換角度重新設計相似題目,從而實現對學生薄弱知識點的進一步鞏固.除此以外,教師還應當注重對少數學生的針對性輔導,有些學生的試卷中可能存在一些個別性問題,這些問題在課堂上往往無法得到全面講解,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后加強對該部分學生的針對性輔導,很多教師在進行個別輔導的時候往往喜歡強調和放大學生的問題,這種做法很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的時候應注重對其存在的優(yōu)點進行表揚,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避免其對數學產生恐懼心理.
結 語
綜上所述,數學試卷的講評對初中生數學學科水平的提升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實際進行試卷講評的時候,教師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為基本指導,堅持針對性、重點性原則,積極運用各種講評技巧,并做好講評結束后的問題再現與個別學生的輔導工作,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數學試卷講評課的成效,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得到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周佳.探析初中數學試卷講評課的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6(29):6-7.
[2]朱延敏.芻議初中數學試卷講評課的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9):28.
[3]俞小平.初中數學試卷講評課教學策略的思考和實踐[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2(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