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天龍
摘 要:隨著新課改工作的不斷開展,中國對小學生素質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在語文學科中,對于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方面的關注也越來越密切。閱讀能力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在語文學科中發(fā)揮著重大作用。學生自主性閱讀能力的提高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學科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等方面都發(fā)揮著重大作用。也正因為如此,在新課標下的教育體制改革中,重點提出要加強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習慣和情緒等,讓學生快樂中閱讀。文章將針對近年來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展開探討,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
一、 引言
語文作為小學教育階段中的三大主科之一,在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幫助學生掌握語文的基本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本領,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建設語文思維習慣,學會獨立思考,最終提高語文的綜合能力。小學生處在心智還不成熟的階段,很難對一件事物產(chǎn)生持久的新鮮感,很難靜下心來閱讀。所以文章將就如何培養(yǎng)小學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展開探索,旨在提出有針對性,有效率地解決策略,幫助提高小學生的自主性閱讀能力。
二、 追溯本源,找到矛盾
(一)教育重點偏頗,忽視閱讀能力
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教師和家長都將教育重點放在語文基礎知識和語文應試能力的培養(yǎng)上。教師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材內(nèi)容的教學上,并將做試卷和講試題作為教學的主要形式,忽視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這樣不僅給學生以錯誤的學習觀念,還壓縮了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久而久之,學生沒時間閱讀也沒興趣閱讀,不能夠有效地提高自主性閱讀能力。這樣一來,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僅限于教材,閱讀范圍的狹小導致學生并不能理解超出閱讀范圍的書籍,更不能對文章的框架進行準確的梳理和概括。在這樣一種看不懂的情況下,學生很難提起閱讀的興趣,又何談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教學模式單一,忽視學生個性化閱讀培養(yǎng)
一直以來,語文教師在課堂上仍然采用陳舊而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模式。教學材料過時,教學任務具有強制性,同時,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單一且局限。例如,這篇文章講了什么?文章主題是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大部分的問題都是從文章出發(fā),又在這篇文章結束。沒有知識的拓展,并不能激發(fā)學生繼續(xù)閱讀的興趣,同時讓學生形成固定的,保守式的思維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很難幫助學生提高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
(三)教師缺乏耐心
小學生知識儲備有限,閱讀障礙很多,想要獨立地閱讀自己感興趣的圖書,還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面對學生提出的各種簡單而大量的問題,很多教師缺乏足夠的耐心進行引導。導致學生有問題不敢問,問不清楚問題又看不懂書,結果學生喪失了閱讀興趣,這也是非常不利于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
三、 對癥下藥,正確引導
(一)興趣是最好的教師
在語文閱讀中,興趣是最重要的一點。中國現(xiàn)有的語文新課標中也明確指出了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并使學生從中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進而產(chǎn)生自主閱讀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比較行之有效的有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競賽,巧設問題,使用電教手段等。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的辦法。與其他階段的學生相比,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十分好動,好奇心較強的階段。這一特點也在閱讀當中體現(xiàn)出來。在圖書的選擇當中,由于學生詞語積累薄弱,所以比較偏向通俗易懂,趣味性和故事性較強的內(nèi)容。又因為小學生是非觀和價值觀還不健全,所以在選擇方面比較容易受到同齡人的影響,會選擇同齡人都在看的書籍。所以教師可以根據(jù)小學生的這些特點來進行引導,讓學生有閱讀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在書目的選擇上,由于小學生對圖書的了解不多所以小學生在選擇上很容易出現(xiàn)偏差。同時,如果學生全憑興趣來選擇圖書,固然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但是圖書的質量和水平得不到保障,有一定的概率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如果不對書目進行適當?shù)南拗疲课煌瑢W的選擇都不一樣,不利于教師把握書目重點,無法進行有效引導。所以在書目的選擇上,教師也可以進行適當?shù)南拗?。其次巧設問題和開展競賽的方式可以相輔相成的進行,例如,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閱讀固定的書目,預先并不設置問題全靠學生理解,在圖書閱讀完畢之后開展圖書競賽活動。與傳統(tǒng)競賽不同的是,在這次競賽中,可以由學生提出問題。這樣,在競賽的過程當中,學生既鍛煉了反思的能力,又鍛煉了語言邏輯的組織能力,對于學生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十分有意義的。
(二)課上課下,相輔相成
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止體現(xiàn)在課余生活當中,課上教師有意識的培訓也十分重要。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對于閱讀素材的講解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去替代傳統(tǒng)的固守的問題??梢杂蓪W生提出問題,也可以由學生自主閱讀并按照自己的方式對課文進行理解,當學生都理解一遍之后教師再進行糾正與引導。例如,在部編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科書上冊中有一篇課文講述了曹沖稱象的故事。在這篇課文當中,教師不應該在學生還沒有開始閱讀之前就提出主旨,感情和概括等問題。而是給學生時間,讓學生閱讀課文并提出自己的見解??梢杂蓪W生來問問題,例如,你覺得這篇文章怎么樣?你怎么看這篇文章?將話語權和主動權交給學生,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培養(yǎng)了自主性閱讀的能力,教師也在這樣的問答中了解了學生的思考方式。有利于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狀態(tài)和語文閱讀的能力,制訂接下來的教學計劃。
(三)在語文閱讀中需要進行自主性學習的評估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對自主學習進行評估是自主性閱讀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是衡量學生閱讀能力的標準。對于語文自主性閱讀教學的評估,需要堅持評估的真實性,主體性。同時這一種自主性評估是一個過程,所以需要遵循過程性原則。教師需要保證評估呈現(xiàn)出一個動態(tài)的整體過程,要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本質上,并且符合語文自主學習的一般規(guī)律。比較常見的教學評估有教師評估,同學評估,自我評估三種方式。并且建議評估的側重點應該放在鼓勵學生,激勵學生前進上。正如赫爾巴特所說,教師在確保正在進行的工作順利進行下去的范圍內(nèi),可以給予學生最大限度的自由,這種方式是最好的方式。從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fā),正反兩面的角度把握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作用的統(tǒng)一。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煥發(fā)出生機和活力。為了這個目標,還需要教師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不斷進行思考和總結,將新理念融入進課堂實踐中,最終形成適合本班學生特點的教學風格,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閱讀能力,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