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瑞
觀看諸多優(yōu)秀的影視劇作品,我們發(fā)現(xiàn),正是由于聲音的完美介入,才讓影視劇創(chuàng)作有了更多的表達空間。而相比于人物對白、獨白、旁白以及音響,音樂本身就在影視劇刻畫人物、表情達意、烘托氣氛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芍^是靈動的圖像中串聯(lián)著跳動的音符,二者的緊密糅合構筑了影視藝術多重的美學表達空間。
影視音樂,顧名思義,即是為了影視劇作品而制作的音樂,其形式多樣,風格迥異,創(chuàng)作的核心必定是緊密圍繞著影視劇敘事內容和主題表達內涵而進行的。簡言之,影視音樂創(chuàng)作者力求讓觀眾在眼睛觀看畫面的同時,把耳朵也叫醒,共同接收創(chuàng)作者所要傳達的信息和情感,完成特殊的審美體驗。探尋當下眾多影視劇佳作,其中的音樂創(chuàng)作和音樂設計可謂是獨出心裁。文章旨在強調音樂對于影視劇審美傳播的特殊價值,從而加深大眾對影視視聽綜合性的藝術感知。
一、回味綿長、余音不絕:音樂表達情感
在影視劇創(chuàng)作中,音樂是為畫面服務的,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可以說,好的音樂總是富含情感,其天然的情感屬性為劇作表達提供了難得的靈感?!耙魳?,在偉大作曲家的筆下,用純屬他個人的表現(xiàn)方法最完美地表達了人類普遍情感”,可見音樂具有普遍價值,依靠自然的音樂符號傳遞著人類共同的情感,而這種通感性有時是畫面難以企及的。特別是圍繞著影視劇內容而進行的音樂創(chuàng)作更是將這一情感性放大化,并直抵人心。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同名主題曲秉承著創(chuàng)作者充沛的個人情感,并配合著影片中人物的情緒變化,起到了深化主題、宣泄情緒的重要作用。電影用平實的鏡頭語言講述了兩個抗癌家庭的艱辛和不易,通過兩位年輕的癌癥患者對生活的種種探索,帶出了一個特殊群體的生存現(xiàn)狀。該片沒有刻意營造悲傷的情緒,而是盡量淡化不幸,充分表達著積極昂揚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主題曲《送你一朵小紅花》把握住這一主題內涵,整首歌亦盡力抹掉悲情,做到“以樂寫哀”?!八湍阋欢湫〖t花,遮住你昨天新添的傷疤”“多么苦難的日子里,你都已戰(zhàn)勝了它”??傮w上看,這首歌歌詞淺顯易懂,朗朗上口,能夠充分結合電影劇情的發(fā)展而逐步推進。另外,創(chuàng)作者選取了吉他、鋼琴、貝斯等配器,并伴隨著輕快的和聲,整體感覺節(jié)奏輕快活潑?!八湍阋欢湫〖t花……獎勵你能感受……每個命運的掙扎?!绷餍幸魳泛喴椎呐淦髂J剑由纤实墓?jié)奏,唱出了影片中兩個年輕人抗擊病魔的信心和勇氣,以及對美好生命的無限熱愛。就這樣,摒棄了復雜的編曲方式,該歌曲將電影中濃濃的時間感和生命感和盤托出,娓娓道來??傮w上看,主題曲《送你一朵小紅花》用電影中反復出現(xiàn)的重要物件“小紅花”歌唱生命,以朗朗上口的曲調展現(xiàn)出蓬勃的精神力量。小紅花,是溫暖,是感動,更是一種樂觀的精神。以歌訴情,這朵小紅花,唱給每一個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人,引發(fā)強烈的情感共鳴。
除了主題曲,電影配樂亦能表達深厚的情感。電影《一秒鐘》的配樂即是如此。影片《一秒鐘》帶領觀眾回到20世紀70年代的西北,講述了一位勞改犯父親、一位失去雙親的少女和一位電影放映員因為電影膠片而結緣的故事。在這場關于“電影”的電影中,大禮堂、黑膠片、漫漫黃沙配合著光影流轉,充盈的畫面極富年代感。與此同時,影片中恰到好處的配樂更是喚起了塵封的記憶。影片《一秒鐘》在配樂上多選取充滿地域特色的青?;▋汉透拭C民歌貫穿起故事發(fā)展的關鍵節(jié)點,每到情感宣泄的頂點,音樂聲漸起,并在此基礎上疊加低吟般的人聲、和聲演唱,演繹出影片整體悲壯沉郁的情感基調,正可謂是余音繞梁。在影片劇情發(fā)展至高潮處,配樂以蜻蜓點水的方式出現(xiàn),以此來外化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從而勾勒出影片的整體結構,以此留給觀眾豐富的想象空間。就像電影所傳達的“一秒鐘太短,不夠”,影片《一秒鐘》在聲音設計的細節(jié)上極見微妙,其細膩的環(huán)境聲音處理以及情緒高點的聲音“留白”處理,在充滿懸念感和驚喜感之余,氛圍直接將觀眾帶回到對往昔歲月的深深回憶中。
二、扣人心弦、慷慨激昂:音樂參與敘事
“當音樂被整合到電影背景中的時候,它是作為一種結構分析起作用,不是對缺席的敘事的分析,而是對在場的電影敘事的分析?!闭\然,影視音樂是配合著畫面而存在的,作為導演構思的一個分支,能夠合理地參與敘事,成為影視劇內容表達的重要補充。不同于獨立的音樂制作,影視劇的音樂創(chuàng)作功能性較強,協(xié)同畫面一起組建起整部作品的完整架構。
電影《奪冠》用幾場大賽復刻了中國女排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在一次次汗水和淚水的交織中,用拼搏喚醒榮耀,以堅強收獲光榮。在這場體育電影中,充滿年代感的故事背景和大時間跨度的比賽場景讓影片的配樂充滿挑戰(zhàn)。與此同時,比賽場上排球的擊打聲、隊員們和教練員們的吶喊聲、觀眾的歡呼聲、現(xiàn)場解說聲以及電視機前觀看比賽的觀眾發(fā)出的聲音等多音軌聲音元素并存,此起彼伏??傮w上看,該片在配樂上時強時弱,充分結合劇情的發(fā)展,合理地起承轉合,并且參差錯落。影片《奪冠》在配樂上能夠有效地將多種聲音元素進行處理,利用巧妙的聲音設計加以區(qū)分,整體安排得井然有序,恰到好處。電影前半部分在展現(xiàn)1981年世界杯的賽場上,中國女排和日本女排激烈角逐,這個段落里東方鑼鼓和西方打擊樂交疊重復出現(xiàn),一方面展現(xiàn)了現(xiàn)場熱血沸騰的賽事進程,另一方面則呈現(xiàn)出觀看比賽的觀眾加油助威的集體愛國群像。而在電影后半部分的2016年里約奧運會賽場上,中巴對陣,氣氛高點處,聲音突然全部消失,如此“大音希聲”般的聲音處理方式將影片的敘事性推向頂點。之后,中國女排奪冠,音樂聲漸起,優(yōu)美柔和的鋼琴聲交織著明朗的弦樂器,意味著奪冠之后的情感迸發(fā),給觀眾帶來無盡的感動。而影片的結尾處,電話兩頭,兩位教練惺惺相惜,來自賽場的國歌聲響起,個人情感和國家榮譽緊密相連。總體看來,高潮處的強化處理加上低落處的弱化處理,使得該片的配樂有效參與敘事,擲地有聲地訴說著中國女排的力量和精神。
無獨有偶,電影《八佰》講述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傳奇故事,用充滿詩意的鏡頭語言描繪了一組英雄群像。而在聲音設計上,該片更是獨具匠心,其強大的聲音制作班底用音符完美地演奏了這部英雄史詩。該片一反戰(zhàn)爭類題材電影大量的重音樂鋪陳,幾乎隱藏了音樂的強效果,而是盡量點到為止,但又恰如其分。比如,大戰(zhàn)爆發(fā)前,低吟的銅管聲;戰(zhàn)士犧牲時,悲壯的管弦樂聲;人物獨處時,悲戚的鋼琴聲……音樂伴隨著劇情,圍繞著畫面內容,充分發(fā)揮著敘事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該片有幾處的音樂段落極具特色,例如謝晉元在戰(zhàn)爭爆發(fā)前高唱《黃埔軍校校歌》、戰(zhàn)士“老鐵”清唱京劇《定軍山》段落、戰(zhàn)士齊家銘演唱的皮影戲選段等將人物的情感盡情釋放,以此推進影片的敘事進一步深入。而在影片的最后,片尾曲《蘇州河》慢慢進入人們的耳朵,這首曲子采用男女對唱的方式,緩緩訴說著整部電影的初衷。“隔岸相顧,盼愿再無喧囂”“待到破曉,奔赴家鄉(xiāng)懷抱”“無憾與你相遙,幸而留下微笑……”以蘇州河為界,一邊是歌舞升平,一邊是浴血奮戰(zhàn),最終闖過槍林彈雨,橫跨生死之線,這是對歷史銘記的歌唱,更是對和平渴望的吶喊。何其悲壯!
三、鏗鏘有力、蕩氣回腸:音樂傳遞力量
眾所周知,在影視劇創(chuàng)作中,音樂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參與敘事,可以表達情感,以其嚴謹?shù)乃囆g構思架構起影視劇作品的整體布局。“……電影、電視藝術的綜合性絕不僅限于各門藝術元素的有機融合,而是更加集中地體現(xiàn)在它們將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視覺藝術與聽覺藝術、造型藝術與表演藝術綜合在一起,實現(xiàn)了美學層次上的高度綜合?!庇纱丝磥?,正是視覺語言和聽覺語言的完美邂逅,才成就了影視藝術的獨特魅力。而對于篇幅較長的電視劇創(chuàng)作來說,音樂的作用更是顯而易見。正可謂是一詠三嘆,依靠起伏的旋律、節(jié)奏的張弛變化以及曲式曲調的調整,電視劇音樂傳遞著特殊的力量。
歷數(shù)往昔眾多的優(yōu)秀電視劇作品,一部部佳作總是伴隨著一首首好聽的主題曲或插曲,感人至深?!段饔斡洝分幸磺杜畠呵椤返辣M了多少人間百態(tài);《紅樓夢》中的《枉凝眉》吟唱著“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詠的是無奈,嘆的是悲涼;《還珠格格》的主題曲《當》一響起,“讓我們紅塵做伴,活得瀟瀟灑灑,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充盈著滿滿的歡樂和回憶。如此等等,優(yōu)秀的電視劇主題曲或插曲總是讓人回味無窮。
如今,我國的電視劇創(chuàng)作如火如荼,觀之近期的電視劇佳作,除了主題曲更加朗朗上口以外,其在主題音樂、背景音樂等配樂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引發(fā)熱議的紅色題材電視劇《覺醒年代》就是如此。該劇以1915年—1921年的歷史故事為背景,復刻了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以及中國共產黨初創(chuàng)等重大歷史事件,并以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革命先烈的宏大偉業(yè)展示著覺醒年代一批批先進青年的滿腔熱血和愛國熱情。作為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獻禮片,該劇秉承著信仰之光歌頌理想,獲得觀眾的廣泛好評。而在聲音設計上,電視劇《覺醒年代》更是畫龍點睛,延續(xù)著紅色基因,該劇在節(jié)奏的把控、配器的選擇、旋律的變化等方面,營造出強烈的史詩風格。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一大批熱血青年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以先鋒之勢努力尋找著救亡圖存的愛國之路,為了契合這一主題,《覺醒年代》的配樂大都層次分明,極具青春氣息和紅色力量。比如在“援救陳獨秀”和“巴黎和會”等展現(xiàn)重大歷史事件的場景中,音樂的旋律時而連續(xù),時而停頓,休止相間,營造出悲壯雄渾的強弱變化,引發(fā)觀眾深思。而在陳獨秀、李大釗等人的生活日常描述中,或是其奮筆疾書,奔走相告;或是其慷慨激昂,激烈辯論,不斷變化的曲式結構呈現(xiàn)出偉大歷史洪流中的點滴日常細節(jié)。除此之外,在配器的選擇上,《覺醒年代》的音樂創(chuàng)作者精心選用大鼓、鋼琴、小提琴、長笛、銅管等,多重音色的有機結合飽滿地演繹著偉人們可歌可泣的英雄氣概,于澎湃激昂中傳遞著理想和信念之光,極具沉浸感??傮w上看,《覺醒年代》在人物命運的風云變化中,與其恢宏的主題相映襯,于動人的音樂交響中迸發(fā)出民族覺醒的精神力量。
總有那么一首樂曲,令人回味悠長。自從聲音進入電影以來,音樂就成為影視劇藝術創(chuàng)作的重要元素。光影變幻之間,配合著旋律、調式、節(jié)奏、配器的多元組合和搭配,音樂于電影和電視劇的魔力讓人沉醉。不管是主題曲、插曲、片頭曲、片尾曲;還是環(huán)境音樂、背景音樂,好的影視劇音樂總是能夠彌補畫面語言的空白,與敘述故事相得益彰,能夠烘襯畫面中人物的情緒,激發(fā)觀眾強烈的共情和共鳴。鑒于此,影視劇創(chuàng)作者應該充分認識到音樂的重要性,努力挖掘影視音樂多維度的審美體驗和審美感悟,讓音樂在影視世界里發(fā)揮其妙不可言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