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20年所遭遇到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于全人類來說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挑戰(zhàn),無論是我國還是世界各國各行各業(yè)都面臨著極大的困難,而對于教育人員來說,各級教育部門和各類學校都采用積極的管理體系來迎合我國的疫情防控策略。在教育部的引導下,我國開展了“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教學活動線上教學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熱門詞匯,在教師和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占據(jù)了極大的地位,在這樣特殊的教學時期,如何開展有效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保障我國現(xiàn)代化大學生成長的關鍵。榜樣教育一直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方式,給予大學生可以學習的榜樣,能夠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以榜樣為模板,不斷對自身進行優(yōu)化和改進,如何在后疫情時代開展有效的榜樣教育,應用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是現(xiàn)代德育工作者的一項重要工作內(nèi)容。本文中簡單分析了后疫情時代將榜樣教育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方向,旨在為我國現(xiàn)代化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幫助與參考。
關鍵詞:后疫情時代;德育教育;大學生;榜樣教育;思想政治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5.317
在現(xiàn)代大學校園中,高校輔導員是開展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輔導員需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并且盡可能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日常工作中的主要方向,堅持因事而化、與時俱進和因勢而新的教學方針,這是在后疫情時期,教育人員所面臨的新挑戰(zhàn),也是在新時期和新形勢背景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點。所以在這樣的要求下,相關教育人員需要審時度勢,了解目前后疫情時代,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并且將榜樣教育應用于教學工作中,不斷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創(chuàng)新,尋找新的教學突破口,使思想政治教育成為大學生教育培養(yǎng)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榜樣教育的應用重點
總的來說,榜樣教育的功能較為多樣化,而成功的榜樣教育能夠使大學生獲得有效的引導和激勵,所以榜樣教育一直應用于我國現(xiàn)代化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而在疫情發(fā)生的現(xiàn)象下,我們所看到的不僅僅是疫情的肆虐,也包含著我國民眾的團結和人性的光輝。所以在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榜樣教育時,需要將傳統(tǒng)的榜樣教育與后疫情時代的時代背景進行有機結合,需要盡可能適應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步伐,借此深入挖掘自身的時代性和創(chuàng)造性,通過這種方式使榜樣教育的整體質(zhì)量得到提升。
1.注重榜樣類型選擇的生活化和多元化
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需要解決的首先就是榜樣的選擇性問題,而在進行榜樣的篩選時,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榜樣挑選時的去生活化。很多教育人員在進行榜樣的選擇和樹立時,往往榜樣的形象過于完美,存在不切實際的狀況,這種現(xiàn)象不僅無法受到大學生的重視,反而還有可能導致年輕人對這樣的完美形象產(chǎn)生反感的情緒,一個良好的榜樣應該是有缺點的,而不是完全完美的,這樣過于完美的榜樣讓人只能仰望而無法追隨。大學生在成長時,成長環(huán)境和生活背景有所不同,并且在經(jīng)歷疫情時所面對和看到的事物也有所不同,相關人員需要盡可能了解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特點,并且在后疫情時代選擇適合大學生的抗疫英雄,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榜樣教育發(fā)揮其應有的效果。
所以大學院校在進行后疫情時代的榜樣教育時,一定要注重于榜樣選擇的生活化和多元化,盡可能科學地樹立起多種類型的榜樣。在進行榜樣的樹立時,可以通過了解疫情期間抗疫英雄的各種光輝事跡來為學生進行講解,并且還可以有意識地賦予一定的個人色彩和時代色彩,例如引入抗疫英雄的生活化和人文色彩等,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了解到一個真正的抗疫英雄,并且這樣有缺陷的人物形象,更加容易受到學生的共鳴,進而使榜樣的力量得以發(fā)揮,使大學生能夠按照要求來進行學習和自我優(yōu)化。
2.加強榜樣選拔的規(guī)范化
在進入了后疫情時代以后層出不窮的抗疫英雄受到了我國各行各業(yè)的高度重視,就目前來說大多數(shù)高校的榜樣選拔機制存在一定的缺陷,在進行榜樣的選拔時,也缺乏民主性和群眾基礎,導致抗疫英雄或其他類型的榜樣發(fā)掘和培養(yǎng)的意識較差。這就導致許多抗疫英雄的形象無法得到全方位的展現(xiàn),所以大學校園在這一點上應當由上而下的進行榜樣選拔,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榜樣的聯(lián)通性,工作人員可以在充分結合大學生實際生活以及各類可行途徑的情況下,引導大學生進行有效的自我發(fā)現(xiàn)和理想評定。教師也可以通過院校和黨組織以及學校內(nèi)團組織來進行后疫情時代的榜樣宣傳,使學生了解抗疫英雄的先進個人事跡和精神。在榜樣的選拔中,一定要注意整個流程存在的連續(xù)性和統(tǒng)一性,需要嚴格執(zhí)行下層選拔后的上層選拔遞進工作,充分發(fā)揮出各個層級,在榜樣選拔時的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功能,使不同選拔層次的榜樣標準得到有效的保障。
除此之外,后疫情時代是一個較為特殊的時代,榜樣的選拔類型較多,并且內(nèi)容也十分復雜。其中包含抗疫英雄、志愿者英雄和所有醫(yī)護人員這些人都可以被作為榜樣來進行塑造。所以大學校園在進行榜樣的實踐活動時,一定要將后疫情時代的榜樣選擇和篩選工作進行常態(tài)化的優(yōu)化,避免臨時起意或者是單純?yōu)榱松霞壷噶疃龀龅拿孀庸こ?。榜樣教育的落實需要高校?nèi)部各個部門進行有機的合作,并且嚴格遵循大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高校在后疫情時代應用榜樣教育,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需要端正態(tài)度,尤其不可將榜樣作為一種完成教育的工具來進行使用,更重要的是尊重榜樣和理解榜樣,使大學生真正能夠了解榜樣的所思所想,并且讓自己朝著這一方向不斷努力。一系列的榜樣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都需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將科學的價值觀和正面的激勵內(nèi)容灌輸給學生,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了解后疫情時代下的榜樣力量,提高最終的教學質(zhì)量。
3.重點突出榜樣推廣的科學化
當有了一個好的榜樣后,學校需要了解合適的推廣宣傳的重要性。有效的推廣宣傳,能夠使榜樣的精神和行為在大學校園內(nèi)得到有效的傳播,所以在進行后疫情時代的榜樣教育,要將榜樣的事跡和榜樣的精神在校園內(nèi)采用科學的方式進行廣泛傳播。雖然有不少高校在進行榜樣的推廣時,選擇了多種類型的方式,但總的來說榜樣的推廣行為都過于隨意并且流于形式,完全缺乏既定的推廣目標和推廣規(guī)范,并且更加沒有建立長效穩(wěn)固的推廣機制,雖然榜樣在進行宣傳時一系列的方式較多,例如常見的展覽會和主題班會等,但這些途徑都屢見不鮮,無法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這一系列的會議和活動展現(xiàn)出來的包括明顯的功利性和突擊性,尤其是大多數(shù)后疫情時期的醫(yī)療抗疫英雄的事跡,都是憑借簡單的說教,是口頭表達來進行傳達,并沒有對榜樣精神和事跡進行深入的挖掘,導致相關的推廣活動存在明顯的波瀾性出現(xiàn)了時而密集、時而稀疏的情況,無法體現(xiàn)榜樣教育的長效性和積極性,導致大學生對于這種教學方式無法認可。
所以在后疫情時代為了改善這種現(xiàn)象,高校需要端正榜樣推廣活動的態(tài)度,并且在傳統(tǒng)的推廣方式下,盡可能的將新型的每一屆資源應用于其中。工作人員需要注意榜樣推廣活動的信息化和網(wǎng)絡化。就目前來說,微博和QQ等社交軟件都受到了大學生的高度青睞,并且諸多大學生在這些軟件上都有十分良好的朋友基礎。在進行推廣時,高職院校可以將各種現(xiàn)代化的推廣方式應用于其中,例如各種年輕人常用的智能手機APP或者網(wǎng)絡社交平臺。那如果再進行活動的設計師活動的設計,也應當盡可能吸引使學生在活動中能夠感受到樂趣,盡量采用客觀真實且飽滿生動的宣傳活動來講榜樣的力量,深深植根于大學生的心中,通過這種方式使榜樣學習的整體質(zhì)量得到提升。
俗話說的好,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好的榜樣能夠對一個人起到激勵作用,同時在日常的德育教育中也應當充分發(fā)揮榜樣的作用,將潛移默化的教學方式融入其中,在防抗疫情的過程中,身邊也有許多的大學生代表主動參與到一線的志愿服務中,這些其實就是身邊的榜樣,而在近期召開的全國抗擊新冠疫情的表彰大會上。鐘南山教授被授予“共和國勛章”,張伯禮、張定宇以及陳薇等人都被授予了“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這些人才是這個時代最閃耀的明星,所以作為教育人員,需要在工作中主動挖掘新時代的榜樣,講述他們的故事并且強化正面引導,通過這種方式來引導大學生學習榜樣并尊重榜樣。
二、結語
榜樣教育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來說極為重要,而且要在新時期盡可能延續(xù)這種教學成效和影響就需要榜樣教育更加能夠與學生的生活世界進行有機的融合,通過這種方式實現(xiàn)觀念和平衡的對接,這樣才能使榜樣的教育質(zhì)量得到提升,而相關的教育人員也需要盡可能將榜樣教育法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機的融合,在后疫情時代發(fā)揮起應有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許曉玲. 情感共同體: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師生的共情嘗試[J]. 教育評論,2021,(2):99-105.
[2]徐健. 疫情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擔當[N]. 遼寧日報,2021-02-07(005).
[3]陳洪誠. 后疫情時代抗疫檔案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J]. 辦公自動化,2021,26(3):48-50.
[4]楊曉錚. 將文化自信融入高校課程思政教育的思考[J]. 教育教學論壇,2020,(53):91-93.
[5]郝瑋璦. 新冠疫情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究[J]. 榆林學院學報,2020,30(5):125-128.
[6]劉小文,張娜,徐夢婷. 重大疫情下高職學生思想狀況及人口學特征研究——基于浙江省部分高職院校的調(diào)查分析[J]. 職業(yè)教育(下旬刊),2020,19(8):43-52.
[7]王邵軍. 后疫情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建設的理念轉變與對策[J]. 中國高等教育,2020,(11):21-22.
[8]方碩瑾. 重大疫情期間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zhàn)與機遇[J]. 職業(yè)教育(下旬刊),2020,19(5):41-45.
作者簡介:王穎(1983.5-),女,漢族,山東淄博周村人,碩士研究生,講師,曲阜師范大學畢業(yè),畢業(yè)專業(yè):教育經(jīng)濟與管理,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2020年度山東省高等教育研究項目“后疫情時期榜樣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20HER096)
(山東理工職業(yè)學院? 山東濟寧? 27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