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陶濤
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以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著、交往、溝通、情商等內容,簡單地說就是以最恰當、最舒適的方式與人交往,表達對他人的尊重。中國自古以來就被稱為禮儀之邦,尤為重視禮儀教育。在學校教育中,開展禮儀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文明行為習慣和良好素質的重要手段。體育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課程,理應根據新形勢和自身課程的特點及有利條件,在體育教學中滲入基本禮儀等精神文明教育的內容,從而深化體育教學改革。
小學體育教育工作者要抓住時機,適時地將禮儀教育滲透到體育教學實踐中,充分發(fā)揮體育課程的育人功能。在體育課堂中融入禮儀教育不僅可以規(guī)范學生行為舉止,幫助學生養(yǎng)成文明習慣,加強體育課堂常規(guī)與組織紀律,還有利于提高小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幫助其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以下將通過對體育課堂中禮儀教育的分析,提出可行的教育方法。
禮儀教育是一種提高道德修養(yǎng)、健全人格的教育。禮儀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個人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基礎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振奮民族精神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礎教育。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禮儀、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在學生發(fā)展階段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文明習慣都在小學啟蒙階段養(yǎng)成。讓學生從小學習禮儀,有益于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交往能力,使其能積極地傳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學校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識地將禮儀教育滲透到日常的教學中,幫助小學生樹立文明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當前,部分小學生存在不禮貌、不能與他人和睦相處、行為舉止不規(guī)范等情況,在體育課堂上也表現得較為突出。筆者在實踐教學中發(fā)現,體育課上進行分組練習時,有的學生存在不合群、沒有集體意識的現象。同時,當代部分家庭中體育禮儀教育存在缺失。筆者通過訪問和了解淮陰師范學院第一附屬小學的學生家長發(fā)現,部分家庭在體育禮儀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此外,部分體育教師過于注重技能指導,相對忽視課堂禮儀,或者傳統(tǒng)體育的禮儀教育。因此,體育教師特別需要重視對學生的課堂禮儀,從小抓起,讓禮儀成為學生生活和學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可見,體育課堂的禮儀教育已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體育教學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教育手段,理應根據新形勢和自身的特點及有利條件,完成自己的新任務,在體育教學中滲入禮儀等精神文明教育的內容,深化體育教學改革。
第一,在教師形象中滲透禮儀教育。教師的一言一行時時刻刻地影響著學生的言行舉止。同時,教師的儀容儀表、神態(tài)氣質、脾氣性格等細小的方面也有可能成為學生的模仿對象。因此,小學教師應注重自己的形象儀表與言行舉止。那么小學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如何在形象中滲透禮儀教學呢?其一,衣著方面,教師應合乎體育課堂的穿著要求,穿運動服與運動鞋,不穿皮鞋、高跟鞋、裙子等,從著裝上給學生最直觀的視覺教育。其二,語言方面,做到文明與規(guī)范用語,禁止一切不健康言語。其三,在行為方面,教師應給學生樹立好榜樣,禮貌地待人接物。
第二,在理論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體育教學中的禮儀教育,應從體育開學第一課入手。開學第一課,其核心就是樹立體育課堂常規(guī)。以小學一年級體育開學第一課為例,體育教師可以先從課堂常規(guī)——“師生問好”開始,在課堂一開始就向學生傳播體育課堂的文明禮儀,營造和諧友愛的課堂氛圍,接下來在向學生傳授體育基本知識、技能的同時,向學生傳授相關的禮儀知識點。
同時,應在室內課滲透禮儀教育。體育教師如何在室內課,即理論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呢?其實,在體育教學的很多內容中都能體現出禮儀教育。例如,在理論教學《培養(yǎng)正確姿勢》一課中,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并示范正確的坐、立、行、走等身體姿勢,并要求學生做到站立挺直、坐姿端正、行走輕盈而穩(wěn)健,“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展示出學生優(yōu)美的姿態(tài)和良好的精神風貌。
第三,在實踐教學常規(guī)中滲透禮儀教育。首先,在準備部分滲透禮儀教育。準備部分是指為進入正式教學內容前做好的準備,包括心理準備與生理準備。課前,師生問好宣告課堂的開始,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中。接下來的服裝檢查、報告課堂內容等環(huán)節(jié)就是向學生開展文明禮貌、組織紀律、思想作風教育的過程,是滲透禮儀教育的具體表現。在體育課堂的常規(guī)教育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逐漸明白禮儀的重要性,并讓他們體會其中的樂趣。體育教師應提前認真布置場地、準備器材,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和氛圍;注意檢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裝,提前到達上課地點等。上課鈴響后,師生相互致敬、問好,遲到的學生必須喊“報告”,并向教師說明原因,經教師允許后再入列。
其次,在基本部分滲透禮儀教育?;静糠?,即正式的上課環(huán)節(jié)。此環(huán)節(jié)在課堂實踐中所占的時間最多,因此是滲透禮儀教育的重要階段。以分組比賽為例,在分組比賽中,學生在聽清游戲規(guī)則的基礎上,以教師的口令或信號為準,在相同的條件下開展相同的比賽,將小組合作與個人努力相結合力爭取得比賽的勝利。禮始禮終,內外兼修,在任何場合下,教師都應要求學生遵守游戲規(guī)則。
再次,在結束部分滲透禮儀教育。結束部分預示著課堂的結束。在結束部分的教師總結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通過結合學生的一些表現滲透禮儀教育,如在比賽過程中主動幫助隊友或其他小組加油助威,主動攙扶跑步過程中摔跤的同學,課堂教學中認真聽講,遵守游戲規(guī)則,等等。教師通過語言提示,告訴學生這些表現都是文明的行為,值得表揚與肯定。師生再見環(huán)節(jié)同開始上課的師生問好一樣,繼續(xù)保持文明。
最后,在體育課程中滲透禮儀教育。中國武術博大精深,也包含著許多的傳統(tǒng)武術禮節(jié),包括抱拳禮、鞠躬禮等。體育教師要有敏感的洞察力,適時地將中國武術的傳統(tǒng)禮節(jié)用于課堂。在體育課堂實踐教學常規(guī)中滲透禮儀教育,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在課堂上的組織紀律性,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講文明、尊師長、講禮貌的好習慣。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植入禮儀教育,不僅可以提高體育課堂常規(guī)與教學質量,還可以更好地將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落到實處,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學的育人功能。另外,禮儀教育可以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禮儀,指導他們日常行為規(guī)范,使其行為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要求,指導小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培養(yǎng)其社會交往能力與心理適應能力,為其將來步入社會奠定好基礎。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植入禮儀教育,能更好地發(fā)揮體育教學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