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安
【摘要】語文學科是組成小學教育環(huán)節(jié)的重要學科之一,也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對于學生開展日常學習而言有著重要的基礎作用。在小學語文具體教學設計和優(yōu)化之下,語文教師應滲透情感教育的基本內涵,幫助學生在形成良好情感體驗的同時,推動自身身心健康的科學化發(fā)展。本文分析研究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日常教學活動之中,應如何有效貫徹情感教育的基本理念,在設計情感教育結構和內容之中,逐漸完善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體系,從而給予學生不同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生對于語文課程學習的個性化感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
在新課改教育理念的指導之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體系之中引入相應的情感教育內容,這樣在強化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同時,能夠進一步激活學生的語文思維,幫助學生在情感教育的引導之中逐漸健全自身人格。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缺乏充足的生活經(jīng)驗和情感經(jīng)歷,因此在情感體驗之中較為薄弱。而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之中開展情感教育,能夠在強化學生思維的同時,進一步給予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從而使得學生以情感為紐帶,進行日常的交流和溝通,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挖掘教材中情感因素
小學語文教材內容之中包含大量的情感元素,這對于開展情感教育而言有著先天的條件和優(yōu)勢。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深度挖掘語文教材中的情感元素。由于小學生還不具備較為成熟的自主閱讀能力,所以在開展情感教育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主動帶領學生梳理和體會教材內容中的情感主線。在教材之中有許多描述人性真善美的內容,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詳細講解基本詞匯之中重點進行詞匯的深刻分析,保證學生能夠在詞匯學習之外體會到教材內容包含的主旨思想,在此基礎之上能夠進一步升華學生的思想和情感,有效落實情感教育的主要目標。
例如,在《魯濱孫漂流記》教學中,因為課文的篇幅有限,所以僅是將魯賓孫流落荒島時的部分經(jīng)歷呈現(xiàn)給學生。為幫助學生全面認識魯濱孫,了解魯濱孫創(chuàng)造出的生存奇跡,教師可以在原著中尋找一些經(jīng)典的段落引入到課堂,與學生共同分享。這樣不僅能夠擴充語文課堂的容量,學生借助魯濱孫在荒島中的其他經(jīng)歷也能深入感悟到其樂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以及勇于進取的冒險精神。在學習過課文之后,學生也能潛移默化地將魯賓孫的這種精神遷移到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在面對問題時,積極尋找解決途徑,讓學生了解到每個人都并非魯賓孫,但是都可以通過學習魯賓孫的精神逐漸成為“魯濱孫”,這也再次強調了情感教育對學生思想觀念和自身行為的引導作用。
二、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
從小學語文學科具體內在層面分析來看,小學語文學科來源于生活,最終又服務于生活。因此,語文教師在開展情感教育過程中,懂得如何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內容充分連接起來,借助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形成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在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升的大環(huán)境之下,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針對情感教育的基本主題結構,融入相應的信息技術,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生活性與情感性的教學情境,既發(fā)揮了教材內容中的情感因素,又使得學生能夠在生活化的直觀體驗之中完成對于知識的理解和認知,深化學生的情感體會。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可以為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體會與感受,深化情感教育的基本脈絡。
比如在《金色的草地》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把課文中的“我們住在鄉(xiāng)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長滿了蒲公英。當蒲公英盛開的時候,這片草地就變成金色的了”場景,利用多媒體,以圖片和視頻的方式,把“金色的草地”這一場景呈現(xiàn)到學生面前,讓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眼睛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如果學生只通過教師的講解,是不能理解課文中描繪的“花朵張開時,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場景,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不足以他們在腦海中還原這個生動的畫面,而通過圖片和視頻的方式,把課文描繪的畫面更加直觀的展現(xiàn)到學生的面前,便于學生理解,只有學對課文內容理解足夠深刻,才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以及對課文內容的知識掌握程度。
三、尊重學生的主觀情感體驗
在小學語文課堂之中實施和開展情感教育,其主要目的是進一步升華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情感素養(yǎng),以此幫助學生健全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之中應尊重學生的主觀情感體驗,懂得充分給予學生關懷和指引,這樣學生能夠在獲得教師的關注之中,爆發(fā)出強大的學習潛能,并能夠將自己的真實感悟遷移到日常的語文學習活動之中,完成情感體驗的基本內核。
例如,在學習過《金色的魚鉤》之后,每一位學生在老班長身上所學習到的品質會有所不同,教師要針對學生不同的觀點看法做出客觀肯定性的評價,充分尊重學生的主觀情感,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盡情地表達自己展示自己,教師只需要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針對學生不恰當?shù)难孕凶龀黾m正,從而落實情感教育。
綜上所述,為了促使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朝著科學性角度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與學生共同努力之下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結構,融入相應的情感教育體系,這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而言有著重要的價值和功能。在完成教師布置任務之時,學生也能夠形成不同的情感體驗,并推動自身情感素養(yǎng)的科學化發(fā)展,同時深化對于所學習語文知識的理解和認知。
參考文獻:
[1]韓國鳳.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J].祖國,2018,(003):P.0023-0024.
[2]錢水英.試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實踐[J].學苑教育,2018,(007):P.82-83.
[3]楊睛.如何在古詩教學中滲入情感教育——以《贈汪倫》為例[J].語文建設,2018,(32):P.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