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生泉 林森
摘 要:該文以高職院校園林園藝專業(yè)的專業(yè)課程草坪建植與養(yǎng)護為例,探索校企雙方共同在培養(yǎng)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資源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形成高職院校校企共建課程的新模式,為深化校企合作及課程改革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校企合作;課程建設;草坪建植與養(yǎng)護
中圖分類號 G642.0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06-0167-0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Lawn Planting and Maintenance Course Constructed by School and Enterprise
JIANG Shengquan et al.
(C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uzhou 239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lawn planting and mainten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deep cooper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rain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ode, teaching resources and other aspects by both the school and the enterprise, forming a new mode of curriculum co construction betwee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and providing new ideas for deepening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Lawn planting and maintenance
草坪建植與養(yǎng)護是園藝園林類專業(yè)的一門技術性、綜合性和實用性都很強的專業(yè)必修課程,其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使用現代草坪養(yǎng)護和建植理論知識來管理好園林綠地,滿足社會崗位的需要。該課程實踐性強,但在當前實際教學中,往往重視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滯后于崗位需求,導致學生在工作崗位中并不能勝任草坪建植與養(yǎng)護方面的技術人員。因此,加強校企合作,雙方聯(lián)合開發(fā)課程,結合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在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方面深度合作,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1 校企合作調整課程培養(yǎng)目標
1.1 立德樹人 通過課程學習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愛勞動、具有團結協(xié)作精神;具有安全生產和質量管理意識,具有對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備良好的情緒、健全的意識及積極的適應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1.2 實用性 以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為重點,根據職業(yè)崗位實際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逆向設計課程模式。以企業(yè)真實工作需要為導向,構建“工學結合”理念的課程模塊,分別為草坪基礎、草坪建植技術、草坪養(yǎng)護技術、草坪保護技術四大模塊,內容上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1.3 前沿性 課程重視學科最新發(fā)展技術,并將相應的最新技術融入課程中,如現代草坪養(yǎng)護工作中越來越重視打孔和表施土壤新技術,課程系統(tǒng)介紹了這些新技術的作用、作業(yè)機械、技術方案及注意事項等。
2 校企共同確定課程教學內容
雙方確定課程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主體,以預期學習產出為目標導向,以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為重點,根據職業(yè)崗位實際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逆向設計線上教學內容[1-2]。教學內容遵循“實用性、科學性、前沿性”的原則,將課程知識體系提煉總結為4個項目,分別為草坪基礎知識、草坪建植技術、草坪養(yǎng)護技術及草坪保護技術,每個項目設置4~5個核心的任務,形成“基礎—能力—提升”為主線的課程知識體系,符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體系(見表1)。課程教學內容共計56學時,其中項目一草坪學基礎知識8學時,草坪建植技術16學時,草坪養(yǎng)護技術18學時,草坪保護技術14學時,突出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強化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
3 校企共同確定授課形式
3.1 課程知識線上預習 針對學生的學習路徑,課前采用“課前自主學習—平臺釋疑解惑—鞏固反饋”的“三位一體”教學模式。(1)課前自主學習。教師在課程平臺上設置任務點,提前發(fā)放給學生,學生通過研讀線上資料,觀看視頻、學習課件等方式進行自主學習教學內容。(2)平臺釋疑解惑,課程教學團隊在平臺互動區(qū)解決教學大綱中的重點、難點內容以及學生反饋過來的問題。(3)鞏固反饋,教師精心設計作業(yè)和章節(jié)習題,通過學習通平臺,發(fā)放給學生,檢測自學效果,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通過“三位一體”線上教學模式,形成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的PDCA教學小循環(huán),促進教學活動的持續(xù)改進。
3.2 線下實踐教學 授課的過程中,專任教師與兼職教師共同承擔教學任務。結合企業(yè)生產工作,開展課程實踐教學,學生可以從企業(yè)角度,學習企業(yè)所需的技術。以草皮鋪植技術為例,線上理論教學中已經介紹了草坪無性繁殖技術的種類、鋪草皮技術要點及鋪植后的養(yǎng)護技術等理論內容;企業(yè)兼職教師則從生產實際出發(fā)對整個過程進行技術講解,知識點形成系統(tǒng)化,并在實際工程中進行示范操作,指導學生規(guī)范施工,并對草皮鋪植技術的技術要點進行強化實踐。真正達到學生所學的就是企業(yè)所需的,企業(yè)無須在學生進入工作崗位時再進行崗前技能培訓的目標[3-4]。
4 校企共同開發(fā)課程教學資源
為了使學生及社會人士更方便地學習課程的理論及實踐技能,課程團隊依托安徽省網絡課程中心和校級超星平臺,校企共同開發(fā)課程視頻資源、習題、教案等教學資源。目前,課程教學團隊已在平臺已完成25個視頻資源,170個非視頻資源,總容量約10.17G,視頻總時長225min,試題庫1套(166題),所有資源在安徽省網絡課程中心(e會學)和校級超星學習平臺上線,供學生及社會人士免費學習。截至目前,課程已經完成4輪教學,學習總人數為5031人,公告數45次,測驗作業(yè)參與人次為13719人次,總發(fā)帖討論4007人次,參與課程考試1423人,學生對課程評價較高,應用效果好。另外,教學平臺設有互動區(qū),師生可以進行相互討論答疑,解決學生的問題。課程已基本形成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有效融合的課程結構和教學組織模式。
5 校企共同開發(fā)課程特色
5.1 項目載體,任務驅動 以職業(yè)崗位工作“任務驅動、產教融合”的模式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對接草坪生產實際共設計4個項目17個典型工作任務,利用信息技術把季節(jié)性很強的生產項目在一個學習周期內呈現,使學習內容更加完整。
5.2 線下活動,線上呈現 創(chuàng)設生產情景,突出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信息技術將草坪建植、草坪識別、草坪養(yǎng)護、草坪保護的原理形象化展示,使學習者更易理解,如草坪播種技術過程,草皮生產技術過程等,通過模擬動畫展示,使學生較好地理解了其動態(tài)變化過程。利用課程平臺,使學習者與教師進行無縫溝通,提高學習效率。
5.3 課程評價突出實踐導向性 課程采用線上線下成績進行總評,重點突出實踐項目的評價,課程總評成績=線上平臺成績40%+線下項目過程考核60%。線下項目考核指對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知識的掌握及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根據考核手冊分別對每個項目進行考核。其中,線下草坪識別技術、草坪建植技術、草坪養(yǎng)護技術和草坪保護技術實踐項目的權重分別為20%、30%、30%、20%。
6 結語
人才培養(yǎng)主要依托課程建設,通過學校和企業(yè)共同制定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能更好地實現課程教學目的,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得到進一步提升,從而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在當前校企深度融合下,校企共建課程將成為高職院校課程建設發(fā)展的趨勢[5]。
參考文獻
[1]孫燕,李成忠,周霞.產教深度融合共建高職園林技術專業(yè)實踐教學綜合體的探索[J].職業(yè)技術,2017,16(12):29-31.
[2]江生泉.基于MOOC平臺的《草坪建植與養(yǎng)護》課程設計與建設探索[J].安徽農學通報,2017,23(14):173-174.
[3]譚祎,劉小冬,郭春華,等.校企共建模式下園林綜合課程設計教學研究[J].農業(yè)與技術,2020,40(14):173-175.
[4]胡延坤.校企共建《房地產基礎》在線課程的實踐探索[J].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11:104-105.
[5]陳貴清,林小東,陳忠士.校企合作共建“數控技術”精品在線開放課程[J].職業(yè)技術,2020,19(04):84-87.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