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怡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常見惡性腫瘤,其死亡率占女性惡性腫瘤之首,并且在我國近年來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嚴重威脅和影響女性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1]。卵巢癌的發(fā)病無典型的臨床特征和體征,發(fā)現(xiàn)時往往已經(jīng)屬于晚期。CXCL13在結直腸癌、胃癌、乳腺癌和宮頸癌等多種腫瘤浸潤,血管形成和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中具有明顯的相關性[2-4]。雙特異性酪氨酸磷酸化調(diào)節(jié)激酶1b(Dyrk1b)在乳腺癌、胰腺癌、卵巢癌和胃癌等腫瘤呈高表達,而在正常組織呈表達或者不表達,參與了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5]。本研究通過免疫組織化學的方法對卵巢癌組織進行檢測,觀察其表達與臨床病理因素和預后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卵巢癌患者116例為卵巢癌組,年齡31~76歲,平均年齡(56.37±12.38)歲;組織類型:漿液性101例,非漿液性15例;分化程度:高分化29例,中分化23例和低分化64例;FIGO分期:Ⅰ~Ⅱ期18例,Ⅲ~Ⅳ期98例;淋巴結轉移:轉移61例,無轉移55例;腹腔積液:有71例,無45例。患者均行病理確診卵巢癌;術前未行化療和放療;病歷資料完整。選擇同期在我院行卵巢良性腫瘤98例,為良性腫瘤組,年齡25~72歲,平均年齡(55.76±14.19)歲;以卵巢良性腫瘤無病變區(qū)域的組織標本30例為對照組,所有標本經(jīng)醫(yī)院病理科高年資的醫(yī)師復核。
1.2 隨訪分組 卵巢癌患者術后以門診、電話和微信等隨訪方式進行隨訪,患者均隨訪2年,其中死亡患者62例,為死亡組,生存患者54例為生存組。
1.3 免疫組織化學檢測 卵巢癌,卵巢良性腫瘤和正常卵巢組織采用免疫組織化學SP法進行染色。取出石蠟切片,用4 μm切片機連續(xù)切片,經(jīng)過脫水和水化后,使用檸檬酸液體進行抗原修復2 min,用PBS沖洗3次,5 min/次,然后經(jīng)過3%過氧化氫進行水浴10 min,然后用PBS沖洗3次,5 min/次,加入山羊血清50 μl封閉好抗原,并在37℃溫度下孵育,時間為15 min。去除山羊血清,加入CXCL13和Dyrk1b一抗(1∶100),在室溫下孵育1 h,用PBS沖洗,在室溫下孵育15 min后,行DAB顯色,顯微鏡下觀察顯色4~5 min,自來水沖洗后用蘇木素進行復染,PBS沖洗后返藍,梯度乙醇脫水后,使用二甲苯脫水,用中性樹脂封片,并固定。陽性表達的標準:以細胞核和細胞質為出現(xiàn)黃色、棕黃色和棕褐色為陽性表達。通過顯微鏡和圖像采集軟件Zoom Browser Ex在40倍物鏡下,隨機采取陽性部位的圖像,每個組織隨機采集10個陽性細胞的視野,使用Imagepro Plus圖像分析軟件測試每個陽性細胞視野的灰度值。根據(jù)參考文獻[6],計算出代表陽性染色的相對陽性單位(positive unit,PU),每張切片陽性密度最高的區(qū)域隨機選擇5個視野,并求出平均值PU。
1.4 觀察指標 比較3組表達CXCL13和Dyrk1b量的差別,卵巢癌組織表達CXCL13和Dyrk1b量與臨床病理指標的關系,隨訪2年后生存組和死亡組的差異,預測死亡的靈敏度和特異性。
2.1 3組組織CXCL13和Dyrk1b表達量比較 卵巢癌組組織表達CXCL13和Dyrk1b的量明顯高于良性卵巢瘤組和正常對照組(P<0.01),而良性腫瘤組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3組組織CXCL13和Dyrk1b表達量比較 PU值,
2.2 卵巢癌組織CXCL13和Dyrk1b表達量與臨床指標的關系 卵巢癌組織表達CXCL13和Dyrk1b量與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結轉移、腹腔積液、CA125水平和對化療藥物敏感性具有明顯的相關性(P<0.01),而與年齡年齡、絕經(jīng)、組織類型和腫瘤直徑無明顯相關性(P>0.05)。見圖1,表2。
表2 卵巢癌患者組織CXCL13和Dyrk1b表達量與臨床指標的關系 PU值,
2.3 卵巢癌組織CXCL13和Dyrk1b表達量與預后的關系 死亡組的卵巢癌組織CXCL13和Dyrk1b表達量明顯高于生存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3 卵巢癌組織CXCL13和Dyrk1b表達量與預后的關系 PU值,
2.4 卵巢癌組織CXCL13和Dyrk1b表達量在預測預后的臨床價值 卵巢癌組織表達CXCL13和Dyrk1b量在預測死亡方面,通過受試者曲線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CXCL13和Dyrk1b表達量在預測死亡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并且發(fā)現(xiàn)兩個指標通過二元Logistic分析得曲線0.265X CXCL13+0.216XDyrk1b-19.111,形成聯(lián)合檢測指標,其靈敏度87.1%,特異性88.9%,曲線下面積明顯優(yōu)于單純指標CXCL13(Z=2.200,P=0.028)和Dyrk1b(Z=2.573,P=0.010),而在預測死亡方面CXCL13和Dyrk1b兩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4,圖2。
表4 卵巢癌組織CXCL13和Dyrk1b表達量在預測預后的臨床價值
卵巢癌是婦科常見惡性腫瘤,由于卵巢癌位置較深,早期癥狀不典型,發(fā)現(xiàn)往往屬于晚期,所以卵巢癌是婦科預后較差的惡性腫瘤。趨化因子參與了腫瘤的血管形成,在腫瘤細胞黏附,侵襲,增殖和轉移等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CXCL13是趨化因子中的重要成員,在調(diào)節(jié)炎癥和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定方面具有作用,對腫瘤的血管形成和腫瘤細胞的遠處轉移具有重要作用[7]。本研究表明卵巢癌組織標本表達CXCL13的量明顯高于卵巢良性腫瘤和正常對照組,并且發(fā)現(xiàn)卵巢癌組織表達CXCL13量與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結轉移、腹腔積液、CA125水平和對化療藥物敏感性具有明顯的相關性,說明CXCL13參與了卵巢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并且與卵巢癌的惡性程度具有相關性,同時本研究提示CXCL13指標顯示CXCL13與卵巢癌患者化療耐藥具有一定的聯(lián)系。對乳腺癌患者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乳腺癌組織表達CXCL13明顯高于正常組織,并且發(fā)現(xiàn)與患者的預后不良具有顯著的關系[7]。另一項肺癌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CXCL13在肺癌組織的表達明顯高于癌旁組織和正常肺組織,并且其陽性率與腫瘤的分化程度,脈管內(nèi)癌栓和淋巴轉移等具有相關性[9]。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2年隨訪出現(xiàn)死亡患者卵巢癌組織CXCL13表達量明顯高于存活者,說明CXCL13表達量與患者的預后密切相關。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卵巢癌組織CXCL13表達量在預測患者2年死亡方面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當卵巢癌組織標本CXCL13蛋白表達量>38.6 PU,其靈敏度79.0%,特異性88.9%,曲線下面積0.881,說明當卵巢癌組織標本表達CXCL13到一定的量,可能預示著預后不良,提示我們對這部分患者進行早期干預。
圖2 卵巢癌組織CXCL13和Dyrk1b表達量在預測死亡的效能
本研究還顯示卵巢癌組織Dyrk1b表達量明顯高于卵巢良性腫瘤和正常卵巢組織,并且發(fā)現(xiàn)卵巢癌組織Dyrk1b表達量與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結轉移、腹腔積液、CA125水平和對化療藥物敏感性具有明顯的相關性,說明Dyrk1b不僅參與卵巢癌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還與卵巢癌患者的預后和化療耐藥具有明顯的相關性。Dyrk1b是屬于Minibrain/Dyrk家族成員,具有11個外顯子和10個內(nèi)含子,除骨骼肌細胞外在大多數(shù)細胞呈低表達,而在結腸癌,宮頸癌,肺癌和卵巢癌等腫瘤中呈高表達,在卵巢癌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其表達水平是正常卵巢上皮細胞的2~17倍[14]。在一項小鼠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將Dyrk1b敲除的小鼠為引起明顯的表型改變,提示Dyrk1b對生存能力并無明顯影響,不是生存必須的蛋白,但對卵巢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具有關鍵作用[11]。在一項研究中顯示宮頸癌組織Dyrk1b表達量與化療耐藥具有明顯的相關性[12]。Dyrk1b在對宮頸癌患者的影響,顯示隨著并且的進展Dyrk1b陽性表達率越高,使用Dyrk1b抑制劑能夠明顯抑制宮頸癌細胞的增殖,并誘導宮頸癌細胞的凋亡[13]。本研究還顯示在卵巢癌患者死亡組卵巢癌組織Dyrk1b表達量明顯高于存活組,說明卵巢癌組織Dyrk1b表達量是卵巢癌預后的重要指標。本組研究在研究卵巢癌組織Dyrk1b表達量在預測死亡方面的研究,但Dyrk1b表達量>43.17PU時,其預測2年內(nèi)死亡靈敏度為79.0%,特異性79.6%,曲線下面積0.862,說明卵巢癌組織Dyrk1b表達在預測預后方面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聯(lián)合CXCL13和Dyrk1b表達量在預測2年死亡方面明顯優(yōu)于單個指標預測,其靈敏度高達87.1%,特異性88.9%,曲線下面積0.935,說明聯(lián)合檢測能夠提高預測不良預后的效能。
綜上所述,CXCL13和Dyrk1b參與了卵巢癌的發(fā)生發(fā)展,聯(lián)合檢測組織CXCL13和Dyrk1b表達量對預后判斷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