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鵬飛,周 靜,朱瑞楠,蒙 沖,李曉珍,黃海溶,肖 莎
我國肺癌死亡率較高,嚴重危害人群健康。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能使基因表達產(chǎn)物發(fā)生變化,出現(xiàn)遺傳特征的差異。核苷酸切除修復途徑 (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NER) 主要修復DNA加合物引起的損傷。ERCC1是DNA修復酶,對DNA損傷進行識別和剪切。目前研究較多的是ERCC1 C8092A和C118T SNP與肺癌遺傳易感性的關聯(lián)。李劉麗研究發(fā)現(xiàn)ERCC1 C8092A多態(tài)與肺癌遺傳易感性相關,AA基因型比CC基因型患肺癌的風險增高;按吸煙分層后,AA基因型比CC基因型患肺癌的風險仍增高。本研究擬選擇264例肺癌患者和264例非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提取研究對象血液樣品DNA,檢測ERCC1 C8092A位點SNP,比較其與肺癌遺傳易感性的關系,為肺癌的預防提供依據(jù)。
1.1 病例資料
2017年1月1日—2017年10月30日,來自海南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和海南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肺癌患者264例作為病例組,非肺癌患者264例作為對照組。按照年齡、性別、飲酒情況、吸煙情況進行頻數(shù)匹配,病例組和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1.2 流行病學調(diào)查
獲得患者知情同意書后,對患者進行問卷調(diào)查,獲得基本人口信息(姓名、性別、年齡、籍貫、民族等)、吸煙情況(規(guī)定既往吸煙超過半年、平均吸煙>1支/d為吸煙者)、飲酒情況(規(guī)定既往飲酒超過半年,平均飲酒>50 ml/d為飲酒者)以及家族腫瘤史等信息。1.3 DNA提取及其多態(tài)性分析
采集患者2~3 ml的外周靜脈血于枸櫞酸鈉抗凝的真空采血管中,在4 ℃的冰箱保存。提取DNA的方法按照TaKaRa全血DNA試劑盒操作步驟進行,采用質(zhì)譜法分析ERCC1 C8092A位點SNP,委托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檢測。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對照組進行Hardy-Weinberg遺傳平衡定律檢驗。組間比較采用χ檢驗,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計算比值比 (odds ratio,OR
)、95% 的置信區(qū)間 (confidence interval,CI
),以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1 研究對象基本情況
病例組和對照組的基本情況(年齡、性別、飲酒情況、吸煙情況)分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χ=3.282,P
=0.194),兩組具有可比性。528例研究對象中,病例組年齡19~90(60.90±12.44)歲,男性185例 (70.10%),女性79例 (29.90%),吸煙者149例 (56.40%),飲酒者67例 (25.40%);對照組年齡20~92(61.75±14.92)歲,男性184例 (69.70%),女性80例 (30.30%),吸煙者139例 (52.65%),飲酒者61例 (23.10%)。2.2 對照組的Hardy-Weinberg遺傳平衡定律檢驗
ERCC1基因C8092A位點SNP分布的觀察數(shù)和預期數(shù)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符合 Hardy-Weinberg遺傳平衡定律,對照組樣本具有群體代表性,見表1。2.3 ERCC1基因C8092A位點SNP與肺癌易感性的關聯(lián)
ERCC1基因C8092A位點有3種基因型:野生型 (CC)、雜合型 (CA)、突變純合型 (AA)。病例組與對照組基因分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34.125,P
<0.001)。與攜帶CC基因型個體相比,攜帶CA基因型個體肺癌發(fā)病風險顯著降低,其OR
值為0.380。校正混雜因素,年齡、性別、吸煙、飲酒后,ERCC1基因C8092A位點SNPs與肺癌的易感性仍表現(xiàn)相關,與CC基因型比較,CA基因型患肺癌的風險降低。與CC基因型比較,AA基因型患肺癌的風險無顯著變化(表2)。表1 對照組的ERCC1基因C8092A位點SNP Hardy-Weinberg遺傳平衡檢驗
2.4 年齡分層后ERCC1基因C8092A位點SNP與肺癌遺傳易感性的關聯(lián)
對年齡進行分層分析發(fā)現(xiàn),在≥61歲年齡組中,與CC基因型比較,CA基因型患肺癌的風險降低。校正性別、吸煙情況、飲酒情況后,CA基因型患肺癌的風險仍降低(表3)。2.5 性別分層后ERCC1基因C8092A位點SNP與肺癌遺傳易感性的關聯(lián)
對性別進行分層分析發(fā)現(xiàn),在男性中,與CC基因型比較,CA基因型患肺癌的風險降低,在女性中,與CC基因型比較,CA基因型患肺癌的風險降低。校正年齡、吸煙情況、飲酒情況后,CA基因型患肺癌的風險仍降低(表4)。2.6 吸煙分層后ERCC1基因C8092A位點SNP與肺癌遺傳易感性的關聯(lián)
對吸煙情況進行分層分析顯示,在吸煙組中,與CC基因型比較,CA基因型患肺癌的風險降低。在不吸煙組中,與CC基因型比較,CA基因型患肺癌的風險也降低。校正性別、年齡、飲酒情況后,CA基因型患肺癌的風險仍降低(表5)。表2 ERCC1基因C8092A位點SNP與肺癌易感性的關系[n=264,n(%)]
表3 根據(jù)年齡分層后ERCC1基因C8092A位點SNP與肺癌遺傳易感性的關聯(lián)
表4 根據(jù)性別分層后ERCC1基因C8092A位點SNP與肺癌遺傳易感性的關聯(lián)
表5 根據(jù)吸煙分層后ERCC1基因C8092A位點SNP與肺癌遺傳易感性的關聯(lián)
表6 根據(jù)飲酒分層后ERCC1基因C8092A位點SNP與肺癌遺傳易感性的關聯(lián)
2.7 根據(jù)飲酒分層后ERCC1基因C8092A位點SNP與肺癌遺傳易感性的關聯(lián)
對飲酒情況進行分層分析發(fā)現(xiàn),在飲酒組中,與CC基因型比較,CA基因型患肺癌的風險降低。在不飲酒組中,與CC基因型比較,CA基因型患肺癌的風險降低。校正性別、年齡、吸煙情況后,CA基因型患肺癌的風險仍降低(表6)。肺癌是全世界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癌的危險因素包括吸煙、被動吸煙、非腫瘤性肺部疾病、腫瘤家族史、大氣污染、室內(nèi)油煙、免疫性疾病、飲食因素、社會精神因素、體質(zhì)指數(shù)和HIV病毒感染與職業(yè)性暴露等。
郭燕 等研究結果顯示128例鱗癌患者中ERCC1陽性率64.1%,240例腺癌患者中ERCC1陽性者陽性率為50%,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Lv et al研究表明ERCC1基因多態(tài)性可能影響ERCC1 mRNA表達或穩(wěn)定及蛋白質(zhì)功能,可使NER功能受影響,增加基因組的不穩(wěn)定性,引起腫瘤或其他疾病發(fā)生惡性轉化。戴俊程 等選取1 010例肺癌患者和1 011例正常對照,采用基于通路的候選基因選點策略,從NER相關的8個核心基因中篩選出40個標簽SNPs進行檢測和分析,結果顯示6個SNPs (ERCC1 2個, DDB2 2個, ERCC4/XPF 1個, XPC 1個) 與肺癌的易感性相關。調(diào)整年齡、性別、吸煙史和腫腫瘤家族史后,仍有3個SNPs (ERCC1 rs3212948, DDB2 rs830083, ERCC4 rs3136038) 與肺癌易感性存在關聯(lián)。該研究結果顯示攜帶ERCC1 C8092A位點CA基因型個體的肺癌遺傳易感性降低 (CAvs
CC,OR
=0.380, 95%CI
: 0.267~0.541,P
<0.001);校正混雜因素年齡、性別、吸煙、飲酒后CA基因型患肺癌的風險降低 (校正OR
=0.380, 95%CI
: 0.262~0.538,P
<0.001)。張增利研究發(fā)現(xiàn)攜帶ERCC1野生純合基因型 (C/C) 且不吸煙者作為參照,每年吸煙>25包且攜帶野生純合基因型 (C/C) 或雜合基因型 (C/T) 者患肺癌的風險均會提高 (OR
=2.62, 95%CI
: 1.54~4.44;OR
=2.41, 95%CI
: 1.36~4.26,P
<0.01)。說明ERCC1 C118T位點基因多態(tài)與吸煙聯(lián)合作用會增加患肺癌的風險。而本研究未將CC基因型中不吸煙者作為參照,按吸煙分層后發(fā)現(xiàn)ERCC1 C8092A位點CA基因型個體患肺癌風險較低。逯曉波 等研究發(fā)現(xiàn)ERCC1 C8092A位點基因多態(tài)性與肺癌易感性有關,其AA基因型攜帶者比CC基因型攜帶者患肺癌的風險高,尤其在男性中更為顯著(OR
=2.718, 95%CI
: 1.066~6.931,P
>0.05)。而本研究結果為無論男女,與CC基因型比較,CA基因型患肺癌的風險均降低。分析其原因可能為該研究對象為東北人群,而本研究對象為海南人群,不同地域人群基因型遺傳易感性存在差異,因此需要通過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和人群分布范圍,同時也應考慮環(huán)境因素、腫瘤病理分期、多基因作用等多種混雜因素,以得到更可靠的結論。綜上,ERCC1 C8092A位點CA基因型個體患肺癌風險顯著低于其他基因型,可為我國肺癌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