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燕 趙月娥△ 林澤輝 楊振宇 王天磊
(1.海南省中醫(yī)院,海南 ???570203;2.海南省三亞市中醫(yī)院,海南 三亞 572000)
膿毒癥是主要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癥反應[1],其發(fā)病原因較為復雜,病毒、真菌、細菌以及寄生蟲均可引起機體感染[2],進而導致膿毒血癥的發(fā)生。膿毒癥多見于感染性疾病及嚴重創(chuàng)傷患者,其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寒戰(zhàn)、氣促、心慌以及精神狀態(tài)改變等癥狀,進一步發(fā)展可導致膿毒性休克及嚴重膿毒癥[3],還可引起循環(huán)障礙以及器官衰竭,嚴重者可危及生命。目前膿毒癥的治療基本可分為支持治療、病因治療以及免疫調(diào)節(jié)治療[4]。糖皮質(zhì)激素、抗感染藥物、血管活性藥物以及深靜脈血栓的預防為當前臨床治療常用藥物類型[5],其中糖皮質(zhì)激素為臨床治療膿毒癥常用藥物,但是長期使用效果欠佳。近年來,中醫(yī)輔助治療膿毒癥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其中參附注射液可益氣固脫、回陽救逆[6],在臨床應用較為廣泛。本研究采用參附注射液聯(lián)合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膿毒癥,探究其對患者序貫器官衰竭(SOFA)評分、可溶性E選擇素(sE-selectin)水平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納入標準:符合膿毒癥相關診斷標準[7],中醫(yī)證型為陽脫證或陰陽俱脫證[8];Marshall評分>5分;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同意書;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6個月內(nèi)接受過化療者;排除心腎功能不全、腫瘤以及重大手術患者;有嚴重出血傾向及精神障礙患者。
1.2 臨床資料 選取海南省中醫(yī)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膿毒癥患者100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41~68歲,平均(61.82±2.56)歲;輕度膿毒癥患者21例,嚴重膿毒癥20例,膿毒癥休克9例。研究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42~70歲,平均(62.15±2.58)歲;輕度膿毒癥22例,嚴重膿毒癥19例,膿毒癥休克9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嚴重程度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抗感染、液體復蘇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上海通用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526,規(guī)格5 mg/mL)靜脈注射,每次2~20 mg,根據(jù)患者病情調(diào)節(jié)藥量。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參附注射液(雅安三九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43117,規(guī)格50 mL/支)100 mL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靜滴,每日1次。兩組患者均治療7 d后評估患者各項指標。
1.4 觀察指標 1)實驗室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后檢測患者降鈣素原(PCT)、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凝血酶原時間(PT)、APTT、sE-selectin水平。2)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平均動脈壓(MAP)、中心靜脈壓(CVP)、心率(HR)水平。3)比較兩組治療前后Marshall評分、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APACHEⅡ)評分、SOFA評分。
1.5 療效標準[9]顯效:中醫(yī)證候評分為0分或降低≥70%,主癥和次癥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有效:中醫(yī)證候評分降低≥30%,<70%。無效:中醫(yī)證候評分降低<30%,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25.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形式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百分率)[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綜合療效比較 見表1。治療后,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綜合療效比較(n)
2.2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 見表2。治療后兩組 PCT、CRP、IL-6、PT、APTT、sE-selectin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P<0.05),且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下同。
組別研究組(n=50)對照組(n=5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PCT(μg/L)4.52±1.25 1.92±0.51*△4.49±1.24 2.23±0.62*CRP(mg/L)12.65±3.12 8.76±1.78*△12.67±3.13 10.13±2.12*IL-6(pg/L)45.62±5.23 34.12±3.21*△44.23±5.18 38.45±4.11*PT(s)16.24±3.52 12.11±2.64*△16.31±3.53 14.56±3.12*APTT(s)42.57±6.78 32.74±5.23*△42.62±6.81 36.78±6.12*sE-selectin(ng/mL)285.74±52.16 238.76±43.46*△285.62±52.15 257.39±45.18*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見表3。兩組治療后MAP、CVP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升高(P<0.05),且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HR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P<0.05),且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s)
組別研究組(n=50)對照組(n=5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MAP(mmHg)54.76±7.24 76.48±9.26*△55.23±7.26 63.47±8.13*CVP(mmH2O)4.86±1.53 8.46±2.57*△4.83±1.51 6.13±1.84*HR(次/min)131.58±12.74 91.11±9.86*△132.15±12.79 101.25±10.83*
2.4 兩組治療前后Marshall評分、APACHEⅡ評分及SOFA評分比較 見表4。治療后,兩組Marshall評分、APACHEⅡ評分及SOFA評分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P<0.05),且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表4 兩組治療前后Marshall評分、APACHEⅡ評分及SOFA評分比較(分,±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Marshall評分、APACHEⅡ評分及SOFA評分比較(分,±s)
組別研究組(n=50)對照組(n=5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Marshall評分12.13±3.82 6.74±2.13*△12.15±3.83 8.57±2.72*APACHEⅡ評分18.25±4.26 12.58±3.24*△18.36±4.27 15.37±3.68*SOFA評分8.38±2.54 6.12±1.58*△8.36±2.53 7.26±1.92*
膿毒癥的發(fā)生與機體免疫調(diào)節(jié)失衡及炎癥反應有關[10],主要由真菌、細菌以及病毒引起的感染造成。各類感染、創(chuàng)傷性疾病是造成膿毒癥的基本病因[11],機體受到感染后,毒素及細菌進入體內(nèi),激活炎癥反應細胞使其釋放大量的炎性介質(zhì),進而引起全身或局部炎癥反應,若炎癥反應加重并使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則可造成膿毒癥。在膿毒癥狀態(tài)下,機體感染也會加劇全身炎癥反應,繼而推動多種病理學變化進一步發(fā)展,最終引起或加重器官衰竭[12],嚴重時可造成患者死亡。目前抗感染藥物、糖皮質(zhì)激素以及去甲腎上腺素等藥物為臨床治療膿毒癥常用藥物,其中地塞米松在臨床廣泛應用[13],可緩解由病毒、細菌感染引起的中毒癥狀,其抗毒、抗炎及抗過敏作用較好,但是單一使用效果欠佳。中醫(yī)學認為,膿毒癥主要由“毒”引起,由內(nèi)外毒素相互交織而成,其證候為虛實夾雜[14]。毒有內(nèi)外之分,內(nèi)者來自機體水精代謝失常;外者來自時疫之氣、六淫之邪。熱毒可使氣陰虧損,氣血運行失常,進一步發(fā)展可損傷臟腑,加重對正氣的損傷,最終導致器官功能衰竭,故益氣扶正為本病主要治療原則。參附注射液源自參附湯,出自《圣濟總錄》[15],由現(xiàn)代藥理學發(fā)展所得。參附注射液可益氣固脫、回陽救逆,用于治療陽虛(氣虛)效果較好,目前臨床廣泛用于治療膿毒癥。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參附注射液聯(lián)合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膿毒癥效果較好。
PCT可反映全身炎癥反應程度[16],當真菌、細菌感染及膿毒癥發(fā)生時其水平明顯升高。CRP可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激活補體,機體感染或發(fā)生損傷時其水平急劇上升。PT反映凝血因子活性,可檢查機體有無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功能障礙,凝血因子缺乏時PT延長。APTT可反映內(nèi)源性凝血是否正常,也是臨床常用檢測內(nèi)源性凝血系統(tǒng)的一項敏感指標,免疫性疾病或凝血因子缺乏時APTT延長。研究顯示,PT、APTT延長提示膿毒癥病情加重[17]。IL-6為血清炎性因子,參與機體炎癥反應,膿毒癥發(fā)生時其水平升高[18]。sE-selec?tin可表達活化的內(nèi)皮細胞,介導內(nèi)皮細胞的起始黏附,免疫性疾病發(fā)生時其水平升高,參與膿毒癥的發(fā)生及發(fā)展過程[19]。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兩組PCT、CRP、PT、APTT、sE-selectin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且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結(jié)果提示,參附注射液聯(lián)合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膿毒癥可有效調(diào)節(jié)機體實驗室指標,減輕內(nèi)皮功能損傷。CVP可反映右心房狀況,為臨床觀察血流動力學的重要指標之一,可通過測量CVP了解患者血容量,血容量不足時MAP及CVP降低,研究顯示,MAP水平與膿毒癥死亡率關系密切[20]。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組治療后MAP、CVP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升高,且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HR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且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參附注射液聯(lián)合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膿毒癥可有效調(diào)節(jié)機體血流動力學指標,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治療后兩組Marshall評分、APACHEⅡ評分以及SOFA評分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且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參附注射液聯(lián)合糖皮質(zhì)激素可有效改善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參附注射液聯(lián)合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膿毒癥效果較好,可有效調(diào)節(jié)血流動力學指標及實驗室指標,減輕內(nèi)皮功能損傷,改善臨床癥狀及預后。但是本研究在參附注射液聯(lián)合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膿毒癥時對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研究不足,可在之后臨床研究中進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