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
摘要:鋼琴作為西方高雅藝術的代表,音樂學習者在學習西方音樂過程中,對于鋼琴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鋼琴的演奏技巧訓練和音樂表現力的培養(yǎng)對于鋼琴學習者來說是必要的。要想更好地彈奏鋼琴,除了熟練的演奏技巧和鋼琴基本功以外,還需要有一定的音樂表現力。所以在鋼琴培訓過程中,作為鋼琴老師要注重學員音樂表現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將熟練的鋼琴演奏技巧、扎實的鋼琴基本功、優(yōu)異的音樂表現力三者相結合,才能夠更好的演奏出想要的鋼琴曲目。本文重點分析鋼琴彈奏技巧的訓練以及音樂表現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鋼琴演奏? 技巧訓練? 音樂表現力? 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J62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04-0067-03
音樂的彈奏和感情的抒發(fā)和表達是分不開的,每個音樂鋼琴作品都包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為了能夠讓受眾理解感受到作品中包含的作者思想感情,往往需要鋼琴彈奏者通過樂曲彈奏來表達出樂曲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的演奏對于鋼琴彈奏者來說有著非常高的要求,所以在當前的鋼琴音樂培訓中,作為鋼琴培訓老師一定要改變以往的傳統(tǒng)鋼琴培訓模式,打破當前簡單曲目演奏,在鋼琴培訓過程中加入感情表達方式,通過感情和培訓二者融合,提高鋼琴演奏者的音樂表現力,更好地傳達樂曲作品的思想感情,從而引發(fā)觀眾共鳴。
一、當前鋼琴培訓的發(fā)展現狀
(一)基本功不夠扎實
鋼琴作為西方音樂演奏代表樂器,同其他的音樂樂器一樣,都需要鋼琴彈奏者擁有極其扎實的音樂基本功作為鋪墊,如果沒有扎實的基本功作為鋪墊進行鋼琴演奏的話,就像沒有基底的建筑房,風一吹就倒,不能很好的傳達出樂曲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在鋼琴培訓過程中,鋼琴的基本知識就包括有理論的音樂樂理知識、基本的鋼琴手法和技巧、簡單的情感表達等,如果沒有這些基本功作為鋪墊的話,是沒有辦法演奏出動聽的樂曲的。在當前一些鋼琴培訓機構中,鋼琴培訓老師只重視學生樂曲彈奏手法的正確性和樂曲彈奏速度,沒有重視學生的音樂樂理知識以及簡單的情感表達等基本功,導致學生能夠快速的彈出樂曲,但是樂曲的樂曲表達卻是干癟的,沒有靈魂,更沒有感情,演奏十分生硬。
(二)表現欲望弱沒有表演信心
作為一個音樂鋼琴的演奏者,剛開始音樂演奏的時候,應該是昂首挺胸,精神煥發(fā),自信滿滿的。可是很多學生在鋼琴演奏開始的時候,往往都表現出緊張、害怕、怯場的狀態(tài),這對于鋼琴演奏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往往伴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音樂表現力下降,學生沒有對心理緊張的情緒進行及時調節(jié),這就導致鋼琴演奏不能夠發(fā)揮正常水平。因為表現力的大幅下降,樂曲沒有傳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很少能夠引起臺下觀眾的共鳴,很顯然這就導致了音樂演奏的失敗。所以在鋼琴的培訓過程中,作為鋼琴培訓老師一定要多創(chuàng)造學生上臺進行鋼琴演奏的機會,幫助學生克服舞臺恐懼感,緩解巨大心理壓力,讓學生能夠輕松、自然、自信揚揚的完成演奏,大幅提高音樂表現力,更好的傳達出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三)培訓老師專業(yè)素質不高
在鋼琴培訓過程中,鋼琴培訓老師的專業(yè)水平往往能夠決定學生的鋼琴學習效率。而就目前而言,鋼琴培訓過程中很多專業(yè)的鋼琴教師的素質不高,鋼琴培訓素質沒有達到標準。作為鋼琴培訓老師,在對學生進行鋼琴培訓過程中,不僅僅要傳授學生基本的理論知識和音樂基礎知識,還要將基礎知識和實踐操作相結合,讓學生能夠打破紙上談兵的學習局面,親自上手操作,不斷練習鋼琴彈奏。在鋼琴彈奏培訓過程中,老師要將音樂情感培訓和音樂表現力注入到鋼琴培訓中,讓學生能夠提高音樂表現力,學會高超的鋼琴演奏技巧,更好的進行鋼琴彈奏。
二、鋼琴彈奏技巧和音樂表現力的關系
(一)演奏技巧是音樂表現的重要方式
鋼琴的彈奏不能簡單的想象成坐在鋼琴前面,手指輕輕按動越界,踏板往上一踩這么簡單的過程。在鋼琴樂曲演奏過程中,一首樂曲往往包含著復雜的音樂表達技巧和鋼琴彈奏技巧,如果在鋼琴彈奏過程中沒有很好的運用音樂表達技巧和鋼琴彈奏技巧,就不能很好地表達出作品真正的思想感情,難以引發(fā)聽眾的情感共鳴。所以,音樂表現力的重要體現方式就是鋼琴的演奏技巧,通過高超的鋼琴演奏技巧能夠很好的把控每一個音階音符,將每一個樂曲都能夠演奏到該有的音調上,這樣就能夠完整且感情豐富的演奏完一首樂曲作品,傳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引發(fā)聽眾情感共鳴。
(二)音樂表現是演奏技巧的承載體
任何的音樂表演或者是戲劇表演,到了舞臺上都要有一定的舞臺表現力,作為演員也是一樣,到了舞臺上一定要有舞臺表現力。而作為鋼琴演奏者,在舞臺上進行鋼琴演奏,表演的時候一定要充滿音樂表現力,音樂表現力和音樂演奏技巧之間是融會貫通的。二者在鋼琴音樂演奏舞臺上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缺少音樂表現力,鋼琴演奏技巧就會顯得蒼白無力,鋼琴演奏往往不能發(fā)揮出音樂情感,更不能感染觀眾。而缺少鋼琴演奏技巧,如果沒有一首完整的樂曲作為鋪墊,那么音樂表現力也就無從談起。所以,作為鋼琴彈奏者和表演者,音樂表現力和鋼琴彈奏技巧都是舞臺制勝的重要法寶,二者不可或缺。
三、鋼琴演奏技巧的訓練
(一)手指訓練
手指是最直接觸碰鋼琴音鍵的部位,對于手指的訓練是不可或缺的。鋼琴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對手指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要清楚知曉每一個手指存在的弱點,在訓練過程中克服各手指的弱點。盡量提高各手指的支撐力,還可以使用打開手指的途徑,進行鋼琴演奏的四指特殊訓練,從而提高各個手指之間的力量程度和靈活性。
(二)手腕訓練
手腕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如果進行演奏的過程中手腕出現疲勞或者是僵硬麻木,這就很有可能影響到作品的旋律和表現力。所以在室外訓練過程中,一定要將手腕的擺動和作品的旋律節(jié)奏相匹配。將手腕的上下運動、中學運動、左右運動等方式和樂曲中的強音、跳音、八度、和弦等彈奏技巧相結合。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手腕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進行小幅度的運動,從而彈出鋼琴相應的音階音色。所以對于手腕的訓練,要配合樂曲彈奏進行訓練,讓學生有意識刻意的進行訓練,從而掌握手腕技巧。
(三)手臂訓練
手臂訓練無疑是整只胳膊都要加入到音樂訓練中,手臂訓練的靈活運用對于作品的演奏成功與否也非常重要,所以學生和教師都應該認識到手臂訓練的重要性。在訓練過程中,由于八度和弦都需要大臂的力量,除此以外,在一些樂譜的連貫之處和樂曲轉彎之處都需要用到手臂進行配合演奏。
(四)指法技巧訓練
對于學習者的指法技巧訓練,就是讓鋼琴學習者能夠注重樂曲中不同的音階、音調以及和弦所要掌握的基本指法技巧,訓練過程中還要掌握不同的調式。每個音樂作品都包含著復雜的演奏技巧和指法技巧,所以在訓練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法訓練,大大提高學生的音樂演奏指法技巧,能夠更好的進行樂曲作品彈奏。
四、音樂表現力的培養(yǎng)策略
(一)分析音樂作品
鋼琴演奏的每一首作品都包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相關的人生閱歷和體驗。通過引導學生分析作品的相關寫作背景和時代特征,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作品所包含的個人情感以及時代特征。這樣的話就能夠讓學生在鋼琴演奏過程中,通過情感的抒發(fā)和技巧的使用,更好的傳達出作品所要傳達的思想,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引發(fā)臺下觀眾的情感共鳴。所以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就應當帶領學生走進作品,把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作曲家的人生經歷以及風格特點等全部講給學生,確保其能夠充分把握其中的情感,更好地應用在演奏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演奏表現力。一般音樂流派不同,其演奏技術也會有一定的差異,比如巴赫與海頓的作品在演奏時應當控制好力度和速度,不能太快;而貝多芬的作品在演奏過程中應當展現出恢弘的氣勢;演奏莫扎特的音樂時要保持旋律的顆粒感,整體聲音要均勻流暢。
(二)加強樂譜研究
對于音樂樂譜的研究,不僅僅是音樂老師的任務,同時也是學生的任務,樂譜的研究可以了解作者的內心世界,解讀音樂語言。音樂彈奏過程中,通過對樂譜的深入研究,可以了解作者的內心思想感情,更好更快的掌握音樂演奏技巧。在平常樂譜研究訓練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樂譜學習標記,通過老師的指點和引導加以練習,更好的掌握鋼琴彈奏技巧和指法,能夠更流暢的演奏出樂曲作品,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教學過程中還要培養(yǎng)學生形成嚴格認證的讀譜習慣,可以準確表達出所有音符、音樂術語以及休止符的時值,認真研究樂譜上的標記,明確樂句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好地進行演奏。此外,還要讓學生掌握節(jié)拍、指法、奏法和音高,明確樂譜的和聲與曲式結構,全面把握作品的基本感情,了解作品內容,讓學生形成對作品的理性思考,強化思維能力,最終提升音樂表現力,強化音樂感知力。
(三)提高興趣
對于音樂的學習而言,首先要有音樂學習的興趣,這樣才能使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不斷樹立學習信心,提高音樂演奏能力和表現力。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作品表達和樂譜研究了解作品的相關內容和思想情感,并且將自己的認知和樂曲作品內容相融合,這樣就使樂曲作品在彈奏過程中更具有靈活性和表現力。在培訓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演奏技巧和手法技巧的教授,學習過程中作為音樂老師一定要對學生的音樂學習進行肯定和鼓勵,保護學生的音樂學習信心,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作靈感。帶領學生走進樂曲,了解音樂,學習音樂,不斷挖掘音樂的藝術魅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彈奏表演過程中,更加全身心的投入,提高音樂表現力。
(四)強化演奏心理素質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鋼琴演奏者,絕不能忽視心理素質在演奏過程中產生的影響,這是決定鋼琴成功演奏的關鍵。鋼琴演奏本身是一項極為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也是演奏人員心理思維和演奏技能相作用的過程。心理素質給鋼琴演奏帶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這幾方面:一是情緒。演奏過程中,演奏人員的情緒會直接給其表演帶來影響,一旦產生異常情緒,往往很難成功完成演奏任務。二是性格。外向型的演奏者心理素質比較穩(wěn)定,演奏過程中不易怯場。三是個人意識。鋼琴演奏本身是各項動作和技能的組合展現,往往要在同一時間內完成某個動作,但很多時候人在同一時間只能完成一個動作,其他必須要在下意識之下實現,所以在演奏過程中絕不能有所顧慮。要想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必須要幫助其樹立起演奏自信,在日常訓練中學會心態(tài)調節(jié),苦練鋼琴演奏基本功,同時多積攢一些舞臺經驗,在日常教學中給學生多提供一些表現自我的機會,鼓勵多上臺表演,提升駕馭舞臺的能力,確保上場之后不易怯場,將自己的真實水平完全展現出來。
(五)提升音樂素養(yǎng)
音樂素養(yǎng)是一項綜合型的理論基礎,其中包含的內容眾多,不但有節(jié)奏、視唱、欣賞,還有創(chuàng)作和音樂史等,不論是學習哪種音樂類型,保持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都是極為關鍵和重要的。而要提升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就必須提升音樂素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途徑培養(yǎng)音樂素養(yǎng),比如開展節(jié)奏游戲、視聽比賽以及樂譜速記等等;或者引導學生多學習一些不同時期的音樂作品,多看音樂會,以此提升音樂欣賞能力。
五、結語
音樂表現力的培養(yǎng)和鋼琴演奏技巧訓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積累,不斷提高音樂學習能力來實現。在音樂學習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基本功的培養(yǎng),傳達學生具有針對性和先進性的音樂演奏技巧,幫助學生提高音樂表現力。
參考文獻:
[1]王思婷.鋼琴演奏技巧對于音樂表現的重要作用及訓練方法[J].北方音樂,2020(02):69-70.
[2]張君良.鋼琴學習中的訓練和音樂表現相關性[J].北方音樂,2020(05):54,59.
[3]劉馨澤.鋼琴培訓中的音樂表現力研究[J].北方音樂,2020(05):148,150.
[4]陳樂珈.探析鋼琴演奏中音樂表現與演奏技巧的關系[J].黃河之聲,2020(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