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嶸
人際吸引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教師吸引的學生越多,就越容易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所以,教師在班級管理中必須重視與學生的交往,增強自己對學生的吸引力。
巧用“鄰近律”,深入教育對象
根據(jù)人際吸引規(guī)律,縮短空間距離、增加交往頻率可以增加人際吸引的程度和概率。因此,教師要主動尋找接近學生的機會,縮短與學生間的空間距離,加大對學生的情感投入。
我接手的班級是六年級重新組建的一個新班級,剛接手這個班級時,我明顯感覺孩子們跟我不親近。我上完課就回到辦公室休息,上課時我又必須嚴肅。這樣一來,我和孩子們之間明顯有隔閡,孩子們只是把我當作一個傳授知識的人,而不是一個可以信賴的人。我一直琢磨著,怎樣才能與學生更加親近,讓學生信賴我?突然,我靈光一閃:中午給孩子們打飯不是一個絕妙的與孩子們接觸的機會嗎?于是,在第四節(jié)課結(jié)束后,我走進教室,戴上口罩和手套,拿起飯勺,一副專業(yè)的樣子。孩子們一個個不可思議地望著我,有的在小聲討論,有的望著我笑,我想他們大概是“受寵若驚”吧。我拿起飯勺,麻利地給孩子們打飯菜,并細心詢問他們:“你喜歡吃胡蘿卜嗎?你要多吃一點,長這么瘦……”孩子們享受著“VIP服務”,個個心花怒放。從我手中接過飯碗的孩子,都恭恭敬敬地對我表示感謝。突然間,我覺得我和孩子們之間的距離比之前近了一大步。以后的每餐飯,只要有時間,我一定會到教室給孩子們打飯,珍惜每一次和孩子們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多用“對等律”,發(fā)現(xiàn)學生優(yōu)點
對等規(guī)律是指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總是喜歡那些喜歡自己的人,討厭那些討厭自己的人,也就是說“喜歡”具有回饋效應。沒有一個學生喜歡整天批評自己的教師,教師要想讓學生從心底接納自己,首先要學會把自己的心交給學生。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優(yōu)點,我們也要找機會把它放大,再找個合適的時機進行表揚,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喜歡自己的,教師心里是重視自己的,從而喜歡上教師。人們常說“親其師,信其道”,當學生從心底喜歡教師了,就沒有理由不接受教師的教育。我們要對學生傾注我們的愛心,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尋找合適的機會表達我們的愛意。如此,師生關(guān)系一定是十分融洽的,處于這樣融洽和諧氛圍中的教師也一定是快樂的。
善用“相似律”,師生打成一片
在人際交往中,人們身上的相似性因素和一致性因素會成為吸引彼此的條件。教師雖然在年齡、經(jīng)歷等方面和學生有著很大的差別,但是我們可以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fā),努力尋找和學生的相似之處,提高對學生的人際吸引力。比如孩子們都喜歡游戲,我們可以通過游戲走進他們。
“老師,我的‘五行銀行積分超過20分了,您準備給我什么獎勵呀?”下午第一節(jié)課是班會課,我剛走進教室,那些積分比較高的同學就開始“圍攻”我了。相反,那些得分較低的同學則耷拉著頭,一副沒精打采的樣子,因為這節(jié)班會課我這個“行長”就是來“算賬”的。我拿過那些得分較低的同學的“存折”過來一看,好家伙,居然還有負分的。我轉(zhuǎn)過頭笑呵呵地對同學們說:“我們班本周出現(xiàn)了兩種‘fù翁,一種是‘富有的‘富,一種是‘正負的‘負,不管怎么說,‘負翁同學你也不差,畢竟你曾經(jīng)也‘富過,對吧?希望你們下周好好加油,爭取從‘負翁變?yōu)椤晃??!边@個類似“大富翁”的“五行銀行”積分游戲,我和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我這個“行長”也沉浸積分兌換的快樂中。
為了更好地融入孩子當中,教師應該放下架子,彎下身子,和學生打成一片,多和孩子談論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做一些他們喜歡的游戲,讓孩子感受到教師和他們之間有很多相似之處,從而更加信賴教師。
智用“個性吸引律”,提高人格魅力
人際吸引規(guī)律中的個性吸引原則告訴我們:良好的個性特征是人際吸引的重要因素。教師要加強個人修養(yǎng),提高人格魅力,不僅善于用道理來說服學生,還要學會用人格的魅力去感染學生。
教師要不斷學習,努力發(fā)展自己的專業(yè)能力,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上“推薦一本好書”的口語交際課時,如果我們能坐下來和孩子們討論曹文軒的《草房子》中杜小康人生的孤獨和堅強、高爾基的《童年》中外祖母的慈祥善良,我想,孩子對我們一定是敬佩不已的,熱愛文學的教師一定是閃閃發(fā)光的。當然,教師可以從各個方面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讓學生崇拜自己,努力朝學生心目中的那個“超人”形象靠攏。
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單純又最敏銳的人,他們能體會到教師的良苦用心。教師所做的點點滴滴,他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讓人際吸引架起師生溝通的橋梁,讓孩子的心和你靠得更近吧!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光谷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