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蕭紅的小說語言極具個人特色,既帶有孩童的天真稚氣,又飽含成人世界的敏感與智慧。在高度詩化的語言背后,是不合時宜的詞語拼貼、豐富而感性的生活細節(jié)、虛詞的有意識使用……蕭紅的動物小說熔詩、畫為一爐,動物常在畫面中占據(jù)重要位置,鏡頭的推拉為蕭紅的小說展開了一片極具縱深感的內在空間。
關鍵詞:蕭紅 動物小說 語言 詩性
萬物有靈,語言亦有靈。蕭紅的語言初看可能并無驚奇之處,讀完卻令人回味無窮,像綠茶,赤日炎炎的夏天猛灌一杯下肚之后,才驚覺喉舌的香醇與回甘。誠如蕭軍所言:“她的作品特點,簡單地說,就像秋天草葉上的一顆露水珠,在太陽底下閃爍。她的文章清新、秀麗、透明,也寫得很隨便。使你感覺到淡淡的哀愁。她真正告訴你悲哀了嗎?沒有,這就是她作品藝術上的魅力。”蕭紅的小說語言中帶有無意識的直覺與童心未泯的稚氣,詞語和句子沒有經過過多的理性過濾,就從筆端汩汩流出,隨手拈來,涉筆成句。
一
蕭紅在語言的組織和處理上儼然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天分,在她的筆下,看似不合時宜的詞語拼貼和組合,居然能夠產生渾然天成的藝術效果。這種不事雕琢甚至不符合語法規(guī)則的語言,與蕭紅的兒童視角是分不開的,兒童尚未對世界形成理性全面的認識,故而語言也就不可能呈現(xiàn)出謹嚴和富有邏輯的特質,而是充滿幻想和跳躍。透過小豆的眼睛,我們能夠看見:“相同一個小世界,相同一個小城,那里什么都有:蝴蝶、蜻蜓、蚱蜢……蟲子們還笑著,唱著歌。草和花就像聽著故事的孩子似的點著頭。下雨時蓮花葉扇抖得和許多大扇子似的。蓮花池上就滿是這些大扇子了。”跟隨小環(huán)的腳步,我們能夠聽到:“山上的蟲子在憔悴的野花間,叫著憔悴的聲音??!”孩子眼中的世界,沒有精心選擇的本體喻體之說,聲音也可以是憔悴的,但正是因為這樣不合常規(guī)的搭配,反而會表現(xiàn)出一種間離的陌生化情感效果。靈感來襲之際,有的作家為了及時捕捉它而來不及對語言進行精雕細琢的組合建構,但語言并不因此而變得粗糙,反而具有鬼斧神工點化之神韻。蕭紅語言的陌生化效果,增加了讀者藝術感知的難度和時間,反而使事物在新鮮明麗之余,別有一番哀沉低落的風味,大大增添了小說的藝術性。
蕭紅小說語言的間離效果離不開日常生活細節(jié)的土壤,正如卡西爾所言:“語言學家們一直強調,言語并非根植于生活的散文性,而是根植于生活的詩性上;因此必須在主觀感受的原始能力中,而不是在對事物的客觀表象的觀照或按某些屬性類分事物的過程中去尋找語言的終極基礎。”蕭紅的動物敘事往往是去往人類或是動物日常的俗務中探尋生活不可企及的神秘性質,在如實表現(xiàn)日常世界的同時,毫不降低生活無法擺脫的復雜性和豐富性。蕭紅這樣描寫日落時分的動植物:“是凡跟著太陽一起來的,現(xiàn)在都回去了。人睡了,豬、馬、牛、羊也都睡了,燕子和蝴蝶也都不飛了。就連房根底下的牽?;?,也一朵沒有開的。含苞的含苞,卷縮的卷縮。含苞的準備著歡迎那早晨又要來的太陽,那卷縮的,因為它已經在昨天歡迎過了,它要落去了?!焙唵蔚囊欢尉拔锩鑼懼?,充滿了感性的生活細節(jié),有些生物在夜晚入睡了,有些生物卻是永遠地沉睡了,輕描淡寫的生與死之間,詩意撲面而來。蕭紅寫受困的小豬:“水的稀薄的氣味在空中流蕩,沉靜的黃昏在空中流蕩,不知誰家的小豬被丟在這里,在水中哭喊著絕望地尖叫。水在它的身邊一個連環(huán)跟著一個連環(huán)地轉,豬被圍在水的連環(huán)里,就如一頭蒼蠅或是一頭蚊蟲被繞入蜘蛛的網(wǎng)絲似的越掙扎,越感覺網(wǎng)絲是無邊際的大。小豬橫臥在板排上,它只當遇了救,安靜的,眼睛在放希望的光。豬眼睛流出希望的光和人們想吃豬肉的希望絞結在一起,形成了一條不可知的繩?!笔捈t精準地捕捉到小豬和人們眼睛里的兩種希望,這兩種希望卻可笑地導向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恰是這些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之處,構成了蕭紅動物敘事語言動人的詩性。
虛詞的有意識使用會造成文本的空靈、飄逸、詩化。確定性寫作要求詞語具有絕對準確性,不確定性的寫作卻熱衷于突出虛詞,讓句子的意義漂浮和模糊起來。在蕭紅的詩性動物敘事中,虛詞在文本中俯拾皆是?!斑@時江上的飛鳥,展著翅子從水面上飛去了,飛到遠處繞了一個彎子,有的飛得不見了,有的仍舊落在水上,看那樣子像是在坐著似的,那水鳥胖胖的,真好像是白鴿子?!边@短短的一段水鳥的描寫中,出現(xiàn)了兩個“了”,兩個“像是”,兩個“有的”,這些虛詞大面積地出現(xiàn)在小說中,會使小說的語言帶上濃烈的抒情性,營造出空靈神秘的意境。蕭紅的動物敘事中,語言常常呈現(xiàn)出一種“表里不一”的悖論性,這是因為在兒童視角的背后,還藏有一個歷經滄桑的成人視角?!袄像R自己在滾壓麥穗,勒帶在嘴下拖著,它不偷食麥粒,它不走脫了軌,轉過一個圈,再轉過一個,繩子和皮條有次序地向它光皮的身子摩擦,老動物自己無聲地站在那里?!泵髅魇且欢瘟钊藗涓行乃岬目嚯y描寫,蕭紅卻用極度冷靜的語言來敘述,仿佛在講述一件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事情?!霸僬f那豆腐房里邊也發(fā)生過不幸:兩個伙計打仗,竟把拉磨的小驢的腿打斷了。因為它是驢子,不談它也就罷了。只因為這驢子哭瞎了一個婦人的眼睛(即打了驢子那人的母親),所以不能不記上。再說那造紙的紙房里邊,把一個私生子活活餓死了。因為他是一個初生的孩子,算不了什么。也就不說他了?!笔捈t寫“不幸”,使用的形容詞竟然是“算不了什么”,這種輕與重的顛倒使我們從“不說”中體會到了比“說”復雜沉重得多的東西——弱小者生命的無足輕重,以及人們對生命的愚昧和漠視。從表面上看,蕭紅語言的工作是將苦難加以淡化和弱化,但實際上,正是由于這種淡化和弱化的方式,反而使得語言背后的重量更加深化和強化了。
二
蕭紅曾經受過良好的美術訓練,于是常常用畫家的眼光去攝取和布置自然風光或是人事景象,她的小說熔詩、畫為一爐,在這些畫面中,動物常常占據(jù)重要的位置。閱讀蕭紅的小說,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蕭紅偏愛推攝鏡頭,在鏡頭的推拉過程中,景別由大向小過渡,視線由分散變?yōu)榧校尘坝蓪嵉教?,動物在鏡頭的推拉中常常充當兩種角色:序幕或是背景。動物充當序幕時,常常出現(xiàn)在人物活動之前,營造出一種作者想要的氛圍,或是作為一種充滿隱喻的象征。日軍進村之前,蕭紅是這樣描寫景物的:“大院子里的馬棚和牛棚,安靜著,像等候惡運似的??墒遣蝗涣?,雞、狗和鴨鵝們,都鬧起來,就連放羊的童子也在院中亂跑。馬,認清是馬形了;人,卻分不清是什么人。天空是月,滿山白雪,風在回轉著,白色的山無止境地牽連著。在浩蕩的天空下,南山坡口,游動著馬隊,蛇般地爬來了。二叔叔在炮臺里看見這個,他想災難算是臨頭了,一定是來攻村子的?!辩R頭的畫面先捕捉到的是大院子里馬、牛、雞、鴨等動物們的特寫,營造出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般惶恐不安的氛圍,預示著日軍人馬帶來的戰(zhàn)爭和災難,后來推到遠景,讓我們逐漸看清蛇形的馬隊緩慢地“爬”進村子里,最后才現(xiàn)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和語言。動物的特寫已經為人物活動的開展鋪設好了序幕,故而我們不會對二叔叔的言行感到突兀。
除了序幕,動物還時常在蕭紅的小說中充當人物活動的背景或是底色。蟬聲和蚊聲都是蕭紅喜歡用的。“蟬在樹梢上吵鬧,人們在樹下坐著,荷池上的一切聲音,送進老齊的窗間來,都是穿著憂悒不可思議的外套。老齊煩擾著?!薄爱斴砹ν鄣巧霞毸榈脑掠霸谒剡吚@著的時候,那已是當日的夜,公園里只有蚊蟲嗡嗡地飛。他們相依著,前路似乎給蚊蟲遮斷了,沖穿蚊蟲的陣,沖穿大樹的林,經過兩道橋梁,他們在亭子里坐下,影子相依在欄桿上。” 蟬聲加重了人物的煩憂,蚊蠅則代表著陰魂不散的打擾,景與情的交融中,讀者們不難從此刻人物的真實心情中找到同感與共鳴。在《王阿嫂的死》中,小環(huán)梳頭的同時,蕭紅為我們展現(xiàn)出遠山的背景:“遠處的山反映著種種樣的朝霞的顏色。山坡上的羊群、牛群,就像小黑點似的,在云霞里爬走。小環(huán)不管這些,只是在梳自己毛蓬蓬的小辮?!辩R頭從小環(huán)梳頭的特寫移至遠山的牛群羊群,又從牛羊群移至小環(huán)的特寫,不但擴充了畫面的空間,還使得鏡頭具備了情緒化的表達,讓我們不禁為天真無知的小環(huán)即將到來的命運感到擔心。同是《王阿嫂之死》,小說的最后,作者這樣寫:“林中睡著王大哥和王阿嫂的墳墓。村狗在遠近的人家吠叫著斷續(xù)的聲音……”故事結束了,村狗的吠叫卻仿佛一直回蕩在讀者的耳畔,比起畫面的背景設置,蕭紅更偏愛于將動物的叫聲置于畫面的最底層,這種“斷腸聲”極大程度地渲染出一種低沉感傷的氣氛。
鏡頭的推拉為蕭紅的小說展開了一片極具縱深感的風景畫面,這是蕭紅的空間觀,實際上,蕭紅小說中的時間觀也值得推敲。蕭紅在上下文中,只用了“十年”“年盤轉動了”兩個標題來濃縮十年這一時間單位中的滄海變換,它使我們感受到亙古不變的人生悲涼,有一種在驚心動魄中無所依托的惆悵心境。雙重視角之下,回憶像一座橋梁溝通起當下與過去,兒時的“我”和成年的“我”,在蕭紅的小說中交替浮現(xiàn)。蕭紅的小說之所以表現(xiàn)出零散化的特點,與回憶時的邏輯跳躍有很大關系,歲月沉淀出的那些印象最深的片段,不是按照很強的邏輯性排列的,而是抒情式地呈現(xiàn)的。蕭紅在寫作中頻頻出入于過去與當下,通過回憶,過去的一切在當下的現(xiàn)實中復活和延續(xù),因而具有一種永恒的意味。
參考文獻:
[1] 陳佳冀.中國當代動物敘事的類型學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
[2] 劉恪.現(xiàn)代小說語言美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3] 季紅真.蕭蕭落紅[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4] 章海寧.蕭紅畫傳[M].哈爾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11.
[5] 蕭紅.蕭紅小說全集[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6.
[6] 徐明.影視攝像與剪輯[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8.
作 者: 付中夏,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現(xiàn)當代作家作品。
編 輯:曹曉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