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開展中學課堂教學活動之時,數學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夠有效幫助高中生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可以說,通過滲透數學文化,能夠更深入地傳授高中生數學發(fā)展史、應用以及趨勢。因此,教師必須要重視起高中生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的實踐策略,才能夠達成教學有效性的目標?;诖?,文章首先針對數學文化的含義以及重要性展開分析,并視為切入點,同實際情況相結合,提出數學文化在中學課堂教學中的高效實踐策略。
關鍵詞:數學文化;中學;課堂教學
一、 前言
數學文化,屬于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一個極為關鍵的內容,能夠為高中生詳細講述數學的發(fā)展史、數學知識應用以及未來發(fā)展趨勢,可以有效協(xié)助高中生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由此可見,針對高中數學教師而言,必須要探尋更加高效的數學文化實踐策略,才能夠對高中生思維的深刻性、條理性、數學文化意識做出有效的培養(yǎng),促使高中生能夠對數學文化有深刻的領悟,能夠具備更高的數學問題探索、分析與處理能力,在全面提升高中生的數學成績的同時,保障教學工作能夠收獲預期的成效。
二、 數學文化的含義以及重要性
針對于數學文化的含義而言,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廣義,另一方面是狹義。在狹義的數學文化之中,主要包含形成與發(fā)展的過程、語言、精神、觀點、方法以及全部思想。例如:一些數學常識、數學公式、數學定義以及數學概念等。而對于廣義的數學文化來講,除了包含狹義的內容以外,還對數學發(fā)展期間的整體文化關系、數學教育、數學美學、數學史學有所涉及,例如:數學魅力、數學故事、數學人物等。在以往開展數學教學期間,只是對高中生展開數學方法、數學技巧的教學,并未過多涉及文化內容,造成眾多的高中生認為數學科目的學習過于復雜、過難,進而喪失學習數學的信心與興趣,造成高中的數學教學效率無法提升?,F(xiàn)如今,在高中數學的教學方式、教學觀念方面,存在眾多的不足,已經無法對現(xiàn)代化的高中數學教學要求做出滿足,而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數學文化的滲透與實踐,能夠從文化的層面出發(fā),將數學的價值充分加以發(fā)揮,進而將高中生的學習狀態(tài)做出轉變,對高中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積極性、自主性做出培養(yǎng),將數學教學的效率提升,確保高中生能夠始終保持高度的熱情、興趣面對數學學習,將學習動機提升、學習情緒穩(wěn)定、學習態(tài)度端正,進而掌握更加靈活的學習方式。確保高中生能夠成為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主體,為高中生的終生學習、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推動高中數學科目教學過程中數學文化的長遠、穩(wěn)定發(fā)展。
三、 數學文化在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中的實踐
(一)概念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
在高中的數學教材之中,存在眾多的公式、定義以及概念,因此,教師應該通過教材當中的定義,從而對高中生的數學文化展開有意識的培養(yǎng),促使高中生能夠對數學文化有更深層次的感受,如此,不僅能夠確保高中生可以將數學文化在數學課程學習中起到的關鍵作用有所明確,同時,能夠迅速吸納數學文化,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之中,能夠充分運用數學文化。在開展教學活動期間,教師還需要同高中生共同討論所需要學習的知識,對數學知識的依據、理論有更深的掌握,促使高中生在交流以及思想中,能夠對概念潛移默化地了解,從而形成新知。
例如:在開展教學活動期間,教師可以將《九章算術》中的數學文化融入教學活動當中。如題:在中國古時所著的《九章算術》當中的“開立圓術”提到“置積尺數,以十六乘之,九而一,所得開立方除之,即立圓徑?!笨梢哉f,“開立圓術”等于將已知球的體積V給出,求其直徑d的一個近似公式:
d≈3169V
而在教學中,還運用類似的公式,將π=3.1415926作為依據,判斷下列類似公式中最為正確的一個( ?)。
A. d≈3169V
B. d≈3300157V
C. d≈32V
D. d≈32111V
在該題目當中,并沒有要求高中生直接將四個公式以及球的體積公式進行對比,而是應該采取類似公式當中最為正確的一種相對獨特、隱蔽的設問方法,促使高中生能夠自主地去找尋判斷方式,在題目當中所提到的《九章算術》是在古代東漢時期創(chuàng)作的,在整本書當中,共計有九章內容,在書中共計采集了246道數學問題,并且將每個問題的解決方式做出了展示,通過此,能夠將日后中國數學的基礎奠定,還將各種體積、面積的算法做出解決,為數學的未來發(fā)展做出可觀的貢獻。可以說,《九章算術》能夠將中國民族的輝煌與驕傲體現(xiàn),教材中球體積公式的由來,更是將中國古時數學家的智慧集結。在魏晉時期,數學家劉徽提出了一個傳承千余年的觀點,即“割圓術”,另一個偉大的貢獻便是球的體積,劉徽找尋了一個叫做牟合方蓋的圖形,并且將球內切的牟合方蓋體積與球的體積比π4發(fā)現(xiàn),從而將求球的體積轉變?yōu)榍竽埠戏缴w的體積。在百年以后,中國進入了南北朝時期,數學家祖沖之與其兒子提出了祖暅原理,在原理中指出: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通過祖暅原理的應用,將牟合方蓋的體積求出,另外,將球的體積公式:V=4π3R3得出。高中生通過解題的過程,不僅對創(chuàng)新意識有所體會,同時,還對數學文化有所了解,從而將數學解題放置于整體的數學思維培養(yǎng)當中,促使高中生在感受數學文化期間,帶來心靈的慰籍以及愉悅的體驗。
(二)解決問題中滲透數學文化
將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加以運用,對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做出有效解決,是學習數學的主要目標。在數學文化運用并解答數學問題期間,教師需要引導高中生對題意進行清晰的審視,對其中可能蘊含的不同狀況做出細致分析,如此,才能夠將數學文化實踐的標準明確,從而讓高中生更好地解答數學問題。在解答問題之時將數學文化加以運用,能夠確保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更加簡易,也能夠協(xié)助高中生將數學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得以運用,促使高中生思維能夠變得更加敏捷,有效活躍高中生的大腦,確保高中生在對數學文化有所感知的同時,能夠更加合理地實踐數學文化,從而對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做出更精確的解答,對高中生綜合思維能力的養(yǎng)成帶來一定協(xié)助作用。
(三)在課外活動中滲透數學文化
在實際開展高中數學科目的教學活動期間,數學教學是有限的,因此,可以通過課余時間的戶外活動,從而將數學文化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滲透與實踐得以延續(xù)。例如:教師可以組織數學史的演講活動,要求高中生利用圖書館、互聯(lián)網等自主去查閱各種與數學相關的數學人物歷史、數學故事等資料,隨后,在班級展開演講。如此,不僅能夠將高中生的資料收集與歸納整理能力、語言組織能力、資料查閱能力做出培養(yǎng),同時,能夠將高中生的知識視野拓寬,促使其對數學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為高中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帶來一定的協(xié)助作用,從而將數學文化在高中數學科目教學過程中的滲透與實踐力度加大,進而將高中數學的教學效率、教學質量全面提升。
(四)注重課堂氛圍的營造
在高中生對數學知識展開學習的過程當中,氛圍的營造十分關鍵。目前,絕大多數的高中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存在畏難的心理,教師如果向高中生大量灌輸數學知識,不僅會造成高中生難以跟上教師的教學步伐,出現(xiàn)成績落后的現(xiàn)象。同時,也會造成課堂的教學氛圍過于乏味、枯燥,導致高中生喪失學習的興趣。而通過數學文化的融入與實踐,教師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向高中生介紹數學家堅持不懈、不斷探索的歷程,從而激發(fā)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對數學更加了解、更加熱愛。
(五)利用多媒體技術展開數學文化教學
現(xiàn)如今,科學技術正在深入研發(fā)與大力推廣,促使教學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斷地做出改革與創(chuàng)新,在開展高中數學科目的教學活動期間,想要高效滲透實踐數學文化,教師應該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從而展開教學。例如:教師可以將數學文化與其他文化之間的關聯(lián)、數學家的歷史故事、數學發(fā)展史等內容,采取音頻、視頻、圖片等形式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向高中生進行展現(xiàn),如此,能夠形象、生動地體現(xiàn)抽象的數學背景知識,從而將高中生的注意力吸引,并且將高中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熱情全面激發(fā)。如今,社交網絡同樣也在大力的發(fā)展,教師可以利用課余的時間,通過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臺,從而向高中生傳授數學文化知識,進而將師生之間的良好交流得以實現(xiàn)。
四、 結語
綜合上述,在開展高中數學科目的教學活動期間,將數學文化滲透于實踐,具有十分關鍵的價值與作用。同樣,也是高中數學教學未來的發(fā)展趨勢。文章通過對數學文化的含義及重要性展開分析,其目的在于探尋更加高效的教學實踐策略,促使教師能夠高度重視起數學文化融入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不斷改善自身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模式,將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制定,從而確保高中生能夠對數學的發(fā)展史、應用以及趨勢有全面的了解,協(xié)助高中生養(yǎng)成更高的思維靈活性、條理性、邏輯性以及全面性,促使數學解題更為簡易明了,全面提升高中生的數學成績,進而達成素質教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旭輝.試論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幾種方法[J].高考,2020(31):101-102.
[2]隋寶娥.數學文化融入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方法和途徑[J].高考,2019(19):130.
[3]王宏偉.高中數學文化教育實施意義思考[J].高考,2020(18):60.
[4]牟銀霜.數學文化在高中數學原理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重慶:重慶三峽學院,2020.
[5]邢志科,路李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策略[J].家長,2020(14):165,167.
[6]殷海燕.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途徑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2):28.
[7]劉強.分析數學文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高考,2020(10):64.
[8]馬紅.品味數學課的文化味: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文化滲透之我見[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3(12):216.
作者簡介:吳雪琴,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莆田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