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秀云 張晶晶
(1 河南省鶴壁市人民醫(yī)院婦產科 鶴壁458030;2 河南省長葛市人民醫(yī)院 長葛461599)
隨二孩政策實施,孕產婦、高齡孕產婦驟增,使得我國計劃生育和臨床婦女保健工作面臨新的挑戰(zhàn)[1~2]。育齡期婦女生殖健康不僅和個體健康相關,還會對出生人口素質產生一定影響,因此臨床需做好育齡婦女生殖健康服務工作,而明確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知識-信念-行為(KAP)現況和影響因素是確保工作有效落實的關鍵[3]。 基于此,本研究對來我院就診的237 例育齡婦女進行問卷調查,探討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KAP 現況調查及影響因素。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于我院就診的237 例育齡婦女為研究對象,其中年齡<30 歲87 例,30~35 歲74 例,>35 歲76 例。
1.2 研究方法
1.2.1 信息收集 采用我院自制《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KAP 現況影響因素》調查問卷收集育齡婦女年齡、家庭經濟狀況、文化水平、居住地、有無婦科病史、職業(yè)信息、KAP 評分,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共發(fā)放237 份調查問卷,全部有效收回。
1.2.2 KAP 現況調查 采用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知識調查表(總分18 分)、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健康信念調查表(總分64 分)、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健康行為調查表(總分60 分)評估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KAP 現況,依據各個調查表評分將KAP 總分設定為142 分, 評分越高KAP 現況越好。
1.3 觀察指標 (1)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KAP現況。(2)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KAP 現況影響因素。(3)多因素回歸分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較采用LSD-t檢驗,多因素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KAP 現況 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知識評分為(13.85±2.03)分,健康信念評分為(39.71±3.75) 分, 健康行為評分為(52.96±4.80)分,KAP 評分為(106.52±16.81)分。
2.2 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KAP 現況影響因素年齡>35 歲、家庭經濟狀況差、文化水平低、居住地為農村、 職業(yè)為農民的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KAP 評分較低,有婦科病史的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KAP 評分較高(P<0.05)。 見表1。
表1 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KAP 現況影響因素(分, ±s)
表1 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KAP 現況影響因素(分, ±s)
因素 n KAP 評分 t/F P年齡<30 歲30~35 歲>35 歲家庭經濟狀況157.807<0.001差好45.129<0.001文化水平低高80.529<0.001居住地農村城市有無婦科病史27.642<0.001有無17.748<0.001職業(yè)農民工人行政工作者科技工作者87 74 76 132 105 121 116 75 162 109 128 57 72 77 31 129.85±17.19 98.16±16.45 87.95±13.27 89.12±7.05 128.39±6.12 81.75±5.13 132.36±4.51 80.39±9.62 118.62±10.03 120.49±10.57 94.62±11.68 81.54±8.74 98.19±10.36 128.67±6.08 116.78±8.13 378.628<0.001
2.3 多因素回歸分析 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年齡>35 歲、家庭經濟狀況差、文化水平低、居住地為農村、職業(yè)為農民是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KAP現況的危險因素,有婦科病史是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KAP 現況的保護因素(P<0.05)。 見表2。
表2 多因素回歸分析
生殖道健康和生殖道感染、不良妊娠、宮頸癌前病變等具有密切關系,而相關健康知識、態(tài)度會對行為習慣產生較大影響,是影響生殖道健康的重要因素[4~5]。 積極開展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KAP 現況調查,全面了解其影響因素,能為臨床實施干預措施提供科學依據,改善生殖道健康相關KAP 現況。
本研究將來我院就診的237 例育齡婦女作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KAP 評分為(106.52±16.81)分,提示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KAP 現況欠佳。 本研究結果表明, 年齡>35歲、家庭經濟狀況差、文化水平低、居住地為農村、職業(yè)為農民的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KAP 評分較低,有婦科病史的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KAP 評分較高(P<0.05),可見年齡>35 歲、家庭經濟狀況差、文化水平低、居住地為農村、職業(yè)為農民、有婦科病史和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KAP 現況有關。經進一步研究,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 年齡>35 歲、家庭經濟狀況差、文化水平低、居住地為農村、職業(yè)為農民是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KAP 現況的危險因素, 有婦科病史為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KAP 現況的保護因素(P<0.05)。 當前,生殖健康知識獲取渠道以網絡為主,年齡高的群體在應用網絡獲取知識中使用率低,無法有效獲得信息支持;家庭經濟狀況差者在出現身體不適后,多選擇自行買藥或不尋求醫(yī)療服務,是影響個體采取健康行為主要障礙;文化水平低者主動獲取知識能力差,居住地為農村者所處社會環(huán)境支持不佳, 這些都會對正確觀念、健康行為產生負面影響;農民多從事體力勞動,體力消耗使個體無時間、精力攝取知識,難以改變健康信念; 而有婦科病史者在就診時醫(yī)生多會向其普及相關知識, 且個體患病后會更重視自身生殖健康行為,故KAP 評分較高[6~10]。 此外,臨床應積極應用微信平臺或317 護App 實施健康教育,確保健康教育不受時間、地點限制,保障可及時、持續(xù)為個體提供信息支持;應結合個體受教育水平、職業(yè)、居住地,充分評估個體實際信息需求和認知能力,采用視頻、圖片、文字等多形式予以針對性知識教育;應積極調動社區(qū)參與,定時開展健康講座,面對面解答個體所存在的問題,促使個體樹立正確觀念,轉變行為。
綜上所述,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KAP 現況欠佳,年齡>35 歲、家庭經濟狀況差、文化水平低、居住地農村、職業(yè)農民為其危險因素,有婦科病史為保護因素,臨床應據此制定干預措施,改善育齡婦女生殖道健康相關KAP 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