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人民醫(yī)院(415300)王煒明
糖尿病是一種老年多發(fā)病,近年來,我國患糖尿病的人數(shù)不斷增多,尤其是在老年人群體中,糖尿病的發(fā)展使得老年人血糖控制效果較差,同時胰島素功能障礙明顯。在一定程度上,其使得老年人多尿、多水、多食,而且有體重下降、乏力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更降低了其生活質量[1]。因此,進行老年糖尿病的針對治療極為關鍵。本文將我院2016年4月~2019年5月收治的5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實施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探究該治療方式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胰島素功能的影響,研究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6年4月~2019年5月收治的5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中,男30例,女26例,年齡60~78歲,平均年齡(69.32±2.31)。要求所有患者知曉本次研究的內(nèi)容,且經(jīng)確診FBG(空腹血糖)超過10mmol/L,為老年糖尿病患者,這些患者曾采用飲食控制法,然而血糖仍無法恢復至理想范圍,參加實驗前未服用其他降血糖藥物。同時,要求所有患者中無肝腎功能不全及心功能不全患者,且思維意識清晰,能主動配合醫(yī)生完成治療。
1.2 方法 本次試驗中,所有患者均采用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具體治療方法為:①對患者的病情病況進行診斷分析,并做好靜脈葡萄糖耐量試驗,然后開展胰島素釋放試驗,該階段中,所有患者均不實施降糖治療;②在患者入院第二天時,開始進行禁食管理,禁食時間維持在10~15h;③禁食結束后,于次日早晨開始實施IVGTT試驗,要求患者保持在空腹狀態(tài),然后采集靜脈血,實現(xiàn)FBG的精確測定。④采用靜脈注射的方式注射50%葡萄糖溶液,注射劑量為50ml,注射速度為16ml/min;然后采用5ml生理鹽水,對注射區(qū)域進行沖洗;⑤完成葡萄糖溶液注射之后,血糖及胰島素的測定通過套管針取穴實施[2]。
在胰島素強化治療中,對患者進行持續(xù)性的皮下賴脯胰島素輸注,治療設備為美敦力胰島素泵。治療時間到達兩周后,同質使用胰島素泵,然后在治療結束后,開展IVGTT實驗操作,并進行患者2hPBG和餐后1h 、2h胰島素的測定。其中,2hPBG(餐后兩小時血糖)測定均使用葡萄糖酶法,而INS1(餐后1h胰島素)、INS2(餐后2h胰島素)測定均使用化學發(fā)光法。此外,還需測定患者HbAlc(糖化血糖蛋白)指標。完成指標測定后,在穩(wěn)態(tài)模型的支撐下,對HOMA-β(胰島β細胞分泌功能指數(shù))、HOMA-IR(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進行計算。完成治療后,所有患者隨訪5個月,于2019年5月完成數(shù)據(jù)整理和匯總分析。
1.3 觀察指標 主要觀察指標包括:①患者血糖控制控制水平,包含F(xiàn)BG及2hPBG。②患者胰島素功能改善情況。包含HbAlc、HOMA-IR、INS1、INS2、FINS、HOMA-β等指標。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X2檢驗;P<0.05表示數(shù)據(jù)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患者血糖控制控制水平對比見附表1,由數(shù)據(jù)可知,治療兩周后,患者FBG及2hPBG均得到降低,數(shù)據(jù)差異顯著(P<0.05)。
患者胰島素功能改善情況對比見附表2。與治療前相比,患者HbAlc、HOMAIR指標水平降低,INS1、INS2、FINS、HOMA-β指標水平升高,胰島素功能得到了有效改善,數(shù)據(jù)差異顯著(P<0.05)。
作為一種較為常見的代謝性疾病,糖尿病的發(fā)生與體內(nèi)胰島素分泌缺陷和胰島素作用障礙具有較大關系。有研究表明,一旦人體內(nèi)的胰島素抵抗出現(xiàn)問題,或者胰島β細胞功能減弱,則自身的血糖調(diào)節(jié)能力會受到影響,使得血糖調(diào)節(jié)異常,由此引發(fā)糖尿病[3]。而當患者血糖升高,出現(xiàn)糖尿病時,糖毒又會對身體β細胞功能造成進一步損壞,由此周而復始,患者的病情很難得到有效改善。就目前而言,我國糖尿病患病人數(shù)較多,且糖尿病的發(fā)病率處于持續(xù)上升階段,具體而言,我國糖尿病的總發(fā)病率在11.7%左右,其中,城市人口中成年人糖尿病發(fā)病率達到了9.7%,而18歲以上成年人中,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達到了10.4%,此外,在所有老年人群體中,患糖尿病的人數(shù)超過了20%[4]。這與老年人腎臟器官老化具有較大關系。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愈發(fā)明顯,使得老年人的基數(shù)不斷增大,患糖尿病的人數(shù)也在不斷增多。當患有糖尿病時,患者會出現(xiàn)較為明顯的三多一少癥狀[5]。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群體中,患者的血糖超過腎糖閾的標準范圍,使得腎小球濾出葡萄糖后,腎小管不能重新吸收,使得尿糖排泄數(shù)量較多,引起尿量的不斷增加。據(jù)統(tǒng)計,老年糖尿病患者在24h的尿量可達到5000~10000ml[6]。受多尿影響,糖尿病患者的水分丟失問題較為嚴重,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引起細胞內(nèi)脫水,使得人體血糖的含量進一步增加,而當血漿滲透壓上升時,患者還有口渴的感覺,由此使得飲水量增加,形成了多飲、多尿的惡性循環(huán)。當人體血糖正常時,攝食的中樞神經(jīng)會受到抑制,此時飽腹中樞較為興奮,患者攝食需要會逐漸消失[7]。然而,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這一控制過程存在較大缺陷:一方面,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處于絕對或者相對缺乏的狀態(tài),使得機體組織對于胰島素的感知不敏感,此時,組織攝取利用葡萄糖的能力會持續(xù)下降,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人體的血糖水平較高,但是動靜脈血中的血糖濃度卻很小,這會對人體攝食中樞形成刺激,引起饑餓感,患者往往需要食用較多的食物才能改變這一狀況,給人帶來一種食欲亢進的感覺。需要注意的是,在糖尿病引起患者多飲、多食、多尿的同時,還會使得患者體重下降,身體出現(xiàn)乏力癥狀,這也是人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老年糖尿病患者精神萎靡的原因。糖尿病對于老年人的身體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同時,其嚴重影響了老年的生活質量?;诖?,有必要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針對性治療。
附表1 患者血糖控制控制水平對比(±s,mmol/L)
附表1 患者血糖控制控制水平對比(±s,mmol/L)
時間 n FBG 2hPBG治療前 56 10.82±3.87 15.34±3.41治療2周后 56 7.42±3.82 8.94±3.36 t/4.68 10.00 P/<0.05 <0.05
附表2 患者胰島素功能改善情況對比(±s)
附表2 患者胰島素功能改善情況對比(±s)
指標 治療前(n=56) 治療2周后(n=56) t P HBAlc(%) 9.61±1.52 8.10±1.71 4.94 <0.05 HOMA-IR(mmol/L) 4.11±1.21 3.42±1.03 3.25 <0.05 INS1(mU/L) 14.78±4.65 18.09±4.62 3.78 <0.05 INS2(mU/L) 18.52±6.01 22.08±6.54 3.00 <0.05 FINS(mU/L) 7.01±1.72 8.06±2.03 2.95 <0.05 HOMA-β(mmol/L) 14.21±17.32 25.00±10.28 4.01 <0.05
現(xiàn)代醫(yī)療體系下,臨床醫(yī)療技術獲得了快速發(fā)展,給糖尿病的治療提供了全新契機。從治療過程來看,口服降糖藥物是糖尿病治療最常見的方式,在藥物選擇中不僅要考慮患者的年齡、體重、重要臟器官功能,同時還要考慮患者的血糖特征。此外,需關注患者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受損狀況,以此來保證藥物治療的有效性。在聯(lián)合用藥時,還需確保藥物作用機制的互補性?,F(xiàn)階段,人們發(fā)現(xiàn)糖尿病與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功能具有一定關系,故而胰島素治療法的應用較為普遍。在治療過程中,各種類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法具有差異性,就酮癥酸中毒等重癥糖尿病而言,可采用短效胰島素靜脈滴注治療,而在1型糖尿病胰島素治療中,需采用終身皮下胰島素治療;此外,針對2型糖尿病,需通過胰島素補充治療或替代治療的方式。其中,磺脲類藥物是一種較為常見的促胰島素分泌劑,能對人體胰島B細胞表面的磺脲類受體產(chǎn)生作用,促使人體胰島素進行分泌,故而在胰島B細胞尚有功能患者治療中效果顯著。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該方法進行治療時,需確?;颊邿o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有研究表明,采用磺脲類藥物治療糖尿病,可以使得患者HbA1c降低1%~2%,因而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控制中的應用極為廣泛。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是當前糖尿病治療的重要方式,其能將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同時使得非空腹血糖小于4.4~7.8mmol/L,治療時間一般維持在2~3周;從治療效果來看,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具有作用時間短、制劑透明、起效時間快的特點[8]。本次試驗中,對5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實施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治療結果顯示,在治療2周后,患者FBG、2hPBG指標分別為(7.42±3.82)mmol/L、(8.94±3.36)mmol/L,血糖控制指標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而在胰島素功能改善情況對比中,經(jīng)2周治療,患者HbAlc、HOMA-IR指標為(8.10±1.71)%、(3.42±1.03)mmol/L,指標水平降低;INS1、INS2、FINS、HOMA-β指標依次為(18.09±4.62)mU/L、(22.08±6.54)mU/L、(8.06±2.03)mU/L、(25.00±10.28)mmol/L,胰島素功能得到了有效改善,可見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效果突出。
綜上所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對于患者血糖控制和胰島素功能改善具有較大影響,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