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碩,張 磊,王麗麗,林清霞,陳 林
(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
添加一定比例的超微茶粉或茶提取物研制茶面包,是烘焙類茶食品領域產品開發(fā)與研究的重要內容[1-4]。面包中添加超微茶粉或茶提取物,不僅可改變面包感官品質和物理特性[5],還可以明顯提高全麥面包的抗氧化活性[6],另外有研究發(fā)現(xiàn),茶多酚作為添加劑具有降低面包中丙烯酰胺含量的作用[7],茶面包中兒茶素保留量與快速消化淀粉含量顯著負相關,可以顯著降低面包的血糖潛力[8]。茶多酚作為天然抗氧化劑和主要功能成分,其含量高低可作為衡量茶食品質量的重要指標。面包中有關多酚類化合物研究的提取方法常用甲醇溶液提取[8,9],然而,甲醇作為提取溶劑存在較高的揮發(fā)性和毒性;多酚類化合物總量檢測方法多采用福林酚比色法[10,11],利用酚羥基被氧化生成藍色物質進行比色,是國際上植物中酚類化合物含量測定的常用方法,而面包基質中存在一些其它酚類化合物等還原性物質,也會被氧化顯色而影響測定的準確性。
乙醇因具有安全低毒、價格低廉、來源豐富的特點,在實際生產和科研中常被用來提取茶多酚或兒茶素[12,13]。兒茶素類化合物約占茶多酚總量的70%~80%,也是茶葉保健功能的首要成分,與香莢蘭素在強酸性條件下發(fā)生特異顯色反應[13,14],可有效排除其他還原性物質的影響,且顯色靈敏度高。
本試驗以綠茶面包為例,使用95%乙醇浸提、硫酸-香莢蘭素比色法測定其中的兒茶素含量,優(yōu)化了提取參數(shù),并進行了方法學考察,探討建立一種簡便、安全、準確的綠茶面包中兒茶素含量測定方法,對茶食品相關研究和產品質量檢驗等具有重要意義。
綠茶面包:自制(以面粉量100%計,綠茶粉添加量為3%)。兒茶素(含量≥98%):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硫酸(含量95%~98%,分析純):北京化工廠;95%乙醇(含量≥95%,分析純)、無水乙醇(含量≥99.7%,分析純)、香蘭素(含量≥99.5%,分析純):國藥集團上海試劑有限公司。
PL602-L電子天平:美國梅特勒-托利多集團;HWS-28型電熱恒溫水浴鍋: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Centrifuge 5430R臺式離心機:德國Eppendorf;DL-1020低溫循環(huán)泵:蘇州威爾實驗用品有限公司;Varioskan LUX多功能酶標儀:美國Thermo Scientific。
1.3.1 綠茶面包中兒茶素提取條件優(yōu)化 提取條件優(yōu)化:按一定的料液比(g·mL-1)加入待測樣品和95%乙醇至離心管中,提取一定時間后,4000 r·min-1離心10 min,收集上清液定容,硫酸-香莢蘭素比色法測定兒茶素含量。以料液比、浸提溫度、浸提時間作3因素3水平正交優(yōu)化試驗(具體試驗設計如表1所示),以吸光度/料液比為評價指標獲得最優(yōu)提取方法。
硫酸-香莢蘭素比色法:吸取0.5 mL樣品溶液,加入2.5 mL l%的香莢蘭素/乙醇溶液和2.5 mL 30%的硫酸/乙醇溶液,搖勻,20℃反應10 min后,采用酶標儀在500 nm處測定吸光度。
1.3.2 綠茶面包中兒茶素總量測定方法學考察
1.3.2.1 兒茶素標曲的制作 分別取0.025、0.05、0.075、0.1、0.2、0.3 mg·mL-1的兒茶素標液0.5 mL于試管中,依次加入2.5 mL l%的香莢蘭素/乙醇溶液和2.5 mL 30%的硫酸/乙醇溶液,搖勻,20℃反應10 min后,采用酶標儀在500 nm處測定反應液吸光度值。
1.3.2.2 重復性 準確稱取6份樣品,按照確定的浸提方法和反應體系,測定反應液的吸光度,考察測定方法的重復性。
1.3.2.3 穩(wěn)定性 按上述反應體系,分別測定95%乙醇、0.3 mg·mL-1的標液、樣品浸提液在顯色反應10、20、30、40、50、60 min后的吸光度,考察反應體系的穩(wěn)定性。
1.3.2.4 加標回收率 準確稱取6份兒茶素濃度已知的樣品,分別加入兒茶素標品0.2、0.3、0.4 mg,按照確定的浸提方法和反應體系,測定反應液的吸光度,并計算兒茶素的回收率。
1.3.3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使用 Excel 2016 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和圖表繪制,使用SPSS 21.0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L9(34)正交試驗結果見表2。從表2及方差分析可知,不同試驗組合間試驗結果差異顯著(p<0.05),最佳的試驗組合為A1B3C3:料液比1:20(g·mL-1)、浸提溫度70℃、浸提時間45 min,浸提效果顯著好于其它組合,浸提溫度和浸提時間對試驗結果有顯著影響(p<0.05),料液比對試驗結果的影響不顯著(p>0.05)。
2.2.1 線性范圍 按1.3.2.1方法繪制吸光度值與兒茶素濃度的標準曲線(見圖1),從圖1可知,兒茶素濃度的標準曲線為A=3.0732C-0.0265(R2=0.9996)。可見,兒茶素在0.025~0.3 mg·mL-1濃度范圍內,吸光度與兒茶素濃度的線性關系良好。
圖1 兒茶素標準曲線Fig.1 Standard curve of catechins
2.2.2 重復性試驗 同一實驗樣品重復測定6次,試驗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兒茶素的平均含量為2.20 mg·g-1,相對標準偏差為1.31%,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較好。
表3 重復性試驗結果Table 3 Repeatability of proposed methodology
2.2.3 穩(wěn)定性試驗 分別測定空白(95%乙醇)、0.3 mg·mL-1的兒茶素標液與試驗樣品隨時間變化的吸光度穩(wěn)定性,試驗結果見圖2。從圖2中可以看出,空白在10~60 min內吸光度變化不顯著,基線較平,0.3 mg·mL-1的兒茶素標液在10~30 min內吸光度變化不顯著,40 min后吸光度變化顯著,實驗樣品在10~50 min內吸光度變化不顯著,60 min后吸光度變化顯著,說明在兒茶素高濃度的情況下,顯色反應產物更加不穩(wěn)定。因此,為保證測定結果的準確性,顯色反應后需在10~30 min內測定完成。
圖2 穩(wěn)定性試驗結果Fig.2 Stability of proposed methodology注:小寫字母的不同表示其差異達到顯著水平(P<0.05)。
2.2.4 加標回收率試驗 高、中、低不同濃度的兒茶素加標回收率試驗結果見表4。由表4可知,加標回收率范圍在98.75%~103.25%,可以滿足綠茶面包中兒茶素含量測定的需要。
表4 回收率試驗結果Table 4 Recovery rate on catechins of proposed methodology
試驗選擇95%乙醇作為提取溶劑,考察優(yōu)化了提取參數(shù),應用硫酸-香莢蘭素比色法檢測綠茶面包中兒茶素總量,并進行了方法學考察。在正交試驗各因素水平范圍內,最佳的浸提組合選擇為料液比1∶20 (g·mL-1)、浸提溫度70℃、浸提時間45 min。應用硫酸-香莢蘭素比色法檢測綠茶面包中兒茶素總量,反應液在20℃條件下、反應時間在10~30 min范圍內檢測結果較準確,兒茶素濃度在0.025~0.3 mg·mL-1范圍內,吸光度與濃度線性關系良好(R2=0.9996),同一樣品重復測定6次的RSD為1.31%,兒茶素的高、中、低濃度加標回收率范圍為98.75%~103.25%。本方法操作簡便、安全,并具有較高的靈敏度、準確性和穩(wěn)定性,可滿足綠茶面包中兒茶素總量的檢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