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英語對話教學應把探究主題意義視為教與學的核心任務。教師可創(chuàng)設語境,基于學生已知引入主題意義;巧設活動,基于語篇理解探究主題意義;多樣體驗,基于思維拓展深化主題意義。本文以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五年級上冊Unit1 “What's he like? ”Part A Let's talk and learn為例,詳細地闡述如何基于主題意義探究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主題意義;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張玉婷,廈門市海滄區(qū)第二實驗小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廈門市教育局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辦公室廈門市中小學學科帶頭人培養(yǎng)對象2020年度課題“基于文本解讀的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編號:XMXXXD2020037)的研究成果之一。
一、引言
隨著新課標的推行,主題意義的探究已受到各界學者廣泛的關注?!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版)》指出,普通高中的英語課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所謂育人,即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育人為本的課堂需關注主題意義的構建,即探究每單元或每課時的主題所呈現(xiàn)的核心思想或深層含義。
對話教學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課型,對話情境是主題意義探究的“場”。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對話文本,結合學生學情,圍繞主題意義創(chuàng)設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當下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普遍存在以下現(xiàn)象:關注語言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不重視對語篇主題意義的探究;對語篇的主題意義把握不準確;對語篇主題意義的探究多以教師主導,學生被動接受。本文以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五年級上冊Unit 1“What's he like? ”Part A Let's talk and let's learn板塊的教學為例,詳細闡述了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二、創(chuàng)設語境,基于學生已知引入主題意義
本課的單元主題語境是人與社會。上位信息是社會服務與人際溝通,中位信息是良好的人際關系與社會交往,下位信息是談論老師。本課是該單元中的第一課時,圍繞課時子話題Get to know about your teachers開展意義探究,文體為對話語篇。文本以主人公Wu Yifan和新同學Oliver談論學校的老師為主線展開。主要內(nèi)容是學校里來了一名新同學Oliver,Wu Yifan等同學幫助他了解他的科任教師。本課的語言功能是如何談論教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先創(chuàng)設語境,充分利用學生已知內(nèi)容引入主題意義。
【教學片段1】
Step 1. Warming up and revision
1.Sing a song
2.Free talk
(1)Ask questions about the new teacher
Q: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e?
Ss: What's your name ? ...
(2)Know about the new English teacher
e.g. I'm fat/ short...? I have long hair/ black glasses...
(3)Talk about your English teacher.
3.Title setting
T: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period 1: Getting to know about your teachers.
4.Task setting
Help Ms Zhang to know about your teachers
【教學分析與思考】主題是對話教學的核心,激活主題是進行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課堂教學的第一步。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教師借助視頻(歌曲)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直入本課的話題teachers, 再利用自身的新教師資源提出具有真實信息差的問題,發(fā)散學生思維,激活學生舊知。接著,教師引導學生描述自己的英語教師,學生初步感知本課的重難點,為新知學習做好鋪墊。最后,教師提出本課的任務是讓學生幫助新老師了解他們更多的老師,迅速貼近本課主題。教師在進行小學英語對話教學時應先確認文本主題,創(chuàng)設主題語境,激活學生對該主題的已知,逐步引導學生探究對話的主題意義。
三、巧設活動,基于語篇理解探究主題意義
教師在設計語篇教學活動時,要圍繞主題意義,讓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通過一系列學習理解類活動來獲取、梳理和整合相關的語言知識,實踐對主題意義的探究。通過應用實踐類活動幫助學生通過描述和闡釋等方式實現(xiàn)對語言知識的內(nèi)化,實現(xiàn)深度學習。再通過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來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真正實現(xiàn)知行合一,將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落到實處。
本課教師緊抓“Get to know about teachers”為文本話題,談論教師的對話情境貫穿于教學始終。從Task One: Help Oliver know about Mr Young.到Task Two: Help Oliver know about other teachers.到Task Three: Help Ms Zhang know about your teachers。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圍繞主題意義設計了多個學習理解類、應用實踐類和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助力學生理解語言、應用語言和遷移語言。同時,教師關注學生預測,合作等學習能力的發(fā)展以及主題意義的探究。最后,教師還設計讓學生創(chuàng)編關于“Help Ms Zhang know about your teachers”的對話,引導學生模擬文本情境,實現(xiàn)情境遷移,實現(xiàn)育人目標。
【教學片段2】 Task1: Help Oliver know about Mr Young
1.Watch and find
Q1: Who are they talking about?? ?Q2: How do you know that?
2.Watch and choose
Q1: What's Mr Young like?
(? ? ?)Is he young? (? ? )Is he funny?? A. Yes, he is. B. No, he isn't.
探究主題意義:Funny teachers often make us happy.
Q:How does Oliver know it?
3. Discuss and say
Q:If you were Oliver, what else will you ask about Mr Young? S1/2/3/... Is he... ?
4. Listen and imitate
5. Role play
【教學分析與思考】
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一系列學習理解類活動,幫助學生在感知與注意、獲取與梳理、概括與整合信息的過程中全面理解文本內(nèi)容,探究文本主題意義。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帶著任務聽讀課文,獲取課文主要信息,易于培養(yǎng)其傾聽習慣和篩選主要信息的能力。接著,在師生、生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生充分感知文本,提取對話信息,探究主題意義,提升思維品質。最后,教師通過如role play, listen and imitate等活動,引導學生自主表達,釋放英語對話力。學生也在預測、觀察、閱讀和小組合作等活動中理解文本。
【教學片段3】 Task2: Help Oliver know about other teachers.
1. Listen and choose
T: Look, Wu Yifan and Oliver see Mr Li.
Q1: What's Mr Li like? Don't judge a teacher only by his stereotype.
Q2: What's Miss white like?? Talented students are trained by strict teacher.
2. Play a game
Summarize how to talk about teachers. (希沃競賽游戲)
3.Pair work(card game)
4.Moral education
探究主題意義:Different teachers have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教學分析與思考】
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教師設計應用實踐類活動給學生提供深入探究主題意義的機會。教師再構文本,延伸主題語境,設計競賽游戲,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師還設計了card game的對話活動,學生在具有真實信息差的活動中有效表達,激活對話思維力,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生在應用實踐類活動中積極探究文本主題意義,逐步了解到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個性和外表,不能以貌取人。
【教學片段4】 Task three: Help Ms Zhang know about your teachers.
1.Discuss and make a new dialogue of your teachers
(1)Talk about your teachers in pairs.
(2)Show in front of the class.
(3)Other students watch quietly.
2. Assessment
【教學分析與思考】
在上述教學活動中,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將課堂所學的內(nèi)容遷移到真實生活中,教師可以在應用實踐類活動的基礎上,圍繞主題意義設計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本課中,學生小組合作創(chuàng)編“談論老師”的對話是本課的綜合語言運用任務。該活動再一次鞏固和運用了本課的重難點,有效將課堂所學延伸至課外。最后,教師通過星級評價鼓勵學生豐富話輪,提升學生的對話素養(yǎng),最終實現(xiàn)育人目標。
四、多樣體驗,基于思維拓展深化主題意義
主題來源生活,生活豐富主題,升華主題是進行基于主題意義探究課堂教學的高潮。在探究主題意義后,教師應聚焦語篇所承載的深層文化內(nèi)涵和價值取向,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性表達。
【教學片段5】
1. Free talk
Q: Do you want to be a teacher? What kind of teacher do you want to be? Why? How?
2.Watch a micro video and think
All the teachers hope their student can fly higher and higher, we should love and respect them.
【教學分析與思考】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問答和微視頻等形式,激發(fā)學生思維,讓學生有興趣來參與,有語言會表達,使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成為學習該主題意義的源泉。作為教師,只有將文本的主題意義與學生自我進行關聯(lián),才會觸發(fā)學生對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深度思考。而作為學生也只有將文本的主題意義內(nèi)化為自己的理解和表達,才會真正發(fā)揮主題意義所承載的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作用,真正實現(xiàn)學科育人。
五、結語
對話教學是小學階段尤為重要的課型,對話能力也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教學理念對英語學科發(fā)展和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意義,以探究主題意義為英語教學的精神統(tǒng)領,將文本對話和生活對話相互融合,有效落實學科育人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陳劍.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英語對話能力的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1(6):29-35.
346350033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