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初中英語教學效率也得到了較大提高。運用信息技術教學,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起到了積極作用,與此同時,也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將從初中英語教學整合信息技術的作用,信息化教學原則,新課改下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三個方面,圍繞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展開系統(tǒng)論述。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英語;信息技術
【作者簡介】索晶,大連春田中學。
初中是學生夯實英語知識基礎,提升英語學習能力的最佳時機。因此,初中英語教師需要重視新課改對初中英語教學的新要求,立足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充分優(yōu)化教學方式,積極調整英語教學舉措,以便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幫助學生在今后的社會競爭中具有更多的發(fā)展機會。
一、初中英語教學整合信息技術的作用
1.優(yōu)化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英語是一門語言課程,簡單的課堂教學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則可以將課本上的知識生動地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生本身也對網絡中新鮮事物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可以根據課本的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設計課堂的教學內容,緊跟信息時代的發(fā)展步伐,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營造開放性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與參與話題討論的主觀能動性。
2.優(yōu)化學習效果,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信息技術在英語課堂中的運用,可以借助影音視頻等載體傳遞信息,直接刺激學生的感官,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例如,在聽力訓練方面,教師可以播放一些有關課堂內容的對話音頻,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地體驗到英語對話,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內容的表達。在口語表達訓練方面,教師則可以讓學生跟網絡上的專業(yè)軟件對話,并且在對話的過程中,可以糾正學生的發(fā)音,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則可以在網上查找一些有關的名著片段,讓學生去閱讀,并且可以搭配有關圖片,改進閱讀的枯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存。
二、新課改下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1.優(yōu)化英語教學設計,提高學生運用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結合學科特點設計課件編制教學方案。在編制教學方案的過程中,適當加入運用信息技術處理的一些問題,實現(xiàn)人機交互、資源共享等,營造理想的網絡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也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運用真實語言環(huán)境模擬創(chuàng)設,讓學生自行實踐,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學習情景,提高學生信息獲取運用等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學習“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進度進行教學設計,結合信息技術教學的特點,針對現(xiàn)有的教學設計進行優(yōu)化。如“易錯知識點”的設計,首先可以將易錯知識點以對比的形式為學生進行講解,如“when”與“what time”的區(qū)分與運用。在詢問時間時,兩者時可以互換使用,“When /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而當詢問鐘表所顯示的時間時,只能用“what time”詢問,如“What time is it?”;當然,當詢問時間為“年、月、日”的時候,只能用“when”。其次教師可以根據信息技術的教學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入更多插圖與教學短視頻,一些趣味性插圖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初中英語教師通過優(yōu)化教學設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帶來較好的學習體驗,這對發(fā)展初中英語教學會產生長遠的意義。
2.降低學習內容理解難度,加深學生學習印象。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任務或問題、生活等情境等,讓學生在創(chuàng)設情景中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自由發(fā)揮,演繹一些場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上的內容,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運用信息技術教學,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合作、討論、交流,讓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自主性與積極性。這樣可以讓問題的設計更加具體化,讓學生根據現(xiàn)有知識去聯(lián)想,不僅豐富了知識,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本上的知識,更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化解教學的難點。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將教材的內容以圖片的形式展示,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中重點單詞以及重點句子的語言結構,加深學生學習的印象。
例如,在“What color is it”教學中,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教學的優(yōu)勢,采用趣味性更強、方便學生理解的方式為學生進行展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難度。例如一些顏色卡或者是顏色區(qū)別的有關動畫,配合這些圖片,讓學生說出相應圖片顏色的單詞,或者是讓學生說出一個顏色的單詞,教師在屏幕上直接顯示相應的圖片,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方式記住該用哪些詞匯描述不同顏色。這樣不僅可以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也可以讓學生更愿意融入課堂的學習中。在講解單詞的時候,教師也可以給顏色賦予更多的內涵,進一步豐富學生情感體驗,讓學生能夠積極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此外,初中英語教師也可以以“color”為主題,組織學生自編自導相關話劇,讓學生用英語對話的形式,將“color”演繹出來,鍛煉學生英語聽說能力,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運用課堂上所學知識,這對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效果會產生很大幫助。
3.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課堂教學結構對學生課堂學習效果有著很大影響,課堂學習一般分為課前預習、課堂學習以及課后學習。在課前預習時,教師可以運用微課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對課堂上要學習的內容有直觀的解讀,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文章中的重難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也可以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效率。課堂教學中,可以結合課前微課講解的內容,先給學生進行大概的講解,然后讓學生分組訓練,在組內討論該節(jié)課的內容,并讓學生上臺講解相關內容,其他組進行補充,提高學生的課堂的參與度。此后,教師把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收集并一一解答,再讓學生觀看課前的微課,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印象。課后復習時,可以給學生布置相關作業(yè),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例如,在“When is your birthday”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圍繞“區(qū)別when、while用法”中的教學重難點制作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預習??梢酝ㄟ^時間狀語從句,讓學生發(fā)現(xiàn)when、while的使用規(guī)則,讓學生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理解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有效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講解有關when、while的用法,讓學生再分組進行練習,每組挑出一名學生區(qū)別when、while的用法,其他學生可以補充,最后教師對學生的講述進行補充和講解,引導學生區(qū)分when、while在句子中的用法,讓學生能夠持續(xù)高效地吸收每一個知識點。在練習鞏固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進行針對性強的練習,讓學生能夠有目標地進行努力,然后指導學生如何在考試和練習過程中運用知識。當然,英語課堂的預習、課堂學習和課后鞏固練習的優(yōu)化和調整永無止境,初中英語教師能夠做的就是運用自身所學,幫助學生在預習微課視頻時有效找到學習重點,將學習疑問能夠及時進行處理和回答,當然也可以將教學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整合,制作成針對性教學的教學資源。
4.創(chuàng)建資源庫,加強學生整體認知。英語課堂上通過信息技術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獲取各方面的知識,豐富英語教學資源。在課堂上運用視頻動畫等信息載體形式與課程學習有機整合,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利用投影儀展現(xiàn)文章結構間關系,幫助學生形成整體認知。在學習英語閱讀以及寫作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網上閱讀英語美文與寫英語日記等英語實踐,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加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整體認知。在此基礎上,通過與教材相互補充促進,形成對學生展開現(xiàn)代化英語教育的資源庫。
例如,當教師組織學生學習“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時,可以一邊為學生講解有關交通工具的重點知識,一邊播放投影,將這些交通工具的圖片以及動畫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聯(lián)系相應的詞匯以及句型,如核心詞匯的“聽說讀寫”、重點句型的學習與運用。如“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I take the ../ride .../ walk...”重點句型的運用就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語法。教師在播放視頻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來回答,跟學生之間形成互動,讓學生更好地將交通工具以及涉及這些交通工具的動詞進行掌握,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有關交通的英語表達資源庫,對該節(jié)課的內容有整體的認知。此外,教師可以在跟學生互動過程中,將一些典型的問題和對策積累下來,制作成具有實踐價值的資源,建設成可供教師使用的教學資源庫。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的教學中,加強對學生信息獲取與運用等能力的培養(yǎng),強化學習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構建自己的資源庫,提高其實踐運用能力,從而有效提高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羅蝶.動態(tài)生成,精彩畢現(xiàn)——淺談生成性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運用及啟示[J].新課程:中學,2017(6):132.
[2]劉穎.淺談新課程標準下信息技術課程自身整合的基本策略[J].天津教育,2017(12):60.
[3]李莉.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信息技術應用[J].中小學電教,2020(9):38-39.
[4]袁修廣.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中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應用[J].現(xiàn)代交際,2019(12):204-205.
3825500589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