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日妹 周保彪 龐惠丹 溫軍
摘要:? 通過檀香紫檀+檀香+降香黃檀、沉香+檀香+降香黃檀和檀香+降香黃檀(對比試驗種植)三種混交種植模式下的生長量對比值來探討檀香理想的混交種植模式,結果表明,檀香紫檀+檀香+降香黃檀混交種植模式較檀香+降香黃檀(對比試驗種植)種植模式的材積增益可達到168%,是一種值得深入研究、推廣的檀香混交種植模式。
關鍵詞:? 檀香;? 混交種植模式;? 材積增益
中圖分類號:? ?S 792. 99?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文章編號:1001 - 9499(2021)01 - 0040 - 02
檀香(Santalum album)又稱白檀香、浴香,檀香科檀香屬常綠小喬木,高6~9 m,具寄生根,主要分布在印度、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及印度尼西亞等地,中國臺灣亦有栽培。檀香樹有“綠色黃金”、“黃金之樹”之稱,其葉含有多種化合物,是世界公認的名貴香料,為藥用和高級工藝雕刻用材樹種。因為檀香的利用價值高,為滿足日趨增大的市場需求,在適生地區(qū)進行人工栽培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檀香的根系淺、防風能力差,生長需要一定的陰蔽,為提高檀香種植的經濟效益和土地的利用率,尋求檀香理想的混交種植模式對檀香的生產發(fā)展意義重大。
1 檀香的適生性
檀香適宜生長在23~35 ℃,降雨量600~1 600 mm的地域。而湛江地區(qū)年均溫為23.2 ℃,年降雨量為1 400~1 800 mm,只要加強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適當?shù)姆N植栽培措施,在湛江地區(qū)種植檀香是可行的。廣東湛江南藥場位于廣東省遂溪縣嶺北鎮(zhèn),該場率先在國內開展了檀香產業(yè)化引種研究,為我國各地提供了大量優(yōu)質檀香種苗,是目前我國檀香引種示范基地之一[ 1 ]。
2 試驗材料選擇的依據(jù)
檀香為半寄生性植物,靠根吸盤吸附在寄主植物根系上吸取養(yǎng)分才能正常生長[ 2 ],因此從苗木的培育到造林地的種植,通常都會選擇配種一種或多種合適的植物作為其生長寄主,反之檀香的生長發(fā)育受阻、停滯,嚴重的會枯萎死亡。適宜理想的寄主配置對檀香的生長至關重要[ 2 ]。
檀香的寄主植物不是單一的,種類很多,目前常用的就有50多種,根據(jù)寄主的生長周期,寄主可分為長期寄主和短期寄主,苗木培育期宜選擇短期寄主,造林地種植宜選擇粗生的長期寄主;根據(jù)寄主植物對檀香的生長影響,寄主可分為優(yōu)良寄主植物和一般寄主植物,其中珍貴樹種降香黃檀、白木香為一般寄主植物。在我國長期寄主可選用珍貴樹種或其他經濟作物,目前多采用檀香-降香黃檀混交種植模式[ 3 ]。鮮有人用檀香紫檀來作檀香的寄主植物,按檀香的理想寄主標準是:生長快、根系發(fā)達,根皮不易脫落,生長期長的灌木或小喬木;樹冠疏朗,枝葉不茂密或落葉[ 4 ],且寄主植物多要求豆科植物具有根瘤菌固氮,而檀香紫檀是豆目蝶形花科植物,且生長形態(tài)特征符合檀香的理想寄主標準,檀香紫檀又是貴重木材,結合檀香的生長特性和檀香紫檀的生長形態(tài)特征及經濟價值,本研究重點選用檀香紫檀作檀香的混交種植樹種來進行試驗,通過與同為珍貴樹種的降香黃檀、白木香混交種植模式來進行對比試驗。
3 試驗種植的基本情況
(1)檀香紫檀+檀香+降香黃檀(試驗代號1號):1行檀香紫檀+2行檀香,即固定的株行距,種1行檀香紫檀,接著種2行檀香,降香黃檀種在2行檀香行距中間(降香黃檀與檀香的競爭不明顯,作為寄主配置,距離可以不受限制[ 7 ]),以此模式重復種植,下同。
(2)沉香+檀香+降香黃檀(試驗代號2號):種植方式同上。
(3)降香黃檀+檀香(對比試驗種植,試驗代號3號):1行降香黃檀+1行檀香(在檀香行距中間種植降香黃檀作寄主)。大田種植初期配植山毛豆寄主,山毛豆枯萎后不再補植短期寄主。
試驗地為湛江市林業(yè)良種繁育場珍貴樹種種植基地,2011年4月種植,采用全墾開溝的種植方式,株行距2 m×3 m,選用苗高約1 m、徑粗1 cm的營養(yǎng)袋苗,苗期以假蒿為寄主。
4 調查測量數(shù)據(jù)的收集與統(tǒng)計分析
4. 1 調查測量的時間與指標
2020年2月進行調查,測量樹高、胸徑。
4. 2 調查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方法
同一地塊種植土壤肥力一致,種苗的來源、批次一致,種植管理方式和種植時間一致,樹木干形基本一致,在這里都不加以分析其影響,只通過其生長量的指標調查測量數(shù)據(jù)來進行統(tǒng)計分析。根據(jù)材積計算公式
V=f×π×H×D2/4
式中,V為材積;f為形數(shù)(f取0.5);π為圓周率(π取3.14);H為樹高;D為胸徑。
先通過每株樹的生長量指標(樹高、胸徑)來計算出單株的材積,然后分別計算出不同種植模式下檀香的平均材積,通過生長量數(shù)值的大小對比分析來確定檀香混交種植的理想模式。
(1)檀香紫檀+檀香+降香黃檀混交種植模式:檀香9年生平均樹高4.9 m、平均胸徑5.9 cm、平均單株材積0.006 7 m3;年均樹高0.54 m、年均胸徑0.66 cm、年均單株材積0.000 009 m3。
(2)沉香+檀香+降香黃檀檀香混交種植模式:檀香9年生平均樹高3.7 m、平均胸徑4.5 cm、平均單株材積0.002 9 m3;年均樹高0.41 m、年均胸徑0.5 cm、年均單株材積0.000 004 m3。
(3)降香黃檀+檀香混交種植模式:檀香9年生平均樹高3.6 m、平均胸徑4.2 cm、平均單株材積0.002 5 m3;年均樹高0.4 m、年均胸徑0.47 cm、年均單株材積0.000 003 5 m3。從直觀的生長量數(shù)據(jù)來看,本次試驗中,檀香紫檀+檀香+降香黃檀混交種植模式最為理想;相比對比種植試驗(降香黃檀+檀香),9年生檀香材積增益達到168%;相比沉香+檀香+降香黃檀檀香混交種植模式,9年生檀香材積增益達到131%。沉香+檀香+降香黃檀檀香混交種植模式的效果不明顯,相比對比種植試驗(降香黃檀+檀香),9年生檀香材積增益為16%,相比檀香紫檀+檀香+降香黃檀混交種植模式的材積增益值168%相差甚遠,但從整體來看,適當?shù)幕旖环N植較單一種植的效果要好(表1)。
5 結 語
為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增加造林產出的經濟效益,結合檀香的生長特性選擇理想的混交種植模式,對促進檀香種植產業(yè)的發(fā)展是非常有意義的。結合本試驗數(shù)據(jù),無論從混交樹種的經濟價值還是從檀香寄主配置選擇特性來看,檀香紫檀作為檀香種植的混交樹種都是一種理想的選擇,檀香紫檀+檀香+降香黃檀混交種植模式值得更深入的研究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麗月,? 鄧瑞云,? 林勵,? 等.? 湛江南藥場檀香種植基地灌溉水和土壤環(huán)境質量研究[J].? 海峽兩岸CSNR全國第10屆中藥及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2.
[2] 徐永榮,? 王鵬程,? 紀和,? 等.? 寄主植物生長情況及配置距離對檀香幼林生長的影響[J].? 湖北農業(yè)科技,? 2011,? 50(10):? 4 217 - 4 218.
[3] 武麗瓊.? 檀香種植栽培技術綜述[J].? 中國園藝文摘,? 2018,? 34(3):? 165.
[4] 羅萍.? 檀香及其栽培技術[J].? 中國園藝文摘,? 2009,? 25(9):? 142.
第1作者簡介:? 鐘日妹(1976-),? 女,? 工程師,? 主要從事森林培育研究。
收稿日期: 2020 - 01 -? 20
(責任編輯:? ?張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