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賓彬
【摘? ? 要】在戶外自主游戲開展的初期,不可避免地存在諸如游戲活動缺乏適當規(guī)則、幼兒游戲缺乏經(jīng)驗提升、教師觀察缺乏指導跟進等問題。本文以實踐為基礎,列出了一系列開展戶外自主游戲的經(jīng)驗,旨在提醒和促進廣大幼兒教師提升自身素質,提高指導游戲的水平。
【關鍵詞】自主游戲;戶外自主游戲;游戲材料
中圖分類號:G61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2-0176-02
【Abstract】In the early stage of outdoor independent games, there are inevitably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appropriate rules for game activities, lack of experience in children's games, and lack of guidance and follow-up in teacher observation. Based on practice, this article lists a series of experiences in developing outdoor independent games, with the aim of reminding and promoting preschool teachers to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guidance games.
【Keywords】Autonomous games; Outdoor autonomous games; Game materials
近幾年,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在諸多幼兒園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但由于許多原因的制約,導致游戲的開展并不是那么一帆風順。希望通過自己對戶外游戲開展的一點認識,闡述自己在活動嘗試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以及總結出的些許經(jīng)驗與具體舉措。
一、戶外自主游戲開展初期存在的問題
(一)游戲活動缺乏適當規(guī)則
教師對“戶外自主游戲”缺乏科學的認識,在活動的組織過程中不確定是否應該建立規(guī)則或如何采用適當?shù)囊?guī)則。這里通常會出現(xiàn)兩種截然相反的現(xiàn)象:第一種現(xiàn)象是有游戲無自主:教師很多時候出于安全的考慮,會在組織幼兒進行室外游戲活動時,總是約束孩子,早早定好游戲的內(nèi)容,然后告訴孩子怎么玩,如何進行游戲以定場地、定內(nèi)容,甚至在人多的時候采取分組輪流游戲的方式開展。使幼兒在游戲活動時完全變成一種在教師“導演”下的被動表演,讓幼兒在教師的絕對控制下玩耍。在組織游戲時,不知道該對幼兒說些什么話以及如何去指導幼兒游戲,放任幼兒想干什么干什么,活動場面看似熱鬧,但也顯得混亂、嘈雜。
(二)幼兒游戲缺乏經(jīng)驗提升
教師的觀念沒有充分轉變,往往把游戲活動與教學活動割裂開來,認為讓幼兒充分游戲,也就是讓孩子完全自由地玩耍。這就讓幼兒在活動中很容易體會到因為活動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帶給他們的開心和愉快的情緒體驗,很多時候就會對游戲內(nèi)容淺嘗輒止,遇到困難和挑戰(zhàn)也不愿意以繼續(xù)克服和嘗試,因此就會卻缺少專注游戲、努力思考的意識和機會。
(三)教師觀察缺乏指導跟進
教師在組織幼兒游戲時,往往處于盲目隨意的狀態(tài),對內(nèi)容缺少科學的計劃和安排,更多關注的是幼兒在游戲中的安全問題,活動評價不及時或者流于形式,甚至有些教師不做評價,游戲后直接結束。由于教師不知道關注幼兒游戲的情況,缺乏觀察游戲的意識。
二、戶外自主游戲活動開展的建議與提升策略
盡管幼兒園在開展戶外自主游戲的過程中,遇到許多問題和困擾,但通過不斷的實踐、反思和改進,也給教師留下了一系列有價值的經(jīng)驗和參考,提醒大家在今后的活動開展中,需要在諸多方面加強思考。
(一)豐富活動材料,充實游戲內(nèi)容
1.豐富游戲材料
在材料的準備上盡量講求低結構化,放置材料的玩具庫設置在活動區(qū)域附近,便于幼兒取用,并且要在幼兒游戲的過程中不斷增加和豐富,因為幼兒每天游戲都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例如在組織幼兒用輪胎進行活動的過程中,一開始孩子們只是單純地用輪胎玩推滾或擺在地上當跳圈。慢慢地,這種單個化的分散玩法不能滿足幼兒的游戲需求,孩子們便開始將輪胎進行組合、堆積、搭建,形成累高的立體結構后開始鉆爬;再后來孩子們又想用輪胎搭房子,但不穩(wěn)固的圓形結構達不到幼兒的操作目的,孩子們就嘗試去找大型積木進行補充。這種不斷的活動到后來加入了越來越多的類似油桶、木梯、平衡木、梅花樁等材料,漸漸使幼兒每一次的活動都有了更多的選擇,同時可以不斷豐富游戲材料這件事的本身,也暗示幼兒——只要游戲需要,隨時可以增加其他材料,這一點絕對需要得到教師的支持和肯定。當然材料的豐富離不開教師有意識地收集,教師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發(fā)動家長本著安全、牢固的原則在教師的引導下搜集一些生活中的材料,如紙盒、紙筒、塑料瓶罐、木板、木棍等等。
2.充實游戲內(nèi)容
毫無變化的重復游戲,會讓幼兒漸漸失去活動的興趣。例如,幼兒園在一樓小班教室與操場連接的地方有個角度適宜的斜坡,一樓左右樓梯間作為戶外器械的存放點,方便幼兒自主取放,而孩子們總喜歡“不走尋常路”,一群大班的孩子竟然想將運輸器械的坡道變成了小推車和平板車的挑戰(zhàn)車道。因為在安全、平衡和力量上存在問題,孩子們稍一嘗試就打了退堂鼓。教師不失時機,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引導幼兒想辦法慢慢解決:如何能夠順利、平穩(wěn)地滑下。得到教師肯定和支持的孩子踴躍嘗試,呼朋引伴,最終有兩個孩子合作用小推車玩耍,一個雙手抓住推車的手把避免下滑速度過快,一個用腳邊撐邊下移保持平衡,順利地到達平地。如此這般嘗試幾次后,孩子就學會了很輕松地坐著小推車自由滑下了。其他的孩子們也紛紛模仿嘗試,越來越多的孩子學會用控制身體傾斜方向的方式獨自滑下。
經(jīng)過一段時間活動后,孩子們開始挑戰(zhàn)新的難度,由下往上騎行三輪腳踏車。如此這般。幼兒在教師的支持、指導下不斷地將游戲的內(nèi)容有效充實起來。同時在活動中也慢慢使自己的運動能力逐漸提升,有困難事項求助同伴的社會性能力得到發(fā)展,因為坡上坡下的運動,也讓孩子們逐漸學會判斷環(huán)境的安全性,形成規(guī)避危險的自我保護能力。此外,活動中教師可以大量準備的低結構性材料,鼓勵幼兒采用替代的方式,自由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
(二)轉變教育觀念,有效提升教師的戶外觀察效率
不少教師在進行戶外游戲活動的過程中,由于受經(jīng)驗主義和高控理論的影響,往往容易花大量的時間去臆想可能是幼兒感興趣的游戲,并在預設游戲玩法后就不再進行觀察和調整,導致游戲水平一直處在“無聊、低智”的狀態(tài),或者害怕被指“高控”,不敢上前指導,導致能力弱的幼兒自己胡亂摸索,在沒有差別化的指導下,能力偏弱的幼兒在不斷嘗試失敗后再也不愿或不敢獨自嘗試解決問題。孩子們由于生活經(jīng)驗的制約,教師不要害怕指導,認為是干預或者高控,在幼兒出現(xiàn)困難時及時引導,鼓勵幼兒多想多嘗試,特別是小班或其他年齡段能力弱的幼兒,在其想不出方法時,教師可以為其豐富經(jīng)驗,提供多種選擇讓其去嘗試,獲取成功的經(jīng)驗、肌肉的記憶。因此,要想真正實現(xiàn)幼兒在戶外游戲中的自主性,就必須改變教師原有的保守的教育觀念,讓教師從幼兒活動的“指揮者”變成幼兒活動的“指導者”,把有目的觀察——針對性引導,代替放任游戲——挫折型摸索,促進幼兒園課程從“自信游戲”中產(chǎn)生,促進幼兒對課程內(nèi)容充滿興趣,并反過來深入之后的游戲活動中,形成良性的學習行為。
三、結語
總之,教師只有樹立了正確的游戲觀,為幼兒創(chuàng)設科學合理的游戲環(huán)境,準備豐富適宜的游戲材料,努力讓幼兒在自由、自主、創(chuàng)造、愉悅的活動中游戲,這樣遵循幼兒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抓住幼兒的興趣愛好,讓幼兒愿意主動地去接受知識,通過幼兒愿意自主學習,激發(fā)幼兒的學習動力,從而實現(xiàn)游戲活動的價值,實現(xiàn)教育活動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蔣小利.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的現(xiàn)狀和對策[J].早期教育(教育教學),2018(05).
[2]李娟娟.開展大班幼兒戶外角色游戲的有效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8(01).
[3]劉珍.放手,讓游戲更自主——淺談游戲中教師角色轉變與幼兒自主性發(fā)揮[J].陜西教育:教育,2017(03).
[4]魏菁.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文淵(高中版),2019(06).
[5]譚元芳.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語文課內(nèi)外,2018(06).
(責編?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