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嘉俊 吳祜昕
摘要:豐富情感化理論在移動互聯(lián)網背景下的運用,并據此探索寵物配對的解決方法和擴展寵物社交方式。通過研究寵物配對相關專業(yè)知識,了解寵物繁育過程,深入分析寵物配對不同時期的心理情感與行為表現(xiàn),運用情感化的三層次理論研究寵物配對平臺的設計方法并展開設計實踐。從本能層、行為層以及反思層構建出一款符合養(yǎng)寵人群情感需求的互聯(lián)網產品,滿足用戶在視覺、功能、交互體驗以及社交等不同層級的情感訴求,切實解決寵物配對問題,也為情感化理論在互聯(lián)網產品上的設計運用提供了借鑒依據。
關鍵詞:情感化理論 寵物配對 社交產品 交互設計 Ul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 2021) 03-0068-04
引言
中國寵物市場的發(fā)展迅速,興起了寵物交易、用品以及醫(yī)療等等主要剛需行業(yè),以及新興的寵物攝影、美容、婚介、寄養(yǎng)等細分行業(yè)。對比美國的寵物家庭滲透率達到68%,中國的寵物行業(yè)還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據《2019年寵物行業(yè)白皮書》調查,在2019年度,中國城鎮(zhèn)寵物貓犬的市場消費額度達到2024億元。相較于2010年的140億元,寵物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呈現(xiàn)逐年高速增長態(tài)勢。圈養(yǎng)寵物的習俗自古盛行,直至現(xiàn)代已然成為人們生活的一分子。寵物與人的關系早已不是人與動物的關系,在安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測驗(the Ainsworth Strange Situation Assessment)中發(fā)現(xiàn),“親子關系”更符合現(xiàn)代人與寵物的關系,人們時常稱呼寵物為“兒子”、“女兒”,“寶貝”等。飼養(yǎng)寵物成為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寵物與人相互陪伴,共同玩耍。飼養(yǎng)者會因寵物悲傷、難過、愉悅、生氣,同樣寵物也會對主人依賴和忠誠。
一、互聯(lián)網背景下寵物配對問題概述
(一)寵物配對
寵物到達適育年齡便會開始尋找異性,出現(xiàn)發(fā)情癥狀,并對主人產生一定的困擾,常見的解決措施包括絕育和尋找配種,甚至放任不管。
針對寵物配對問題,結合定性與定量的方法展開調查,其中問卷發(fā)放240份,回收234份。定量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主人為寵物尋找配對的原因主要為受到寵物發(fā)情困擾或是想要給寵物完整的人生,此外還包括獲得小寵物養(yǎng)育或牟利以及通過寵物配對進行社交等。
在進行定性研究中發(fā)現(xiàn),因寵物品種、血統(tǒng)、地域等差異,想要找到合適的對象并不容易?,F(xiàn)有的尋配方式主要包括熟人介紹、線上綜合平臺、寵物店以及自然交配。新興的線下寵物婚介行業(yè)正處于發(fā)展中,因地理位置限制,獲客渠道窄,配對資源有限,發(fā)展情況并不理想。寵物配對依然存在很大的市場潛力和發(fā)展前景,需要不斷挖掘和嘗試。
(二)移動互聯(lián)網與寵物配對之間的聯(lián)系
在移動互聯(lián)網背景下,基于大數(shù)據和LBS的技術可以使用戶快速獲取周邊垂直社交圈的信息,并發(fā)展線上線下的聯(lián)合服務模式。大數(shù)據和LBS所帶來的不僅僅是信息獲取和使用上的便捷以及商業(yè)上的利潤,對于信息服務的內容和模式創(chuàng)新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1]。如美團運用線上獲客,線下商家合作,打造了線上下單,線下享受服務的商業(yè)模式:陌陌、探探等陌生人社交軟件,可以匹配附近的異性幫助年輕人解決婚戀問題。
寵物配對與人類社交異曲同工,同樣可以基于現(xiàn)有大數(shù)據和LBS服務模式提供篩選、匹配等功能,其核心是在移動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解決寵物配對問題,為寵物尋找合適的配對對象,并擴展基于寵物配對的社交方式。
二、情感化理論
(一)情感化理論概述
情緒與情感影響著人們的感知、行為以及思維,情緒影響著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美國認知與心理學家唐納德·諾曼博士在其著作《設計心理學》提出了情感化設計理論,指出情感化設計包含三個層次:本能層、行為層以及反思層。
本能層對應了設計的形狀、造型、觸感和肌理等,與使用者接觸到產品的第一反應有關;行為層的設計與產品的使用有關,著重于功能、可用性、易用性以及易理解性:反思層級的設計涵蓋了諸多領域,與文化、產品的含義、記憶、自我形象等有關,是對某件產品的整體印象、回憶和評估情況[2]。
情感化設計通過設計手段來提升產品的溫度感知,借助用戶的情感滿足來與用戶建立穩(wěn)定、愉悅的關系,從而使用戶從情感層面上認可產品,以此增強產品的用戶黏性。[3]
(二)情感化理論在移動互聯(lián)網產品中的應用分析
在移動互聯(lián)網背景下,情感化理論三層次的設計稍有變化。本能層體現(xiàn)為色彩、圖形、文字等界面設計元素,在第一次使用乃至第一眼看到時給予用戶愉悅、貼心的情感體驗:行為層體現(xiàn)為使用效率和功能,可以理解為交互設計和功能需求,真正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并且更有效率地使用;反思層水平設計建立在用戶長期使用產品的體驗上,樹立用戶個人形象,培養(yǎng)用戶的產品認知并提高忠誠度。
(三)配對背景下的寵物情感研究
寵物擁有自己的情感,如忠誠、溫順、慵懶、歡愉,抑或暴躁、吠叫、兇狠等。在寵物進行配對的過程當中,從情感的角度去感受寵物的需求,以順利的完成配對。尤其是對待雌性寵物,需要像對待孕婦一樣照料。
以寵物犬為例。寵物犬的配種分為發(fā)情期、配對期(配種)、孕期(妊娠期)、分娩、產后護理以及小寵物安置六個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的指導可以幫助寵物更順利地完成一次繁育周期,見表l。
1.發(fā)情期
寵物犬第一次發(fā)情一般在出生后第八個月左右,雄犬出現(xiàn)亢奮、煩躁、犬吠粗大、瞳孔發(fā)亮、標記領地等行為;雌犬則出現(xiàn)陰門腫脹、頻繁排尿等行為。
寵物犬的頻繁排尿意在吸引異性。寵物主人需要為寵物挑選合適的配對對象和適宜的配對場所,同時在此期間要注意保持寵物生殖器官的清洗,防止感染。
2.配對期(配種期)
雌犬最佳的交配時間是排卵前1.5天到排卵后4.5天,為提高受胎率,通常采用2-3次交配的方式。
交配分為自然交配和人工輔助交配。在雌雄犬配對前,需要讓它們彼此熟悉和調情,可以有效提高配種成功率。交配過程寵物會自行展開,部分缺乏經驗的寵物需要人為輔助。交配結束后,要避免雌雄犬劇烈運動,保證母犬的受胎率和讓雄犬休息。
3.孕期(妊娠期)
犬的孕期一般為58-63天。在孕期,母犬的新陳代謝旺盛,消化能力較強且食欲高漲,需要給予足夠的營養(yǎng)。此外,母犬會出現(xiàn)動作遲鈍、懶散、嗜睡等情況,為提高雌犬和小寵物的健康狀況,應多帶寵物進行輕度的室外活動。
4.分娩
隨著胎兒發(fā)育和分娩期的臨近,母犬會出現(xiàn)生理、行為和體溫變化。其中體溫變化非常明顯,是預測分娩時間的重要標準。在分娩前3-4天,體溫從38℃-39℃開始下降直到臨產前9h,比正常體溫低1.5℃-2℃。寵物主人需要根據雌犬的一系列變化,提前為寵物尋找合適的分娩方式和分娩場所。當雌犬無法正常分娩時,需要人工助產甚至刨腹產。
5.產后護理
雌犬產后需要加強營養(yǎng)、衛(wèi)生管理和進行適當?shù)倪\動。
6.小寵物安置
雌犬一胎有許多幼崽,小型犬一胎有3-5個,大型犬一胎可以達到8個以上。除自留和親朋好友贈送外,小寵物面臨無處可去的境地,甚至被拋棄流浪,可以考慮提供平臺供人領養(yǎng)或購買的方式解決。
三、情感化理論下寵物配對APP的設計方法與實踐
在理解情感化設計的概念知識與寵物配對相關研究的基礎上,展開對寵物配對社交APP的設計方法研究,從情感化設計的三層次分別對界面視覺、功能和交互體驗以及社交延伸等展開設計實踐。寵物配對軟件雖然是主要針對寵物配對問題的APP,但軟件的使用者是人,所以要以寵物主人為中心,滿足寵物主人的情感需求。
(一)本能層次一界面視覺的情感化
本能層次的情感化設計方法體現(xiàn)在界面視覺,包括:色彩、文字、圖形和排版。界面視覺是用戶使用APP時遇到的第一梯隊,良好的視覺效果能夠帶給用戶舒適的心理體驗,觸發(fā)用戶本能的情感。
1.色彩
不同色彩能夠傳遞獨有的情感,寵物與人的情感,是接近于“親子”的關系。界面視覺應首先帶給用戶溫暖、舒適的感覺,所以在色彩的選擇上,應以暖色調為主,如橙、紅、黃色的暖色搭配。
亦可從寵物的毛發(fā)顏色出發(fā),如黑白、橙色、棕色等。在APP中可以提供多種主題選擇方案,如哈士奇的寵物主人喜歡黑白色調、橘貓的寵物主人喜歡橙色。
2.文字
文字信息是人機交互的的關鍵信息傳達因素,包括字號、顏色、粗細、間距等屬性,并根據排版需要和功能來決定文字屬性。文字需要選用簡約、識別性強、統(tǒng)一的字體作為主要字體,并設定標準大小、色值、間距等。在特定的界面如引導頁、登錄頁等頁面中可以根據主題特點進行字體的變化,增加豐富度。
3.圖形
圖形是信息的可視化語言,具有通識性,一方面能夠輔助用戶認識界面中的內容,生動、形象地傳達產品信息,讓用戶更高效地使用產品;另一方面圖形能夠豐富頁面效果,讓原本枯燥乏味的產品信息變得生動活潑,提升用戶體驗。在寵物配對社交APP當中涉及的圖形包括有Iogo、icon以及其他裝飾性圖形。
Iogo作為APP的主要品牌形象,由“配對”和“寵物”兩種主要元素構成,突出APP主要解決的痛點一即配對,將APP與寵物配對的問題牢牢關聯(lián),快速聯(lián)想。同時要結合寵物“萌”、“可愛”的元素進行深入的設計,增加趣味性。
lcon的設計要與對應的功能相匹配,秉持直觀性、概括性以及一致性原則,滿足不同操作系統(tǒng)的設計規(guī)范,如尺寸、分辨率等[4]。結合共性與特性,在滿足傳達信息和設計規(guī)范的基礎上,增加品牌元素,如“骨頭”、“貓爪”、“愛心”等相關元素。
其他裝飾性圖形包括引導頁、登錄注冊頁的插畫元素,以及主頁面的Banner等。它屬于用戶的“期望需求”,在滿足基本的本能層感受外,裝飾性圖形可以提供更豐富的情感體驗和信息傳達。
4.排版
排版將圖形和文字融入到一起,保證整體性和統(tǒng)一性。不僅要遵循元素的優(yōu)先級,高效、人性化地完成信息傳遞,也要有一定的視覺邏輯,方便用戶能快速地找到相應的位置。
(二)行為層次一功能和交互設計的情感化
行為層次的設計與用戶的使用有關,也是一款APP的核心層面。使用包括可用性與易用性,可用性對應了功能,易用性對應了交互設計。
1.可用性一功能
用戶研究和需求分析是決定功能的首要條件。使用寵物配對APP的核心用戶是具有為寵物尋找配對需求的養(yǎng)寵人群。
從寵物配對的用戶旅程來探尋用戶的需求,包含:產生配對意向一確認配對對象一配對一孕期一產期(分娩)一產后工作一后續(xù)社交活動。將用戶旅程中遇到的問題歸納為四個方面的用戶痛點:
(1)信息檢索:找到合適的匹配對象、配對的相關知識。
(2)社交活動:匹配對象之間的溝通、幼崽處理問題、配對后的社交需求以及寵物知識交流分享。
(3)飲食與照料:寵物的飲食管理和照料的方法。
(4)專業(yè)針對性:配對場所的選擇、懷孕檢測、生產手術及場所、寵物疫苗等,見表2。
將用戶痛點轉化為功能,并按照優(yōu)先級排布,其中核心功能包括:大數(shù)據智能配對、匹配對象有效溝通、整合線下寵物服務資源、階段性的知識分享。
將功能融入到APP的各個模塊當中,由此可以得到APP五個模塊,見圖1:
(1)進程:包含從配對前到幼崽出生整個配對進程的知識分享、線下資源服務等。
(2)小它(小寵商城):提供小寵物的買賣和領養(yǎng)服務。
(3)它它(配對):從用戶的根本需求出發(fā),基于大數(shù)據和LBS服務系統(tǒng),為用戶提供篩選和推送功能,提供對方寵物的信息,找到合適的匹配對象。
(4)它說(消息):溝通交流、聯(lián)系人分組等
(5)我的:管理你的寵物和個人資料
2.易用性一交互設計
在人機交互過程中,相較于技術層面的社交功能滿足,用戶更為看重使用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因而應該重點關注對情感化體驗的設計[5]??捎眯詻Q定用戶在使用APP的過程中能夠解決需求,易用性決定用戶能高效、舒適、愉悅地獲得體驗。故在交互設計層面分別展開了信息架構設計、交互流程設計以及交互動效設計。
(1)信息架構
信息架構決定了APP的整體結構和信息層級,通過整理功能模塊以及層級關系,利用樹狀信息圖表的形式,將APP的各個功能井然有序地布置于適當?shù)奈恢肹6]。
它它(寵物配對APP)共分為5個模塊及其內容,其中找配對對象是核心模塊。在各個模塊中加入對應的功能,如在找配對對象模塊中有感興趣、不感興趣、打招呼等功能,在配對進程中有各個階段的知識分享和線下資源等。清晰的信息架構能讓用戶第一時間進入對應的模塊尋找需要的功能,見圖2。
(2)交互流程設計
交互設計的本質是對于用戶行為的理解并進行設計,設計師在設計時要了解用戶在使用產品時的心理需求,預感和判斷用戶操作的行為表現(xiàn),進而開展適應性設計,以幫助用戶完成任務和達成目標,為用戶營造良好的體驗[7]。在了解寵物配對的用戶旅程之后,需要將其融入到APP的設計當中,才能真正解決配對的需求,將“用戶旅程”轉化為“交互流程”。
用戶在進入APP后,通過注冊和填寫資料來創(chuàng)建個人賬號,在尋找配對的模塊利用大數(shù)據精準匹配找到心儀的寵物配對對象,在雙方互相喜歡后即可在消息模塊的聊天界面進行線上溝通,在進一步確認配對意向后在聊天界面中點擊“確認配對”,此時正式進入配對進程。在配對進程模塊中,用戶可以享受從配對前的健康檢查到配對期的知識、用品和配對場所推送等服務,以及孕期照料知識,分娩期專業(yè)的寵物醫(yī)院推送,產后護理知識等。
最后,針對較多小寵物無法安置的問題,在配對進程的末期可以發(fā)布小寵物資料,提供領養(yǎng)和售賣兩種選擇,在小它商城可以看到相關售賣或領養(yǎng)信息。并且,由于是通過平臺精準匹配、優(yōu)質篩選,同種配對所產出的幼崽,所以血統(tǒng)、來源、品相等更高更有保障。一次完整的配對交互流程見圖3。
主要的交互流程原型圖見圖4,包括登錄界面一配對界面一聊天界面一進程(配對)一配對地點預約一售賣幼崽。此外,每個模塊都有其內部的交互邏輯,如在小寵物商城中,可以進行搜索一篩選一購買一與賣家溝通(查看賣家及其寵物信息)一確認訂單一支付。
(3)動態(tài)交互設計
反饋機制是人機交互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人機交流不可缺少的一種語言媒介[8],包括有視覺、聽覺、觸覺和嗅覺反饋。在人機交互的過程中,恰當?shù)姆答仚C制可以鼓勵用戶操作和避免錯誤操作。
動態(tài)交互是指在交互界面中,用戶進行點擊、滑動等交互操作時所觸發(fā)的動態(tài)反饋效果,除了把握動畫效果的運動規(guī)律外,還包括自主反饋交互與交互式敘事的故事預演效果[9]。動態(tài)交互將用戶與產品的交互行為動態(tài)化,利用視覺元素給予用戶實時的反饋效果,擁有更多的情感共鳴。如在微信朋友圈頁面下拉時,左上角會出現(xiàn)風車轉動,提示用戶正在加載;在QQ說說頁面為別人點贊時出現(xiàn)特殊的動效,產生激勵、感謝等效果,增添了使用樂趣的同時,也反饋給用戶“點贊成功”的信息。
在寵物配對APP中,配對雙方在聊天頁面有“發(fā)起配對”的功能,當一方發(fā)起配對,另一方同意時,將會出現(xiàn)配對成功的動效,并提示進入配對進程。愛心的效果可以讓雙方感受到“寵物的幸?!备?,比起直白的配對成功,動態(tài)的交互更有情感渲染力,見圖S。
(三)反思層次一社交延伸及個人形象塑造的情感化
在本能和行為層次的設計基礎上,反思層次構建起了APP與用戶之間更為深刻緊密的聯(lián)系,它主要以觸發(fā)用戶情感回憶引起共鳴、構建自我形象作為設計方法,并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不斷加深忠誠度和歸屬感[10]。
寵物配對APP可以利用配對延展社交模式,如同種類寵物圈的交流、配對對象之間的交流等。并可以構建個人形象成長系統(tǒng),如個人管理、寵物管理、寵物家族及其活動等形式。在具體APP的設計實踐中主要表現(xiàn)在寵友圈和寵物家族:
1.寵友圈
作為一款由寵物配對延伸的社交軟件,在解決寵物配對需求后,有一定社交基礎的情況下能夠順利開展互動。好友列表中融入了多層社交關系,包括配對好友、家族好友等社交關系,用戶也可以自主修改分組信息。在寵友圈中,用戶可以與好友進行互動,分享樂趣,進行點贊和評論。與綜合類社交軟件如微信、QQ相比,垂直社交模式下的社交更有針對性和話題性,見圖6。
2.家族系統(tǒng)
在個人主頁有用戶成長系統(tǒng)(包括用戶等級和成就),以及寵物管理、寵物寶寶管理和寵物家族。家族系統(tǒng)是用戶對現(xiàn)實寵物的線上家族管理系統(tǒng),屬于個人主頁的特色板塊,見圖了。家族系統(tǒng)可以添加寵物的父母、兄弟姐妹等的資料以及其主人的資料,形成獨特的寵物族譜。家族系統(tǒng)不僅可以快速查找和管理家族內的寵物和主人信息,也可以相約家族好友共同出行、聊天,形成獨特的寵物家族社交文化。主要提供了族譜式和列表式兩種呈現(xiàn)方式,清楚地展現(xiàn)寵物家族成員,其對于用戶個人形象、回憶和忠誠度都有極大的提升。
結語
關注情感、關愛寵物,在倡導自然生態(tài)的時代中,寵物是我們的家人與伙伴,寵物配對問題在移動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有更好的解決方式。本文在情感化理論下,從本能、行為、反思三個層面探索寵物配對社交APP的設計方法并實踐,學習寵物配對相關知識,探索寵物配對新模式,擴展寵物配時社交圈和家族文化,從實際性和趣味性雙方面滿足用戶需求,也為未來情感化理論在互聯(lián)網產品的應用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吳瓊.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可視化設計[J]裝飾,2017 (04):20-23
[2]唐納德·A·諾曼.設計心理學3,情感設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3]馬廣韜,方欽樸.交互設計要素情感研究[J].設計,2020,33 (09):103-105
[4]劉婷婷.iPhone社交類APP界面的情感化設計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4
[5]辛向陽.混沌中浮現(xiàn)的交互設計[J].設計 2011 (2):45
[6]阮立俊.基于情感體驗的故事社交APP設計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7.
[7]Alan.cooper著,倪衛(wèi)國等譯.About Face4交互設計精髓[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5: 10
[8]李炳琰.用戶體驗中界面設計的反饋[J].設計,2016 (24) 118-119,共2頁
[9]覃京燕,續(xù)爽.基于強弱連接的社交類APP中情感交互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7 (14):92-96
[10]王馨,王峰.反思層面的兒童教育類App情感化設計研究[J]裝飾,2018,303 (07):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