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紅
【摘? ? 要】高年級英語教學中,部分學生缺乏英語學習興趣,且自身學習能力有限。所以,有必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段位教學法。依據(jù)不同段位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靈活設計不同段位的教學目標、任務和評價方式。將“教”與“學”相協(xié)調(diào),從而優(yōu)化課堂教學。段位教學法以“因材施教,以學定教”為主,根據(jù)學生英語能力水平合理劃分段位,依據(jù)段位實施分層教學,從而生成高效的生本課堂。
【關鍵詞】小學英語;段位教學法;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34-0111-02
The Application of“Hierarchical Teaching Method”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Shitan Primary School, Liufeng Town, Gangu County,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GUO Yanhong
【Abstract】In senior English teaching, some students lack the interest in English learning and their own learning ability is limite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f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students of different grades,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task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different grades are flexibly designed. Coordinating "teaching" with "learning" to optimize classroom teaching.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method is mainly based on "teaching in accordance with students' aptitude, and teaching according to learning".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English proficiency level, grades are reasonably divided, and hierarchical teaching is implemented according to the grades, so as to generate efficient student-based classroom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English;Hierarchical teaching method; Classroom teaching
段位教學法,是將學生依據(jù)學習能力與學習需求合理劃分為幾個段位,將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與教學評價設置不同的難易梯度。通過構建梯度性的英語教學模式,從而滿足各段位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段位教學法符合新課程理念要求的全面發(fā)展目標,更能夠提升英語課堂質效。
一、段位劃分,以學定教
在實踐教學中,教學效果不可避免地受到個體差異的影響而出現(xiàn)兩極分化現(xiàn)象。究其原因,個體差異在任何活動都是存在的,無論是在學習或者生活中,個體的情感態(tài)度、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等都直接影響效率與結果。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有必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段位教學法。以學定教,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將學生分為幾個段位,依據(jù)段位設定分段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等。合理分段,遵循學生的個體發(fā)展需求,從而使不同段位學生的學習能力遞層發(fā)展,最終提升整體教學質量。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首先可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將學生分成A、B、C三個段位,A段是學習成績、學習態(tài)度、基礎能力和潛力較大的學生。C段為各方面都不太理想的學生。按照A、B、C各段在全班人數(shù)中的占比,將A段控制在25%左右,B段控制在45%左右,C層控制在30%左右。段位劃分是動態(tài)變化的,是遵循個體動態(tài)發(fā)展的,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這樣的段位劃分教學法更凸顯教師對學生的激勵和尊重。通過合理的段位劃分,為以學定教和因材施教奠定重要基礎,充分保證了所有學生都能夠學到與自身能力相匹配的知識。這對于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有推動作用。
二、段位目標,自主進取
設置不同“段位”的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中可針對不同段位學生的能力水平將目標進行分層。目標跟隨學生個人的發(fā)展需求而定,轉變以往統(tǒng)一化目標的教學方法,突出教學的個性化、生本化和高效化。
在六年級下冊“Unit1 How Tall Are You?”這一單元教學中,教學重難點在于引導學生掌握英語的比較級用法。學生能熟練運用比較級詢問身邊人或事的年齡、身高、重量或者長度等。六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英語基礎,但兩極分化較為嚴重。教師依據(jù)學生能力水平劃分A、B、C三個段位。為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實現(xiàn)不同段位的遞層發(fā)展,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結合ABC各個段位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發(fā)展?jié)撃埽嗅槍π缘貏澐纸虒W目標,將教學目標劃分為不同段位。A段位學生的學習目標“能夠用新詞和句型聯(lián)系實際生活的人或事創(chuàng)設語境來練單詞造句子??梢造`活運用句型單詞為學習目標進行對話操練”;而B段位教學目標設定為“能聽會說句子和單詞,能夠熟練背誦課文并復述”;C段位學習目標“熟練記憶并拼寫單詞”。根據(jù)各段位學生的能力水平,將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劃分,讓不同段位學生在完成學習目標時既能夠游刃有余也能夠有所拓展。
三、段位任務,激發(fā)自信
在設計教學活動中,教師也應遵循學生不同段位的學習需求。但應注重教學活動設計梯度的自然過渡,不應在教學活動中刻意要求存在能力差異的學生。所以,設計問題情境、合作情境等都應重視梯度,使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過程中各取所需,各展所長。
在六年級下冊“Unit2 Last weekend”這一單元教學中,本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在于引導學生正確使用過去式表達所做的事。首先,教師可創(chuàng)設真實的對話情境,充分激發(fā)學生自主表達和對話的興趣。首先聽錄音跟讀課文。隨后,播放“Let’s talk”課件內(nèi)容,學生抓住回答問題“what did mike’s grandpa do last weekend?”跟讀并思考問題。最后,兩人一組練習對話并上臺表演。學習能力相對較強的“B和C”段位學生在練習對話的任務驅動下能夠順利完成任務,并掌握課文主要句型的運用。對于A段位學生則有針對性地設計“make a report”的學習任務。該小組學生需要向全班講述自己上周末做的有趣的事情。由此可見,C段位學生在抄寫單詞和跟讀課文的任務模式下,能夠熟練掌握基礎知識。B段位學生能夠在小組互動對話中拓展自己的英語口語能力和句型運用能力,因而掌握動詞過去式的用法,鍛煉了學生綜合運用能力。而A段位學生則能夠在自主對話、情境演練和自我表述等教學任務中鍛煉創(chuàng)新思維、實踐思維和邏輯思維等方面的能力。
四、拓展作業(yè),遞層成長
課后作業(yè)就是鞏固和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師應正確看待作業(yè)的布置內(nèi)容,讓作業(yè)發(fā)揮出重要的輔助作用。如教師針對各段位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將作業(yè)“段位化”,讓作業(yè)既能夠鞏固學生課堂知識,也拓展基礎知識能力。
在人教版PEP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2這一單元的教學后,可針對不同段位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合理布置作業(yè)內(nèi)容。如針對C段位學生布置“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并掌握大意,能夠在閱讀中提出簡單的問題。①在課后完成根據(jù)課文填空。②抄寫單詞句子的作業(yè)”;針對B段位學生可布置“①抄寫單詞句子,靈活運用本課中的重點句型。②完成填空題,梳理課文內(nèi)容。③能夠結合實際生活將課文中的句子進行替換。背誦課文”;對于A段位學生可布置“①抄寫單詞。②靈活運用所學句子對話。③分角色朗讀小故事,并根據(jù)實際生活創(chuàng)編對話劇本。④復述課文并表演課文。⑤做練習填空題并預習新課”。合理設置“段位性”作業(yè),不但可以激勵學生敢于嘗試,挑戰(zhàn)自己的精神,也能夠在合作學習或者獨立思考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不同段位學生根據(jù)作業(yè)內(nèi)容可以給自己進行定位,這對于提升整體教學質量有輔助作用。
五、段位評價,全面發(fā)展
例如,六年級第二單元英語學習之后可組織一次聽寫測試。教師可要求C段位學生只要能夠默寫出所背誦單詞的其中5個,就可以得到“super”獎章。B段位和A段位的學生依次增加聽寫難度和評價要求。聽寫檢測后,教師在評價時針對C段位能夠正確聽寫5個單詞的同學進行班級表揚,增加學生學習的信心。而對于聽寫檢測中沒有全部答對的同學給予“過關”的評語。最后,間隔一天時間重新進行該單元聽寫測試。這次測試則能夠明顯發(fā)現(xiàn)不同段位學生都能夠有所進步。而在評語時則針對進步的同學全部給予“super”的優(yōu)秀獎章。靈活的段位評價充分尊重了學生的能力水平和發(fā)展需求,更通過激勵、引導和賞識使每個段位的學生都能夠實現(xiàn)層遞發(fā)展。
六、結語
總之,英語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差異化能力水平和發(fā)展需求,靈活運用段位教學法。通過合理劃分段位,設定段位目標、段位任務和段位評價要求等方式,充分激勵學生逐步發(fā)展。最終將“以學定教,因材施教”等理念滲透到英語教學中,使每個階段的學生都能夠獲得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避免兩極分化,實現(xiàn)學生全體發(fā)展和能力全面發(fā)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雪.探究分層教學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價值思考[J].天津教育,2021(10).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