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滿和,王麗娟
(湘潭醫(yī)衛(wèi)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湘潭 411100)
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第五章第三節(jié)明確了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與規(guī)范化管理的政策要點,表明心理健康的重要程度已經(jīng)上升到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層面。2021年1月,在中國知網(wǎng)以“零零后”和“高職護生”“心理健康狀況” 為主題詞檢索相關文獻發(fā)現(xiàn),2011年至2021年共發(fā)表論文近三十萬篇。由此可知,“零零后” 高職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研究已經(jīng)被眾多學者關注?;诖?,探析“零零后”高職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選擇與診改要素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00 后” 高職護生心理健康異常比例高于“90后”[1]。可能是由于“00 后”高職護生出生在世紀變革之際,成長于時代快速發(fā)展時期,心理層面所承受的外部沖擊較大,由此引發(fā)的心理異常問題也較為多見。
“00 后”高職護生的人際交往較之“90 后”高職護生更為復雜,人際關系敏感程度也顯著提升[2]。可能是由于“00 后”高職護生生活在媒體融合發(fā)展時期,人際交往不單純局限在線下交往,所遇到的人際交往問題多種多樣。
從心理健康因子來看,“00 后”高職護生在“強迫癥狀”上明顯高于“90 后”高職護生[3]??赡苁怯捎凇?0 后”高職護生還處于適應社會生活的階段,思想上仍然處于較為無序的狀態(tài),且易出現(xiàn)無法擺脫的無意義思想、行為。
“00 后”高職護生處于特殊的發(fā)展階段,在這一階段其身心發(fā)展均出現(xiàn)了重大變化[4]。比如,產(chǎn)生了“成人感”,出現(xiàn)了極其強烈的獨立性需要,與家人、教師之間在思想層面的沖突也不斷加劇。而通過對“00 后”高職護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據(jù)其身心發(fā)展特點,進行恰當指導,糾正學生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良品德苗頭,保障“00 后”高職護生正常、健康的發(fā)展成長。
近幾年,高等院校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令人觸目驚心,校內學生各種不良現(xiàn)象、失控越軌行為屢禁不止。相關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與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質差具有較大的關系,不僅引發(fā)了全社會的憂慮,而且對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造成了較大的不利影響。而通過對“00 后”高職護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降低不良現(xiàn)象、越軌行為出現(xiàn)率,助力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近20年來,社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革,不可避免地滋生了一些不可控消極因素,對“00 后”高職護生心理狀態(tài)也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長時間處于負面心理狀態(tài),也是社會中各種突發(fā)事件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及時疏導“00 后”高職護生心理,避免其陷入不平衡、不健康狀態(tài),降低違背法律、社會公德行為出現(xiàn)率,維護社會的安定、平穩(wěn)運行。
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是“零零后”高職護生線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陣地。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在幫助“零零后”高職護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識的同時,引導其樹立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學生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同時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進行生命教育,促使“零零后”高職護生學會保護自己、關愛其他生命。
“零零后”高職護生心理異常問題多數(shù)與家庭教育具有緊密的關系,忽視家庭對高職護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并無法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高校應利用家?;拥姆绞?,向學生家長介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及資源,在幫助高職護生家長樹立心理健康意識、恰當?shù)募彝ソ逃^念的同時,促使其主動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并配合學生,利用科學的教育引導手段,守護學生的心理健康。
在上述線下教育活動開展的基礎上,高??梢栽俅蜗蛘w“零零后”高職護生公布組織互助、心理援助途徑及方式,守護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比如,以學生社團、朋輩咨詢?yōu)檩d體,開展高職護生衛(wèi)生月活動、心理講座、心理健康問題探討、心理劇會演、團體心理咨詢或者心理健康演講比賽,同時開通校內心理援助信箱、制作心理健康教育卡、開通熱線電話,并組織心理健康教育骨干進入學生群體輔導,為“零零后”高職護生互相幫助、接受他人的幫助提供平臺。
“零零后” 高職護生正處于知識習得的重要階段,具有樂于接受新媒體及網(wǎng)絡八卦信息,思維活躍的特點,而新媒體特有的交互、自由、平等的溝通模式也吸引著一批又一批“零零后” 高職護生宣泄情緒、傾訴隱私、尋求心理慰藉及情感歸宿。由此可知,線上心理健康教育是“零零后”高職護生心理健康教育適應時代發(fā)展的必然,也將成為高職院校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因此,在線下開展各項代表性、突出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基礎上,高職院??梢郧擅畹乩镁€上平臺,以故事+圖片+音頻+視頻+文字等新穎活躍形式,縮短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心理距離。同時利用該校網(wǎng)站,開辟心理健康教育專欄,公開展示心理健康教師郵箱地址、電話號碼、心理熱線號碼,鼓勵學生通過網(wǎng)絡線上、面對面咨詢、電話、短信等方式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尋求幫助。
新時期,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促使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現(xiàn)狀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諸多因素限制,當前“零零后”高職護生課程式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難題。比如,體驗教學與課時限制之間的矛盾、理論講授與實踐操作的矛盾、過程性評價與教師工作量的矛盾、資源不足與知識拓展的矛盾等。針對上述問題,高職院??梢岳镁€上+線下的方式,匯集在線教學、傳統(tǒng)教學優(yōu)勢,將“零零后”高職護生由淺層學習引向深度學習。即依據(jù)線上有資源、線下有活動、過程有評估的原則,根據(jù)“零零后”高職護生心理健康狀況以及課程知識講解要求,進行一定規(guī)格的資源建設,并安排可轉化、鞏固、驗證線上知識的活動。同時以學生為主體,與學生面對面交流,了解其階段學習需要以及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為課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精心設計提供參考。
首先,構建課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型。將“零零后” 高職護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融入混合式教學,可以形成包含課前預習、課中體驗、課后拓展3 個部分的教育模型。
課前預習模塊主要是運用泛雅網(wǎng)絡學習平臺,進行混合式“零零后”高職護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平臺的搭建[5]。在每一個章節(jié)心理健康教育前,教師可以向高職護生推送對應章節(jié)重難點講解微課、章節(jié)PPT。而高職護生可以利用移動智能設備,運用與網(wǎng)絡學習平臺相連接的超星學習通移動應用,開展微課自主學習、PPT 預習,在正式課堂開展前儲備理論知識,將課程內容的淺層學習向深層轉化,奠定課堂體驗活動開展基礎。
課中體驗模塊主要是以教師引領式提問為主導,以團體訓練、體驗活動為載體,經(jīng)過案例分析、活動體驗與團體訓練、探討分析、知識講述等幾個環(huán)節(jié),促使“零零后”高職護生成為整個課程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在整個流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移動教育軟件自帶的投票功能、在線簽到、隨機點名、在線討論功能,與學生展開多維度互動[6]?;蛘呃密浖詭У男睦碓u估系統(tǒng),及時了解教學措施實施前后高職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變化,及時調整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方案,為“零零后”高職護生在體驗中學習探索、領悟、內化心理健康知識提供幫助。
課后拓展模塊主要是由教師利用網(wǎng)絡工具為高職護生創(chuàng)設專門的心理測試、心理健康教育視頻推進、課后閱讀等知識拓展模塊,便于高職護生鞏固相關知識,并將其運用到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或朋輩心理健康輔導中[7]。
朋輩心理健康志愿教育又可被稱之為同伴幫助、同輩輔導,特指生活背景、年齡、生活方式、關注問題視角相差不大的個體。對于“零零后”高職護生來說,朋輩心理健康志愿教育特指有過受訓督導經(jīng)歷的高年級朋輩在不為物質報酬的前提下,為解決“零零后” 高職護生心理存在的問題而提供的服務。而通過幫助他人,朋輩自身心理健康素質也可以得到顯著的提升。但是,當前高職護理的朋輩心理健康志愿教育大多為就病論病,忽略人文關懷能力的培養(yǎng)。再加上“零零后”高職護生普遍為獨生子女一代,多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現(xiàn)象,與照顧、關愛、幫助等朋輩心理健康志愿教育原則偏差較大。甚至存在由于人際溝通障礙而出現(xiàn)極端行為。
針對上述問題,高職院??梢詮浹a朋輩心理護理中人文關懷缺失為目標,構建行之有效且恰當合理的朋輩心理輔導志愿服務激勵機制。即由學校心理中心為主體,以團委為輔助,構建工作聯(lián)動機制。在聯(lián)動機制支持下,依據(jù)規(guī)定的時間段,進行朋輩心理志愿參與者、被服務者個人信息、心理健康志愿教育時長的記錄,增強心理健康志愿教育參與者榮譽感及責任意識。同時利用量化考核的方式,根據(jù)前期記錄的心理健康志愿服務人數(shù)、時間長度,進行星級志愿服務等級的恰當確定。以此為依據(jù),判定心理健康志愿教育者的個人價值,維持高年級朋輩服務積極性,為朋輩心理健康志愿教育工作開展提供充足人力資源支持。必要情況下,高職院??梢詫⒏吣昙壟筝呍u獎評優(yōu)、德育學分有機結合,樹立朋輩心理健康志愿教育典型[8]。
近幾年,高等職業(yè)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極大的關注,但“零零后”高職護生數(shù)量多、心理問題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少的問題仍然存在。在解決這一問題的諸多應對策略中,最大程度發(fā)掘“零零后”高職護生的自主作用,促使高職護生主動承擔自我教育的責任效用較為突出。
自主式心理健康教育特指以主體性教育思想、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為根基,以“零零后”高職護生為中心活動主體以及活動對象,通過條件創(chuàng)造、機會提供的方式,鼓勵高職護生自己能動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手段。上述教育手段可以在糾正高職護生認知偏差的同時,驅動高職護生對待挫折能力、自我認知能力、調控不良情緒能力有效提升。因此,在專業(y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輔助下,高職院??梢越M織“零零后”高職護生成立自主式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先培訓一批高職護生心理委員,隨后以班級為單位,利用各班級活動、心理健康教育課下時間,開展各種各樣的自主式高職護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綜上所述,相較于“90 后”高職護生而言,“00后”高職護生心理狀況呈現(xiàn)出心理異常比例高、人際交往愈加敏感復雜、思想較為無序等特點。通過加強“零零后”高職護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可以保障“00后”高職護生健康成長,而且可以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提供充足衛(wèi)生人員儲備。因此,高職院校應根據(jù)“00 后”高職護生的特殊性,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更新心理健康教育平臺,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的診改要素,為“00 后”高職護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提供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