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韓知芳,張萌,張禹騰,楊向博,竇敬楠,羅晨曦
(1.河北農業(yè)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北保定 071000;2.河北農業(yè)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河北保定 07100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fā)展史上、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上、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1]。新時代,高校要真正做到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就應該緊密結合新的歷史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對大學生進行有關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教育,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頭腦”的新方法,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信念、有責任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
青年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生力軍,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引導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印保瑯淞ⅰ拔幕孕拧?,因此大學生們必須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自己的深刻認識,矢志不渝地擁護并加以踐行。在新時代的歷史條件下,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學生頭腦要依據時代的新特點,重視時代的新要求,有創(chuàng)造力地汲取新內容、拓寬新渠道、展現新思路,在多樣的方法下形成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入學生頭腦的新方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chuàng)新者進,唯創(chuàng)新者強,唯創(chuàng)新者勝。”創(chuàng)新是無處不在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的新模式也是需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2]。
“三位一體”是指“專題教學、網絡學習、實踐研修” 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學生頭腦的教育新模式。這種模式聚合了理論實踐、現象本質的多維層次,總括線上線下、校里校外多種橋梁,著眼由淺入深、內化外生等步驟。網絡平臺的線上學習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結合、學生線上自主學習與線下活動學習遙相呼應、理論學習與實踐研修相輔相成,內容的展現與效果的檢驗互相補充,構成一個比較完整的育人體系。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幫助大學生構建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偉大理想的主陣地,專題教學本身就是一種主題式教學活動,特別適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學生頭腦的教學活動方式。
2.1.1 運用專題教學
通過專題教學的形式,將所學教材內容進行細致的教學分類,形成邏輯性強的學習脈絡和知識網絡,便于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初步印象。專題教學把大塊頭知識模塊劃分成整齊有序的小篇幅,像庖丁解牛一樣準確地細分,使每個專題都能讓學生充分消化吸收,不致腫脹堆積而消化不良,突出每個專題的科學性、時效性以及前瞻性。專題與專題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差異,聯系是指專題之間具有一定的邏輯關系,從一個專題能夠聯想到另一個專題,能夠相互聯結;差異是指按照標準劃分出不同特色的專題,各個專題又具有不同的特征,使學生不致混淆[3]。
2.1.2 倡導互動交流
開展形式多樣的信息技術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們強烈的學習興趣,制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原創(chuàng)教學視頻,通過翻轉課堂、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思政課虛擬仿真課程等多種類型課程形式,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課程的學習理論探索中,提高了課堂的運轉效率,方便學生與教師在信息平臺的互動交流。另外,傳統(tǒng)課堂積極開展互動式教學活動,以教師設立主題為初始,以教師最終點評為結尾,中間賦予學生們獨立思考和表達的時間,不再一味地以填塞知識為目的,而是在學生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將知識形象化、立體化。也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主題討論,師生還可互相提問,合作答疑,教學相長,這種提升學生自主性和能動性的學習過程,大大加深了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和體悟,當師生把問題提出的同時,學生也為原有的議題提出新的見解和思路,既提供了新鮮血液,又循環(huán)了新鮮氣息。
2.2.1 突破時空限制
網絡教育形式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時間和空間約束,具有較大的學習自由性和空間靈活性特點,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教育教學提供了便捷的特色課堂。首先,網絡教育決定了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時間進行學習,教育時時浸潤于學生心中。其次,網絡教育決定了學生可以自主選擇空間進行網絡學習,有效地增強新思想如學生頭腦的機會。學生們學習的自由度和靈活度的提升,相比于固定時間、固定地點的實體課堂網絡課堂更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
2.2.2 實現內容與資源有效利用
首先,網絡教育內容為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大學生頭腦的教育應正確處理好兩對關系。一方面,要將理論教育內容和實踐教學內容并重,挖掘網絡教學中的實踐資源,注重實踐教學內容的傳授,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另一方面,要正確處理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的關系,將網絡教育形式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堅持以新思想內容為根基,運用網絡教學將教育內容以多樣的形式呈現在大學生面前,做到守正創(chuàng)新。其次,實現資源共享的有效配置,每學期的教學任務較重,但相匹配的課堂教學時長卻不足,這就使教師們要么選擇提綱挈領地在課上講述重點知識而忽略其他,要么選擇快速地提及大體量的知識而不深入講解,最終造成學生對一些需要拓展的知識內容一無所知或者對知識的理解僅僅浮于表面。要么廣,要么深,這似乎成為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網絡教學課可實施動態(tài)分層歸類教學模式,在不同階段設定有彈性的教學目標,完成不同的學習內容,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內部動力,從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網絡平臺教學使學習內容及資源實現了有效利用,重點突出、效果更佳。
2.2.3 提供個性化學習方式
新時代青年學生是網絡的原住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學生頭腦要從學生的特點入手,以網絡教學的專題化、趣味化、互動化為手段,貼近大學生群體,滿足其個性需要,對其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學在完成基礎任務后,讓學生們自由選擇學習內容,設置最低學習標準,不限定最高要求,讓不同水平、不同興趣的學生各取所需[4]。學習速度快的學生能倍速觀看課程視頻,學習速度慢的學生能普通速度觀看或者慢速觀看課程視頻,容易遺忘的學生還能多次觀看,并且考試之前還可以快速播放一遍課程視頻進而重新熟悉所學知識。不僅如此,好學或者有興趣的學生還可以自覺學習更多的內容,拓展自己的知識寬度,豐富自己的知識涵養(yǎng),以更全面的角度看待問題。要善于收集、整理大學生的思想需求和行動傾向,進行課程資源配置,最大化滿足大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
2.3.1 閱讀相關書籍
學習關于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書籍,如《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著作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等讀本,《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習近平用典》等語言典故,目前已經有五大網絡讀書平臺上線這些書籍的電子版供人民群眾學習。學生們通過閱讀實體書籍和電子書籍,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更加全面的認識。
2.3.2 舉辦主題報告講座
課余時間舉行關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題報告和講座,邀請授課經驗豐富的教師或學術水平高深的學者來講授,所授內容不應局限于教材內容,可由講授者自由選定關聯的主題進行闡述,給予學生們一個深入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機會。比如:以“習近平用典”為題,在典故中感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刻內涵,或是以“青年時期的習近平”為題,在講述習近平總書記的青年時期過程中,學習青年習近平具備的潛質,感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的主觀條件。
2.3.3 舉辦各類競賽
舉辦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關的知識比賽。在比賽中學習,激發(fā)學生們的競爭潛能,但仍秉持“學習第一,比賽第二”的精神。在活躍的比賽氛圍下不僅能夠對表現優(yōu)異者給予獎勵,還在無形中加強了舉辦者、參賽者和觀眾們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識。比如:舉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征文比賽,讓學生們把體會化為錦繡文字;舉辦相關演講比賽,讓學生們把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贊同與擁護訴諸話語;舉辦“經典誦讀”大賽,讓學生們讀經典,悟經典,升華思想品質。
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宣傳,課上課下、線上線下、課程實踐、虛擬仿真、校園文化、主題活動等。利用微信、微博、公眾號、視聽視頻等大學生群體易于接受的方法,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秉持入腦入心的責任感,積極引導學生們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知乎上發(fā)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相關積極討論,師生共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容,在剖析中明辨,在明辨中篤志[5]。網絡教學平臺放置關于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各類原創(chuàng)視頻作品,建設寓教于樂的教育資源。
理論與實際的緊密結合,相輔相成,不可偏廢,一定不可輕視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沒有理論,實踐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沒有實踐,理論也就沒有新生動能,沒有后起之力。這些理論都是前人經過實踐探索后得出的經驗教訓,學生沒有理論,就浪費了前人的精華,可能會令人惋惜地走上失敗的道路,因此,這種不具理論的實踐是盲目的、不理性的。而理論的目的就在于實踐,僅僅握住理論的窗,是呼吸不到實踐的空氣的,在具備理論之后,大膽實踐,細心求證,并且理論和實踐交叉更替,螺旋式上升,才是科學的、理性的實踐。學生們可以通過參加主題講座、走訪西柏坡紅色教育基地、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舉行紀念日活動、舉辦講課大賽、參與知識競賽、進行經典誦讀、開展主題征文來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容,通過創(chuàng)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讀書會,加強理論學習與探討研究,通過教師開設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專題選修課來拓展知識、開闊眼界、創(chuàng)新思維。
在理論和實踐教學完成后,學生們能夠把所學知識以微視頻、紀錄片的形式播放出來,從而進一步帶動拍攝者在拍攝過程中對知識進行轉化,了解其深刻意義,在群策群力中迸發(fā)創(chuàng)作的火花,呈現出更加完美的作品,憑借生動的畫面感染觀看者,使觀看者也能作出回應、醒悟頭腦。學生們也會以觀后感、調研報告等文字書面形式來表達他們的內心感受,把輸入到頭腦的知識經過自己的思考加工后進行個性化的輸出,加深每個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知,甚至令人驚喜地激發(fā)出大學生新思想創(chuàng)新實踐的成果[6]。
實踐沒有止境,創(chuàng)新也沒有止境,實踐也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變化,我們必須在理論和實踐中跟上時代的步伐。育好時代新人,這是高校的根本任務,要不斷認識育人規(guī)律,不斷推進教育創(chuàng)新、實踐創(chuàng)新、方法創(chuàng)新?!叭灰惑w”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學生頭腦的教育新方法,就是為了彌補現階段新思想入大學生頭腦實踐教育的不足,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教學活起來,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入大學生頭腦、融入大學生思想、深入大學生心靈,增進大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使新思想成為大學生思想的航標燈、行動的指南針、成長的定盤星,堅定理想信念,在實現中國夢的實踐中放飛青春夢,在為人民利益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